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世界最古老油井——兼介《出磺坑鑽油日記》 (台灣)陳政三 光緒元年(1875)11月,接掌福建巡撫的丁日昌,執意在台灣興建鐵路、架構電報線、 以西法開挖煤礦、鑽取石油,台灣在他的現代化觀念帶動下,有了一番新貌。美國鑽油技師 簡時(A. Port Karns, 1840——1920年代),以及助手絡克(Robert D. Locke, 1850— —1943)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於1877(光緒三)年11月底來台。 可惜丁日昌因推動新政受到各方掣肘,已在同年8月托病、請假返鄉,從此未再返回崗 位主持閩台政務。政局動盪之際,美國油匠發現他們花在旅行、等待的時間比實際工作時數 長太多了,從美國賓州故鄉出發,到台灣實際開始工作,足足拖了4個月,讓他們見識到 5000年官場文化所孕育出的工作效率。加上又有令他們頭皮發麻的獵頭族、吃得膽戰心驚的 飲食衛生、不良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人力不足的窘境、後勤欠佳的挫折等,終於倦勤並引爆 了思鄉病,遂於合約滿一年後,不再續約,而於1878年11月初離台。 他們的離去,宣告位於台灣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這處清國第一座人工鑽油井的廢棄。 絡克雖是美國油鄉出身的大老粗,所受教育不高,但卻為我們留下長達1年3個多月的《出磺 坑鑽油日記》,他還保存中英文聘雇合約、薪水支票等原始資料,十分寶貴;相對於絡克, 除了收於《清季台灣洋務史料》(文叢278種)4—28頁四件、《李文忠公選集》(文叢131 種)199頁一件,共5件奏摺,以及沈葆楨與李鴻章之間的通信以外,目前卻仍找不出當時留 下的其他相關記載,更凸顯此日記的重要性。 老美離開後,容閎的老同學、曾任輪船招商總辦、清末洋務開拓者、主持鑽油的唐景星 (廷樞)似乎找了其他人鑽鑿第二井,這些人或許是跟美國技師學會三腳貓功夫的學徒工匠, 但效果不彰,旋即放棄。1872年入墾出磺坑的隘勇首邱阿玉,在油井荒廢後,曾一度獲得官 府特准,每月繳納稅金30元,采撈舊井湧出的石油販售。 1887年,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煤油局,交由霧峰林家的「目仔少爺」林朝棟負責,共 鑽井5口,但出產量少,入不敷出;1889年7月與英商范嘉士(Hankard)簽訂授權開採煤礦、 煤油合約,終因朝廷不准作罷。1893 ——94年間,接任的巡撫卲友濂原擬恢復鑽采,商請 他的洋顧問、淡水海關稅務司馬士(Hosea B. Morse)代物色鑽探人員、評估開辦資本、提 出開煉石油的辦法,但哈佛大學畢業的馬士估計開辦資本高達銀洋25萬元,建議不如仍以挖 煤為重點,遂終止了繼續鑽油的計劃。 日治時代,出磺坑油礦從1897年起陸續由淺野總一郎、寶田、南北等會社經營開採; 1921年由合併改組的日本石油株式會社繼之,到二次大戰末期共鑽98座井,石油產量占當時 全台總產量的96%.1945年中國石油公司接管,陸續在附近發現構造高區深部碧靈頁岩、木山 層,以及五指山層之砂岩內,皆蘊藏大量油氣,迄今仍開發生產中,是相當重要的天然油氣 礦場。出磺坑油井也是全世界仍在生產的最古老油氣田,位於後龍溪上游大湖溪畔,除了參 觀油井、「油礦開採陳列館」、中油廠房,附近石圍牆、大湖等處山區風光優美,冬季兼可 采草莓,值得尋幽訪勝,來趟歷史探源之旅。 拙著《出磺坑鑽油日記》,挖掘掩埋於史冊,老中國及老台灣第一座機器鑽挖油井的故 事,還原時代背景、決策過程、參與人物原貌。這不是該不該閱讀的問題,而是該如何交給 下一代的歷史傳承課題。 (本文作者為台灣彰化人,曾任職於台灣駐美辦事處及民營公司,後任電台主持人。現 從事「台灣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