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群體抗爭是教育革命的前奏(續)——學生維權運動的興起與策略 (湖南)賀偉華 三、教育革命風暴的來臨 教育革命並不含有任何的暴力革命之含義,更不是用暴力與殺戮來顛覆現有的政治制度。 之所以稱之為革命,就在於它對禁錮人的思想與創造力的傳統教育理念的顛覆性價值與革命 性意義;就在於它對市場經濟多元格局下政府一元壟斷教育體制的革命性挑戰與思想顛覆。 1、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一元化教育體制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公辦高校體製成了中共建政以 來一元化教育壟斷存在依然沿襲著。以國家為主體、中共政府所主導的國家一元教育體制, 在思想禁錮、知識學術資源壟斷的前提下,限制著人們的自由思想、學術精神、學習機會, 甚至是每一個人的未來就業機會與前途,政府所主導的一考定終身壟斷教育體制,決定著人 們的榮辱甚至生死禍福。 在此,學生不是以一個獨立尊嚴與自由的個體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學習計劃與事業安排, 人作為國家政治機器的一部分或一個螺絲釘,他的生活、學習與就業完全服從於國家的需要; 受制於國家的安排。政府作為計劃經濟體制下主導教育的主體,既是投資主體,又是受益主 體,人祇不過一切都服從於國家利益與需求的、已被馴化了的工具。他既不能為自己的未來 作出安排而理性投資,也不是教育投入的受益方。這時,國家包辦了個人學習、就業與工作 的一切安排,既不存在個人教育投資的風險;也不存在學生今後就業的風險,在國家利益與 需要主導一切的情況下,投資主體與收益主體是完全統一的,個人毫無權利可言。 2、學生為投資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多元化格局對一元化壟斷教育體制的挑戰 隨著上世紀80年代下半葉所謂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時代的來臨,國家教育體系不再 承擔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費用,政府也逐步取消了幾乎所有學生未來工作的統籌計劃 與安排,國家不包分配意味著每一個學生家長及學生都必須承擔起自己的教育投資風險與學 生學成後的就業風險.此後,在日趨多元的市場經濟與社會大環境與背景下,學生家長作為 必須承擔教育風險的投資主體,其子女的未來前途已經完全決定於多元化市場的需求。教育 投資主體腳色由政府轉為個人,學生就業的機會也由社會與經濟市場來提供。 基於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的日趨多元化;隨著信息化、資訊化時代的到來,豐富多彩的 社會、文化、經濟需求,個性化、多元化經濟特徵的出現,對思想自由基礎上能突破傳統戒 律禁錮與思維框架限制的創造性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競爭的多元社會與市場需求期待著一 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化教育體制的形成。 民間自生自發的、不與權力結盟的民辦學校的誕生;政府無法封殺的網絡教學的出現; 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都以其不可阻擋之勢挑戰著政府當局計劃經濟體制 下殘存的一元化壟斷教育體系,人們在政府以學歷認證為手段控制學子市場准入機會的體系 之外,尋找著個人的發展空間與機會;同時,無法獲得教育資格認證的民辦學校也在國家壟 斷教育體制之外,狹縫中求生存,僅僅北京地區,已具規模的民辦打工仔學校就有兩百多家。 與此同時,網絡化時代在人們的虛擬世界中提供了一個個最佳的平等競爭學習平台,造就了 日益多元化的專業化人才;形成了與世界接軌的、高水準的行業用人選材標準及專業性企業 與行業協會。 作為市場經濟下人才吸收與消化的主體,這些高水準企業與行業協會,原本應該超越於 政府的壟斷控制,而與多元化的民間專科學校及學院一起為學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就業服務。 