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中國民主理論 推進中國民主建設 ——同企業家們談談我的民主觀 胡績偉 【編者按】胡績偉的這篇文章,發表在今年一月十一日的《廠長經理日報》上。這 樣專門討論民主的文章能發表在大陸的報紙上,反映出大陸知識界、出版界的新動 向。我們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動下,大陸不久將會出現以確立民主理念為中 心的新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一 《廠長經理日報》社約我為「千年之交:中國與世界大討論」專欄寫一專稿,向 企業家朋友們談談我對民主的一些看法。十分感謝,十分興奮。 我對民主問題的思考,是這十年來的事。從半個世紀以來的風風雨雨和痛定思痛 中,我日益深感:中國要想文化更新、政治改革和經濟繁榮,非實現民主化不可。 沒有民主的確立,就沒有中國人健全和幸福的人生,就沒有現代中國的發展。因此 ,我願將已過古稀之年的餘生,投入到創立中國民主理論,推進中國民主事業中去 。 還是從民主的定義談起。因為,對於「什麼是民主」,人們也至今依然各執一詞 ,眾說不一。這至少表明,全社會的民主共識尚未形成,民主的現實狀況也就可想 而知了。 我這樣說,並不是嫌民主談得太多了。恰恰相反,我以為是民主討論得太少了。 對此,很多人似乎沒有太多的興趣。不要說「文革」前、「文革」中、就是「文革 」後,似乎也沒有哪家報刊以「什麼是中國民主」、「中國需要的是什麼民主」為 題,展開討論過。或許有人會說,光是談,談不來民主。可是,我倒以為,如果對 民主談也不談,或者想不到去談,或者不願談、不能談、不敢談,即使少數人想去 努力實踐,民主恐怕也是無法實現的。因為中國民主必須建立在對民主的理解和共 識的基礎之上。離開對民主的認識、表達和交流,共識是無法形成的。 二 我認為,就中國民主的實現的價值、目的和途徑來說,民主是全體公民在平等的 前提下,以法律的形式,對自由自覺的界定,對社會公正的確認。民主應該首先成 為一種觀念,一種價值取向。它意味著人應該重新確認人的本質、人的尊嚴和人的 解放。就個體而言,人的本質就在於他的自由——他的永不滿足性和無限創造性; 人的尊嚴在於他具有自主確認、選擇和實現價值的意識和能力;人的解放在於他成 為自己的主人,也尊重其他人成為自己主人的願望和權利,這意味著人的身體從奴 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人的精神從奴性的傳統裡解放出來。同時,人們應該認識到 ,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實現,決非僅僅是個人的事;人們必須為之建立一種相應的社 會秩序和國家制度——這就是民主。民主就其社會功能而言,它又是一種社會秩序 ,一種維持社會秩序的國家制度,其目的在於造成「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 由發展的條件」(《共產黨宣言》),使全體公民享有越來越充分和切實的自由和平 等。民主既然作為一種秩序和制度,它就依然存在對人們的支配和管理。但是,民 主決非如專制那樣,是少數人甚至一個人對多數人任意的支配,也不是多數人對少 數人管理的盲目服從。在民主制度下,國家權力的行使,對人和物的支配和管理,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有利於實現和保障公民的權利。為此,公民享有的權利和義 務,國家具有的權力,應由全體公民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加以界定和確認。公民 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應履行自己的義務;國家權力的執掌者在依法行使權力時,不 得侵犯公民的權利。為此,公民對於國家權力的執掌者有選舉和罷免的權利,對於 國家大事有議政、參政和參與決策的權利。民主的實現,不是一紙命令可成的。民 主的實現,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條件外,它需要相當多的人的自主、自覺意識 的萌發。需要相當多人對自由、平等、博愛、公正的共識,需要在理論和實踐的逐 步結合、相互促進的條件下日趨完善。民主的實現,還需要人們之間的相互制約, 更需要每個人對自己的自我約束,尤其是那些擁有影響社會的權力和實力的人們說 來,民主就很難實現或完善;對於中國民主的實現和完善,更是如此。 當然,一定會有人不贊成我對民主的上述描述和理解,或者要引證國外某種民主 的理論來糾正或補充,或者以中國關於民主的某種說法來批駁我,我都十分歡迎, 認為十分必要,並願意與之進行平等、坦誠的討論。因為,我相信,我的描述和理 解,一定有不切實、不周全之處;而對於民主的各種描述和理解中,一定會有,也 應該有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我相信,中國民主的理論的日臻完備,只有在一種自 由、平等、容異的精神氣氛中,通過不同民主觀點的討論、比較,相互糾正和補充 ,才能創立和完善起來。 三 不過,我想強調一點。評價中國民主理論的正確與否和需要與否的標準,究竟應 該是什麼?是外國(包括西方或前蘇聯)的民主理論嗎?我以為標準只有一個,那就 是看某種民主理論是否能適應和有利於實現我們(包括我們自己和我們民族)的需要 和追求。在當前,就要看其是否能適應和有利於實現國家和社會現代化的需要和追 求。這就是說,不同的需要和追求,會對不同的民主採取不同的態度。 有的人如果只求活著,而不管如何活著;只求肉體生命的維持,衣溫食飽,傳宗 接代,而無視精神生命的需要,放棄對享受和創造的追求,他就不會去追求什麼自 由權、財產權、幸福權等。