「美國之音」採訪《北京之春》 本刊記者 六月十三日上午九時半「美國之音」記者電話採訪了《北京之春》主筆胡平。下 面是採訪內容紀要。 問:《北京之春》雜誌出刊了。你是當年的北京之春運動的參與者,可否向我們簡 單介紹一下這場運動? 答: 北京之春運動是民主牆運動的別稱。 一九七八年底,在北京西單牆出現了很多 大字報。由於大字報這種形式在保存和擴大影響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一批參與者 又不約而同地採取了辦刊物的形式。當時的刊物很多。影響很大,持續時間較長的 有《北京之春》、《四五論壇》、《探索》、《今天》和《沃土》等,還有不少外 地民運人士的刊物。我當時是《沃土》的成員。 問:這場運動持續了多長時間? 答:北京之春運動持續了一年多。一九七九年秋天,中共當局決定關閉民主牆,審 判魏京生。此後,大部分民刊被迫停刊,但仍有一些人堅持以內部通訊等方式繼續 活動。這些人後來合辦了一份名為《責任》的刊物,準備成立全國民刊協會。一九 八一年春天,當局查禁《責任》,逮捕了參與全國民刊協會會議的人士,至此,北 京之春運動結束。 問:中共壓制北京之春運動,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答: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共不能容忍這樣一種獨立的言論陣地的存在。民主 牆時期的各家民刊,政治觀點上略有不同,有的溫和些,有的激進些,但它們都主 張言論自由,主張輿論獨立,主張在執政黨之外必須有另外的聲音。這是北京之春 運動的意義所在。 問:你們現在為什麼要重辦《北京之春》? 答:大家知道,在海外搞民運,刊物的作用非賞重要。海外可以在理論、理念和信 息等方面給大陸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不少人都認為,一份獨立於政治組織之外的 刊物是必要的。中國民聯是在《中國之春》雜誌的基礎上誕生的,《民主中國》則 是在民主中國陣線的基礎上創刊的。由於這種歷史原因,使得刊物和組織從一開始 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覺得有必要辦一份獨立於組織的刊物,機關刊物難免有機 關刊物的弱點。當今世上,第一流的政治刊物都不是屬於某一個政治組織的。現在 ,《民主中國》雜誌已經獨立。《北京之春》雜誌也是獨立的,不過它更偏重於政 論時論理論。它可以做到更公正、更理性、更開放、更包容。不少來自大陸的持不 同政見者對我說:你們現在是一份獨立的刊物,今後給你們寫稿就更方便了。 問:你們對這份刊物有什麼期望? 答:重辦《北京之春》,即表明歷史的傳承,又表明未來的希望。以後回國去,我 們還要和當年民主牆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一道把這份《北京之春》辦下去。讓她在思 想上、理論上起到一面旗幟的作用。 第一期出版後,反映非常好,很多讀者購買訂閱。來稿也很豐富。看來,廣大讀 者對我們有信心。我們非常誠懇地希望獲得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