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的陷阱 陳林   一、顛倒的民主從學理上說,國家認同是民主政治的前提而非對象。雖然在很大程度上 被公認為一種普世價值,但民主仍然屬於國內政治範疇。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邏輯上,民族 國家都要先於民主政體。歐洲中世紀的教權為王權所取代,而有所謂近代民族國家,而後發 展出民主政治。民主不是什麼神聖的靈丹妙藥,而是世俗的交易機制,但是這個交易機制有 一個最底限的平台,那就是最基本的國家認同,否則遊戲無從玩起。   國際社會的現實,迄今無所謂民主。順便說一句,如果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將稅收和軍 隊交由聯合國管理,而聯合國事務由全球一人一票決定,對此,作為人口第一大國,我想中 國可以樂觀其成。又假設中國單方面宣佈一場大選,產生「中華—美利堅」的總統,縱使美 國人不投票,中國人也足以掌握「多數」,但是這樣一位「多數總統」,對於美國人擁有正 當性嗎?這就印證了,民主的範圍要先於程序。   2004年台灣大選,陳水扁蓄意將這樣一場領導人物及其公共政策的選擇,混淆為國家認 同的選擇。民主的前提成為民主的對象,這樣的民主是顛倒的。他所推動的「公投制憲」, 又試圖廢除目前仍然在台灣地區適用的1946年中國憲法。作為中國擁有台灣主權的政治象徵 和法律依據,這部憲法是當年兩岸全體中國人民意志的體現,這樣的正當性,區區台灣一隅 之地的民意,又如何足以相抗衡。如果民主的程序罔顧民主的範圍,這樣的民主是無效的。   二、「認同」,還是「仇恨」   本來,按照仍然施行於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憲法」,國家認同並非問題。 國家認同就是中國,只不過共產黨1949年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國民黨的傳統立 場,如連戰所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當年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 命的結果,與目前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素有歷史淵源,這個政治圖騰曾經對於國民黨更為有 利。時運不濟的是,繼國共內戰失利後,國民黨所堅持的「中華民國」對外國際空間日漸萎 縮,對內又背負著二二八事件以及長期威權統治的道義重累,在內外夾擊之下,幾乎快要變 成一項負資產。但是,台灣仍然有不少民眾對於「中華民國」懷有深厚感情,現階段維持「 中華民國」對於台海穩定更具有重要意義。   畢竟對陳水扁而言,你選的哪門子「總統」?難道還不是「中華民國」「總統」嗎?他 這時候不敢直接否定「中華民國」,但是不斷暗示其為「外來政權」,與之相對應地,精心 炮製了所謂的「本土認同」。究竟認同什麼?據說是「認同這塊土地」。土地又不會說話, 究竟誰能代表這塊土地?誰認同誰?原來是根據先來後到,似乎外省人、甚至客家人才有認 同問題,佔人口多數的「台灣人」(本省人)就沒有認同問題,當然地代表台灣,前兩者要 認同於後者,照此邏輯,恐怕只有原住民才有資格選「總統」,偏偏原住民領袖對這樣的「 本土認同」嗤之以鼻。這種「認同政治」只有希特勒的「納粹政治」可以遙相呼應。   於是「愛台灣」的專利也被狹隘定義的「台灣人」所壟斷。民進黨自命為「台灣人政黨 」,其所要求民眾的「愛台灣」,就是無條件、無原則地支持自己這個黨及其候選人。