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世界民主運動第三次會議 法國 侯芷明(Marie Holzman) 翻譯 芳芳 世界民主運動第三次會議於2004年2月1日至4日在德爾班(南非)舉行。來自世界上一百多 個國家的600多名與會者參加了本次會議。第一次會議於1999年在印度的新德里舉行;第二 次會議於2000年在巴西的聖保羅舉行。第三次會議原計劃在2003年3月舉行,但由於伊拉克 戰爭而推遲。 此次會議的副題是「為了和平、發展和人權而建設民主」。 美國的「國家民主基金會」為此次會議提供了部分資助和主要的組織工作。上一次於2001年 在德爾班舉行的聯合國關於種族主義的會議雖然出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場景,但這次會議確 是相當成功的,沒有類似的破壞性悲劇發生,相反地,好的氣氛加上好的天氣,促進了相互 間的交流,更使得活動能夠在輕鬆、幽默的氣氛中進行。伊拉克人和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 交談;還有穆斯林人與美國人、藏人與中國人、緬甸人與法國人,各方人士都在進行著自由 的交談。大家在一個相同的主題上達成了共識:我們相聚在此,就是要使得民主在每一個地 方都發揮作用。 任職於籌畫委員會的蕭強,由於旅行方面的一些技術問題,很抱歉不能前往南非,三位中國 人權的理事分別是來自加拿大的關卓中(Cheuk Kwan)、台灣的黃默(Mab Huang)和法國 的侯芷明(Marie Holzman)。其他中國的與會者分別是來自澳大利亞的何包鋼(東亞研究 所)、加利福尼亞的周鋒鎖(天安門學生運動領袖);另外還有來自中國大陸的與會者包括 :劉軍寧(獨立學者)、吳青女士(全國人大委員,她也活躍於農村婦女文化發展心),Law Yuk-lai(香港人權監察的主任)和韓東方(中國勞工通訊的主任)則來自香港;Enver Can先生(東土耳其斯坦國會議長)來自德國,西藏代表團由達賴喇嘛的特使LodiGyari帶隊 ,六位成員分別來自西藏辦事處、西藏人民代表大會、西藏之聲和西藏青年大會。還有一個 台灣代表團,它的十二名成員分別來自幾家不同的組織,其中有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和海 峽兩岸研究基金會以及中央研究院。各方人士濟濟一堂,共同對中國的民主進程展開討論,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種重要性在有關亞洲事務的區域性討論中尤為顯著。與會者都設法積極地將中國納入議題 的中心。比如來自韓國的HowardYoung,他在全體會議中一個名為「促進封閉社會的民主」 的報告中提到有關北韓難民逃向中國的問題以及他們所做的工作。來自緬甸的婦女聯的Thin ThinAung和來自馬德里的Encuentro協會的 AnnabelleRodriguez進行了生動的對話,強調 了某些令人驚訝的相似現象,尤其是這些專制政權在利用各種手段控制人民方面越來越老奸 巨猾,中國與會者也表示深有同感。 東亞地區的討論主要圍繞著中國問題以及中國政治發展對鄰近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問題。大會 通過決定要通過多種組織、各種層面(地區間或跨國)來加強與中國的特別來往,以期推動 建立一個更加民主化的東亞,以下是會議所建議採取的行動:。所有東亞國家的民主人士更 好地進行網路通訊。以「中國民主化對地區的影響」為主題的論壇可以激起富有成果的討論 。努力讓更多中國國內的人參加到討論中來。對眾多的台灣人的團體要求更多地參與本地區 民主化活動的意願應該表示感謝和歡迎。。蒙古在社會轉型中的特殊經驗,可以作為「亞洲 民主尺規」,應當予以關注。。一個關於北韓問題的專題討論會。中國的民主人士應該向中 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以促使中國政府減輕對西藏和新疆等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壓迫。 其他所有與會者自由參加的討論會討論的議題有「提高青年人的政治進程的參與」、「捍衛 NGO獨立的戰略」、「利用各種——傳統的、另類的和新科技的——媒體促進民主」、等等 。會議還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南非人民在分權和地方集權方面的特殊經驗。 世界民主會議在美酒、淚水和歌聲中結束,其實也應該是這樣的。同時每個人都帶回去長長 的電子郵件位址和新的通訊名錄。來自亞洲民主論壇的Vo Van Ai和PenelopeFaulkner同意 將此名錄分發給每位與會代表,並建立一個名為「民主在亞洲」的活躍網路。 中國人權主辦的英文刊物《中國人權論壇》對大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在此之前,很多 人並不知道有這樣一本雜誌的存在。 讓我們用世界民主運動的創立宣言來做結束語:「在當前,全世界的民主人士,應該採取各 種新形式的合作關係,推動民主的發展。通過這種合作,在那些民主還較為弱小的地方,讓 民主得到強化,在那些民主已然老成的地,讓民主得到改革與更新,在那些至今還沒有進入 民主轉型的地方,讓那些為民主而抗爭的群體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