他自然也就不會去關注民主,因為,只在一個民主的社 會裡,這些權利才會得到確認和保障。 有的人如果只想發財,獲得追求財富的某種自由,而不清楚經濟發展與民主政治 的關係,也不大在意人的尊嚴和權利的享有,他同樣不會去追求什麼政治上的選舉 權、罷免權、被選舉權,還有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的權利。一個人如果認為,只要 發財,即使實際上成為聾子、瞎子、啞巴(對國家社會大事不聞不問不說話),甚至 昧良心去當騙子也無妨,他當然也不會要求什麼民主。因為,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裡 ,人們不但要做事,而且要做人;不但要在物質上成為富有者,而且要在精神上成 為健全者;不但自己要好,也要讓別人好。 有的人如果企圖維持專制權力,他只想自己過得好,有「自由」,而不管別人是 否自由,甚至為了自己的「自由」和權益,不惜去剝奪他人的幸福和自由,那他也 不會去主張民主,因為只有在專制社會裡,他才能得到獨佔權力和「自由」。 因此,如果從全社會各種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出發,我們就應該對民主的合理性和 進步性作一個更加切實的評價;就會發現,民主並非在任何人的心目中都是那樣需 要、那樣美好的東西。 四 從歷史的基本事實來看,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人在很長時期內,並 不需要民主,甚至不知民主為何物。 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傳統社會裡,「存天理、滅人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的生存文化的規範;「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倫理束縛 ;專制皇權的橫暴統治;封閉有限的小農經濟的制約,使中國人的自主性、自覺性 和主動性受到極大摧殘以至扼殺。人們不僅幾乎喪失了確認和實現價值的意識和能 力,而且幾乎喪失了確認和維護人的本性和尊嚴的意識和能力。在那樣一個「非人 」和「吃人」的社會裡,幾乎不存在什麼自由、平等、博愛、公正的觀念和事實。 如果有什麼人要在那樣一個社會鼓吹和建立民主(這當然是一個荒唐的假設),不僅 是異想天開,而且會遭滅頂之災,因為不僅專制皇權不允許,而且絕大多數人也不 能理解和接受。在中國傳統的專制社會,現代民主沒有產生的條件和可能,當然, 它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也就無從談起。 民主在中國,是隨著東西方文化(生存和發展文化)的劇烈碰撞,隨著傳統的價值 取向的失落和新的價值取向的尋求,隨著專制皇權的垮台和新的政治勢力的產生, 隨著小農經濟的解體和近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的出現,應運而生的。一百多年來,民 主始終和中國重大的社會變革相聯繫。民主共和代替了專制皇權;科學和民主成為 「五四」運動的兩大口號;抗日和民主在救亡圖存中相提並論。一九四九年以前的 革命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並且在革命成功之際,宣誓要確立一個很長時期 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所建立的政府,名曰各 民主階級聯合執政的「民主聯合政府」。「十年動亂」後,中共中央指出,「逐步 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務之一。建國以來沒 有重視這一任務,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發生的一個重要條件」(《關於建國以來 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這十幾年來,鄧小平則不斷強調,「我們進行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 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達到上述三個要 求,時間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長些,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我們能夠也必 須達到。所以,黨和國家和各種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須用是否有利於 實現這三條來檢驗。」(《鄧小平文選》) 這些不容抹殺的事實表明,近代以來,民主已經成為與中國社會的落後相對立, 與進步相聯繫的一種觀念和事實。不論是打倒專制皇權,還是爭取國家獨立;不論 是消除社會弊端,還是推進經濟繁榮;不論是結束「文革」中的封建法西斯專政, 還是革除斯大林式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人們都要想到民主的號召力和推動力 ,都要將民主作為激勵和團結人心的口號,都要將民主在制度方面有所改進,這說 明瞭什麼?這至少說明:民主已經成為中國近代以來繼續進步和發展的客觀需要。 可惜的是,很多人對這種客觀的需要缺乏自覺的、理性的認識,或者說,對民主 仍然缺乏一種主觀的要求。