陳水 扁這次選戰的主軸,更完全以所謂「愛台灣」和「賣台灣」劃線。然而,一朝大權在握、沐 猴而冠、雞犬升天的民進黨新貴們,禍台灣日深矣。陳水扁欲蓋彌彰地說,「台灣沒有族群 問題,只有國家認同問題」。真相則是,他人為分化了國家認同,主動挑釁兩岸關係,並以 此挑撥省籍、族群,不惜在人群中製造敵我,作為選舉動員的工具。   選後曾經有學生質問陳水扁:「為什麼要常常說人家不愛台灣?不能說投1號就是愛台 灣,投2號就是」中國人「,這不是」認同「,而是」仇恨「」。陳水扁裝模作樣地回答, 他與民進黨都應「率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引起「誤會」。這卻讓很多台灣人士聽 來心驚肉跳,難道他還做得「不夠」嗎?   三、利用民主推動台獨,還是利用台獨或所謂台灣意識玩弄民主筆者憂心之台灣問題, 倒不在於「台獨」。「台獨」是國共內戰、兩岸分裂所孕育的怪胎,更是威權專制、強姦民 意所造就的孽種。如我多年前研究指出的,究其實質,「台獨」本來是個偽問題,雖然有些 弄假成真的可能。縱使其變身為「台灣共和國」,對內不會比「中華民國」贏得更多的安全 穩定,對外更不會比「中華民國」擁有更多的國際空間。所以,「台灣獨立」和當年的「反 攻大陸」一樣都是自欺欺人之談。大陸就算不去興兵討伐,而置之不理,「台獨」自拉自唱 ,也折騰不出什麼花樣來,卻只會導致台灣的日趨邊緣化,本錢越來越小。   陳水扁的問題,與其說是共產黨所指責的「利用民主推動台獨」——他沒那麼有理想, 倒不如說是利用台獨或所謂的「台灣意識」玩弄民主。被惡意挑撥的族群對立,讓我們感到 階級鬥爭的幽靈再現,至於所謂「去中國化」種種,簡直與「文化大革命」的思維如出一轍 。民進黨越來越像當年的共產黨,只不過一個玩「票」,一個玩「槍」,相信土改、反右之 時共產黨也都掌握形式上的「多數」。而今天的共產黨反倒越來越像當年的國民黨,日益遠 離意識形態的顛倒夢想,在威權政治之下大力推行技術官僚治國,專注於務實的經濟建設。 至於現在的國民黨,怎麼看也不像個在野黨,則在試圖學習當年的民進黨,從反對運動幹起 。台灣民主化的老前輩、民進黨的前主席許信良成為國民黨的街頭支持者,而台灣腐敗化的 老前輩、國民黨前主席李登輝成為民進黨的幕後操盤手。這一切真是歷史的絕妙諷刺。   民進黨一貫指責國民黨的黑金問題,曾經自詡為「清流」,卻去擁抱國民黨最大的黑金 源泉李登輝,而國民黨的黑金問題正是在李登輝執政時期積重難返的。筆者的台灣朋友更指 出,「偷吃還要插嘴」,民進黨不僅腐化之快超乎想像,而且「吃相太難看」,不擇手段, 無所顧忌。究其真愛為何,究竟是台灣,還是台幣?由此可知矣。   「權力導致腐化」,英國史學家艾克頓爵士( Lord Acton) 所提出的這一定律對於民進黨當然是適用的。類似地還有,美國1960年代的參議院外交委員 會主席富布賴特(Sen. William J. Fulbright) 的名言:「權力的傲慢」(The Arrogance of Power)。有所不同的是,在台灣,權力新貴的傲慢更充斥著島民心態的偏狹,小人得志狀 的政治暴發戶比比皆是。但民進黨的沉淪卻不是上述常理可以完全解釋的。對於權力應有的 制約,民主緣何失效?法治為何不彰?更令生疑的是,相當部分的選民居然能夠一再加以漠 視或容忍。這恰恰說明陳水扁政權雖然經過了形式上的選舉程序,其權力的真正來源並非民 主,而在實質上莫如說是一種民粹政權,不僅僭越民主,而且漠視法治;既構成中國統一障 礙,更敗壞台灣民主前途。   筆者所認識的台灣人士特別是「本省籍」朋友,就單個人來看,大都淳樸善良,勤勉禮 讓,敏感自尊而又軟弱輕信,往往囿於「歷史悲情」,容易坐井觀天,被民粹政客所利用。 