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與劉賓雁及其它 (西班牙)黃河清 擅寫小說的友人們對俄羅斯蕭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十分讚賞,推崇備至,我受 到影響,也尋來閱讀。40年前讀過的小說,現在再讀,恍若隔世:著眼點完全不同了。恰值 劉賓雁逝世不久,網上有關於劉賓雁的爭論文章,就不由自主地把二者聯繫起來思考。茲將 思考斷片記錄於下,以就教於方家。 戰爭與真實 《靜靜的頓河》敘寫戰爭,敘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俄德之戰和前蘇聯1917年「十月革 命」期間及其後的內戰。這是一部與古今中外所有描述戰爭的小說不同的書。凡描述戰爭的 小說,總有傾向性。頌甲非乙,是不入流的,如大陸五十餘年來所有的描述戰爭的小說;分 正義非正義,是二流的,如海外描述一戰、二戰,歷史上描述各種戰爭的小說;祇作客觀的 敘寫,是高明的。我讀書不多,外國的一時說不上來,中文的則有《東周列國志》、《三國 演義》。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雖然有「蜀漢正統觀念」,但在對戰爭的描述上是客觀的。 這是《三國演義》流傳幾百年而不衰的一大原因。 《靜靜的頓河》對戰爭也是一種客觀的敘寫,但有別於《三國演義》的那種客觀。它沒 有《三國演義》的全面、宏大,卻似乎更置身事外,在極權專制的蘇俄前期,這有著十萬分 特殊的艱難和十二萬分的巨大意義,因而也更高明。於此,可寫一篇大文章。 《靜靜的頓河》敘寫戰爭,作者在總體上置身事外,無傾向性,但在敘寫具體的戰鬥過 程和細節的描述上,則非常投入,栩栩如生。這種投入是作者描摹的人物的投入,人物心靈 的投入。主人翁格利高裡當了師長後躍馬衝鋒,砍死四個波羅的海艦隊水兵的細節敘寫很細 很真,讀者如身臨其境,即其顯例。這種既置身事外又非常投入、細節逼真的敘寫描述,使 讀者不自覺地認同了作者的敘寫描述,也就是感到了真實。 《靜靜的頓河》的真實,其不凡之處,在於平實的真,真的平實。所有關於草原的美麗 迷人、關於愛情的專注執著、關於死亡的冷靜殘酷……都是如此。最令人心折的是關於搶掠 的敘寫。哥薩克似乎在血液裡有搶掠的基因。蕭洛霍夫雖然沒有明言,卻不時有所流露。典 型的哥薩克、典型的農民、勤勞善良的潘捷萊攜大兒媳妲麗亞去探望二兒子格利高裡時,毫 不羞恥、心安理得地公然搶掠了女房東的情節,讓我極其震驚。我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靜 心再想、三思,才領略了肖蕭洛霍夫的高明:哥薩克血液裡有搶掠的基因。所有打仗時的哥 薩克搶掠行為都不足以說明此點,唯有對潘捷萊與妲麗亞的搶掠看似閒筆的敘寫把這很重要 的基因——也是全書的基因之一揭示了出來。哥薩克生活在頓河流域幾百年上千年,演繹了 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也留下了數不清的愚昧、醜陋和殘暴。這就是生活,平實的真,真的 平實的生活。蕭洛霍夫把它敘寫出來,絕不迴避人性的醜陋惡劣。正是這種平實的真、真的 平實的敘寫,鑄就了《靜靜的頓河》的不朽。 這種不動聲色又入木三分的敘寫在中文的古小說中有,在近人、今人的小說中似乎未見。 當然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祇覺得新疆民歌「大阪城的姑娘」一句歌詞類此。且容細說。 新疆維吾爾族與古時的突厥族有淵源,原始、遊牧、剽悍、擄掠成性。