一種社會需要,如果還未被人們自覺認識並去努力實現 ,它就很難成為現實,或者很難成熟、壯大。近代以來,中國人對於民主的推進和 建設,往往帶有某種應急性、被迫性和實用性。往往把民主當作一種口號,當作一 種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甚至是和民主完全背道而馳的目的,例如像「文化大革命 」發生的那樣。毛澤東曾經說過,「民主這個東西,有時看來似乎是目的,實際上 ,只是一種手段」。這不過是對一種普遍認識的切實的描述。事實也確實如此,目 的達到了,民主的手段也就拋棄了;下次需要,再揀起來。 很少有人對下述問題認真地思考、討論和宣傳過:民主到底是不是目的,也就是 說是否存在一種可以稱之為民主的觀念、民主的秩序和民主的制度;近代以來,在 中國變革的過程中,民主為什麼一再被提出而又一再被忽視;民主到底是不是中國 繼續進步和發展的客觀需要;如果是,它的理由和根據是什麼;民主到底應不應成 為我國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之一,成為檢驗黨和國家各種制度的標準之一;民主政治 應不應成為推進改革開放的目的和條件之一;民主政治是不是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 ,等等。如果事實最終表明:民主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重要和必不可缺,倒是罷 了。但是,如果民主確實是中國實現現代化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沒有民主,就沒 有中國的進步和繁榮,而人們又那樣自動地或被動地對民主採取這樣一種可有可無 的漠然態度,那麼,我們豈不是對自己、對社會、對歷史太不負責了嗎?因此,我 認為,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對中國民主進行研究和討論,創立出比較正確比較合理 的中國民主理論。我之所以如此強調中國民主理論的創立,是因為我深深感到,中 國民主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只是隨便想想、說說,是於事無補的。非下大氣力,從 創建理論的高度出發,從歷史到現實,從文化到自然,從政治到經濟,從物質到精 神,從中國到外國,對中國民主作出比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自圓其 說的、釋人疑難的比較完備的結論。 五 我這樣說,並不是認為民主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只有中國民 主理論才能幫助中國人認清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變革的實質、趨勢和前途,認清民 主在變革中的作用和意義,從專制皇權垮台至今,中國正在經歷著從一個奴役狀態 下解放出來的過程。打倒專制皇權、摧垮封建禮教、抵禦外敵侵略、推翻階級壓迫 、擯棄領袖崇拜、實行改革開放等等,實質只有一個,打破原有的人奴役人、人支 配人的狀態,要求人和民族的解放。解放不僅意味著破除原有的文化結構和社會結 構對人們的束縛,解放更意味著,人們開始確立自主自覺的價值意識,就是去尋求 、選擇和確立新的價值取向,建立新的文化結構和社會結構。人們已不是無一例外 地去尊崇全社會唯一的傳統的價值取向,而是要運用自己的頭腦,去選擇、確認、 創造和實現自己的新的價值取向,以滿足自己和社會的需要。這就為社會的進步和 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原動力。然而,在一百多年的變革歷程中,人們不但認識到 ,只承認和允許唯一的價值取向存在(即便在某些時侯,是被大多數人所確認的某種 價值取向)的社會,是不合理的是沒有前途的,在一個正常合理的社會中,任何公民 都應有權確認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取向;而且認識到,與此同時,仍然必須就全社會 的價值取向確定某種共識,否則就難以建立起有利於社會正常存在和發展的有序狀 態。而且,並非任何價值取向都是合理的,都是應該承認的。比如,傳統的專制的 價值取向:自己要頑固地維護某種價值取向卻仍然不承認別人選擇和確定價值取向 的權利,甚至企圖加以干涉,這恐怕就已經是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的了。顯然,中 國的變革和進步要求建立起這樣一種共識,確立這樣一種新的社會規範和秩序—— 確保每個公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享有確認和實現某種價值取向的權 利。顯然,這就是民主制度所確認的社會規範和秩序,這就是一種民主的價值取向 。一百多年的變革歷程中,所有發生的種種矛盾、鬥爭和曲折,歸根結底是對於應 該確立何種價值取向的不同認識,選擇和實踐所造成的。人們似乎沒有把全力和心 血用在如何實現自己確認的價值取向上,而是浪費在無窮無盡的攻訐和內耗的爭鬥 上。人們還沒有找到一種方法,確立一種規範和制度,使得每個人在盡量不干涉別 人的情況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取向。而民主就是這種規範的制度。我認為,如果 不建立起民主的制度,在提出者看來,無論是多麼完善的價值取向都是難以實現的 ;人的生命力都是無法得以合理、盡意的表現,而人的生命只能在無謂的內耗爭鬥 中銷蝕。由此可以確認,民主是中國繼續進步和發展的的客觀需要,不僅僅是中國 的未來需要民主,中國的現在就需要民主,沒有民主的實現,中國就不會有光明的 未來。