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朝鮮核武問題立場的變化及對中美台關係的影響 伍 凡   美國結束伊拉克戰爭之後,既要處理伊拉克戰後復興重建問題,又要緊急處理中東以巴 衝突問題,因此不希望在東亞的朝鮮核武問題上再引起一場戰爭。布什總統一再強調用和平 外交方式解決核武器問題,萬不得已才動用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美國就要與中國合作 處理朝鮮核武器問題,這是兩國共同的利益所在。由此中美兩國關係及對台政策有了微妙而 明顯的變化。   一,中國立場的變化   中國與朝鮮結盟長達50年之久,雖然在這期間兩國有磨擦,有時關係疏遠,但中國始終 替朝鮮講話,維護朝鮮的利益,保證糧食和石油能源長期供應,甚至在中朝兩國有爭吵磨擦 時仍沒有中斷供應。這僅是共同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而形成聯盟的基礎嗎?不是的。中共現 在本身已不遵守共產主義教條,己提出」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與朝鮮金正日政權的」主 體思想」作指導思想大不相同。因此,從意識形態度上分析,這是兩個不盡相同的國家。現 在之所以還維持中朝表面結盟完全是為了維持各自獨裁專制政權統治的需要,以及國際地緣 政治的原因。北京當局自1949年以來,尤其是朝鮮戰爭之後,中國共產黨和朝鮮勞動黨都標 榜遵守共產主義教條,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雙方相互聲援執行專制獨裁統治。在很長的一段 時期內,為了內政統治的需要,北京當局一直持續不斷宣傳,美國是帝國主義,要利用朝鮮 半島通過朝鮮進攻中國東北地區,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長期把朝鮮作為防衛中國東北 地區的外圍屏障,防止美軍抵達鴨綠江,把朝鮮作為戰略緩衝地區。這個戰略指導思想一直 維持到不久之前。但是,隨著整個世界局勢的巨變,北京當局對待朝鮮的戰略指導思想己悄 悄地在變化。迫使其不得不改變戰略思想的事實依據如下:   其一,美軍經過軍事革命之後,進行了1991年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 戰爭和2003年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上述戰爭的進程和結果己明顯的表明了以陸軍為戰爭主 體的「大陸軍主義」己讓位給海、空軍及信息戰作為戰爭主體。因此,再堅持將朝鮮作為陸 軍戰場的緩衝地區已沒有實際意義。一個小小的朝鮮並不能保護中國東北地區不會受到海、 空軍和信息戰的攻擊,由此可見朝鮮對中國而言,其軍事價值急劇下降。   其二,韓國經過民主革命後,其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力量急劇上升,整體國力己大 大超過朝鮮,最終朝鮮半島的統一將是韓國統一朝鮮,這個趨勢北京當局也看到了。過去半 個世紀美軍駐紮韓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的產物,今後在朝鮮半島統一後,美軍己沒有 理由駐紮在韓國,因此北京當局擔心美軍抵達鴨綠江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而且,北京和漢 城建交後,兩國關係相當穩定和友好,經濟互利局面在上升。這是北京當局決定改變對待朝 鮮戰略指導思想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其三,半個多世紀金家父子王朝沒有把朝鮮統治好,長期與世界文明隔絕、專制獨裁、 經濟落後、民不聊生,以至今日以發展核武器作訛詐工具求乞為生,令國際社會厭惡,尤其 令北京當局頭大。朝鮮金家父子政權長期乞食依賴,使北京當局想甩開金正日,以扶植另一 個領導人來統治朝鮮。不久前國際輿論傳出北京當局想拋棄金正日政權,從上述事實出發的 邏輯分析是合理的,也是有可能的。從朝鮮現政權中尋找出一個或幾個親北京的領導人物應 不是難事。   其四,北京當局己深刻的意識到朝鮮核武問題嚴重地危害到中國的利益。