他們時常憂心於「台灣走不出去」。現在看來,「走不出去」的重要原因,恰恰也在於走不 出自己。台灣中南部的下層社會,更是一味挺扁,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僅僅因為這是一位 「台灣人總統」,「台灣人」就必須原諒他的一切,一邊抱怨陳水扁一邊投票給他的人也不 在少數。陳水扁與李登輝一樣都沒膽量宣佈獨立,卻有手段操弄族群,煽動民粹。民粹是民 主的一種異化和反動。「台灣人」、「愛台灣」更是徹頭徹尾的民粹符咒,將反對者的一切 主張妖魔化,將自己的一切行為正當化,於是他們的腐化無能成為枝節問題,被忽略不計。 這才是台灣最深刻的危機所在,也日益引起島內外有識之士的憂慮。   四、從憲政危機到人權危機台灣2004年大選剛剛落幕,「選舉無效」之爭方興未艾,高 潮迭起。選前一天的槍擊案仍然疑雲重重,而藉機啟動所謂國安機制,肆意剝奪軍憲警投票 權的司馬昭之心卻是路人皆知,又夜以繼日地、有組織地在中南部造謠誣指連宋,也明顯以 不正當的方式影響選情。至於在大選的同時違法綁架其所謂公投,作為選戰工具,更是一路 引起爭議不斷。   縱使陳水扁獲得一半選民的支持,卻不足以成為另外一半選民的「總統」。扁偽政權, 呼之欲出。來自台灣的觀察表明,反對者所感受到的,非但是敗選之苦,而有如亡國之痛。 台灣尚未獨立,已經先行分裂。選民敵對和社會紛爭正是由陳水扁一手造成的。所謂「選舉 無效」當從這樣一個政治高度加以審視,而不僅僅訴諸於法律程序求解。認同問題而非民主 問題,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並不適用,何況他並不見得果真取得了多數,更何況他嚴重涉嫌 以明顯不公正的方式才取得極其微弱的多數。   四年前群眾圍困國民黨中央黨部,只是追究李登輝的敗選責任,並不質疑選舉結果本身 。而今天街頭抗議群眾呼籲驗票、驗傷,當局仍然一拖再拖。果真實現驗票、驗傷,也不足 以澄清陳水扁政權的正當性。當前重要的已經不是糾纏於法律程序的細節,而須正視這是一 場空前嚴峻的政治危機。這場危機遠非可以推諉於馬英九的台北市政範疇,而是肇因於陳水 扁本人的整體憲政危機,解鈴還須繫鈴人。   如果眼睛只盯著雙方得票率0.228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請不要忘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 姆在位時居然可以統計出將近100%的支持率,而希特勒更是借助於所謂民主選舉上台而大行 專制的。薩達姆對全世界說「NO」只不過是要維持其在國內的統治,而陳水扁有樣學樣地「 對中國說NO」,同樣是混淆視線。薩達姆已經垮台,陳水扁也深陷於正當性危機之中。順便 說一句,如果槍擊事件發生在連戰身上,甚至發生在民進黨立法委員沈富雄身上,都不會引 起如此之多的質疑。這恰恰說明,由於為人所熟知的「扁、變、騙」的政治個性,陳水扁的 誠信早已破產,他的正當性原本不足。   陳水扁虛擬的所謂的「台灣認同」,「對中國說NO」,用心更在於反覆暗示國民黨是「 外來政權」,宋楚榆是「外省人」,而連戰祖籍台灣卻出生於大陸。陳水扁強姦民意的所作 所為,於中國大陸毫髮未損,卻已經一再地、深刻地傷害到台灣少數族群,如同希特勒以雅 利安人的「德意志認同」迫害猶太人,更如同希特勒以持續迫害猶太人取得永遠統治德意志 的正當性。如果陳水扁類似的伎倆一再得逞,可能引發大規模的人權危機,更將葬送台灣五 十多年來的民主果實。目前台灣民眾特別是外省族群的不安全感加劇,移民潮再起,亦可為 證。   這樣一個天天指責別人不認同台灣、自己卻從來沒有真心認同「中華民國」的人,果然 印證了「竊國者為諸侯」這句話。