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選票的困境── 2004香港立法會選舉觀察 (台灣)趙弘章 選舉是民意表達的最佳管道。2004年9月12日香港人民又在一次地利用手中的選票表達 心中的想法。延續2003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區議會民主派大勝」的氣勢,香港人民 再一次利用立法會的選舉,強烈表達落實「港人治港」的民主信念。筆者就親身觀察所見, 為文與所有關心中國民主化的朋友分享。 2004香港立法會選舉與民主進程、選舉制度與選舉焦點香港立法會議員總額六十席,其 中三十席地方選區議席以比例代表制選出,另三十席由功能界別選出。 地方選區分為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新界西五區,依人口數分配應選席次; 截自2004年六月三十日為止香港總人口數約為6,957,690人,其中香港島1,274,600分配 到6席,九龍東1,034,300人應選5席,九龍西999,600人應選4席,新界東1,644,900應 選7席,新界西2,004,300人應選8席。成年之香港居民經過一定程式均可向選舉管理委員 會登記為候選人;立法會地區議員候選人可自己獨列一組,或與他人(不一定要同黨籍,跨 黨派亦可)共同登記為一組候選人,每組候選人同列一張選票,由選民圈選一組。 功能分組分為鄉議局、漁農界、保險界、航運交通界、教育界、法律界、會計界、醫學 界、衛生服務界、工程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勞工界、社會福利界、地產及建造界、 旅遊界、商界第ㄧ、商界第二、工業界第一、工業界第二、金融界、金融服務界、體育演藝 文化及出版躤、進出口界、紡織及製衣界、批發及零售界、資訊科技界、飲食界、區議會。 此此登記合格的功能分區選民(團體代表)數為199,539人,除勞工界選出三席外,其他每 ㄧ界別選出一席,本次選舉有十一個界別只有一人登記參選,視為自動當選。 依據基本法:所有議案必須有立法會過半數的議員贊成始能通過。因此,此次立法會選 舉如果「泛民主派」能夠取得接近半數的席次,等於提供了一個反制特區政府或北京中央的 平台,也就是說:中間黨派或獨立人士,可能成為「關鍵少數」,他們可以選擇性地與特區 政府或中央合作,也可以站在民主派的那邊,換言之,只要民主派能夠掌握關鍵少數達到總 席次的29席(扣除主席,另ㄧ方只有30票,未達通過議案的門檻),它或許無法讓特區政府 「通過」什麼議案,卻足以讓特區政府「通不過」什麼議案。 延續2003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原本主打「07、08雙普選」的訴求,左派政黨則訴求 「繁榮、安定」,前香港大學教授認為這次選舉是「意識型態」的競爭。其實這種看法也普 遍存在於香港社會,北京中央也高度關注,為了降低「雙普選」議題成為香港民眾投票的依 據,使得此次立法會選舉成為另一種形式贊成普選與反對普選的「公投」,人大常委會於今 年4月26日釋法,表明:07、08選舉方式可以修改,但排除採用普選的可能。此舉使得,普 選議題的影響力下降,民主派轉而以「港人治港」、「維護民主」為主要訴求。 基於上述,觀察2004香港立法會的選舉最重要是觀察:「泛民主派」能夠獲得多少席次, 如果「泛民主派」能夠拿下的席次愈接近二十九席,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影響力愈大。然而, 選前ㄧ般預估「泛民主派」在地區選舉能獲得的席次大約就在19∼21席左右,功能分組除4 ∼5個分組較有把握外,其他大多掌握在「親中」的公會、團體上,因此,泛民主派連同功 能分組總席次達到24席算是合理,達到27席(甚至超過27席)就算大勝,民主派是否能夠達 到預期的目標,要看隱性選票的多寡;香港嶺南大學教授李彭廣表示:香港民主派大約有3% ∼5%的隱性選民,這些選民在民調上很難測得,也就是說:民主派實際的民調來的多3%∼5%, 這就形成所謂的「海嘯效應」,如同海嘯在汪洋中看不出破壞力,當它「拍打上岸」時才發 現他的威力,也就是說唯有在開票之後才知道民意的所在,表面上來看:這3%、5%地方選區 的影響不大,但在功能分組中某一、二個界別分能因多了這3%∼5%的選票而使得民主派搶下 席次,那麼這隱性選票的「海嘯效應」馬上顯現。 二、選舉結果 2004年9月12日晚上10:30分投票結束,全港地區選舉總投票數1,784,140人,投票率 為55.6%,均為歷屆最高,功能組別的投票率也達77.14%.