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隊能實現現代化和正規化嗎? ——從1957年中共軍內大批判說起 寒山 最近一個時期,一系列和反右運動有關的歷史材料被陸續披露出來,例如林昭案件,羅 隆基和章伯鈞等人對共產黨一黨專制的批判等等。這些歷史材料又激起了人們對毛澤東年代 的政治運動和政治迫害的興趣,也為很多對毛澤東年代缺乏經歷的年輕人認識那個時代提供 了新的材料。 中共建國以後有過難以計數的政治運動和大批判,但是在這些事件中,和反右運動差不 多同時進行的在中共軍隊內部的一場大批判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這場軍內大批 判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同樣值得人們深思的。 1957年的一場軍內大批判 在中共建國以後的歷史上,1956年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蘇共召開了二十大,批判了 史達林的種種錯誤,在共產黨陣營內引起了反響,很多人開始思考蘇聯模式的弊端,毛澤東 和中共也不例外。但是事實證明,毛澤東主要是從反面吸取史達林問題的教訓,就是說他認 為史達林的肅反和鎮壓做得還不夠,對反對派還沒有斬草除根。對史達林體制在國家管理上 的一些符合現代化要求的特點,例如強調知識和專業訓練,讓技術專家負責具體業務,政治 幹部不要過多干涉等等,毛澤東認為是削弱黨的領導。這就導致了對中共軍隊在1949年以後 發生的一些變化作重新評價。 中共軍隊在1949年以前雖然規模很大,也打過一些大戰役,但是當中共將領和蘇軍接觸 後,就發現自己離現代化的軍隊差得很遠。當時負責軍隊訓練的蕭克上將說,中共軍隊「裝 備簡單、低劣,編製、制度不正規,缺乏嚴格的軍事紀律,作戰指揮也不集中、不統一,帶 有游擊性。」所以1951年中共中央軍委提出「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的口號,毛澤 東甚至提出「建設我軍成為世界上第二支最優良的現代化軍隊」。 但是中共軍方領導人和毛澤東本人對「現代化、正規化」的理解都純粹是從技術角度出 發的。他們以為只要有了現代化的裝備和訓練,中共軍隊就能完成從游擊隊向國防軍的轉變, 甚至能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相抗衡。就是在這種狹隘的認識的支配下,中共軍隊在50年代 上半期實行了一些使軍隊正規化和現代化的措施。例如中共建立了多兵種,制定了一系列共 同條令和規範,實行了正規化建設所必須的三大制度,即義務兵役制、軍銜制和軍官薪金制。 為了給軍隊現代化和正規化提供人才,中共建立了很多軍事院校,到1957年一共有125 所,其中最高級的是1951年起設在南京的軍事學院,由十大元帥中排名第四的劉伯承擔任院 長和政委。為了加強訓練,1955年還成立了和總參謀部並行的訓練總監部,由元帥葉劍英任 部長,任命了很多上將和中將在這個部裡擔任部門負責人。經過這麼一番努力,中共軍隊確 實鳥槍換炮,有了一番新氣象。 中共軍隊的這些正規化現代化的努力,不用說是以蘇聯軍隊為參考的。在學習蘇聯老大 哥的過程中,中共軍方將領開始接觸到一個根本問題,即中共對軍隊的直接控制。蘇聯軍隊 雖然有政委,但軍事上是單一首長負責制,打起仗來還是司令員說了算,政委雖然參與領導, 但只負責思想政治工作。中共軍隊中政委或者和司令平起平坐,或者兩個職位由同一個人兼 任。更重要的是,中共軍隊各級部門都有黨委和支部,重大軍事問題最後也要由黨組織會議 來決定。因此誰當黨的書記,誰就是第一把手。所謂「支部建在連上」是毛澤東在井崗山時 代就為黨控制軍隊立下的規矩。 在中共最高層,中共中央軍委就是軍隊中黨組織的最高代表。中共軍隊的三大軍令機構, 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和總後勤部都是屬於黨中央的。國防部和軍事指揮無關,只負責招兵買 馬。 蘇共軍隊與中共軍隊之異同 而在蘇聯,雖然也存在黨對軍隊的領導,但這種領導並沒有象中共那樣徹底和制度化。 例如蘇共沒有中央軍委,國防部統一管理軍隊,總參謀部受國防部管轄,軍隊中的黨組織只 負責黨的工作。蘇軍的這些制度雖然還不能說就是現代化和正規化,但畢竟比中共把軍隊看 成是自己的私產那樣嚴加看護要開明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軍事將領眼中,單一首長負責制 更符合軍事規律。