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六百年——海國男兒鄭和 (台灣)陳政三 海陸通緝建文帝——胡濴與鄭和 1402年,永樂帝朱棣奪位成功,他的皇帝侄子朱允炆從此下落不明,成了千古疑案。有 說燒死了,有說被亂兵所殺,有說剃度逃生。要命的是那顆傳國寶璽不見了——不確定是朱 元璋刻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或是建文新刻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宇 宙永昌」寶璽。所以「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的可能性大增,至少作四叔的心不安,老是 這麼胡思亂想。但逃哪裡呢?有說跑到雲貴、廣西當和尚,90多歲到官府投案自稱建文,送 到京師審問,《明英宗實錄》偽稱「其姓名為楊行祥」,不過民修史書認為「就是建文,老 死宮中」(鄭曉,《吾學篇》;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另有說先逃到江蘇吳縣黿山 當和尚,後來在國師道衍和尚(姚廣孝)監護下,隱匿穹窿山皇駕庵(徐作生,〈明惠帝出 亡穹窿山新證〉、〈明惠帝出亡穹窿山補證〉);有說逃往南洋一帶。於是新當家的展開海 陸大搜索。 《明史。胡濴傳》:「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成祖)疑之。 (永樂)五年,遣濴頒御制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張三豐),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 文帝安在。濴以故在外最久。」到底有多久?成祖在位21年半期間(1403-1424),胡濴從 永樂五年十一月起,迄二十一年八、九月間,三度長期出差在外十餘年;第一次永樂五年出 訪,到十四年還朝;第二次從十六年到十七年;第三次由十七年至二十一年。中間不到2年 的空檔期,連母親過世,亦遭「奪情」,不准辭官守制。如果不是有足夠證據懷疑建文未死, 成祖應該沒有要大臣不回家奔喪守制的道理。 再看胡濴首次出訪,官階為正七品戶科都給事中(皇帝財政機要秘書),永樂十七年以 正三品禮部左侍郎(教育部政務次長)身份第三度出訪;宣宗宣德六年(1431),升為正二 品禮部尚書(部長),又兼任戶部尚書(財政部長);一直幹到英宗復辟才退休;退休7年 後過世,享年89歲。從建文帝迄英宗復辟,歷經6個皇帝,7個年號。干特務出身者能善終已 屬難得,還做過「七朝元老」、身兼兩要職,他可能是中外第一人。 永樂二十一年,胡濴出差回來,成祖第4次北征漠北,行在宣府,胡濴半夜趕去求見, 《明史。胡濴傳》載:「帝已就寢,聞濴至,急起召入。濴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 濴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有人推測胡 濴必定帶來有關建文或已死、或讓國的消息,否則不敢半夜吵醒皇帝,皇帝也沒興致與他秉 燭長談到凌晨。可見成祖最初懷疑建文帝可能逃到海外,七度派鄭和到南洋,其中有六次系 以尋找建文帝為主要任務之一。 《明史。鄭和傳》:「成祖疑惠帝亡命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太宗實錄》則載:「遣中官鄭和等賚敕往諭西洋諸國,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各有差」。 