我在新疆時,聽 說過這麼個真實的故事:新疆大學一漢族姑娘嫁給了維吾爾族的同學。維吾爾族的丈夫帶了 漢族的妻子回到草原上的家。白天的歌舞歡宴過後,夜晚一家在一個帳篷裡休憩睡覺。新婚 的丈夫與妻子行周公之禮後離開了,一會兒,丈夫的弟弟來了,弟弟離開了,公公來了。大 陸的文學作品描寫類似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陋俗時或是展示式地津津樂道或是道貌岸然地譴責, 我沒見過如蕭洛霍夫式的敘寫。祇有王洛賓採擷記錄的新疆民歌「大阪城的姑娘」的歌詞可 媲美於蕭洛霍夫式的敘寫。那歌詞「你想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著你的 嫁妝,領著你的妹妹,趕著馬車來。」為什麼要「領著你的妹妹」來?就是要妻子的妹妹也 嫁給他。這不是我在胡言亂語,胡編亂造,天方夜譚。古禮如此!「妾媵」的「媵」字就是 指隨妻來嫁的妻妹、女子。古禮規定,「侄娣」隨嫁,侄娣就是堂妹。春秋時這樣的史例記 載很多。大陸無論南北各地民間都有類似的俗話「小姨子有姐夫的一半份」,追根究底,恐 怕也是源於此。王洛賓照錄這段歌詞,不刪不改,是一大功勞,把古代的這一習俗用歌曲留 給了後世,就如蕭洛霍夫用小說的語言把哥薩克的搶掠基因敘寫出來一樣。在近50餘年來的 中國,還原生活平實的真、真的平實,在文藝作品裡,我看,王洛賓是用最簡單的文字做的 最好的。可惜,一直來,似乎從沒人注意到這一點,沒人注意到這歌詞的悖情——幹嗎要 「領著你的妹妹」來?誰都沒有深究!但潛意識裡全都接受了——不管是以什麼原因,反正 沒人要改這句歌詞,無論是剛出爐的50年代,還是瘋狂的60年代、更加深入批判的70年代, 抑或是多少緩過神來的80年代,都沒見人要改這句歌詞。值得慶幸,更證實了人性使然! 「大阪城的姑娘」和這句歌詞會不朽的。我今天藉著寫這篇小文,把它點明。 劉賓雁與真實 這就聯想到劉賓雁了。劉賓雁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還原了作為一個人的平實的真,真的平 實。因為劉賓雁60餘年寫作活動的影響巨大,更因為,50餘年來大陸人文道德的全體淪喪, 劉賓雁平實的真、真的平實的一生就顯得特別地有現實意義。 粗數劉賓雁一生大的思路歷程,有三樁言行最值得注意探究。一是1949年中共建政,他 出訪東歐時聽到消息,並不歡欣鼓舞,反倒隱隱有沉重感;二是1952年,劉少奇發表「共產 黨員要做黨的馴服工具」一文,他看到了,感歎「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三是2005年, 他在普林斯頓八十壽誕慶賀會上的演講,慶幸自己當了右派,否則,或早死了或是幫閒或成 為學棍姚文元。 作為共產黨員的劉賓雁曾自述早年經歷過這麼一件事:抗日戰爭某年,他們的小團體通 過日寇敵占區時,領導下令殺死了懷疑可能會「喊一嗓子」暴露他們的同行者「托派」。殺 死的方法是活埋,活埋時有一嬰孩,參與殺人的一個女青年動了惻隱之心,提出應該留這嬰 孩活命。 這些反人性的行徑在劉賓雁的心上留下了陰影,揮之不去。劉賓雁有善根,正與《靜靜 的頓河》裡的格利高裡同。格利高裡作為暴動軍的師長時,為趕去救被捕的同村紅軍、兒時 夥伴,跑死了一匹馬。因救不及,憤怒的差點殺死了動手殺掉了紅軍的長嫂。這個善根我看 是與生俱來的,當然還要加上一點後天的悟性。同是善良的嫂子妲麗亞就與格利高裡不同, 就是缺了這一點後天的悟性。劉賓雁的善根與悟性,使他一開始就對共產黨的悖理逆性有潛 意識的反感和防範。這就是他對自身作為一員的中共奪取了政權,馬上就要有榮華富貴的前 景反倒隱隱有沉重感的緣由。 