在政黨席次方面(扣除功能分組11 席當然當選者),民主黨在地方選舉拿下六席,在功能分組獲得二席;民建聯在地方選舉贏 得八席,在功能分組取得ㄧ席;自由黨再地區選舉拿下二席,在功能分組取得八席。總的來 看,「泛民主派」在地區選舉約獲得18席,在功能分組約取得6席(如表一、二)。 2003年香港「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一般認為「七一效應」已在香港內部發酵, 並延續至2004年立法會選舉。然而選舉結果,泛民主派席次僅達到預期的低標(25席), 「海嘯效應」似乎也未全然出現。這是否如親中媒體所言:香港民主失敗?我們從得票結果 進一步加以說明。 「泛民主派」雖未展現選票的「海嘯效應」,但在地區選舉總體得票數約超過104萬, 占總票數的58.4%,席次比未如預期系受提名策略、競選策略及特殊事件影響: (一)香港島區何秀蘭差815票落選 2004立法會選舉地區分組香港島區被視為「超級競爭性選區」,應選六席,依據選前民 調能夠擠進安全名單者有:余若薇、何秀蘭、楊森(現任民主黨主席)、范徐麗泰(現任立 法會主席)、馬力(現任民建聯主席),另外一席由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與民建聯蔡素玉競 爭。為此泛民主派全力位李柱銘(名單組)拉抬選情,連在同ㄧ選區不同組之候選人余若薇、 何秀蘭也都跨組助選,幫李柱銘向選民告急。選舉當天,媒體甚至大幅報導「有李柱銘、沒 蔡素玉」,李柱銘告急似乎成為香港島區最受矚目的焦點。 選舉結果,馬力、蔡素玉組獲得21.08%,徐麗泰18.54%,楊森、李柱銘組37.21%,余若 薇、何秀蘭組20.85,楊森、李柱銘得票率沖高雙雙當選,最後一個席次反而由何秀蘭、蔡 素玉相比,何秀蘭輸蔡素玉0.23%約814票(請參考表四),換句話說「余何」這組只要多得 815票即可搶下最後一個席次。如果從楊森、李柱銘那組拿出815票,補給余若薇、何秀蘭, 不僅無損楊森、李柱銘穩定當選之事實,而何秀蘭也可當選。 當然,選民的投票行為難測,不是研究者「說搬就搬」。但從以上分析香港島區泛民主 派確實有當選四席的實力,提名的策略亦稱適當,問題就出在選前策略性拉抬李柱銘組,造 成何秀蘭落選。這不是民主派選票式微的問題,而是競選策略選擇是否正確的問題。 (二)「何偉途事件」重創九龍東民主黨選票 2004香港立法會選舉另ㄧ焦點事件就是「何偉途事件」。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於 廣州召妓被中國公安逮捕,事件發生後民主黨在該區的支援度呈現「插水式」下滑。但一般 認為,民主黨流失的選票並未大量流入民建聯等左派政黨中,而是流向同選區中其他民主派 候選人的陣營中。此外,這個選區中有一媒體名人「大班」鄭經翰,本身即具有高知名度, 加上何偉途件事,其支援度不斷上升。 這個選區上屆僅選四席,民主派與左派2:2;本屆應選五席,多一席誰拿就成指標項, 民主黨雖受何偉途事件支援度下降,但泛民主派在該選區總得票率高達77.85%(計算基礎請 參考表四),總的並無明顯流失,只是泛民主派分三組提名,每組只能取得ㄧ席,而民建聯、 工聯會分別拿到23.25%與22.13%各拿下一席席次。本區新增之應選名額,由泛民主派取得, 泛民主派3:2勝出,席次上符合其原先的預估。 總的來看2004立法會選舉,今次是香港歷來最多人參與的民主選舉,港人顯示對民主的 渴求,也向北京明確的傳遞支援「普選」的訴求。所有投票率以港島的57.63%最高,這固 然與民主黨李柱銘與民建聯蔡素玉對決效應所導致,但也同時再一次證明公民參與意識愈來 愈高。甚至有人認為:港島李柱銘沖高,有關象徵意義甚大,「香港人要讓北京知道,中央 不喜歡李柱銘也罷,李柱銘仍是香港民主的象徵,香港民眾不會接受李柱銘輸給蔡素玉」。 其次,2004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凸顯了另一意含:香港民眾要求全面民主的呼聲絕不是 即興的、一時的、短期的。從2003年七一大遊行,11月區議會選舉,2004元旦遊行,2004年 七一大遊行,到2004年立法會選舉都顯示:香港民眾只要有機會就會出來表達對民主的訴求。 民主化的困境 基本上,2004香港立法會選舉顯示了香港民眾民主參與感提高與追求全面民主的期待。 從選舉結果也可印證支援「落實民主」、「港人治港」的香港民眾佔了多數,然而,多數卻 未能執政,這一事實刻正反應出香港民主化面臨到的一些困境,分別是:分化的困境、制度 的困境與動能的困境。 