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評朱鎔基的經濟改革 (湖北)荊楚 老實說我不太懂經濟。我不能將「經濟」這一概念進行微言大義的解釋,也不會玩概念 空轉,更不會搞空對空的文字遊戲。但我認定亞當。斯密對經濟的基本定義——那就是如何 把國人的勤勞智慧激發出來,以使國人將勤勞智慧用於創造社會財富,以使國人建立一種品 行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導向,以使人民富裕起來,以使社會財富增加,以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 活。當然,圍繞激發國人的勤勞智慧來增加社會財富這個中心目標,而對再分配製度的設計、 討論和調整,也是經濟學研究的範疇。但丟棄了這個中心目標,祇在再分配問題上打轉轉, 並將這種打轉轉說成是經濟學。哪怕他是政界高官,哪怕他是學界泰斗,我祇能說他們是懵 懂無知,是走火入魔。 朱鎔基擔任副總理期間,鄧小平說他懂經濟,於是就讓他奪了李鵬的權,讓他兼任了中 央銀行行長的職權,主導中國經濟運作。嗣後鄧小平又讓他完全取代了李鵬,正式當上了中 國的總理。 當年我也認為,能有一個懂經濟的人出任中國的總理,也許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但朱鎔 基剛一上台,他就說:現在地方集中了過多的財力,致使中央錢袋空空,所以要適當上收財 權云云。 於是就有嗣後的稅收管理體制的「改革」,即基本否定了胡趙體制的「財政分灶吃飯」 的地方利益,卻保留了胡趙體制的結構框架。也就是把國稅和地稅進行拆分,把主要的稅收 項目全部收進中央的錢袋之中,而把邊角零散的稅收項目留給了地方…… 當年我擔任著工商銀行基層機構的一個弼馬溫——信貸科長。常常與全國同行定期相聚, 來討論投資決策問題和溝通資訊。因而知道各地財政都陷入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糧的窘境之 中。各地財政為了拿到胡趙「分灶吃飯,超額分成」體制的好處,乃連年需要銀行協助搞 「財政空轉」。通過這種掩耳盜鈴的操作拿到較高比例的分成。否則各地政府就面臨著發不 出工資的窘迫之中。 而朱鎔基甫一上台,就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當時我實在感到迷糊。於是就想,朱鎔 基是不是完全脫離了社會?完全生活於禁宮之中?就像晉惠帝那樣,當他面對大臣進諫: 「百姓無糧,餓殍於途」的時候,晉惠帝竟然是脫口而出——「胡不食肉糜?」。 對於這些疑問,當年,我搜集了許多有關朱鎔基的出版物來閱讀。在一片諛詞滔滔、馬 屁滾滾的頌揚中,我的疑問始終得不到解答。於是就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解答心中的疑 問。通過我的觀察和思考,最後得出的結論,竟然讓我自己也大吃一驚。 金融調控和貨幣政策改革 如朱鎔基對金融體制的「改革」。由於中國的金融系統採用了龐大嚴密的分支行制設置。 這種分支行制設置,各家銀行都自成體系,剛性控制十分嚴密。幾乎完全架空了中央銀行調 控國民經濟和調整貨幣供應量的功能。使金融宏觀調控的效果,幾乎是等於零。 中國的金融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等說法,在外行人看來,顯得很神秘。其實在明眼人的 眼裡,這完全叫扯卵蛋。不像美國的格林斯潘,他祇要動一動手指頭,全世界都要產生經濟 上的「地震」。 