顯然除了尋找惠帝下落,也兼負宣揚國威、國際外交的目的。至於海外貿易,甚至說「為了 組織海上大聯盟,對中亞細亞的帖木耳帝國作半月形包圍」,可能只是附帶衍生的利益,甚 至是搞歷史的「研究」出來之課題。到了最後一次(第八次)之前,隔了6年未派人南下誇 示國威,以往爭相到北京高呼萬歲的「番邦」少了,這才警覺「炮船外交」還是挺管用的, 於是再下令60歲的鄭和南下賣老命。 要找建文下落少不得錦衣衛隨行,人員編制中的「力士」即是錦衣衛特有的職稱。隨鄭 和第八次下西洋、著有《西洋番國志》的鞏珍,即是錦衣衛僉事(正五品,主管獄政)。永 樂年間錦衣衛杜子忠等4人在錫蘭被土著俘虜,到了宣德元年六月,才輾轉來到蘇門達臘, 隨該地朝貢船回到明國;而假如他們是在第三次南下於錫蘭戰役被俘,從出海(永樂七年十 二月,1410年1月)到返國(1426),可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至於鄭和更不用說了, 身為正使,第四次以後又掛名總兵太監,當然是情報總頭子;陳舜臣認為他「從起兵有功」, 雖說曾在鄭村埧建立戰功,可能也包括對建文帝身邊宦官進行反間工作的功勞。 對於上述2人海陸大搜索的行動,明中期人士鄭曉《今言》寫道:「成祖西洋之舟發, 不亦勞乎!鄭和之泛海也,胡濴之頒書也,國有大疑云爾。」 出使日本、朝鮮?八下西洋? 有人根據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鄭和曾於永樂二年「統督樓船水軍10萬詔諭 海外諸番,日本首先納款,擒獻掠邊倭賊20餘人」,認為鄭和出使過日本。就字義,顧炎武 並未說鄭和到過日本;根據《明史。日本傳》,日本在永樂三年十一月把20名海盜「獻於朝, 且修貢」,成祖雖不收,要他們帶回自行治罪,但龍心大悅,派鴻臚寺少卿潘賜、中官王進 隨團出使日本(不是派鄭和)。日本使臣從南京到了寧波,可能嫌累贅,也可能為了示好大 明國,上船返日前用大蒸鍋把20人「清蒸」了事。成祖聞報大為激賞,頒詔准日本每10年可 朝貢貿易一次,還賞二艘朝貢專用船舶給日本。所以,三保太監沒到日本吃過沙西米。另外, 清初查慎行稱鄭和曾出使朝鮮四次;不過無充分史料佐證.怪的是,從元末即開始出沒中國 海岸的倭寇,在永樂八、九、十五、十七、十九年曾劫掠遼東、浙江、廣東沿海;鄭和實力 雄厚的艦隊卻不曾奉派「耀兵」東洋,只到南洋「示富強」,有點「軟土深掘」、 「柿子 挑軟的吃」的味道。還是大元帝國二度東征日本,鎩羽而歸,讓大明主事者深以為戒? 另據伴野朗《大航海》乙書上載,傳說鄭和從一位神秘老人獲得張士誠藏寶圖,道衍和 尚覽圖判斷可能位於長江口嵊泗列島與杭州灣外舟山群島間之無人小島,姑且取名「張寶 山」。於是奏報永樂帝獲准前往,在該島挖出5個內藏砂金、銀兩、寶石的大壺,呈獻皇帝 充作北征、南航的經費。也只是個有趣的傳說。 有研究者稱鄭和七下西洋,未把永樂二十二年到舊港(Palembang,巴林邦,今印尼蘇 門達臘巨港附近)冊封已故施進卿之子濟孫的那一次算在內。根據學者不斷考據,從《明史》 上載的6次;到梁啟超、鄭鶴聲(他把永樂二十二年那一次單獨列出,未算在6次中)、方豪 的7次;然後是徐玉虎、黎東方、汪知亭、江鴻……等的8次。而7次之說顯然是把舊港頭子 施家納入「華僑」,用屬於「內政」而非「外交」的標準來衡量。