他對內仍然要以「愛台灣」為假面具,對外卻絲毫不敢放 棄「中華民國」這一護身符。退一萬步說,假使陳水扁對於台灣公投建國情有獨鍾,也不妨 建議他回台南老家先行一試。既然台灣可以「獨立」,台南為什麼不能獨立?掙個「台南王 」過過贏,一雪當年競選台南縣長失敗之恥,而不要去綁架更多無辜人民。至於在最近台北 的示威人群中,已經出現「台灣南北分治」、「北台灣公投,北台灣獨立」的標語,顯而易 見人民拒絕政治綁架的最後哀號。須知,對岸中共的飛彈只要不落在頭上,就不是暴力;如 果閒置不用更好比廢鐵一堆。而陳水扁的選舉暴力無時無刻不存在,直接傷害人權。   五、兩岸關係下的台灣民主政績可以一塌糊塗,誠信可以一文不值,更無論權力的腐化 、傲慢與偏狹日益猙獰,只要找出「內奸」和「外敵」不斷加以妖魔化,就能夠通過所謂的 民主程序綁架人民,直到走向玉石俱焚。可以預言,只要有兩岸問題在,台灣的「中央」級 民主就難以正常發展(地方縣市一級的民主倒有可能先行完善)。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之爭,追根究底,往往只是公共政策上諸如稅率高低幾個百分點的 議題,因此哪怕零點幾個百分點的得票差距,在兩組候選人之間固然會有牴觸,但雙方的選 民卻不至於如何抗爭和敵對。但對台灣而言,當國家認同以及相應的族群、省籍成為選舉操 作的伎倆一再奏效,則民進黨日益成為一個民粹黨,姑且不論統獨問題,這對台灣民主本身 是一種傷害和桎梏。   而台灣海峽橫亙其間,兩岸問題的長期存在,將這個局面難以逆轉。這就是筆者所強調 指出的,台灣民主的陷阱。台灣向來自視為東亞民主的「優等生」,也被期望成為華人社會 的表率。但這個優等生到了13歲,小學已經畢業了,很難繼續長大,因為民粹群眾永遠只有 13歲,兩岸問題的解決現在看來更是遙遙無期。德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曇花一現的「魏瑪共 和」,卻是殷鑒不遠;中南美、東南亞的民主失敗,更是近在眼前。   六、台灣民主,攻守之勢異也國民黨和共產黨長期都以各自的「革命建國」有「功」, 向人民予取予奪,進而不許別人「革命」。這在過去招致很多的批評。但是,現在似曾相識 的是,民進黨也儼然以「民主改革」有「功」,就可以作威作福,甚至不許別人「民主」。 更有甚者,搞得別人連「愛台灣」的資格都沒有了,「愛祖國」之聲更是噤若寒蟬。   誠然,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曾經在台灣問題上一再犯下錯誤,但是,民進黨成功地利用了 這些錯誤,卻並不表明他們邁向正確。台灣民主,攻守之勢異也。人們包括廣大的「民主愛 好者」,不可不察。我注意到某些朋友把「台灣」一元化、把「民主」符號化,缺乏對於台 灣內部政治生態的深入分析。革命不是一聲炮響那麼容易,民主遠非一張選票那麼簡單。有 鑒於此,我們似乎不能把民主的成功等同於民運人士的掌權。在民主浪潮中,民運人士上台 也許輕鬆,要體面下台可就困難了。夫吾人之所爭,不必在於反對當政者以取而代之,而可 集中在訴求當政者的正當性。   筆者更無意否定民主。但是,民主的前提先於民主的對象,民主的範圍先於民主的程序 。如果一個黨自命為「國家」的化身,另一個黨被指為「國家」的敵人,這樣的兩黨政治不 可能是民主政治。在民主過程中,必須防範專制,但主要是警惕民粹,民粹是專制的前奏和 偽裝。在中國轉型時期,上層有寡頭化的傾向,下層更有民粹化的危險,畢竟我們處於一個 具有民粹溫床的社會文化環境之中。我們今天指出台灣民主的陷阱,要問陷阱為誰而設—— 也為我們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