然而,卻在強權政府的壟斷與控制下,祇能接受獲得官方認可的公辦名牌大學的、有國家學 歷認可的所謂標準化人才。民間民辦學校如果不與權力結盟,而借助公辦大學的名義「借殼 上市」的話,都將在政府的政策封殺與武力清剿下從公開招生走向地下運作。在政府刻意營 造的文憑至上的社會氛圍中,沒有文憑者即使身懷絕技,也大多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被歧視、 被淘汰,甚至找不到進入市場參與公平競爭的機會。一紙文憑,封殺了多少莘莘學子;一元 化壟斷教育,葬送了多少學子求學的希望?由此而導致了基於財富掠奪目的、與市場經濟公 平競爭原則背道而馳的產業化國家公辦教育的崛起,從此,大學擴招成了國家搜刮民脂民膏 的利器;濫發文憑成了大專院校謀取暴利的捷徑。 今年以來,學生為文憑而自發的群體抗爭,預示著倍受蒙騙者的覺醒,預示者學子作為 教育投資者對主體意識的追求、對個人利益的勇敢捍衛.一個學生群體維權時代已經來臨, 他們用憤怒的雙手,撕碎形同廢紙的一張張文憑;他們用暴力與吶喊,向控制左右其命運的 欺詐性壟斷教育制度發出最強有力的挑戰。在心情平靜之後,他們還將更理智的發起學子社 會聯動維權,向貪婪而罪惡的集權教育體制,發出更加有力的挑戰!中國教育革命的風暴已 經來臨,讓我們用思想的力量,來尋找國家壟斷性產業教育體系的最薄弱還擊,為社會力量 崛起後,摧毀其制度性根基,指明正確的方向。 3、國家壟斷下的產業化教育腐敗現實 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哪裡有壟斷,哪裡就有特權、有腐敗、有欺詐性掠奪與 謊言。凡壟斷性產業所控制的地方,都是公平競爭市場無法到達處,因此西方社會才有維護 公平競爭與平等機會的反壟斷法。國家壟斷性的教育產業化改革與發展,是與市場經濟建設 背道而馳.它造成了三個吞噬知識分子基本良知與責任的貪婪惡瘤:學術腐敗、科研腐敗及 教育腐敗。而教育腐敗是建立在壟斷性的辦學與學歷資格認證上的,祇有獲得國家教育部核 准授權的公辦高等學府,才有資格向學生頒發文憑;授予學歷、學位。 學歷、文憑與學位,則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學生畢業工作後評定工資級別、評定職稱、轉 干、提拔的主要根據。文憑就像打在人身上的一個烙印,成了個人在生活、感情、事業上取 得成功的根本性前提。時至今日,這種文憑至上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國家高等學府所壟斷 掌控的文憑依然是絕大多數行政、事業、企業單位選擇用人的根據。沒有文憑,意味著被阻 隔於就業機會、陞遷機會、財富機會之外,從此成為被邊緣化的無業遊民。人可以無才、無 識、無學,但不能沒有文憑.這種計劃經濟體制下沿襲的用人陋習,至今主宰著人們的生死 沉浮,成了引發教育腐敗的根源。幹部為了陞遷不惜重金買文憑;學子為了就業寒窗苦讀為 文憑;學無所成者行賄送禮為文憑,卻不再有人為知識而苦讀;為學問而探索。學歷、文憑、 學位這些原本用來評價總結個人學習成績的手段,卻變成了用金錢可以收買而弄虛作假的東 西,教育腐敗由此而起。 為了買賣文憑謀取暴利,國家高等學府編外大量招生,上世紀8、90年代是成年班、代 培生、干訓班。而2000年以後,開始全面的大規模高校擴招,凡知名高等學府,下設許許多 多所謂民辦的專業學院、獨立學院、國際學院。那麼什麼叫「獨立學院」?獨立學院就是由 國家公辦大學創辦的所謂「民辦專科學院」,表面上是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學生文化素質, 實際上是以擴招為手段的商業性贏利投資項目。其辦學經費除學生學費外,大多數靠銀行貸 款。辦學虧損,由國家銀行銷債;辦學盈利,則院校教職員工私分,一個多麼貪婪而有進無 出的錢袋? 據2006年10月9日國內文萃報報道:「教育部最新公佈核准的獨立學院有233所,它們承 擔著30%左右的本科生培養任務……『有些獨立學院根本不招上線的考生,留著指標招沒有 上線卻願意交更多錢的學生。』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院長孫松發說.」 以湖北大學所創辦的「國際教育學院」國際班為例,湖北工業大學的劉老師是這樣說的: 「說是國際班,實為國內班。沒有通過考試的,拿不到國外文憑,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每年 上萬元的學費不說,還白白耗費了4年的青春。」 