朱上台後,想改變這種調控失效和貨幣失控的狀態,於是就強化中央銀行的權力。其結 果呢,強化了的權力,變成了中央銀行和其各級下轄機構撈取部門利益的特權,讓中央銀行 賺了個缽滿盆滿。中央銀行內的員工,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而其他銀行體系內的「明眼 人」,則破口大罵朱鎔基的胡搞亂政。這種不改變各家銀行分支行設置的格局、卻想實現中 央銀行的功能的做法,等於是瞎子點燈。朱鎔基雖然看到了問題所在,但不知道產生這些問 題的原因。就像是父親生病,卻給兒子開藥服用。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確實比李鵬要強一些 的。 當時我就猜想,朱鎔基身邊的智囊和高參,是不是都是一些高衙內式的人物?他們去美 歐鍍了幾年金,都是一些對西方學理半生不熟、生吞活剝的「洋海龜」,不知道問題的癥結 何在,所以就不知道對症下藥。 要是我,就拿這個分支行制開刀,把它改造成美國式的單元制設置(中央銀行除外)。 並配套頒布銀行業的反壟斷法,建立維護金融安全的保險制度……這是現代社會銀行體系設 計的較優方案。要改,就一步到位。但我那時還在職,我哪敢這樣說?這豈不是僭越犯上? 豈不是目中無人?那可是官場上的大忌!弄不好,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的。 削減教育、科研、衛生福利經費 朱確實很會抓錢。在他當總理時期,他覺得各級教育、科研、衛生福利等機構佔用了太 多的財力,於是就削減乃至卡斷了這些機構和部門的奶水,要他們「自己找飯吃」。隨後就 有「教育產業化」的「改革」,迫使許多工農子弟因經濟原因不能上大學;隨後就有削減國 民醫療衛生保健上的投資,迫使這些機構祇能大幅度提高醫療收費來養活自己,讓很多小老 百姓祇能在家裡等死,也無力去醫院看病就診;隨後就有那些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經濟效 益」的許多科研機構被掐斷經費來源,讓他們自生自滅,這叫「財政減負」;隨後就有為農 業服務的病蟲測報和農業技術推廣的機構被裁切;隨後就有許多地方性水利設施和管理機構 被減省等等。 經朱鎔基這麼一「集中財力」之後,本來入不敷出的地方財政,就更加雪上加霜,就更 加捉襟見肘。於是地方官員經常為經費問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經常因為發不出工資,而 愁眉不展、苦不堪言。更為要命的是,各地為運轉經費愁眉不展、苦不堪言的情況下,中央 更是大幅度提高公職人員的薪酬,嚴令不得拖欠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等等。而這一切,卻是中 央請客,叫地方財政數錢。 經朱鎔基這麼「集中財力」後,中央大員的手上,牢牢握著地方的命根子。地方為了拿 到這些經費,祇好紛紛去投機鑽營,去行賄送禮。我所知道的一個廳長,常常帶上20餘萬現 金,坐飛機去找中央大員「賭博」。他自己在賭桌上故意大肆「放水」——把20餘萬元輸了 個精光,而故意讓中央大員贏了個缽滿盆滿。第二天早上,中央大員大筆一揮,就讓他帶回 來幾百萬的支票…… 經過朱鎔基這麼一「改革」,地方官員被逼無奈,於是就抓住什麼就是什麼,先解決了 今天燃眉之急再說,哪管他坑蒙拐騙,哪管它是暴力搶劫。反正是「黑貓白貓,能夠來錢, 就是好貓」。也不管是貪官還是酷吏,能解決財政危急的,統統是好官和良吏。這就使得地 方上的百姓們,在本來就苦不堪言的盤剝下,更加雪上加霜。各地祇好將小老百姓們放進油 鍋裡炸,不炸得青煙直冒,決不鬆手。