我們之所以對中國民主的實現充滿信心,就在於我們相信,絕大多數人最終 都會認同民主的價值,因為民主並不排斥其他的價值取向,相反,它的存在就在於 保障其他價值取向的實現,保障每個人去實現自己永不滿足和無限創造的追求。民 主只排斥一種價值取向,那就是專制。 六 我關於民主的認識,當然不是十全十美,唯一正確的。中國民主的理論應該是多 種的。我甚至希望有一種完全否定中國民主的理論出現。因為,我相信,中國還有 人從內心深處不贊成民主,擁護專制。如果,這些人在主觀上還認為自己的主張是 正確的,甚至是為黨為國的,那麼,他們應該把自己的理由和根據坦誠地表示出來 。同時,也允許別人把不同的民主觀點表示出來,造成一種真正「百花齊放、百家 爭鳴」的新局面。我始終強調:中國民主理論的創立和完善,只有在日益增強的民 主氣氛中才能變為現實。首先,就是要容許各種不同的意見自由發表,提倡寬大容 異的精神。既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也要尊重人家堅持自己的意見,既要勇於承認自 己不好的意見,也要善於吸收人家的好意見。即使認定自己的意見是很正確的意見 ,也不能用專制的辦法甚至粗暴的辦法來強制人家接受或違心地表示贊同,更不用 說用政治運動的壓力來強迫人家接受和尊崇,形成定於一尊的局面了。其次,任何 正確的理論都要在實踐中經受考驗,都要在實踐中才能把理論變為實際,都要在實 踐中堅持真理、糾正錯誤、不斷完善、不斷革新和取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共識。無 論在理論研究中和理論實踐中,都要允許犯錯誤、允許改錯誤,必須拋棄長期流行 的那種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專制手段。幾十年來我們把很多好思想、好觀點 、好主張、好理論當成錯誤的東西和反動的東西來壓制、批判和打擊,給我們的國 家和民族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這一教訓必須深切記取。要鼓勵相互批評和 自我批評,鼓勵修正錯誤和服從真理,鼓勵虛心聽取人家意見和尊重不同意見,特 別是要尊重那些同自己完全相反的意見。必須緊緊記著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凡 屬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於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 用討論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而不能用強制的方法、壓服的方法去解決。」(《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十分沉痛地宣誓:再也不能搞 思想專制主義。 丟掉虛浮的急功近利的心態,盡可能理性地對中國民主加以研究,如果能得出自 以為通達周全而又切合實際的結論,便去宣傳和實踐它,無論這一結論對中國民主 的認識是這樣的、還是那樣的,無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這就是我對中國民 主的態度。 七 最後,我還要特別說明,我之所以認為同企業家朋友們討論民主,感到十分興奮 ,為什麼?因為我希望企業家們多多關注中國民主問題。由於種種原因,過去研究 和探討民主問題,大都局限在非企業領域的知識分子圈子裡。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 象。我以為企業界也應該十分重視中國民主,知識分子應當同企業家共同進行研究 和探討。這是因為現代化的企業和現代化的經濟,日益迫切地需要民主政治與之相 適應、相配合;政治民主是經濟繁榮的促進派和保護神。政府賢明、政策開明、官 員清明,是企業界多年來引頸以待的境界。而這,決定於企業家是否有參政、議政 權;是否有參與決策和立法的權利;是否有批評和監督行政和司法的權利;是否有 選優罷劣的權利;是否有更多的新興企業家被選入各級政權的重要崗位的選舉權和 被選舉權。這些都要建立和健全民主。這就是小平同志所說的「沒有民主,就沒有 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擁護的原因。沒有民 主政治,企業處於嚴重的無權地位,企業家的手腳和頭腦受到嚴重的束縛,廣大職 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切實的保證,企業上上下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不能充分發揮出來,整個企業不能生龍活虎地大顯身手、大展宏圖。這點凡是思想 有所解放的企業家都是體會甚深的。 所以,我們希望企業家們不只是應該關心民主,研究民主,還應該成為創造中國 民主理論和推進民主建設的一支主力軍。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隨著現代化事業的 發展,這支主力軍的威力不僅在經濟繁榮的建設中,而且在政治民主的建設中,都 會越來越重要。我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特別是企業家這支主力軍投入戰 斗的情況下,我們才真正能夠「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 民主」。 以上意見是否適當,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