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古鐵騎到德國坦克 ·趙 蔚· 世人皆知「孫子兵法」、火藥和指南針是古代中華對世界軍事戰爭領域的偉大貢 獻。然而,世界上又有幾人知悉,閃電戰這個現代戰爭之驕子的淵源,皆出自古中 華軍事領域。確切地講,是出自崛起於蒙古高原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的 偉大戰爭實踐。 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中華軍事思想和戰爭指導思想,其最主要的高明之處 就在於,它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看重直接作戰的戰果,而是強調間接取勝的 戰略戰術,以攻心為上,希求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效果,講求避實就虛 ,聲東擊西和迂迴戰術等。「孫子兵法」認為,頓兵於堅城之下,蟻附而攻之,乃 下策也。 在公元十三世紀的中華大地上,當中原的金朝、西北的夏國和江淮的宋朝以重兵 依托長城,大漢和大江,軍事戰法陳舊僵化之際,興起於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自覺 地運用「孫子兵法」的精髓,根據草原遊牧民族的特點,再結合本身的戰爭實踐, 獨創出一套嶄新的軍事戰略戰術,其要點為:集中領導最高統帥部,十進位制的、 最大限度開發兵源的軍事編制及騎兵、炮兵、工兵和後勤等多軍兵種作戰體制;軍 隊全部為高度機動化的騎兵;迂迴奔襲與正面強攻相結合的戰法。 蒙古軍隊作戰時根據廣泛派遣的斥候收集到的詳細情報,由統帥部制訂周密的計 劃,然後以機動力極強的騎兵予以實施,構成運動迅速、計劃準確、寬闊正面、大 幅縱深分進合圍和側翼攻擊的新型戰法,一掃舊世界各王朝的陳舊戰法。成吉思汗 及其子孫將帥使用這支採用新戰法的蒙古鐵騎,在半個多世紀的殺伐征戰中,逐一 征服歐亞大陸上大多數王朝,蒙古鐵騎的馬蹄,震撼了中世紀的世界。 這以後,發明於中國的火藥經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廣泛應用於歐洲的戰爭之中, 導致西方戰爭冷兵器時代的終結與火器時代的開端。火器的應用大大促進了歐洲軍 事思想和軍事技術的進步和突飛猛進。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相當於中國的明 朝後期,荷蘭將軍摩利士創造出長矛兵與火繩槍兵結合的步兵方陣戰法。其後,瑞 典國王古斯塔夫又創造了以火器為主,步炮兵結合長矛兵的新戰法。十八世紀在歐 洲戰爭舞台唱主角的是以散兵線攻擊的配刺刀燧發槍的步兵縱橫列陣法。到拿破侖 走上戰爭舞台,又盛行散兵線步兵作戰體制。而每一次火器的進步和戰陣的進步, 歐洲軍事思想和作戰方式均發生相當變化,日趨成熟。當拿破侖終於退出戰爭舞台 之時,以正面會戰決定勝負的戰略思想和以散兵線步兵作戰為主的戰術思想已在歐 洲戰爭指導思想中佔據了支配地位。 德意志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進一步肯定了拿破侖戰略戰術思想 ,但也使這一思想的僵化加強。 十九世紀中期,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事思想界觀念陳舊,不圖進取,而普魯士軍 事學院再度崛起。普魯士軍事學家們沒有停滯於拿破侖的軍事奇跡和克勞塞納茨的 學術成果之上,而是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廣泛研究探索,特別借鑒了古中國蒙古戰法 的精華,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普魯士軍界最權威的老毛奇、柏哈弟等人物,都是這 項研究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普魯士軍事科學家立足當代軍事科技和作戰條件,融會 貫通成吉思汗、忽必烈、拔都、拿破侖、克勞塞維茨等人的軍事實踐和戰爭理論, 初步形成突破舊軍事體系的嶄新的戰略戰術原則,其要旨為:以寬闊正面與大縱深 分進合圍,以鐵路、公路的運輸力為基礎邊作戰邊集中兵力;建設歐洲第一個現代 化的部署整體戰的總參謀機關;強制推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在隨後而來的一睹國家興亡的普法戰爭中,老毛奇以無比的毅力將這一新戰略應 用到戰爭 中去,儘管新戰略在實踐中屢屢有誤,但普魯士取得驚人的勝利,僅僅三 個月便殲滅號稱歐洲第一強大的法蘭西陸軍主力。