一、分化的困境 從政黨光譜來看,香港民主派是一個「集合的」概念,民主黨作為象徵性的政黨,僅佔 了60席之中的8(地區6+功能2)席,其他泛民主派約17席又包含激進的梁國雄與鄭經翰及較 為溫和的前線、四十五條關注組……等等人士,民主派內呈現「權力多元」的現象,相對地, 特區政府與北京中央運作的空間就擴大了,他們可以選擇溫和的、「勉強可以接受的」民主 派溝通、對話,甚至妥協。如此,將造成二種結果,第一,特區政府與北京中央可藉此分化 泛民主派的凝聚力,各個擊破;第二,當港府或北京只與少數民主政團溝通、妥協,是否會 使得民主黨在香港政局中被邊緣化,當沒有一個政黨足以號召民眾,或是沒有一個強大反對 黨的社會,民主政治是否能再往前推進值得顧慮。 二、制度的困境 民主政治需要有良善的選舉制度加以落實。就立法會的選舉結果來看,泛民主派總得票 率達到58.4%,在其他民主國家這早就足以執政,然而香港民主派在立法會中卻仍是少數。 民主普選不夠全面是造成這個現象主要原因。立法會中有為數一半的功能分組議員,他們是 由少數功能團體代表投票產生,功能團體反應的是團體的利益而非民意,尤其這屆功能分組 中有十一個界別(占總席次的18.3%)只有一個人登記參選,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當然當選, 這在民主國會中非常罕見。其次,香港立法會地方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得票率與席次比不 能相衡。無論是功能分組或是地區選舉,都充分顯現香港選舉制度的種種缺失。 就北京的態度來看,香港要在短時間內實施普選的可能性極低。那麼這套無法展現真正 民意的選舉制度是否會受到質疑引發新一波撥的爭議?值得觀察。這裡我們必須注意激進改 革派梁國雄(長毛)、鄭經翰當選所代表的意義,進一步言,兩次選舉香港民眾清楚表達全 面民主的呼聲,但制度卻遲遲無法配合,民意是否會轉而支援激進的改革派?若真言中,香 港社會勢必產生比較大的波動。這對香港民主的發展是好是壞?值得深思。 三、動能的困境 2003區議會選舉與2004立法會選舉基本上是「七一效應」的延伸,就近觀察,泛民主派 的社會動員與投票率雖有加成的效果,但持續力有待觀察。去年七一遊行,激出了中產階級 與新登記選民投票率,讓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時大勝,挾著這股勝利之勢,泛民主派想在 今年以相同手法再次動員群眾,但顯然地,參加2004年七一遊行的人數明顯少於2003年,這 一現象其實蠻符合政治社會學理論的理型──除非外在壓力增強,或有另一事件的觸發,相 同的一種社會運動終會步入激情的衰退期。雖然,香港民眾追求民主化的呼聲,很難用一次 遊行或一次選舉的結果就判定是否消退,但這畢竟是香港民主派必須正視的問題。 北京方面當然也可以運用一些「技巧」,減損民主派號召群眾的動能,自由黨就是一個 不錯的切入點(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這次立法會選舉自由黨取得10席(2地方+8功 能),此十席加上泛民主派的25席,就將形成立法會裡的絕對多數。尤其,去年自由黨主席 田北俊在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場,似乎在某種層次與意義上創造出與泛民主派結盟的可能性。 然而,另一端自由黨的主要支持者──工商界多數認為經濟繁榮的要素在於與北京中央維持 良好的關係,這使得自由黨與北京多了一個溝通平台,有利於北京方面取得運作的縱深。一 是前揭「分化困境」的縱深;另一是,北京可以藉此(自由黨等中間政黨)有限度地釋放一 些「鬆綁方案」,減損民主派號召改革的正當性,稀釋民主派社會動員的能量,使得民主化 進程停滯,這都是未來泛民主派的挑戰。 結語 九七回歸中國之後,香港社會始終存在著「親中」與「港人自主」的鬥爭,前者主張在 北京中央設定的框框中運作,後者則認為,今天香港面臨的諸多問題都是導源於回歸後「港 人治港」的原則沒有落實。經過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事件,2003年七月一日香港人用實際的 行動表達落實民主的訴求,七一效應的延伸讓泛民主派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並 於2004年立法會選舉維持相當的政治影響力。從這一結果來看,香港的民主進程確有向前推 進的現象。 但香港民主化進程的過去與未來,顯存有諸多挑戰與困境,這一方面來自北京中央的介 入,另一方面也究源於香港內部政黨權力多元、選舉制度設計的盲點與民主動能的危機。這 些困境都將使得香港民主化形成諸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