不過就行動而言,鄭和還 是「下」了西洋;就實質而言,施家從施進卿,到兒女施濟孫、施大娘仔、頭目娘施二姐, 早已稱雄該地,受冊封為宣慰使,也不過讓遠在北京的朱棣過足「霸主」干隱而已,對他們 有百利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鄭和八下西洋各家較完整說法如下:寶船隊 根據《明史》,首次下西洋包括大寶船六十二艘、較小船隻一百餘,人員27,800餘人。 馬歡《瀛涯勝覽》記載有六十三艘大寶船。萬曆年間羅懋登《西洋記》或稱《三寶太監西洋 記通俗演義》,將船舶分為寶船(9桅)、馬船(8桅,又稱崑崙船,南洋式大船舶,不能顧 名思義認為只是載馬之船)、糧船(7桅)、坐船(6桅)、戰船(5桅)。鞏珍《西洋番國 志》:「其所乘之寶舟,體勢巍然,巨無與敵,蓬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寶船 「長44丈(約150公尺)、寬18丈(62公尺)」,有9根大桅桿,大小約莫一座直線可跑100 公尺、可拋鐵餅的比賽運動場。 這還不是史上最大的帆船,開拓航海史第一個高峰的宋代船舶,「大者五千料,可載五、 六百人;中者二千至一千五百料(客舟),可載二、三百人」;大明最大寶船為二千料,僅 及宋船的五分之二。根據研究,宋代每千料船載重60噸,五千料則可載重300噸。明代標準 若一樣,則大寶船可載120噸,約等於90多年後達伽馬(Vasco da Gama)「首度」繞航好望 角抵達印度(1498)的120噸船舶。鄭鶴聲、鄭一均的研究指出,一般宋船接近40丈,也有 長達50餘丈的「西湖舟船」。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南海大如廣廈,可載千百人、萬 斛(600噸)的番舶。奉使高麗的徐競說當時有種「神舟」,望之「巍如山嶽」,比載二千 料的客船長、寬、高各大3倍;假如徐競沒看走眼,那麼神舟幾達3,000噸?元末摩洛哥旅 行家巴圖塔(A. I. Batuta)稱中國船大者12帆,可載千人。 船上除了領導階層的宦官(正四品正使及副使、從四品少監、正五品監丞)、將軍(正 二品都指揮使、正三品指揮使),不可少的中下軍官、士兵,另有福建籍副使(最後一次同 掛正使)王景宏招募的航海專業人員(火長、梢公、舵工、碇手、纜工),管錢的(正五品 戶部郎中及屬員)、寫報告的(從七品中書舍人、書手)管外交禮賓的(鴻臚寺序班)、負 責星象的(陰陽官、生)、包打聽的(錦衣衛)、搞翻譯的(通譯)、照顧病患的(醫官、 醫士)、買賣貨物的(採買)、修東西的(工匠)……等。據說還有安定軍心的和尚、道士 隨行;另有2名幫助土著婦女生產的「產婆」,鄭和似乎深知醫療巡迴團對促進外交的重要? 海員吃食方面,《嶺外代答》寥寥幾句,道盡海上飲食情形:「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 糧,豢豕釀酒其中」。因此,除了耐久藏的火腿、臘肉,另養有豬只,應該也養牛羊,因為 可能包括鄭和在內的回教徒不吃豬肉。想吃海鮮?自己網撈。飲水則以大缸儲存,海舶設計 成水密隔艙,淡水應該可儲放在密閉水櫃中;沿途取之不盡的檳榔、椰子也是解渴之物。 寶船隊依賴的是「船堅炮利」,當時已經十分發達的火炮應當是鄭和艦隊擊敗舊港大海 商(盜)陳祖義、錫蘭及蘇門達臘軍隊的最大利器。曾公亮成書於北宋仁宗年間(1044)的 《武經總要》,內載引火球、蒺藜火球、毒藥煙球等用拋石機拋射的炮彈;12世紀已有轟天 雷、飛天炮、霹靂炮出現,對抗金兵;南宋理宗時,以竹製槍管、火藥發射子彈,稱「突火 槍」,是世界第一種管形火槍。13世紀末,元世祖至元年間,蒙古人已有「銅火銃」,可以 想像,蒙古西征威鎮歐洲,靠的不只是騎射。焦玉在《武備火龍經》陳述,元末明初他製作 數十件「火龍槍」獻給朱元璋,徐達試射,發現「勢如飛龍,洞透層革」。