有的人竟然被逼得走投無路,於是以死相抗。而面對 這些「新情況」,一些地方官員放出狠話來:「如果刁民以死相要挾。要上吊,就給他準備 好繩子;要跳樓,就給他準備好梯子;要跳井,就幫他掀開井口。」 在這種情形下,很多地方官員長期被弄得焦頭爛額,常常是脾氣火爆,也被搞得心浮氣 燥,恨不得一鎬頭下去,就掘出一大舵黃金來。 在這種情形下,以致地方為了維持財政經費收支平衡,遂使當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乃 需要經常性組織浩浩蕩蕩的「執法隊伍」,層層加碼地去向那辛酸苦難的農民收取那「三定 五統」,以解財政上的燃眉之急。但卻是將斗米小民們推進了「大白天需要打電筒走路」的 黑暗深淵之中。 如果想開一家公司或門市部什麼的,還沒有開張營業,那些收稅和收費的衙門,就如蠅 逐臭,紛紛找上門來。稍有不從,抄傢伙砸家什並抓人。當你要求自己供養的政府提供相關 的服務時,這眾多的權力部分,都是一座座小民百姓的閻王殿。如果不雁過拔毛地放大血, 你的事情就休想辦成…… 這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稅費負擔過重,導致工商業萎縮;工商業萎縮,導致稅 費收入減少,則需要想方設法提高稅費標準,加大徵收力度;提高稅費標準之後,則進一步 引起工商業的萎縮…… 這些年來,地方政府對這些敲骨吸髓的徵收沒有絲毫放鬆的前提下,又找到了許多「多 快好省」的創收途徑——先是賣城市戶口,將這種城鄉二元隔離所造成的身份歧視——城市 戶口大肆迫賣變現,用於貼補地方財政的入不敷出。 當賣戶口這種騙人的伎倆不再吃香的時候,接著就是將前幾十年人民血汗積累並構建的 職工福利公房,進行「住房制度改革」,將這些歷史積累下來的財富變成現金,以貼補地方 財政的困窘。 當職工福利公房賣完之後,接著就將前幾十年積累的工商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通過這個「股份制改造」,將幾十年人民汗水積累起來的不動產變成現金,以貼補地方財政 的困窘。 當工商企業賣完之後,接著就以低價強征,向農民圈地,然後高價賣出,從中套錢變現, 來貼補地方財政的困窘。 當然還有以修築高等級公路向車主攔路收費;以政府名義大肆拋售福利和體育彩票來圈 錢套現的等等方法,來補貼地方財政的虧空等。 於是閭巷百姓玩笑著說:也許有一天,當這些騙人、坑人、蒙人的圈錢套現的方法,不 再讓小老百姓相信的時候,當現有不動產和土地資源被賣光了之後,我想地方財政為了籌集 到必要的財政資金來供養其龐大的官僚機構,祇能賣空氣了——即按每個人每天呼吸多少空 氣量,得向這財稅部門交錢,否則就用膠布把你的嘴巴鼻孔堵住。 「破冰之旅」的「外交成果」 朱鎔基也很會花錢,如朱鎔基在暗中取代李的過程中,以他手上巨額的美鈔歐元為釣餌, 開始了廣場喋血後的「破冰之旅」。他僕僕風塵地出訪西方大國,把大把的鈔票,灑向西方 國家的財團和各種利益派別。把西方國家的財團和各種利益團體搞得發瘋。於是這些人便紛 紛為中共美言,向民主政府施加壓力,以獲得朱鎔基手上的歐元美鈔……使朱的「破冰之旅」 取得了豐碩的「外交成果」。朱的外交才能,確實令國人刮目相看。不少民主國家的機會主 義傾向,被朱充分的進行了利用。不少民主政府的官員們,也被朱鎔基玩暈了頭。 朱鎔基還要不顧國內人民的死活,來體現大國威儀。他要在國際上承擔穩定亞洲金融和 貨幣的義務……香港「收回」後,西方世界可不領情,財政、經濟、金融一落千丈。又趕上 亞洲金融風暴,印尼獨裁者隨之垮台。朱就大把投錢去救香港……後來竟然成了常例——每 年要給香港特區政府數千億的財政補貼。