因此,中共軍隊正規化合現代化的努力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一個如何學習蘇 聯的難題:是僅僅從技術和訓練上學,還是從制度上作改變。 稍微有一些軍事現代化知識的人都會明白,在軍隊內部存在一個凌駕於軍事權威之上的 政治權威和軍事現代化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這就和在教育、科研、生產甚至政府機構內設 置一套黨組織,由黨組織掌握這個機構的最高權力一樣不符合現代化的要求。不過由於軍隊 的特殊性質,這種矛盾顯得更加突出罷了。 蘇聯雖然也是一個共產黨國家,但黨對於軍隊的控制遠遠不如中共。原因是俄國革命沒 有經過一個象中共革命那樣漫長的內戰時期,俄國共產黨雖然在托洛茨基的領導下在軍隊中 設立了政治委員制,但黨組織對於軍隊的控制不像中共那樣嚴密和淵遠流長。蘇聯紅軍中的 很多高中級軍官是從舊俄國軍隊中轉過來的,具有正規化的訓練和觀念。史達林在30年代雖 然對軍隊將領實行了清洗,但這種清洗主要是人事方面的,並沒有導致黨對軍隊控制的增強。 和中共相比,所謂「黨領導槍」的問題在蘇聯從來不是那樣突出。相反,蘇聯很重視軍事現 代化對軍隊管理和指揮的要求,特別是軍隊的單一首長制。蘇聯很早就開始和西方國家實行 了軍事交流,在30年代,由於德國和蘇聯都被西方國家排斥,促使了兩國在軍事上的相互交 流,蘇聯的機械化部隊就是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在蘇聯衛國戰爭早期,雖然蘇 聯軍隊的政委制和軍內政治工作系統在維持軍隊的士氣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軍令的 制定和貫徹方面還是和軍事首長負責制發生了衝突,以至後來蘇軍一直強調軍事首長單一負 責制,排斥黨組織對軍事業務的干涉。這就使得在軍事現代化方面,蘇聯和中國表現出巨大 的差距。 當中共軍事領導人以蘇軍為模式展開現代化改革後,很多人就察覺到了黨軍二元體制, 或者說黨權凌駕於軍權對軍隊建設的阻礙。這種意見主要集中在新成立的訓練總監部和軍事 學院,因為這兩個機構的任務就是要實現軍隊在訓練、管理和教育上的現代化。很多將領提 出要模仿蘇聯實行單一首長制,要大大壓縮軍隊政治工作機構,要讓大批軍隊政治工作幹部 改行。在軍隊訓練和軍事管理方面,他們也模仿蘇聯的軍事條例和制度。在軍事教育方面, 他們不但翻譯和使用蘇軍的戰術和技術教材,從如何組織戰役到如何使用武器,而且強調學 習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例,以正規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的大規模進攻和防守為目標, 蘇軍的「十大打擊」成了中共軍事院校的重要科目。雖然訓練總監部成立於1955年,但在此 以前一些相關工作已經開始了。 但是,這些軍事現代化的努力從一開始就遭到了阻力。早在1953年底和1954年初,中共 高層就察覺到軍內對黨控制軍隊的抵制傾向,於是召開了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 批判了以單一首長制抵消和削弱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糾正學習蘇聯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和 教條主義傾向。這些都表現了中共最高層對蘇軍模式的不滿。 這次會議之後,中共頒發了五個文件,要軍隊各級機構批判和檢查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 1955年7月,在中共最高層的批評下,軍事學院院長劉伯承專門給毛澤東和國防部長彭德懷 寫了報告,提出既要學習蘇軍經驗,也要強調中共軍隊自己的戰史和光榮傳統,對蘇軍條令 要批判地使用,要編寫自己的軍事條令等等。 除了來自中共最高層的反對,學習蘇軍也受到了部分將領和軍官的抵制。當時南京軍事 學院模仿蘇聯軍事學院的體制,實行嚴格的每天「六小時一貫制」的課務,和近似「三堂會 審」的考試制度,即學生要通過好幾道考試程式。這個制度使那些從沒有受過任何正規軍事 教育或者甚至普通教育、習慣了游擊戰的指揮員非常不適應。他們認為這個制度不符合中國 人的生活習慣,太嚴格太緊張。一些學員給上級寫信,說軍事學院有嚴重的教條主義傾向。 有人甚至說軍事學院是教條主義的大本營。 所謂反「教條主義」 到1956年底,中共軍隊自50年代初以來以蘇軍為模式的現代化和正規化改革引起了種種 議論,南京軍事學院首當其衝。