中國與朝鮮維 持的「特殊關係」越來越成為中國的負擔,北京己經無法通過與平壤之間的特別管道對朝鮮 施加特別的影響。為此,中國只有改變態度,在朝鮮核武危機上扮演越來越積極的角色,以 防止對峙僵局進一步惡化,從而造成鄰近中國邊境的東北亞地區不安定。所以,北京同意國 際原子能機構做出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的決定,並且積極推動朝美中三方會談 。這兩項活動都是顯然違背了朝鮮願望,但卻維護了中國的利益。北京當局己不是第一次在 美國和朝鮮之間充當調停人。1990年代,美國和朝鮮曾在中國駐德國柏林大使館討論朝鮮導 彈擴散問題。   其五,伊拉克戰爭改變了中國對朝鮮核武問題的態度。美國迅速在伊拉克戰場獲勝,顯 示了美軍強大的威力,並且針對朝鮮在西太平洋地區和韓國增加軍力。如果朝鮮一再堅持核 訛詐態度,新的一場朝鮮戰爭非常有可能在近期發生。其結果是金正日政權被消滅,朝鮮經 濟被破壞,成百萬的難民將湧向中國,這是北京當局不願承受的負擔,並有可能引發中國北 方地區的混亂。這些可能發生的可怕前景迫使北京當局對朝鮮施加壓力,以技術問題為由中 斷向朝鮮供應石油三天,並派高級代表勸說金正日接受朝美中三方會談。   其六,中國一再宣示朝鮮半島成為無核武區立場,北京的這個立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 朝鮮蔑視不理,北京當局是不能忍受這種挑戰的,何況朝鮮金正日政權是靠北京當局的援助 才能維持的。   世人很明白,一旦朝鮮擁有大規模核武器,日本和韓國為了自衛勢必都會建立核武系統 ,這對中國將是個惡夢。這樣一來,首先受到威脅的是韓國和中國,而不是美國。無論如何 ,北京當局一定會盡力設法解除朝鮮核武裝,這一立場是與美國、韓國和日本的利益相一致 的。   其七,中國試圖走中間路線來化解朝鮮核武危機,北京當局為了維持中共獨裁專制統治 的穩定,絕不願意在家門口看到金正日獨裁專制政權突然倒台而引起第二次 「蘇東波」 效應。因為這將是對中共統治政權的巨大威脅,有可能在中國社會引起政治動盪,這是個大 忌。這就是為什麼要持續地支持金正日獨裁政權不讓它突然倒台原因。說白了,這是為了一 黨之私利。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北京當局維持著朝鮮金正日政權,及對朝鮮核武器問題雖介 入但又不熱心積極,這是利用朝鮮這張牌與美國打交道的策略,以求與美國談判台灣問題時 要價,達到用美國來逼迫台灣退步投降。   而從朝鮮角度來看,金正日很明白,北京為了中共一黨的私利也好、或為了中國的國際 策略手段也好,絕不會輕易的放棄朝鮮,他看準了北京與美國、俄國打交道時,在處理台灣 問題時,都可運用朝鮮這張牌,因此,金正日有意的研製核武器以提高自己待價而售的身價 。這就製造出了朝鮮核武器問題。   911事件後,美國下決心要解決朝鮮核武器問題。現在球已踢到北京和平壤一邊。目前 的局面是中國被夾在美國和朝鮮中間,它既不願看到美國強行改變朝鮮政權,或者使用軍事 力量攻打朝鮮,使東北亞地區安全造成可怕的後果,形成大規模湧向中國的難民潮;也不願 看到朝鮮半島核武化,對中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可以估計到北京將會勸說華盛頓暫 時不要動武,盡一切力量用外交手段建立朝鮮半島無核區;同時也會軟硬兼施對待朝鮮,保 證在無核武條件下維持金正日政權,這對中共獨裁政權以穩定中國大陸統治有利。由此可見 ,北京當局並不希望朝鮮半島盡早統一。   但是北京設想的中間道路是否能走得通,還是個未知數。不久前,金正日己開始轉向俄 國求救,與北京拉開距離,以求減少北京利用朝鮮的效用。   此外,北京當局在面對國家利益和中共黨的私利相一致時會積極行動,但在面對有利於 國家,而不利於中共專制統治時就不會為維護國家利益積極行動。處理朝鮮核武器問題就面 臨這個狀況。因此,筆者認為,為了中國國家利益,為了東北亞的和平,北京當局應下定決 心放棄一黨私利而拋棄金正日政權,鼓勵南北朝鮮早日統一,用韓國自由民主社會制度統一 專制獨裁的朝鮮。從歷史及文化角度來看,朝鮮半島與中國各個朝代和睦相處是主流。可以 預料朝鮮半島統一後,中朝兩國會和平相處與互利發展,這對中國最有利。   由於北京當局對朝鮮核武問題的立場發生變化之後,才有可能在北京舉行美朝中三方會 談。