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導階級到弱勢群體——推薦於建嶸新著《中國工人階級狀況》 舒 崇 今年3月,香港的明鏡出版社出版了大陸學者於建嶸博士的新著《中國工人階級狀況─ ─安源實錄》。這是一本厚達500頁的大部頭.全書分為三部分:一、社會變遷中的工人,二、 工人行動中的政治,三、研究評述與結論。作者以湖南安源煤礦工人作為實證對象,研究中 國工人問題.安源煤礦是中國最早的近現代企業之一,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又是當年共產黨 組織和發動工人運動的重要基地,毛澤東、劉少奇先後都去過安源;也是因為有這段不尋常 的革命歷史,安源煤礦在文革期間很是出了一陣風頭.於建嶸本人就出生於安源附近的工人 家庭,對工人的狀況格外熟悉。世界著名勞工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裴宜理為這本 書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序。裴宜理稱讚這本書不同凡響,可以和E.P.湯普森關於英國工人階 級的經典研究相媲美。它既是深刻嚴謹的學術專著,又是引人入勝的遊記;既有一針見血的 報道,又有感同身受的詮釋。資料全面翔實,分析鞭辟入裡,深入淺出,感人肺腑,不僅必 將引起學術界和政治界的高度關注,對普通讀者也一樣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地位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國營企業的工人。他們從過去的領導階級, 變成了如今的弱勢群體.近些年來,工人的維權抗爭風起雲湧。作者對農民問題也作過深入 研究,他發現工人的維權和農民的維權有所不同。農民是「以法維權」,工人卻是「以理維 權」。農民多以具體的國家法律和中央文件為依據。農民認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和痛苦都是 由於縣鄉政府或村級幹部不按法律和中央文件辦事造成的,他們假設這些文件的規定能解決 他們的問題.工人抗爭維權則多以意識形態為依據,在工人們的訴求文本中,最常見抗爭理 由是「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工人階級是國家的主人,共產黨是我們工人階級先鋒隊, 工廠就是我們自己的工廠」。因為在許多工人的想像中自己還處在國家的權力之中,他們的 抗爭可以歸結為「以理維權」。我以為這種不同實際上是來自農村改革與國營企業改革的不 同。農村改革是分田到戶,人民公社散伙了,土地基本上是平均地分給了農民。不是公社領 導變成地主,一般社員變成長工。所以農民大體上是服氣的。國企改革卻不然。國企改革實 際上是讓書記廠長們成了資本家,廣大工人成了打工仔。工人當然不服氣所以他們要據理力 爭。 據說,國企工人中懷念毛澤東時代的人比較多。在《中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裡,於建 嶸提到他和安源工人的幾次深入交談。不少工人,尤其是老工人,確實懷念毛時代。因為 「在那個時代,誰要提到自己是工人,都有一種自豪感,現在呢?人家一頓飯的錢,就是我 們一年的工資,而且我們的工資還沒保障。」老工人說:現在的生活確實好一些,但是社會 不公平,我們工人沒地位。不過一般年輕工人並不願意回到毛時代。照於建嶸看,其實那些 老工人也未必真的願意回到毛時代。對於他們,毛是表達不滿的符號。 現在有種普遍的誤解,以為在文革期間工人的日子過得很好。事實並非如此。連林彪 《五七一工程紀要》也講到「工人(特別是青年工人)工資凍結,等於變相受剝削。」打個 比方,文革期間,股市全面下跌,工人股也不例外。祇不過相比之下,工人股跌幅最小而已。 改革開放後,其他股都在上升,工人股升幅很小,所以被剝奪感最強。有的被剝奪感是相對 的,你的住房變大了,但別人的變得更大;有的被剝奪感是絕對的,過去工人找老婆很容易, 現在很難.老工人對現狀的不滿是不難理解的。對那些老工人來說,他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 在最需要自由的時候,他們被剝奪了自由;到如今,他們年老力衰,最需要保障,偏偏又失 去保障。毛時代實行低工資制,這等於強迫大家買高額保險,後來搞改革卻輕易地把工人解 雇,這等於吞掉人家的保險金。許多工人至今仍不肯拋棄工人是領導階級是國家主人翁的神 話,不願意把自己僅僅視為僱傭勞動者。這看上去是對市場經濟的牴觸,其實有它的道理。 因為當年共產黨搞公有制計劃經濟,企業屬於集體或屬於全民。然而在後來的經濟改革中, 共產黨官員們卻利用手中權力把公產據為自己私有,形同搶劫,工人當然不接受。工人們有 理由質問:如果我們工人不再是領導階級,你們共產黨憑什麼還是執政黨?如果我們工人成 了打工仔,你們廠長書記的憑什麼就成了資本家? 由此可見,今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困境及不滿,從根本上講是共產黨專制和在專制下畸形 的改革造成的。祇有建立起自由民主,工人有了發言權,有了自己的工會,有了選票,在各 級權力機構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工人們才能得到真正公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