劉少奇著文號召共產黨員做黨的馴服工具,這是共產黨的黨性和劉少奇的本性決定的, 順理成章合乎自然。但在同為共產黨員的劉賓雁則不行。劉賓雁的血液裡除了有善根,還有 自由的基因——他參加共產黨,就是尋求自由。真實的劉賓雁不願做馴服工具,平實的劉賓 雁在50餘年後回憶這段往事時說:「我當時就覺得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沒有嚴辭譴 責,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故弄玄虛。普普通通、平平實實。這就是劉賓雁,真的平實,平實 的真。人性是沒有虛假的,是無需虛假的。與劉賓雁同代人的戈揚在過了4、50年後還說: 「學雷鋒總還是好的吧。」也是一種十分美好十分難得的真實。就因為戈揚不會作假,戈揚 認識如此。劉賓雁的真實像格利高裡,戈揚的真實則類乎妲麗亞。 劉賓雁2005年2月27日在普勒斯頓的演講是悟道之言、得道之言,其內容,其神態其舉 止皆臻於平實真實的極致。 一般來說,都是說打了右派,九死一生。劉賓雁卻說,幸虧打了右派,免卻一死。不明 底細者,或以為矯情。未知這卻是劉賓雁另一平實的真,真的平實。劉賓雁的右派生涯因種 種原因相對而言並不像許多右派那樣妻離子散,歷盡磨難,苦如黃連,險死還生。倒是同是 右派聞人的海默,1963年被陳毅平反禮遇,文革時因此被裝進麻袋活活打死的真實,遠隔43 年後,餘悸猶在劉賓雁腦際震盪。劉賓雁就敘說自己這「偶然」的緣分,被打成右派,卻躲 過了墮落與死劫。 人有善根,也有惡念。人性之醜陋,在《靜靜的頓河》裡隨處可見,幾乎每一個人物都 有其醜陋的一面。這正是人之所以為人。蕭洛霍夫不避忌此,也是鑄就《靜靜的頓河》垂之 不朽的原因之一。劉賓雁當然肯定也有其人性醜陋的一面,同蕭洛霍夫一樣,劉賓雁不避忌 不諱言自己的醜陋,他明言自己可能會成為幫閒、會成為學棍姚文元。環境改變人,形勢比 人強。人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軟弱的一面是經不起反覆的揉搓「考驗」的。 80年的人生,對人生的感悟,不可能永遠心明如鏡、一以貫之,曾有的迷惘、徘徊、矛 盾是最自然不過的真實,穿雲破霧,找到光明是一種可能,最終仍然在兩難的抉擇中也不是 不可能而是很自然的。無論是那一種真實,都是善的、美的,唯獨矯飾、作假,會破壞真實, 從根基上拿掉了善美。 那些拍著胸脯,慷慨激昂振臂高呼豪言壯語者或許真是一時的英雄;那些超然者,無論 是真超然,還是假作超然,置身事外,語總玄虛,高人一等,或許是智者隱者;但祇有歷經 磨難煉獄、遍嘗甜酸苦澀識得真的平實、平實的真的生活後,無論身心踞顛峰處低谷而仍然 直面生活絕不迴避者,才是人生的俊傑、人生的悟者。劉賓雁就是這樣的人生俊傑、人生悟 者。 劉賓雁的那次演講借助現代科技,以錄影的形式留給了後世。我有幸當場聆聽且事後觀 看了錄影。劉賓雁彼時已在癌症後期,可謂病入膏肓,但幾乎看不出他的病相,也絕無耄耋 老人垂垂老矣的龍鍾之態。東北大漢的偉岸身軀,溫文儒雅的學者風範,自然真誠的笑容, 莊重肅穆的沉思,讓人感覺到像一座沐浴在晚霞的青山。他面向數百大多數不識的大眾,如 對朋友若與家人,不疾不徐,不高不低,掏心掏肺,娓娓而談。其間,有一大段的停頓空白, 是忘了彼時所講內容很重要的「之三」,祇見他抓抓頭髮,敲敲腦袋,冥思苦想了半天,終 於放棄了,「忘了!」一笑,無奈的一笑,自嘲的一笑,也是淡然而輾然的一笑。我在聆聽 的當時,有過後一定設法去查查資料,查出他要說的這「之三」是什麼的想法。但過後、至 今,我沒有去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何須查呢?!