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看申辦奧運 ·辛 士· 八月底,在海外華人關於中國申辦兩千年奧運會之利弊的辯論熱潮中,我踏上了 離別七年的神州大地。生活在普普通通的中國老百姓當中,使我能夠以他們的眼光 和心情去對待「申奧」,去體驗和分享我的同胞的欣喜和憂愁。正是從這次難得的 經歷,我發現了「申奧」是一個比在大洋彼岸看到的電視裡熱鬧場面遠為複雜的問 題。北京這次的落選對當今的中國及其十一億人民來說,即不意外也未嘗不是一件 好事。 支持北京申辦奧運的三類人 「十一億人盼奧運」的宣傳口號經由國內外傳媒的幫助,成了這次北京申辦奧運 的一個重要信息。作為一個申辦口號,其準確程度也許不應過多追究,唯此次申辦 奧運濃重的政治氣氛,和中共宣傳機器欠佳的信譽以及中國老百姓所不具備的表達 意見的途徑,使人難免對「十一億人」的確切想法感到好奇。經由香港一路北上, 所到之處人們對申辦奧運的普遍冷漠與海外傳媒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也增強了想 瞭解「到底誰在支持」的興趣。通過許多無拘無束的交談和收集到的有關資料來看 ,對北京申辦兩千年奧運會的支持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是中共領導階層,不過,許多跡象顯示,中共全力以赴的支持只是最後幾 個月的事。在北京正式報名角逐兩千年奧運會主辦權之初,不論是世界輿論,還是 中共本身都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在當時的國際、國內環境條件下,宣佈參選的政治 意義顯然是主要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在申辦奧運活動領導人選上犯下最後 被證明為致命的錯誤。然而,隨著一年以來國內經濟自由化的加速發展,中國重返 國際社會的速度也超過了人們的預測,在這個過程中,申辦奧運的宣傳在世界上, 特別是體育界,收到了其它方式所無法企及的正面效果。而在國內,申辦奧運為民 族主義熱情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提供了一個有效手段,以減緩隨著經濟大變革而來 的全民性道德淪喪的衝擊。今年以來,中共數次下達文件,強調各級黨的組織要充 分利用群眾的愛國熱情,做好思想工作以保證社會的穩定。對於申辦奧運以及將來 主辦奧運會所必須的花費,則要求人民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政治帳。申辦過程中花 掉的幾億元錢,從而有了合理的歸宿。 第二類支持申辦奧運的是北京人,在回國前曾不止一次看到過中國政府宣傳北京 「民意測驗」的結果,幾乎都聲稱有99%以上的市民支持率。我在九月中旬到達北 京時,最感到吃驚的不是發現自己被淹沒在申辦奧運宣傳品的海洋裡,或是全城上 下軍警林立的威懾下,最感吃驚的是發現99%這種幾乎不可能的支持竟然是真的。 為什麼支持申辦奧運呢?這是我向所有接觸到的北京人提出的共同問題,從出租車 司機、學生、教師、政府官員到一般平民、甚至一些近年來發了橫財的「大款」們 ,都將最重要的原因歸結到了一點,既對北京人的生活所能帶來的巨大好處。他們 講,一九九零年的亞運會是北京城有今天這樣新貌的根本原因,從交通、市容、文 化娛樂設施、居民住房條件、商品供應等等,幾乎市民生活的一切方面都由於舉辦 亞運會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整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也幾乎在一夜之間接近了亞洲的 前列,這是以往幾十年人們連做夢都不敢想的。正由於此,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所可 能帶來的巨大實利,是會讓一個地道的北京人興奮不已的。值得一提的是,沒有多 少人對申辦奧運的其它方面有興趣,對政治因素更是避而不談。 第三類支持申辦奧運的當數「海外愛國人士」和絕大多數的留學生了。根據電腦 新聞網絡CND的抽樣調查,大約有60%以上的留學生對北京申辦奧運會持贊同態度。 許多對中共的人權記錄及政治控制不滿的同學,則由於申辦奧運問題的敏感,而表 示中立。在香港,人們關心的程度不高,但多數人還是樂於看到北京能夠成功,他 們的考慮主要是希望以此推動大陸的開放,使香港的前途有更多的保障。總的說來 ,海外華人是帶著比較濃厚的民族感情色彩來看待申辦奧運,在對政治及社會影響 的分析上,也多是從良好的願望出發而達到完善的結論的。 默默無聞的十一億人怎麼想? 外地人與北京人在申辦奧運問題上截然相反的態度是我始料不及的,雖然不敢代 表「十一億人」的觀點,但在我所接觸到的非北京人中,除了堅決反對的,就是默 默地表示憂慮,沒有一個表示無條件支持的人。究其原因,人們和北京人一樣最關 心的還是——經濟。在當今的中國,人們考慮任何問題,都是以關係到自身生活的 實際利害為根本標準的。沒有人能忘記僅僅在兩年前,為了舉辦北京亞運會而發動 的全國性強迫「募捐」活動。今天的中國,經濟改革使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廣大工薪階層在一日千里的物價壓力下,為了生活而疲於奔命。