明成祖設有「神 機營」(機械化炮兵部隊),以銅質或鐵質「神機炮」、 「神機槍」為武器。另有水雷、 地雷,以及類似現代手榴彈的「萬人敵」。上述類似武器應都跟隨鄭和南下「耀兵異域」, 也因此可能有武器外銷的「軍售案」。 信仰改宗—印佛經、禮媽祖、麥加朝聖? 鄭和祖先來自西域,信奉回教,可由永樂三年禮部尚書李志剛撰寫的〈鄭和父故馬公墓 志銘〉看出,內稱其父「字哈只」。對曾到麥加朝聖過的回教徒而言,在姓氏前冠上「哈只」 —Hadji或Hajji是極大的尊稱與榮耀,所以鄭和的父親應稱為「哈隻馬」,不過依中土習慣 就成了「馬哈只」。他的祖父似乎也到過麥加。 鄭和12歲被明軍所俘、閹割,由雲南入中原,從此過著內侍生涯。他後來改信佛教,可 能受到道衍和尚的影響。永樂元年,從道衍皈依佛教,受菩薩戒,出錢刊印佛經《佛說摩利 支天經》,法名福善;他又曾在永樂五年到二十二年間至少捐印6次佛經,宣德四、五年印3 次佛經,供各地佛寺流通供養,當時他的法名已成「速南吒釋,即福吉祥」。所以有謂「三 保」或「三寶」是他皈依「三寶」(佛、法、僧)後的尊稱;也有稱是他的小名;或他曾掌 管過「內承運庫」(負責金、銀、珠寶三寶)而得名。不過明初許多太監(如王景宏、侯顯) 也信佛教,都叫三寶(三保),似乎以第一種說法較可能。這就像到過麥加的回教徒統稱 「哈只」一樣。 另外,他對海員信奉的媽祖也禮敬有加,曾重修過龍江、泉州天妃宮,每次出發前必到 廟上香,返國後也不忘還願。而媽祖信仰系屬道教。 鄭和似乎未完全放棄回教信仰,至少下述事跡露出端倪:他曾在永樂十一年奏請重修西 安清靜寺;十五年祭拜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並立碑石;至今印尼還有人稱他「穆罕默德鄭 和」;多名回教徒曾隨他下西洋,如《瀛涯勝覽》作者馬歡、精通阿拉伯語的僉事郭崇禮、 泉州回教航海世家浦和日(又稱浦日和)、西安清靜寺掌教哈三;他在南京牛首山的墳墓為 回教式墓塚,正面雕有伊斯蘭教文。所以,有稱鄭和分遣艦隊曾由陸路到過麥加,但他因身 體不堪負荷沙漠遠行,並未前往;不過也有人認為他去過。以慎終追遠、緬懷父祖的角度, 不能排除去過的可能。 鄭和游台灣?發現世界? 五代、宋代產生了「東洋」、 「西洋」的航海地理辨識概念。至於明初為何稱東南亞、 印度洋一帶為「西洋」,有兩種說法,第一說系以當時南京外城為界,以東海域稱東洋,以 西稱西洋;另一說稱航路從長江出海,先經明國海岸南航,直抵越南,再往南以婆羅洲為中 界,婆羅洲以東稱東洋,以西稱西洋。兩種說法在地理上大致相符。 鄭和艦隊專注西洋航路,他似乎不曾涉足東洋。那麼他的分遣船隊呢?萬曆三十年 (1602)隨沈有容到澎湖、台灣鎮壓倭寇的陳第在〈東番記〉寫道:「永樂初,鄭內監航海 諭諸夷,東番獨遠竄,不聽約。於是家貽一銅鈴,使頸之,蓋狗之也。至今猶傳為寶」。陳 第在台灣親眼目睹原住民珍藏的銅鈴。同時代稍晚,何喬遠《閩書》;張燮《東西洋考》, 承襲陳第說法,但把「鄭內監」改為「鄭中貴」, 「永樂初」改為「永樂中」。可能對鄭 和到過台灣存疑,而略帶保留。 康熙三十三年(1694)高拱干《台灣府志》載:「宣德年間,太監王三保舟下西洋,因 風過此。……相傳太監王三保到台灣曾於此井取水……。投藥(下淡水社)水中……令土番 染病者於水中洗滌,即愈。……植姜(鳳山縣)岡山上,至今尚有產者……可瘳百病」。顯 然認為鄭和沒來過台灣,另以王三保代替。 不過修成於雍正末年的《明史》卻記為:「永樂時,鄭和偏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 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掛諸項,蓋擬之狗國也,其後人反寶之」。