真的平實、平實的真的演講 中間出現的「忘了」本身,就是一種平實的真、真的平實的極致。什麼都沒有這種真的平實、 平實的真重要,又何須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呢! 信義與忠誠 《靜靜的頓河》敘寫白軍紅軍雙方交戰,幾乎沒有講過信義。最典型的例子是:彼特羅 等十幾個白軍哥薩克得到紅軍承諾投降不殺,從溝底爬上來,卻立即被同村好友紅軍米沙殺 個精光。紅軍一個團千方百計投誠白軍,卻被白軍處心積慮設計讓哥薩克老漢婦孺活活打死。 這全然不講信義同中國所有小說的有關敘寫迥然不同,讓我這個讀書不多的人領略了戰爭的 另一畫面場景。蕭洛霍夫是完全寫實,還是有意矯枉過正,以揭示戰爭本身的極端殘酷毫無 信義?我不知道! 按說,信義,是全人類的共同人性,我們中國人特別講這一點。一本《水滸》,就講一 個「義」字;關雲長,義薄雲天;季布,一諾千金;樊於期,刎頸謝恩;高漸離,毀目吞炭、 擊築刺秦,都是千古流傳的美談。西方、俄羅斯的歷史、傳說裡此類例子也不在少數,為什 麼蕭洛霍夫就迴避了這一點?全冊《靜靜的頓河》,除了格利高裡和他的傳令兵普羅霍爾交 往,給人還有信義的美觀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可以說是信義的敘寫了。 信義和忠誠是雙胞胎、是聯體姐妹。《靜靜的頓河》既不要信義,也就把忠誠撇到一邊 去了。格利高裡一生,時而白軍時而紅軍的本身就毫無忠誠可言。如果說不要信義,不知道 是否蕭洛霍夫的故意,那麼,撇開忠誠,則可以肯定是肖羅霍夫的有意,因為格利高裡時而 白軍時而紅軍的一生是作者嘔心瀝血安排的。這個蕭羅霍夫為什麼要這樣敘寫呢?當我讀到 最後一卷第八卷時似乎有點明白了。 第八卷敘寫了這麼個故事:格利高裡被迫加入佛明匪幫。他們陷入絕境,祇有五個人時, 卡帕林找對佛明不滿的格利高裡商量,殺死佛明等三人向紅軍投誠以換取活命。雖然佛明是 一個殘暴、淫蕩、貪婪、無能、偽善的傢伙,但格利高裡還是十分厭惡地拒絕了。卡帕林哀 求格利高裡不要出賣他,格利高裡答應了。格利高裡兌現承諾,在佛明三人懷疑地詢問卡帕 林與他說些什麼時給掩飾了過去。當夜,佛明三人殺死了卡帕林,格利高裡則在熟睡中命懸 一線、險死還生。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什麼呢?讓我明白了蕭洛霍夫其實寫了忠 誠,更高意義上的忠誠,不是忠誠於某一方,而是忠誠於人性。格利高裡不忠紅、不忠白, 他忠的是人性,忠的是,人在絕境時也不能墮落,無論以什麼名義,都不能!佛明該死該殺, 如果在任何其他可以殺他的場合,格利高裡會毫不猶豫地殺死他,但絕不能這樣殺他!這就 是人性的底線,格利高裡守住了,也就守住了達到了最高境界的忠誠。同樣。他對卡帕林的 承諾和兌現承諾較之季布的一諾千金也更高了一個等量級。那不是千金可換的,那是人性的 極限極致! 華夏傳統文化裡有相類似的忠誠,所謂「不欺暗室」即是,孔夫子將其概括為兩個字 「慎獨」 .它絕不是一般意義上言情古小說武俠小說所津津樂道的「坐懷不亂」之類的渲染。 被人稱為「最後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對此有十分精到深刻的說明:「孔子所云:」默而識 之,學而不厭者『,古書所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 微……』此『慎獨』之學,功夫直造乎『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是,豈世俗 人所能夢見,所能意識到。談學必從嚴,否則必誤人!