贏利,成了國家壟斷性教育產業的主要動機與目的,然而,按照國家政策和常規,類似 國際班這樣的學生是不可能取得國家統招學生的學籍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投資與學費被學 院騙取之後;他們的青春在學校荒廢之後,最終卻得不到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用人單位通 過網絡向教育部門驗證的結果:文憑是假的。當中央衛視把這些所謂民辦專業學院教育腐敗、 文憑欺詐的真相揭露出來以後,所有的學生都憤怒了起來。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服 裝學院萬多名學生,不滿文憑不獲承認,週二晚在校內爆發大規模暴亂.就是由於教育部下 令二級學院與「母校」脫勾,文憑必須標明是民辦二級學院,以保證名牌大學的品質!而引 發的。原本就為未來工作與就業憂心忡忡的學生一旦發現自己四年寒窗苦讀、高昂的學費換 來的不過是一張一文不值的廢紙時,他們終於憤怒起來了,曾經的綿羊一旦面臨生存絕境, 終於變成了不顧一切的猛獸,把一切的憤怒宣洩到直接搾取其錢財、荒廢其青春的國家欺詐 性教育機器——民辦獨立學院——身上。他們想不到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獨立學院 不獨立,國家壟斷的教育產業窒息了真正民辦獨立學院的產生。教育壟斷與霸權下的學術腐 敗、科研腐敗、學歷腐敗,就像一個個貪婪的惡性腫瘤,雙向汲取的國家資源與社會資源; 騙取著民間學子匱乏不堪的養命錢及國家財富。 政府壟斷性的教育產業,既禁錮了學子的思想,限制了他們的思想自由與創造力;又搜 刮殆盡學子的家財;還控制著他們的未來。教育腐敗,中國大學生揮之不去的惡夢。 4、大學生維權的策略 1)短期目標:作為資金、智力與青春投資的主體,索回應得的學歷資格證明如果這是 一個崇尚真才實學的社會,如果大學生們能夠為知識而知識,學有專長,那麼,即使得不到 國家認可的文憑,也根本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還深處於一個文憑至上的用人取才 制度當中;上世紀以來形成的文憑學歷至上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在我們還無法迅速改變這 一殘酷現實的今天;在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時候,大學生維權的短期目標當然是拿回自己應 得的文憑.但絕不應該像10月24日江西服裝學院所發生的那樣,來個徹底的打砸燒。而是應 該像10月29日所做的那樣,在克制之下,聯繫十所甚至更多學院的學生,同時和平理性的組 織罷課、靜坐、遊行或絕食,不給政府任何鎮壓的理由,卻把解決問題的要求提交給了政府。 祇要問題不解決,全國這233所同等遭遇的民辦獨立學院的學生絕不復課.如此,拿到真實文 憑這一短期目標將可能實現,並在此基礎上糾正利益瘋狂追逐的壟斷性、產業化教育制度。 而如今的情況卻是,騷亂給了政府及時撲滅集體抗爭烈火的藉口,在學生還沒有廣泛動員起 來之前,就已經被政府分化瓦解了。即使現在政府承諾局部解決,也不會從制度問題上尋找 解決方案,根除問題的根源。 2)學生維權的第二步:教育主體的回歸,投資與收益者的統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個 人被剝奪一切自由選擇權利,國家負責個人的一切教育培養投資及工作安排,這時,投資主 體、投資者的目的、投資後的收益是統一的。學生既無任何投資風險,也無任何收益可言。 在沒有權利的情況下,根本無權可維.而市場經濟建設近二十年之後,情況已經大為不同。 國家作為壟斷教育產業的受益者,已經不再承擔學生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民辦專科學院尤其 如此。未來就業的風險也由學生自己承擔。這時,教育的主體原本應該回歸於學子,卻依然 受制於國家教育產業的經濟動機與政治目的。學非所用、投資收益分離問題嚴重,國家教育 動機與學子學習目的、投資目的、就業目的嚴重背離.這時學子及其家長的高額教育投資並 不能帶來未來就業的同等機會,不能帶來可預期收益,真正的受益者卻是壟斷性的國家教育 產業.