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此不虛此行》 (浙江)傅國湧 《人權之旅》以樸實而感人的文字見證了一個漢語流亡者對良知的堅守, 對人權、自由的真摯追求,見證了我們這個將死方生的大時代。 12年前那個謊言掩蓋了真相的時刻,作者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她憑的只是 一個教師和母親的愛心、一個公民的良心。其實塵埃已落定,飛蛾投火的結局早在 意料之中。但她無法容忍野蠻的暴力對無辜生命的剝奪,失去生命的悲痛淹沒了她 對強權的恐懼。她因此而身陷囹圄,告別了心愛的講台。但她始終沒有低下高貴的 頭顱,沒有為自己的選擇而懊悔。《「六.四」災難》記下了她3年政治犯生涯中的 點點滴滴,記下了一個中國女性在遭受政治迫害時的凜然風骨。 即使在被迫流亡異國他鄉的歲月裡,她又何曾忘記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在夜幕遮掩下的浩劫。她曾為橫屍街頭的無辜死難者失聲痛哭。她曾為自己的悲傷 與憤怒喪失自由。在聽不到母語的異土,《年年「六.四」》,她都寫下了她深情 的悼念和沉痛的譴責。 當多少形形色色的流亡者忙於爭名奪利、忙於招搖撞騙、忙於欺世盜名的 時候,作者把她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西藏高原,投向了那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達賴 喇嘛的聖者人格深深地感染著她善良的靈魂。《人權之旅》、《西藏生死》、《北 歐巡禮》等,留下了她為人權呼喊的足跡。透過這些文字,我以為她對人權的熱情 ,完全出自對生命本身的關注,早已超越了民族、語言和宗教的界限。 我讀過作者未收入《人權之旅》的一篇文章,自述一個不懂政治的女教師 成了「反革命」,曾讓人跌破眼鏡。她說:「在失去故園流亡異鄉的今天,我仍然 認為自己是不懂政治的。如果政治意味著爭權奪利,那我永遠也不屑去懂。但是, 當政治意味著每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人權的關注,意味著一份社會責任和義務 ,我怎麼能不去關心和參與呢? 「既然我們注定要在一個鐵血的世界裡生存,既然歷史要用殘酷的事件抹 掉往日女性的浪漫,我也就被迫用肩膀扛起黑暗。憑著自己的本心,對強權說出真 理,在需要的時候拍案而起。雖然理想主義者的戰鬥從來就沒有回報,但是人生因 此不虛此行。」 我把這些話看作解讀《人權之旅》的一把鑰匙。她之所以毅然踏上人權之 旅,就源於她對政治的理解──這不是權力的角逐和拚殺,不是陰謀和陽謀,而是 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與義務。這不是狹隘的政治選擇,而是生活的選擇、做人的選 擇。與做人相比,任何制度都是從屬的。因此,她在天亮之前就踏上旅程,去尋求 更加美好的生活,「人生因此不虛此行」。我想,這也是《人權之旅》一書最大的 價值所在。一句話,就是對傳統的、以權力為指向的狹隘政治的超越。在面臨社會 轉型的時刻,在一個經歷過無數次王朝更迭的古老國度,如何才能擺脫週而復始的 惡性循環,如何才能把中國帶入一個文明、健康的新時代,這本書的出版起碼提供 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以爭取人權而不是奪取權力為目標,執著於捍衛人的基本 權利,而不是熱衷於改朝換代。把目光放遠一點,把視野放寬一點,在海內、外「 彼可取而代之」式的夢魘仍不絕如縷的今天,這本書無疑也是一劑清醒劑。我深信 ,任何狹隘的政治都是暫時的,而生命之樹常青。 從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到從容輾轉於軍閥槍彈下的劉和珍君們 ,從被殘殺的林昭、李九蓮到倖存的林希翎、王容芬,從始終堅持社會批判的肖雪 慧、何清漣到將「流亡之旅」作為「人權之旅」的茉莉,中國女性在20世紀留下了 可歌可泣的記錄。 我祝願作者在21世紀早日結束流亡之旅,回到她魂牽夢縈的故園。我相信 ,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殺戮,還有不公正,還有政治迫害,她就不會停止她的人權 之旅,停止她的吶喊、她的抗議、她的關懷。(2001年6月10日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