吾故深悔昔年之所為。」(引自梁漱 溟一九八零年復黃河清信。) 「慎獨」的指向,「慎獨」的忠誠,是人性!人性的極致,才能「天地位焉,萬物育 焉」! 由此,我想到了劉賓雁,想到了劉賓雁的「第二種忠誠」。顯而易見,劉賓雁的忠誠與 格利高裡的忠誠有同有不同。不容否認,劉賓雁的忠誠比格利高裡的忠誠低了一個檔次。無 論如何詮釋劉賓雁的「第二種忠誠」,這忠誠的指向是一個主義,一個道理,一個正確的主 義、一個正確的道理,不是人性。當然,可以說,劉賓雁希望或者說相信他忠誠的指向會是 合乎人性的。 那麼,為什麼就不能像格利高裡那樣直接指向人性呢?這就要說到他們人生道路的不同。 劉賓雁從少年時代起就有追求,追求主義、道理,美好的主義美好的道理,正確的主義正確 的道理,所有自由民主平等博愛都涵括在主義道理裡頭。格利高裡沒有什麼追求,他祇是潛 意識地希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說愛就愛地生活。所以,劉賓雁會很快地從崇高的理想墮入世 俗,格利高裡則可以說始終處在平實的世俗中又始終超然物外,雖然他是無意識的,也就顯 得更難得和更可貴。 墮入世俗使劉賓雁總希望自己是對的,或者說總不能相信自己錯了。在蘇東波一瀉千丈 一潰無遺的事實面前,在大陸當政者殘忍慘毒屠殺折磨人民的真相被越來越多地揭示出來無 需任何懷疑辯駁的時刻,劉賓雁還是希望那個殺人的主義是對的。他一邊義無反顧地譴責當 政者的荼毒無人性,一邊苦心孤詣地號呼嘴勿歪念正經。這就是劉賓雁,晚年的劉賓雁,最 真實的劉賓雁!我非常欣賞這樣的劉賓雁,因為這才是最符合人性的劉賓雁。可以說,劉賓 雁這個時候的頑固堅持,毋寧說是忠誠、追求正確美好的主義道理,不如說已進而忠誠、追 求、堅持人性了。 這正是「慎獨」 !劉賓雁若是輕易地隨大流罵主義,就不成其為劉賓雁了,就沒有 「慎獨」了!正是「慎獨」,使劉賓雁如此慎重、真實、勇敢、正直因而也更彷徨、迷離、 兩難、痛苦。 劉賓雁的不隨便,正是真;劉賓雁的忠誠、正是美;劉賓雁的慈悲,正是善。 劉賓雁的頑固、堅持,正是人性的回歸,正是人性的典範。 劉賓雁,終其一生,在矛盾中。他的猶豫、他的掙扎、他的不徹底,盡在這矛盾中!他 的真實,他的人性、他的良心、他的可貴,也無不在這矛盾中。徹底否定主義,也就是徹底 否定自己一生的追求,這是非常痛苦的事。周揚、李銳之屬,何嘗不明白主義是禍根,可就 是沒有勇氣走出來,因素很多,這會徹底否定自己一生的追求,也就是徹底否定自己的一生, 徹底否定自己一生的價值是最主要的。這是人性!劉賓雁走出了大半——否定施虐者,是人 性,但抓住主義這根稻草,以「好經給歪嘴和尚念了」為理由為安慰,自欺欺人,也是人性, 更是人性! 當然,這是局限,是劉賓雁的局限,也是時代的局限,幾代人的局限。無論胡風、章伯 鈞、顧准、張中曉、李慎之,還是張志新、王申酉、遇羅克都脫不了這局限;剛烈、徹底如 林昭,也有扮作竇兒喊冤的時刻和心態。可以說,大陸那幾代人,概莫能外,連老到成熟的 魯迅,也將人的出汗分為林妹妹黛玉的香汗和倔老漢焦大的臭汗。 黨的教主毛澤東說:「在階級社會中,每個人無不在階級社會中生活,每種思想無不打 上階級烙印。」這個教主同時是自承無法無天的皇上,掌握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利。這就使階 級性貫穿於時代中的每一個人,貫穿於每一個人的每一言行。全是階級性了,也就是沒有了 人性。文學研究所前所長何其芳被毛澤東召見時戰戰兢兢地問:文學作品裡可不可以寫人性。 毛澤東答曰:人之於味,有嗜則同。欽定人性就是「食色,性也」的動物性。這同後來的吃 飽就是人權的欽釋是一脈相承、異曲同工的。