又恢 復陳第的說法。 王三保可能指王景宏。至於用「赤嵌取水」來證明艦隊到過台南的說法,也因為占城 (越南中南部)、暹羅(泰國)、澎湖、台南都有赤嵌地名,所以無定論。鄭和、王三保或 分遣船隊是否到過台灣?三保究指何人?雖曾引起學者筆戰,不過尚無定論,恐怕永遠「公 說婆說」了。 1459年毛羅(Fra Mauro)繪製的地圖上標:「1420年有艘航向迪布角(Cap de Diab, 即好望角)男女島(Isles of Men and Women)的中國大帆船,經過綠島(Isole Verde) 與隱約浮現水面的礁島群(obscured islands)西航,再轉西南40天,儘是海天一色,於是 返航,花了70天才再返抵迪布角」。李約瑟(Joseph Needham)認為該船可能越過非洲南端 的厄加勒斯角,進入了大西洋水域。 即便是,也不屬於鄭和寶船隊,因為那年恰為出航空檔期;就算是,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因為宋船早在鄭和之前,已繞航過寶船隊目前確知所有到過的地方。不但如此,南宋《諸蕃 志》、元初《大德南海志》已登載摩洛哥(默伽獵、麻加裡)、西班牙(茶弼沙);《大德 南海志》記載了羅馬(蘆眉)、西西里島(斯加裡野國)。 至於孟西士(Gavin Menzies)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乙書認 為鄭和的四支分遣艦隊到過了非洲、澳洲、南極、美洲、北極等地,部分人留下定居;怪的 是,他惟獨漏掉歐洲。只能說是本「很大膽嘗試的書」—a very brave try,有點天方夜譚, 當探險小說看看可以。筆者不否認可能性,不過應是另一批非官方派出的華人海員所為,而 且年代可能更早,否則會留下紀錄。鄭和沒有發現世界,他等待世界來發現。 死在印度?埋在北京、南京? 最後一次出航,鄭和究竟可有返國?或死在從印度西海岸古裡(Calicut,卡利卡特, 孟買附近)返國途中?正史並未記載。吳□、江鴻等認為鄭和回到了國內,1435年卒於南京, 葬在牛首山。 不過根據《鄭氏家譜首序》載:「(受命使)三十餘國,止於王事,歸葬牛首山。賜祭 田萬頃,詔以立功之處建立……」。其中「『止於』王事,『歸葬』牛首山」照字面解釋, 應是「鄭和途中逝世,遺體運回安葬」之意。鄭和過繼長兄文銘之子馬賜(更名鄭賜);第 十九代孫鄭自強、鄭自海把文革期間被搜走的家譜要回,得悉上述情事,1990年4月接受南 京鄭和研究會訪問時透露鄭和死在海上。協助鄭家取回家譜的李士厚,曾撰寫《新發現的南 京鄭和家譜首序考跋》,介紹這個發現。 不過有人認為鄭和卒於返國途中,遺體不好儲存,舉行了海葬,帶回安葬的只是頭髮、 衣冠。1984年9月1日《聯合報》刊載張敬齋〈我的祖父小德張〉乙文,內稱「李蓮英位於北 平南苑的墓,就建在鄭和墓後面。清代太監每年均祭拜鄭和,視同祖師,猶如木匠之拜魯 班」。看來又鬧雙胞案了。 尾聲 鄭和下西洋結合宋、元400年民間航海術精華,開拓官方獨佔貿易高峰,是個驚歎號, 也是句號。高潮來臨,往往是走下坡的開始。帶回來的固然是高價象牙、珠寶、香料、蘇木 (俗稱窊木,去皮曬乾當緋紫染料)、麝香木,「到鄭和死後三代憲宗成化年間,還節餘黃 金至少二、三十萬兩,白銀千萬兩」,可供「折抵朝臣的官俸與賞賜,以減輕財政負擔」; 不過更大筆的船舶建造費用呢?喪命異域者的撫恤費呢?那是龐大的支出,那可是須從老百 姓荷包掏出來的。何況南洋奇珍異物、香料、龍涎香,也不過豐富少數稱孤道寡、廟堂高官 的財產,滿足個人癖好而已,無利於普羅大眾。