2003年2月23日至24日,鮑威爾國務卿訪華時,向當時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建 議,希望中國出面向朝鮮轉達美國希望舉行多方會談的意願。3月8日,中國派特使錢其琛前 往朝鮮,向金正日提出了由朝美中三國在北京舉行「三方會談」的方案,並且明確告之,這 是最後一次調停,不要失去機會。朝鮮方面權衡再三,在中國的勸說之下,終於接受了中國 的建設性意見,於是中國通知了美國。美國得知後甚為讚賞,並徵得韓國方面同意,準備到 北京與會。可是朝鮮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已勝利在望時,朝鮮外務省 才在4月12日正式表態:「如果美國有意為解決核問題而大膽轉變對朝政策,朝鮮將不會拘 泥於(旨在解決問題)對話的形式」。至此,「三方談判」正式促成,美國堅持外交談判的立 場在中國的相助下獲得進展。   美朝中「三方會談」   在胡錦濤的推動下,中國首次主動大膽採取步驟解決世界上的嚴重衝突,在美朝危險僵 局中搭橋,對促成「三方會談」發揮了重要作用。   布希總統在4月1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對北京會談抱著希望,他強調在解決朝鮮核問題上 「美國一直主張必須實行多方協商予以解決」。布什說:「我認為,通過外交途徑可以解決 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對此,我充滿希望。」 他表示:「中國、韓國都同意朝鮮半島必須實行無核化,這裡存在著共同的利害關係。」   朝鮮過去始終堅持朝美雙邊會談,拒絕美國的多方會談主張,現在卻改變初衷,願意接 受中國提出的三方會談方案。其中原因之一是,由於中國等國的反對,安理會沒有通過譴責 朝鮮違約的決議,使朝鮮感到舉行多邊會談是避免聯合國制裁的有效途徑。原因之二是,朝 鮮看到了美國堅持繞過聯合國獨自進行伊拉克戰爭的決心和強硬的立場,以及美國的軍事實 力。原因之三是,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對中東、中亞和東亞國際局勢的影響大大增強。所以 在中國的軟硬兼施的勸說下,朝鮮只有改變態度,避免和美國正面對抗,以免引來戰爭而重 蹈薩達姆覆滅之轍。   4月23日上午,「三方會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美國代表態度強硬地表示不能 接受朝鮮違約進行核武器研製生產,堅持要求朝鮮解除核武器計劃,銷毀核設施;朝鮮則強 調,如果美國放棄敵視朝鮮政策,朝鮮願意採取消除美國在核問題上憂慮的行動;中國則表 明瞭反對朝鮮擁有核武器、以確保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主張,中國這個主張與美國對朝鮮要求 是一致的。   但是在三方會談的第一天,朝鮮代表突然採取了一個出人意外的行動,使中美雙方與會 者大吃一驚。當天晚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舉行晚宴,席間朝鮮代表團團長李根突然把 美國代表團團長凱利請出宴會廳,在走廊一角以咄咄逼人之態對他說:「我們擁有核武器, 但不能廢除。是求證還是轉移完全在於你們。」凱利立即表態說,美國無法接受朝鮮的立場 ,如果朝鮮不拋棄核武器的話,一切將無從談起。中方代表團團長傅瑩在繼續會談時則再次 重申朝鮮半島必須實現無核化的立場。當晚的會談就此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 理賴斯獲知此事後,立即通知凱利拒絕與朝鮮繼續會談。因此,朝美代表在24、25日兩天都 沒有見面,只分別與中方會談。   凱利團長離開北京抵達漢城後公開說明,朝方李根團長多次用英文或朝語表明朝鮮擁有 核武器。鮑威爾就此向朝鮮發出強硬警告說,美國不會被嚇倒,雖然將繼續通過外交渠道處 理朝鮮核問題,但不排除採取「任何可能的方案」,暗示美國可能會實行軍事行動或經濟制 裁來進攻朝鮮和推翻金正日政權。   而朝鮮在25日予以響應道,美方極力迴避朝美雙方應該談論的本質問題,只是繼續堅持 其「先拋棄核武」的老主張。於是「三方會談」由於朝鮮方面李根團長的非常之舉,不歡而 散,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