所有複雜一點的、高貴一些的人性全都推給了 萬惡的時代代表——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了。 大陸當今的境況,人性的全面沉淪墮落,愈演愈烈。目前,看不到人性復歸的希望。因 此,劉賓雁一以貫之對人性的堅守,就蘊涵著深遠而偉大的意義。 我注意到流亡作家鄭義對劉賓雁的剖析。鄭義主要是從人性人格的角度而不是從主義、 政治的層面來剖析劉賓雁的。鄭義從劉賓雁的死中發掘人性,呼籲人性的復歸。這同鄭義最 早懺悔、最徹底懺悔的思想意識是分不開的,也是總能居高臨下、置身事外、以審判者自居 的人所難以企及和不能理解的。 劉賓雁,是我們這個時代,體現最活生生的最真實的人性真善美的最大標誌。 從劉賓雁的矛盾中深入發掘,可以見出人性的真實和輝煌,正如《靜靜的頓河》中的格 利高裡。在事實的鐵證面前,在感情的漩渦中,劉賓雁尋找理性的支持來安慰來肯定自己, 這中間該有多少不解、疑惑、苦悶、猶豫、彷徨、掙扎、浮沉的痛苦!?值得慶幸的是,無 論如何痛苦,無論心在如何支離破碎地咬嚙,劉賓雁在這種極端的矛盾痛苦中仍然穩穩地、 牢牢地、定定地守住了誠實、正直、慈悲、擔當、良心!正如格利高裡。可以說,在這個意 義上,劉賓雁忠誠的指向已經不是主義,不是道理,而是人性了! 劉賓雁矛盾的本身,見出了真實,見出了人性。這是最重要的,對於劉賓雁是如此,對 於我們這個民族也是如此!多麼平凡的劉賓雁,多麼不凡的劉賓雁!多麼真實的劉賓雁!多 麼了不起的劉賓雁!我願意引用鄭義的話來讚美劉賓雁:「現在靜臥在花叢中的這個人究竟 是誰?為什麼他的人格會如此完美?」(引自「我們將長久地分享他的光榮——在劉賓雁遺 體告別儀式上的發言」)。 閒話 順便談談八九年天安門喻東嶽、魯德成、余志堅三君子被學生送交警察的事。 無論如何處置三君子,贊同、宣揚、倣傚,且不論;疑若特務、恨如仇敵、視為幫倒忙, 也在情理中;可以罵、也可打、不妨示眾……甚至亂毆至死,就如韃靼村老人婦孺妲麗亞打 死紅軍俘虜所體現人性原始復仇心理、殘暴野蠻基因一樣,都比送交警察好。就是不能把他 們送交警察!這是人性的底線問題。相對格利高裡不賣卡帕林來說,學生以至我們整個民族, 頭鑽到褲襠裡去,臉還要紅上300年!這不僅是沒有擔當、怯懦、出賣的問題,是沒了人性 還不自知的問題。沒了人性還不自知,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悲哀。 幸虧,我們還有一個劉賓雁,他在全體墮落的當口,像格利高裡一樣,堅守住了人性! 劉賓雁的意義在其真的平實、平實的真!所有與共產黨分道揚鑣與否的指責和頌揚都離 不開這真實,所有回歸人性的返樸和啟示也都離不開這真實,尤其是這真的平實,平實的真! 書和人一樣,真善美,首先是真,惟其真,善美才有著落,才是真的善美!真中既有善 美,亦有醜惡、醜陋。全然、純然的善美,無所謂善美,祇有相對醜惡、醜陋的善美才是真 的善美。如此的真善美,才是不朽的!故,《靜靜的頓河》會不朽,劉賓雁將不朽。 單是寫報告文學,為民請命,疾呼第二忠誠的劉賓雁不是完整的劉賓雁。即從政治層面 來看,也有自承「小罵大幫忙」的劉賓雁(劉賓雁對李銳語,見李銳文章)更不是完整的劉 賓雁,何況比政治複雜豐富得多的人生!我無能為把握論述完整的劉賓雁,故我借寫《靜靜 的頓河》讀後感,從真實、平實、人性的角度略談我心中的劉賓雁。 我對《靜靜的頓河》也無法把握整體,祇能如此如零敲碎打蜻蜓點水般地談點感受。無 論所見是否有點道理或是荒唐可笑,都不要緊。高興的是:我思考了,我有悟了,我認真地 參與了! (2006、3、26草於地中海畔,改於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