這就是為何夏原吉反對「北征」、 「南航」 的理由,也是成祖死前領悟「夏原吉愛我」的道理。 之後,官方海外貿易局限在小規模施捨式的朝貢貿易。不過民間力量是永遠禁止不了的, 事實上也一直存在,這就是明代大海商、海盜、倭寇一直無法禁絕的道理。以明嘉靖年間, 亦商亦盜的王直私造巨艦為例,「方一百二十步,容二千人,木為城,為樓櫓,四門其上, 可馳馬往來」,官船瞠乎其後,無法匹敵,每每須「跳上」賊船,方能與戰。 憲宗年間,可能是宦官汪直索取鄭和出使資料,兵部正五品的小官車駕郎中劉大夏居然 把它藏了起來,要是沒有皇帝暗地授意他敢嗎?有次對國防部長項忠說:「三保下西洋,費 錢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這些資料後來散佚民間,嘉靖年 間胡宗憲為防倭事,廣收海圖,幕僚茅坤收藏甚多,孫子茅元儀將資料收入《武備志》。該 書卷二百四十載有一幅「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海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簡稱「鄭和航 海圖」),用山水畫平面筆法,以航路為主,各國地形為輔,標上國名、地名、航行針路、 航程更數及地形,並有水勢深淺、泥沙礁石分佈等細節。海圖成於宣德五年(1430)之前, 可能是鄭和在第七次遠航返國,到最後一次出航之前,守備南京近6年之間招集舟師所繪製。 天啟元年(1621),茅元儀刊行該書;崇禎元年(1628)呈獻朝廷,藏在深宮。 早期識字海員不多,沒留下私人航海日誌,令人扼腕;幸有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 趙汝適《諸蕃志》;元代陳大震《大德南海志》、汪大淵《島夷志略》;明代作者不詳的 《順風相送》、《指南正法》、《籌海圖編續編》,以及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鄭若曾 《籌海圖編》、陳侃《使琉球錄》、鄭舜功《日本一鑒》、張燮《東西洋考》、何喬遠《閩 書》、沈有容《閩海贈言》……等書傳世。不過人民的力量擋不住的,明代徐楠兄弟、王直、 徐海、李大用、林鳳、林道干、李旦、鄭芝龍、鄭成功威鎮東西洋;清代蔡牽、朱濆、謝煥 時、簡照南不惶多讓;20世紀虞洽卿、包玉剛、董浩雲、張榮發相繼揚名國際航海界。 距鄭和首度下西洋600年了,兩岸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各項紀念活動及文物展示。1955 年,台灣把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首度下詔南航的日子—陽曆「7月11日」, 訂為「航海節」;2005年中國也將該日訂為「航海節」,在這點兩岸算是「統一」了。1986 年,距鄭和首次遠航580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唯一的遠洋訓練艦——4,700噸的「鄭 和艦」才下水;而目前海軍主力仍局限於近海。中華民國則以曾派艦攻打過台灣的美國 (1867年Hartford及Wyoming號攻打恆春半島排灣族)、法國(1884-85年清法戰爭,孤拔艦 隊攻打北台、封鎖台灣)生產的軍艦為主力。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引以為傲之餘,似 乎也應省思,還有什麼該好好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