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官家主義」:比「權貴資本主義」更準確 吳思(北京)   當代中國到底是什麼性質的社會?社會主義云云已經不值得討論了,資本主義似乎也有 問題.吳敬璉先生近年警告說,中國有陷入「權貴資本主義」泥坑的危險.這個概念和一度流 行的「官僚資本主義」一樣,強調了資本和行政權力的密切關係,很有洞見。但這兩個說法 暗含的前提是:中國已經或即將進入資本主義,只是官僚或權貴色彩比較濃重。我不敢給未 來下結論,不過,用「資本主義」這個概念描述中國的歷史和現狀有本末倒置之嫌。   如果把「資本主義」定義為資產階級說了算,資產階級控制了暴力,掌握了立法權,那 麼,中國可曾有過資本主義?中國的資產階級從來不能說了算,權貴或官僚才是最終說了算 的集團.所以,把「官僚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倒過來說才比較準確,即「資本-權 貴主義」,或「資本-官僚主義」。   權貴和官僚這兩個詞仍不夠準確.在漢語使用者的心目中,權貴通常與貴族有關,而貴 族是世襲的。官員雖然也難免沾染世襲色彩,如恩蔭制度,但是迅速遞減,不佔據核心地位, 至少不如科舉或選拔制度重要。可見「權貴主義」不如「官僚主義」準確.但「官僚主義」 已經有了相當固定的意思——辦事拖遝,欺上瞞下,刻板教條等等,使用起來容易產生歧義. 更何況,中國也不完全由官僚說了算,皇帝才是官僚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我認為更恰當的概念是「官家主義」。   「官家」,在古漢語裡面有三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皇帝,宋朝說趙官家如何如何,就 是指皇上。第二重意思是官府,包括條條塊塊的各級衙門.第三重意思是官僚個人。「官家」 這個詞有多重涵義,因而特別準確貼切。這些涵義可以把「官本位」的內部結構拆解開來, 讓我們看到官家集團的整體利益,看到最高決策者的利益,看到部門利益,還能看到官僚個 人作為代理人的私利。   在秦漢之後的中國歷史中,在大一統的帝國時代,皇帝、衙門、官僚個人都可以立法定 規,各有各的空間和地盤,並且彼此爭奪地盤,於是形成了由王法、各種部門法規和潛規則 共同構成的一套社會秩序。這些規矩往往彼此矛盾,因為那些說了算的個人和集團之間原本 存在著利益矛盾,但又或明或暗地達成了某種妥協.官家集團中不同主體當家作主的範圍正 是博弈的結果。「官家主義」就是對這種立法定規的動態結構的描述。   從秦帝國到清帝國,社會的主要結構由皇帝、官僚集團和以農民為主體的生產集團構成。 封建貴族雖然始終存在,並在較弱的程度上形成了與官僚集團彼此制約的結構,但他們喪失 了在立法和執法方面的支配地位,不再有「主義」的份量。國民黨建立的黨國制度,清除了 封建貴族,但核心結構與帝國一樣,頂端是一黨領袖,中層是官僚集團,下層工商業的比重 增加了,主體仍是農民。因此,從秦帝國到民國一路下來,都可以稱為官家主義時代。無論 是黨國還是帝國,「說了算」的那個社會集團始終是「官家」。官家集團是以打江山的暴力 集團為核心建立的。   官家主義是一個基座,上邊可以接不同的字首——地主、農民、工人、資本家等等。官 家總要充分利用權力,用權力搾取盡可能多的利益,或者把權力賣一個最高價.如果在小農 那裡賣得最高,就是「小農-官家主義」。如果賣給地主最高,就是「地主-官家主義」。地 主是農業經濟的成功者,各王朝經過比較平均化的初期發展之後,地主階級便壯大起來,地 主與官家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鄉紳地主就是經典的結合體. 1949年之後,一度消滅了地主 和資本家,官家直接指揮生產,計劃經濟,直接管理工人農民,這種形態可以稱為工農-官 家主義.在這個階段中,如果官家以資本的運營和積累為自身使命,把自己變成最大且唯一 的資本家,通過行政體系的條條塊塊組織生產,確定積累率,計劃經濟,對勞動者實行物質 刺激等等,那麼,官家似乎就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反對走這條路,把有這種傾向的 同事稱為走資派。他另外提出一條在創造新人的革命中發展生產的道路,並樹立了大慶和大 寨這兩個依靠革命精神(集體主義道德感召和階級鬥爭威懾的混合體)發展生產的樣板。胡 繩認為毛澤東的主張是民粹主義,更常見的標籤是空想社會主義.但從官家主義演變的視角 看來,毛澤東的主張仍是官家主義的一個分支,無非是官家集團的核心人物滿懷創造新人和 新世界的偉大理想,不滿足於完成資本家的使命而已。其實,即使將毛澤東反對的資本主義 或修正主義道路走到底,即使官家不把全國辦成一個大公社而辦成一家總公司,這種以官場 選擇代替市場選擇的秩序仍然不是資本主義秩序。從世界史的角度看,這是官家集團在西方 資本主義刺激下試圖替代或趕超的一種嘗試,蘇聯的崩潰已經證明,這種嘗試難以建立一種 穩定持久的社會形態.不僅當代蘇聯難以維持這種體制,即使在沒有西方資本主義競爭的條 件下,中國歷朝歷代官家全面壟斷工商業的體制都因效率低下而難以持久,最終要向民營工 商業讓步。蘇聯式的官家領導下的計劃經濟體制只能成為一種過渡性秩序。   經過計劃經濟和改革開放兩輪衝刺,今日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工商時代,農業在國民生產 總值中的比重降到次要地位,絕大多數財富是工商業創造的。在這種形勢下,權力只能在資 本那裡獲得最高出價,這就是「資本-官家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資本-官家主義又有不同的演變方向。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這個集團與官家集團 的主次位置有可能顛倒過來。在資本家作為一個階級當家作主而官家集團依然相當強大的條 件下,官家-資本主義或曰權貴資本主義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的社會形態.但這種前景並不是確 定的。目前,資產階級作為工商業生產集團的核心,正在動用各種合法或非法的個人手段, 影響坐江山的官家,進行資本家的個人革命、局部革命,實現潛變法或潛革命。如果把這種 博弈視為暴力集團和生產集團的歷史對局,那麼,資本家們大規模採用的私下收買策略與官 家集團出售權力的內部競爭相結合,由此在各個局部和層面完成的「一個人的革命」,最終 將構建出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在我心中還是一個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