長此以往,我真不知道,收回香港是禍還是福?或 者說,這僅僅是為了黨官們虛偽的面子,卻讓全國人民背上了一個沉重的財政包袱。 亞洲金融風暴,引發印尼獨裁者垮台,也引發印尼民眾非理性的怨憤發洩。而可憐的華 人,卻成了這些暴徒的唯一出氣筒。華人的悲慘遭遇,讓全世界都為之傷心落淚。中國政府 為了體現其不干涉內政之一貫原則,就對華人的悲慘遭遇睜眼閉眼。哪怕是跑去中國大使館 避難,使館人員祇能接受北京的指令,將受難華僑推向火海……倒是台灣和新加坡當局,接 回了許多受難的華人……中國政府韜光養晦的絕世謀略,確實是深不可測。朱鎔基「宰相肚 裡能撐船」的寬闊胸襟,也確實能讓國人刮目相看。 朱鎔基出手也很大方。他訪問美國之時,因為當年中國民航多購了幾架歐洲空中客車公 司的客機,引起波音公司的嫉妒。於是就波音總裁就拜託白宮克氏,趁朱訪美之時,順帶地 提一下這個問題……克氏僅向朱說了一下,話還沒有說完,朱立即答應訂購70架波音飛機。 弄得波音公司幾乎要跳起來,實在不敢相信「中國政府」伸出了一枝這麼巨大的「橄欖 枝」……也弄得歐洲空客公司嫉妒非常,幾乎要吐血…… 為了打壓台灣同胞的外交空間,朱鎔基受命去拉攏太平洋上一個僅有一萬多人的小島國。 朱鎔基一開口,就答應給他們1.6億美元的支援。平均每人可以分到1萬6千美元,條件是與 台灣斷交……於是這個小島國就對台灣同胞背過臉去,向「中國政府」握手言歡。要不是他 們貪得無厭,又去台灣敲詐更多的美元,從而抖出了這個醜聞內幕。也許朱鎔基把全國人民 賣了,國人卻還要天天高喊著:「朱鎔基堅決反貪,萬歲、萬萬歲」呢! 中國政府外交手腕的爐火純青,確實讓我歎為觀止。朱鎔基確實在美國和歐洲諸國出盡 了風頭,打破了廣場喋血後的外交困局……且使這個「優良的外交傳統」,一直保持到今天。 用這種手段,在國際舞台上縱橫開闔,收放自如,無往而不利……為「中國」爭取到很大的 「國際地位」…… 朱鎔基經濟改革的兩個特點 縱觀朱鎔基的「經濟改革」,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是,當關係到造福普通民眾的政策 出台時,最能體現「中國特色」,即最沒有效率。總像病牛耕地,一步三搖。總是不能獲得 通過和組織實施。就算正式通過了這類條例或提案,也是將其高懸天空,落不到實處。那真 是「千呼萬喚不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如義務教育法,養路費按燃油消耗收取的方法。 如廢除那血淚斑斑的收容遣送制度,廢除那踐踏憲法刑法的勞動教養法等等。而如果是關係 到官僚階層、壟斷階層、特權階層的利益的時候,則最能體現辦事效率。那真是聽見風就變 成了雨,雷厲風行,毫不含糊。 其二是,當關係到官僚集團的待遇、特權階層的福利的時候,就要努力向世界先進水平 靠攏,就要提前加入WTO.當關係到大眾福利、普通民眾的福祉的事情,就強調中國特色,強 調中國的家底薄、起點低,要人民要忍耐暫時的困難,要理解政府的難處云云。這種例子俯 拾皆是。 許多人或被朱鎔基慷慨激昂的演講所迷惑,或受到知識素養的限制,或被假大空的單向 性宣傳所欺騙,所以就看不到朱鎔基「經濟改革」背後禍國殃民的本質。還有一些人,往往 滿足於吹糠見米之後,就以為是很大的發現和收穫。而我的思維方式卻是在吹糠見米之後, 還要想到水稻,想到秧苗,想到稻田,想到施肥等等。從而使我在過去的工作經歷中,造成 了許多不必要的尷尬。 共產黨宣傳機器吹噓的東西,與自己觀察分析的結果是如此南轅北轍。鄧小平看中朱鎔 基,說朱鎔基「懂經濟」,在我看來,是在對國家和民族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