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成為歐洲 大陸第一陸上強國。與此同時,德國的軍事科學技術也取代法、英、俄,居於世界 領先地位。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軍總參謀部首腦施利芬、小毛奇等人,針對德國在未 來大戰中將面臨英、法、俄聯盟東西夾擊西線作戰的前景,進一步深入發展了德國 在世界大戰中的戰略思想。他們借鑒成吉思汗攻滅中亞花刺子模、西夏和金朝,忽 必烈迂迴攻滅南宋及拔都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戰爭經驗,制定出大縱深迂迴進攻 閃擊戰的戰略戰術,並將其應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然而,在大戰實踐中,德 國的新戰略雖然顯示了威力,但功敗垂成,在東西兩線均未擊破敵方主力,致使戰 局曠日持久,最後失敗。 戰後,德國軍事思想界沒有因失敗而放棄閃電戰的理論,而是深入細緻地研究閃 電戰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他們發現,除了戰爭雙方所具有的實力相差較大之外, 閃電戰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德軍的機動能力未達到閃電戰的要求。蒙古軍隊閃電戰 的成功是建築在速度遠超過敵方步兵的騎兵的基礎之上的。蒙古鐵騎在閃電戰中的 速度和攻擊力完全適用於中世紀的條件。火器時代閃電戰所必須的是同時具有機動 力、運輸力和攻擊力的軍事力量。而一次大戰中德軍所持的機動能力,主要是並不 比敵方優勢多少的火車和汽車,以及畜力運輸的火炮,其中火車和汽車既受制於鐵 路和公路等條件,又不能直接投入戰場,從而使德軍在戰場上實施閃電戰時失去速 度和突破力,無法逐一打破東西兩個戰場的膠著對峙。馬恩河大戰的教訓正表明了 這一點。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坦克這個現代戰爭中的鐵騎登上歷史舞台。德國軍事界 敏銳地發現了坦克這種集機動性、突擊性和防護性於一身的兵器與中世紀蒙古鐵騎 的相似之處,認準了坦克在未來閃電戰中的主角作用。當其它各國軍界對坦克忽視 之際,德國首先大規模發展組建坦克集群。其它大國中雖不乏如戴高樂之輩人對坦 克重視的呼聲,但均未被決策人物所重視。 這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期,身為德國統帥的一代梟雄希特勒,以坦克為其 閃電戰的主要突擊力量,重用古德裡安、曼施坦因等坦克名將,滅波蘭、克法國、 敗蘇俄,創造出坦克閃電戰的赫赫戰果,令全世界震驚。的確,希特勒德國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前期所建立的戰功,已經接近了數百年前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所創下的 戰績。 說到希特勒德國敗亡之原因,除掉戰爭雙方實力之差及戰爭性質等原因外,單就 戰略戰術而言,也不能不歸咎於希特勒在閃電戰的關鍵時刻犯下猶豫不決和貪圖戰 果的錯誤,先於西線禁止坦克部隊突擊敦克爾克海灘,使幾十萬英軍撤走,導致英 國的堅持抗戰,復於東線一再推遲攻俄時間,並命令禁止坦克部隊一舉突擊莫斯科 ,使俄人有了喘息的機會。反觀數百年前成吉思汗、忽必烈、拔都等蒙古統帥,都 是一鼓作氣全殲敵方有生力量,攻克其首都,俘獲其帝王,不留後患的。 總之,就軍事戰略而言,希特勒的德國坦克乃師成於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二者 均在世界戰爭史上創造過輝煌的赫赫武功。兩者比較,學生的工夫還不夠到家,所 以成吉思汗開創的大帝國在歐亞大陸上斷斷續續存在了一個多世紀,而希特勒的「 第三帝國」只存在了區區的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