打破這種教育壟斷格局,實現教育主體對投資主體、收益主體的回歸,讓教育真正服 務於學子、服務於市場需求,則是涉及到根治教育產業壟斷弊端的根本性的學子維權途徑。 中國教育革命的風暴由此而起,它將徹底改變教育產業不公正的、非法的財富掠奪現狀,為 國家九年義務教育之外的教育市場化、為實現教育公正奠定基礎,為此:首先要實現的目標 是教育市場的全面開放:這意味著降低甚至清除社會投資教育的門檻,取消政府對教育資格 認證的壟斷。從此,教育質量的優劣根據,由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規律來判斷、 來確定,而不是任何人及壟斷性的部門可以任意操控的。祇有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打破國家 與政府對教育市場准入的特權壟斷,才可能讓民辦教育與國家公辦教育平等競爭,實現教育 公正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培養出成千上萬符合市場需求的、比爾*蓋茨型的創造性人 才;培養出不勝枚舉的、貢獻於人類社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因此,中國教育事業的騰飛、 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能否繼春秋戰國之後再度崛起,都有賴於我們能否動員社會的力量, 強制政府退出對教育市場的強權干預,實現教育目的與動機的是社會回歸.第二個要實現的 目標是學生市場准入的全面平等開放:高等院校應該是一個為知識而知識、為學問而學問、 為科學而科學的清靜之地,它不應該成為財富欺詐與掠奪的淘金場,更不應該成為壟斷教育 資源、壟斷市場准入機會、控制學生未來的教育霸權。學生素質的優劣、學生的未來前途也 應該決定於公平競爭的社會與市場;決定於受教育者一生的個人努力與奮鬥,而不是高校的 一紙文憑可以任意主宰與限制的,更不是學習期間一時一刻的表現可以決定的。在基於瘋狂 利益追求的國家教育產業濫發文憑而導致全社會不信任之際,學生維權的第三步是徹底否認 顛覆這個國家學歷認證系統的壟斷性評價資格,在以學子求學目的與動機為主體、以社會與 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開放性社會辦學的前提下,讓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規律來判斷 確定學子的優劣、確定學子的未來。 曾經聽說許多大學教授、校長之類的高級人才,到了國外,他們的所有學歷、學位都變 得一錢不值,他們和中學生一樣,必須從零開始,進入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資格,也都必須 在不斷的工作與學習中一步一步的考取。即使真才實學的教授,也有一個忘記自我的過程。 從公司的最底層做起,他們必須用智慧與勤勞來表現自己的實幹精神;用發揮專長與潛能來 體現自己的能力,獲得老闆的信任及遷升的機會。從忘記自我到找到自我,這是在公平競爭 市場環境中人人都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而我國的市場經濟,在清除特權關係與腐敗因素後, 也必將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學生維權,首先從思想與觀念的革命性轉變開始;從顛覆政府壟斷性教育資格認證、學 歷資格認證開始;從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教育市場的構建開始;從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元化 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制度的理性構築開始。祇要學子們能夠摒棄暴力思想、明白問題的根 源所在,從和平理性、集體聯動的一致行動開始,用有限目標的實現來逐步推動教育制度的 改革,完成宏大的理想。那麼教育革命風暴後的彩虹,將無比的美麗、奪目、壯觀.讓我們 用學子個人權利的勇敢捍衛,來完成天賦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構築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