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核心 (廣西)東海一梟 儒家書籍汗牛充棟,儒家門派枝葉茂盛,儒學學說形上形下、徹上徹下、亦道亦器、博 大精深,諸如恕道孝道,仁政王道,德治禮制,中庸思想,節欲思想,和諧思想,經權思想, 原始民主思想,人道主義思想,大一統思想,大同理想,救世精神,人格獨立學說等等,還 有張三世說、通三統說、《春秋》新王說、孔子為王說、孔子改制說、《春秋》王魯說、天 子一爵說、天人感應說、大復仇說等公羊思想,都是儒家重要精神瑰寶。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那麼,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和諧」,有人說是「忠義」或「忠恕」, 有人說是「中庸之道」,有人說是「內聖外王」…,都不錯,但最精確的說法應該是「仁」, 這才是儒家的大經大法,核心之核心,是儒家一以貫之、不可須臾離的最高最根本的「道」。 其它一切儒家思想原則,一切人生、社會、道德、政治、制度、教育等各方面、學問, 都要圍繞著這個字轉,也都從這個「道」中生發出來、擴展開來。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 子認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如果說忠是一種心的堅守,盡心盡力,恕就是心的外推,將 心比心。忠恕都發自於仁。孟子說仁為安宅,義為正路,把義視通往「仁」的道路。其它中 庸、禮、智、信、勇、孝、悌、溫、良、恭、儉、讓、寬、敏、惠、敬、和、愛、友、善、 遜、廉、正、聰、莊都等等一切道德條目,都從仁德中生發擴展並不得與仁德衝突和悖背。 孟子曰:「幼而學之,壯而行之。」 陸九淵主張「少而學道,壯而行道。」自孔子以 來歷代大儒孜孜兀兀地「志道」、「明道」、「傳道」、「行道」,所學所志所明所傳所行 的道,就是這個仁;《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中庸》「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中的「之」,所指的是這個「仁」:「大學之道,在明明 德」,所要「明」的「明德」,也是這個「仁」。「明明德」的第一個「明」作動詞用,有 發見、找到之意。人心為物慾所蔽,故「不明」。去掉不合理的慾望,才能明見、顯現仁德。 「仁」是天道,董仲舒說過:「仁之美者在於天。天,仁也」、「察於天之意,無窮極 之仁也」:「仁」更是人道,道本原於天,內在於人,形上與形下,內在與超越融貫打通, 正如熊十力所謂「上之極廣大高明,而不溺於空無;下之極切實有用,而不流於功利」。人 道之「仁」,成於個人,為聖心仁德,行於社會,為王道仁政。正心誠意修身養性,是仁道 的內在修養,屬於「內聖」,親親仁民愛物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仁道的外在實踐,屬於 「外王」。荀子說「聖者盡倫,王者盡制」就是這個意思。孟子重內聖,傾向內在修養, 「善養吾浩然之氣」,荀子重外王,倡導禮制,重視外部教育與規範。兩人側重點不同,統 一於仁字旗下,其道一也。 民主大同追求是造福全社會的「外王」實踐 道在倫常日用間.儒學最重實踐和躬行,孔子教導學生:「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 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又,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說明一下,這裡禮是指古時的社會道德規範和文物典章制度,「四勿」,意 謂仁者的一切行為,是不觸犯國家法律不違反社會道德的。 孔子強調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不是要求學生都當結巴或鋸嘴葫蘆,而是要求他們言行 一致,怎麼說就怎麼做,說得到做得到。「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有言無行, 言過於行,皆儒家所恥。例如有的人平時口口聲聲「說大人則藐之」,大人輕輕一招手,樂 得他屁顛屁顛的;有的人平時一副無惑無憂無懼、不移不淫不屈的智者仁者勇者大丈夫形象, 事到臨頭卻一點點利益誘惑、一點點強權壓力都經受不了。這都是言行脫鉤、缺乏踐履功夫 的表現.《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習字,有學者譯為「複習」,不算太 錯,但很膚淺.此字在這裡偏重於實習、實踐之意。對於這句話,李澤厚先生譯為:學習而 經常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朱依群先生譯為:不斷地學習仁義忠恕孝悌等倫理準則並時時實 踐使之成為自己的美德,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為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而終身實踐、終身 奮鬥,不也欣慰、快樂?兩位先生的理解,都很切合孔學義理。 在原儒那裡,個體實踐(內聖)和社會、政治實踐(外王)並重,不僅獨善其身,更求 兼濟天下、化成天下。故孔孟等原儒一生既有教無類授業解惑以「傳道」,又棲棲皇皇四處 奔走以求「行道」。理學尤重踐履功夫,強調反求諸己,遺憾的是未能完全承續儒家精神, 取「內聖」遺「外王」,以「內聖」統「外王」,忽略了社會實踐與制度創新,而且受佛道 影響太深,主靜節欲太過,到了末流,難免形容枯槁格局狹小。這也不能全怪理學大師們, 更是君主專制過於成熟、歷史環境過於嚴酷所致。 一些老鄉(鄉曲之士)認為「外王」學說是用來治國安邦的,普通人根本沒有實踐的機 會,他們不知道「外王」指的是一切社會、政治實踐活動。不僅治國安邦,也可「治妻安 家」、「治部屬安單位」,所以,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時常有實習機會的。道德需要事功去彰 明,內聖應以外王去體現.儒學畢竟是經世致用的入世之學,需要實踐和擔當,道德學養最 終必須落實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功德圓滿.制度革命和民主(現代王道)、大同追求是最高 層面的造福全社會的「外王」實踐. 「和而不同」為多元文化提供平台 儒者,「人需」也,儒家學說、尤其是儒家的仁德仁道是古今社會都需要的。南懷謹老 曾為儒、釋、道三家各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說:道家象藥店,沒病的時候不用去;佛家象雜 貨店,各式各樣的日用品應有盡有;儒家是糧食店,裡面賣的東西雖千百年來一成不變,不 外乎五穀雜糧,但卻一天也不能不吃。儒家絕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 有精神糧食! 不幸的是,儒家經受了太多的誤解、歪曲和惡攻,經過五四「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批 林批孔」兩大劫,早已被打下了十八層地獄,南老的話也早已得到了深刻印證.看看社會上 犬奴主義、機會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的現狀,看看政界學界層出不窮的無德無恥的怪像,國 人普遍性的精神飢餓、精神麻木和精神頹墮已到了怎樣空前的地步。驅馬列下野,接孔孟回 家,是中華民族的當務之急;行義徑,走正道,歸仁宅,明明德,則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性 所須。 儒門廣大。對於其它學說及宗教,儒家是最富有包容性的。熊十年說儒家有兩大優點, 其中之一就是富有容納性:「他的眼光透著遠大,思想放得開闊,立極以不易為則,應用主 順變精義.規模極宏,方面盡多,善於採納異派底長處,而不專固,不傾軋」(《熊十力文 選-高贊非記語》)。熊先生所說儒家「不易為則」,指的也是仁的原則.儒家重權道,主張 通權達變,但任何時候都不能違反仁的原則.儒家「觀乎人文而化成天下」,為了教化天下, 當然要在理論上闡析正理宣揚正道,並對異端進行批評指導,但絕不會強制性防民之口「統 一思想」,那是違仁悖義的行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儒家「和而不 同」思想為多元文化共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20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