1957年初,國防部長和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彭德懷率領工作 組前往南京調查。回到北京後,彭德懷給中央寫了報告,說軍事學院「在教學中的教條主義 相當嚴重。最主要的表現是教學內容和我國我軍當前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 瞭解中共黨內語言的人都知道,這裡的「教條主義」並不能按照字面上來理解,在當時 的情況下,它意味著政治上照搬蘇聯模式、要脫離黨指揮槍的框框。軍事學院聽到風聲後立 刻召開黨委會,只承認有「教條主義傾向」,不承認有「嚴重的教條主義」。此外軍委總監 部的將領也不同意這樣的評價。中共軍委秘書長黃克誠大將組織了對彭德懷報告的討論,作 出了軍事學院的教條主義是「訓練和教學中主要傾向」的判斷,受到總監部訓練部部長蕭克 上將的當面抵制。通過爭論,黃克誠同意在具體措辭上降低調門。但蕭克覺得問題並沒有解 決。到1958年二月,彭德懷給蕭克送來一份慶祝蘇軍建軍30週年的講話稿,徵求蕭克的意見。 蕭克看到其中有一段話,批評有人把現代化正規化和黨的領導和政治工作對立起來。蕭克很 不滿意,就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說批評錯誤傾向是可以的,但不能否定現代化和正規化本 身。 蕭克給彭德懷寫信後不久,中共軍內的形勢發生了突變。1958年6月,中共召開軍委擴 大會議,毛澤東作了講話。他陰陽怪氣地說「現在學校奇怪得很,中國革命戰爭經驗不講, 專門講『十大打擊』,而我們幾十個打擊也有,卻不講。不知道軍事學院、訓練總監部到底 有多數馬克思主義。」毛還指名批評了劉伯承。劉伯承當時不但是南京軍事學院院長,而且 也兼任訓練總監部部長。 毛澤東表態後,軍委擴大會議立刻變成了批判會。軍事將領們響應毛的號召,用所謂 「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方式批判劉伯承、葉劍英、粟裕和蕭克等負責訓練和教學的將 領。正在外地養病的劉伯承被迫趕到北京,冒著雙眼失明的危險聽取批判和作檢討。但大批 判的火力並沒有減弱,一些人把蕭克給彭德懷寫信的事提出來,說他是反彭德懷。更有人提 出在軍內存在一個以蕭克為主、李達為副的反黨集團,「有組織、有計劃地向中央軍委的正 確路線倡狂進攻。」南京軍事學院訓練部長蔡鐵根在會上為學院辯護,說中共軍隊的共同條 令是經過彭德懷修改、軍委會議通過、毛澤東也批准的,現在怎麼變成了教條主義、而且要 訓練部和南京軍事學院負責呢?他的話沒有說完,就被當場扯掉領章帽徽,連轟帶扭趕出會 場關押起來。 中共軍委擴大會議開來兩個多月,最後作出決議,批判了劉伯承等人的教條主義,給蕭 克的定性是「一貫堅持資產階級的軍事路線」,「從資產階級個人野心出發,進行反黨宗派 活動,企圖改變我們人民軍隊的面貌。」會議結束後,對蕭克等人的批判繼續進行,南京軍 事學院和軍委總監部十多個負責訓練的將領被打成反黨分子,受到撤職降級或者送邊疆勞動 改正的處理。很多普通教員也受到牽連,被迫改行或轉業。經過這場運動,中共軍內不但再 也沒有人敢提出軍事首長負責制的看法,就連訓練和研究都沒有人敢抓,軍委總監部也被撤 銷了。 在劉伯承和蕭克等人被批判後不到一年,被認為在這場運動中代表了正確路線的彭德懷 和黃克誠在廬山會議上被打成反黨集團。被罷官的彭德懷後來托他的侄子找到蕭克,轉達他 的歉意。 中共軍隊離現代化正規化越來越遠 我們今天回顧這場爭論和運動,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1956到58年中共軍隊內部的這場 運動有軍隊各個山頭之間互相鬥爭和趁機整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整個中共黨和軍隊 高層對現代化和正規化會削弱黨對軍隊控制的擔憂。劉伯承和蕭克等人在提倡現代化和正規 化時,根本沒有也不敢觸及這個問題。但就是這樣十分有限的改革,中共高層也不能容忍。 從那時起一直到文革,中共軍隊在毛和林彪的直接控制下成了全社會最左也最反現代化的一 股勢力。在文化大革命中,軍隊在地方的支左更是製造了無數冤案。毛澤東死後,鄧小平再 次提出軍隊現代化和正規化。從表面上看,今天中共軍隊的裝備、訓練和組織確實很有現代 化和正規化的氣象,但在骨子裡它仍然是中共的黨軍,離現代化正規化越來越遠,離過去封 建時代的家丁反而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