他們對奧運的偉大 意義無暇欣賞,對隨之而來的名目繁多的貢獻要求既怕又恨,要他們支持,談何容 易。 西北某市一位中學老師的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看法:人們並非不想看 到在中國的土地上舉辦奧運會,誰會沒有一點民族自豪感呢?可是,任何事情一到 了中國就會變味。世界其它的城市辦奧運會,那得靠人家本身的財力和物力,不論 辦的結果是盈利還是賠錢,其它城市的人用不著擔心。可是,我們國家是把奧運當 做政治任務對待的,而且是不惜血本,全國上下不分男女老少,到時都得掏腰包。 如果辦虧了,十一億人兜著走,而有了盈利時,全肥了北京人。這位老師還描述了 中小學教師在經濟改革中如何成了最窮的人,如果沒有額外的收入,連基本的生計 都沒法維持。開飯鋪、擺地攤已經是司空見慣,而現在又競爭激烈,早已不如幾年 前了。有的老師甚至規定本班的學生必須在自己的店裡吃午飯,學校裡上課都在應 付差事,哪還有心思去「盼奧運」呢? 在一列東去的火車上,兩個為鄉鎮企業跑生意的年輕人,對每逢大型節日或運動 在北京做事很艱難而頭痛不已。亞運會期間,他們剛好進京辦事,值勤的警察和糾 察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將人像小偷式地收拾一番。原本還想去賽場看看熱鬧,離得老 遠就被那些厲害無比的公安人員給嚇住,連個價錢都沒問。他們歎息地說,什麼亞 運會、奧運會的,那都是給人家北京人辦的,咱外地人除了「捐獻」支援的份以外 ,再啥都別想啦。 除了明確反對的人,更多的則持消極的無可耐何態度。一位在南方省城工作的機 關幹部說,我們這樣小人物的看法有什麼用,中央還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年 頭,大家也顧不了那麼多,想多了反倒心理不平衡,趁亂瞅空子撈筆錢,說不定什 麼時侯手中這點權就沒有了呢,什麼奧運會不奧運會的,誰愛折騰誰幹好啦。 就是在北京,也遇到了幾位反對申辦奧運的人,一位出租車司機非常直率地表示 不贊成。他解釋說,申辦奧運和亞運會一樣,倒霉的又是那些所謂「先富起來」的 個體戶們。光亞運會一項,每個出租汽車司機就給攤上近千元的「捐獻」和贊助, 這次剛剛才申辦,就沒完沒了地規定大家「買」各種各樣的宣傳品。他指著車窗上 的「開放的中國盼奧運」的標語和一朵紙花說,這就值五十元呢。「不買行嗎?」 我試探地問。「哈哈,別說不買,動作慢點都得擔心飯碗呢!」近一年來,北京市 的出租車數激增至七萬輛,除了各種稅務及花消,出租車司機月收入千把塊錢就不 錯了,難怪聽到捐款就緊張呢。當這位司機發覺我這個好問些「奇怪」問題的乘客 剛從美國回來時,便急切地詢問起留學生對申辦奧運的態度,「三分之二以上的留 學生支持?!」他似乎十分意外,接著就突然毫不客氣地衝著我大發其火:剛剛出 去幾天就把什麼都忘啦?就變得那麼愛國了?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倒是也回來 每天開上十幾個鐘頭的車試試,我們在這兒玩命,好讓你們在國外『為祖國感到無 比驕傲啊』?……」沒等他訓完話,我匆匆地下了車,走出去很遠了還覺得他的目 光盯在後腦勺上,心裡很不是滋味。 落選,未嘗不是好事 北京的落選並不意外,在支持申辦奧運高達99%的北京,有同樣多的人承認北京 被奧委會選中的希望不大。這大概也是人們反應比較平靜的一個原因吧。儘管如此 ,北京人對落選的結果還是很難過,尤其是在宣佈結果時誤以為北京當選的意外驚 喜和隨之而來的打擊,更不用提當瞭解到反以兩票之差敗北的惋惜了。一位朋友在 清晨的長途電話裡忍不住哭了起來,並講到同辦公室的人們沉默無語的情形。那種 只有參與了努力的人才會有真誠情感,使我身受感動,也許正是奧運精神的一種表 現? 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人們雖對兩票之差的結果有點惋惜,更多的都是一種如釋重 負的感覺。 北京的落選,原因很多。那種怪罪於英美等國的看法,不僅太小看了奧委會的獨 立性,也實在誇大了世界幾個政要對體育的影響。正如許多評論指出,美國國會的 決議不僅沒有任何約束力,很可能還起到相反的作用。事實上,北京的落選更可能 是中共自己造成的,只是看看最後階段的一些事,如抵制九六年奧運會的威脅、一 周前釋放魏京生、開動所有宣傳機器一個聲音「盼奧運」、保證沒有反對活動出現 、與台灣合辦比賽等等。表面上好像是要顯示強烈的願望,實際上只是將本來就已 政治化的問題更加複雜化。稍微冷靜一點的人,都不難看出中共是在有意無意之中 ,讓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在政治和體育之間做出不可調和的選擇。由此看來,北京 的落選,即不意外,也未嘗不是好事。 從另一方面來分析,中國不具備辦奧運會的經濟實力,中國老百姓不贊成在現在 把錢大量地花在體育設施上,中共最高領導階層何嘗不明白這些?其之所以在最後 全力爭取,主要還是被以往那種好大喜功、政治掛帥的指導思想沖昏了頭腦。其實 ,中國要重新回到國際社會上來,還有更多的路可走。搞好經濟建設,堅持打開國 門,在政治上向更開明以至穩定的民主政體機構發展,都是造福人民也受世人尊重 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