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還是為慈禧招魂? (浙江)傅國湧 正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熱播的連續劇《走向共和》迎來了主流媒體的一片叫 好聲,幾乎眾口一詞:《走向共和》好得很!沒有不同聲音,連一些史學家也參與 了這個合唱。《走向共和》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能大張旗鼓地在央視黃金時間播 出?說穿了,它就是接著《雍正王朝》往下說,為慈禧太后翻案,重塑慈禧這個「 大人物」、「政治家」、「優秀的政治家」的形像。劇中借辜鴻銘之口大大地表達 了中國人民對皇太后的熱愛之情,極力張揚了皇太后的反帝愛國之舉,重申了戰無 不勝的義和團精神,最大限度地肯定了垂簾聽政的合理性、合法性。電視劇試圖告 訴中國人,沒有慈禧太后,就沒有中國,沒有她中國人民就要吃渾毛豬,光緒帝無 能,國家大事還需要慈禧拿主意,她是晚清中國唯一的不可取代的舵手。名為「走 向共和」,實則歌頌皇權,尤其大大地歌頌了慈禧的英明、愛國,高瞻遠矚,為國 為民,她的所有做法無不為了中國人民好,包括挪用海軍經費造頤和園,也是「為 朝廷爭面子」,而不是簡單地供她一人之享樂。對此,編劇作了這樣異想天開的解 釋,「但是她作為高層的政治家,她不是不懂得挪用海軍的銀子意味著什麼。以慈 禧的見識,會犯這個糊塗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會。她為什麼那麼幹?她 有一個理由,就是她做壽時說過的一段話,『尋常百姓家,老太太做壽,如果做得 風光、體面,那麼左鄰右舍就會說這個老太太好福氣,她就有面子,她會在那一帶 做得起人。』一個老百姓是這樣,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慈禧認為如果她,一個國家 最高統治者的生日辦寒磣了,怎麼能體現大清國的國泰民安?那麼洋人就會瞧不起 ,老百姓也會不服你。洋人瞧不起,他就會欺負你,老百姓不服,你就會出事,江 山社稷就會毀於一旦。所以慈禧辦生日就大辦特辦,她是在為朝廷爭面子。」外患 內憂、民不聊生,統治者卻要以生日盛典來展現「國泰民安」,世界上還有比這更 荒唐的邏輯嗎?慈禧的「萬壽盛典」既沒能讓洋人瞧得起,也未能讓老百姓服氣, 恐怕還是林白水當年的一副對聯說得好: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頤和,何日再幸圓明園?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 幸?!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東三省!五萬里版圖彌蹙,每逢萬壽必無 疆! 在「為朝廷爭面子」的幌子下,慈禧的一舉一動都變成了「政治家」作為,甚 至包括看戲、唱曲等等娛樂。《走向共和》的編劇之一盛和煜恬不知恥地讚美慈禧 的「高雅情趣」,「慈禧有一些愛好,比如說昆曲、京劇,這種愛好使當時的民間 藝術得以發展,京劇實際上是在她手裡走向鼎盛時期。……她熱愛京劇,瞭解京劇 ,懂京劇。」在他眼中,慈禧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慈祥的母親」。慈禧將 光緒帝在瀛台幽禁了整整十年,在她臨終之前20個小時,38歲的光緒帝突然先她而 死,成為清代最大的宮廷迷案之一。當年,廣東汕頭的《雙日畫報》在登載光緒去 世的消息中有為西太后毒斃等字樣,而被查封,發行人曾杏村鋃鐺入獄。盛和煜所 講的「母子的情分」不知從何說起? 正是為了塑造慈禧的「政治家」形像,該劇將維新派漫畫化、將梁啟超矮化, 實際上否定了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在聰明的編劇看來,大清國有了慈禧這樣「優 秀的政治家」就夠了,還要什麼康有為、梁啟超,搞什麼變法。儘管我也知道慷、 梁不是那場維新運動唯一的主角,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們當時推動社會進步、政 治變革的意義。 《走向共和》打著非道德的堂皇旗號,根據現實的肉麻需要,任意裝扮歷史、 解釋歷史,以權力的是非為是非,認為慈禧掌權時間這麼長,就一定是個「優秀政 治家」。按照編劇的邏輯,歷史無是非,歷史就是權力的附庸,誰掌握了權力,誰 就是政治家、進而成為「優秀的政治家」。聰明的編劇一方面認為《走向共和》只 是「藝術作品」,極力否定是在為歷史人物平反和翻案,另一方面又自稱「我是在 大量的研讀史料之後,對慈禧有了自己的發現和自己的判斷。我不能從道德層面上 去評判她。我覺得從道德上對一個人的評判長期以來已經嚴重制約我們對歷史人物 的公正評價。我覺得慈禧是個政治家,而且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顯然,他認為 這個結論不是通過藝術虛構得出的,而是非道德歷史觀的產物,言下之意,「大人 物」是不受道德約束的,是超越於道德之上的。那麼,《走向共和》到底是「重寫 歷史」,還是「藝術作品」? 「慈禧是個政治家」,是晚清中國的希望,「就國內的治理而言,她的官場之 道、政治手腕等等是非常出色的。」這是《走向共和》試圖告訴活在21世紀的中國 人一個最強烈的信號。善良的人們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官場之道、政治手腕」 居然成了可以大肆宣揚的香餑餑。這部電視劇名為「走向共和」,實際上是為慈禧 不散的陰魂唱一曲讚歌,只有專制可以救中國,只有慈禧太后這樣「優秀的政治家 」,有著出色的「官場之道、政治手腕」,才能治理好國家,也就是為專制、強權 招魂。與其叫什麼「走向共和」,還不如乾脆叫「回到專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