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托特內宣言》——對傳統國家觀的超越 方勵之 溫托特內(Ventotene)是那不勒斯海灣外的一個小島。南北長3公里,東西最寬處,祇 有800公尺。它距卡普裡(Capri)島不遠。卡普裡是大大有名的旅遊勝地。溫托特內則寂寂 無名。不過,溫托特內真正是一個「聖地」。現任的意大利總統就職後,第一個參訪地,就 是溫托特內島。就像中共新領導一定要參訪井岡山或延安一樣。溫托特內島是歐盟的一個發 源地。故事源於斯皮內利(Altiero Spinelli, 1907-1986)和他的《溫托特內宣言》。 斯皮內利,意大利人,17歲加入共產黨,反對法西斯政權。1927年他20歲,被莫索裡尼 當局抓捕,隨後10年在監獄,又加6年被禁制在溫托特內島。早在1941-1942二戰最艱難的年 代,斯皮內利和羅西(Ernesto Rossi)等獄友就開始大膽想像,為西歐的未來勾畫藍圖。 當時,斯皮內利已放棄了共產主義信仰,轉而熱衷於超國家的整合(supranational integration),發展他的歐洲共同體思想。他們在溫托特內島起草政綱,寫在香煙盒上, 偷運出島。成為《溫托特內宣言》 (Ventotene Manifesto)。除了政治上的重整歐州等概 念,統一歐州貨幣,統一歐州軍隊等想法,在《宣言》中都有提及。《宣言》最早在意大利 反法西斯的抵抗運動中流傳。1943年美軍偷襲並解放了溫托特內島。斯皮內利重獲自由。正 式發動了「歐洲聯邦運動」(European Federalist Movement), 由斯皮內利領導。他們 的行動口號是:「是時候了,是行動的時候了,是創造新人的時候了,讓我們推動a Free and United Europe」。二戰結束後,《溫托特內宣言》倡導的歐州整合觀念漸漸被西歐各 國接受。1957年,羅馬條約簽訂,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隨後逐漸發展成歐盟。斯皮內利 被公認是歐盟的奠基人之一。 今年(2007)是斯皮內利誕生100週年。歐盟紀念他。他的一生正好反映了20世紀歐洲 的演化。從共產主義思潮的流行,兩次大戰,反法西斯抵抗運動,到歐洲共同體思想的興起, 再到1984年歐洲議會正式接受了斯皮內利方案(Spinelli Plan),即聯邦歐盟條約。斯皮 內利的晚年,致力於歐洲憲法,至今尚未成功。這就是歐洲一百年走過的道路。 歐洲議會的跨國黨團準備出版《溫托特內宣言》的中,俄,阿拉伯等文譯本。他們約我 為譯本寫一篇簡短引言。 歐洲議會秘書給我傳過來兩個《溫托特內宣言》中譯本,一為繁 體,一為簡體。譯文不盡相同。有趣的是,對「For a Free and United Europe」這一句簡 單口號,似乎沒有一種譯本能在中文語境裡精確地清楚地表達斯皮內利的原意。 第一個直譯是:「為了一個自由和統一的歐洲」(繁體本)。此譯不太妥當,甚至誤導。 斯皮內利推動聯邦歐洲運動的第一動機,是反對民族主義的氾濫,反對強權之間的戰爭。他 認為,以民族或種族主義為基礎的極權國家,是現代文明的危機之一。他認為,消除這種危 機的道路是改革歐洲,進行超越舊有國家結構獨的整合。「統一」是最常用的一個中文政治 詞彙,從公元前221年大秦的第一次大統一,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的統一事件。然而,這些 統一很少有和平的。相反,統一經常意味著武力和戰爭,意味著專制政體的強化,意味著國 家機構的鞏固。這同斯皮內利主張的「拋開舊有的國家結構」正好相反。所以,《溫托特內 宣言》中的「United」似不應當與漢語語境裡的「統一」認同。 另一種譯本是:「為了一個自由和團結的歐洲」(簡體本)。讀起來,很像一個共產主 義口號:「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斯皮內利早年是共產主 義者。而且,他也承認他的歐洲重整模式部分地來自對國際主義的嚮往。但在《宣言》中, 有關共產主義的論斷已是: 「經濟全面國家化…祇會培植出獨裁政權」 .二戰之後,高舉 國際主義團結大旗的共產主義陣營,最終以國與國之間的對立和戰爭解體。沒有絲毫「拋開 舊有的國家結構」。所以, 「團結起來」「 團結萬歲」 等等也不是《宣言》所追求的 「United」。 也許,仿照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譯法,我們可以把口號譯為︰ 「為了一個自由和合眾的歐洲」。然而,歐盟創建者們似乎也不十分認同美國的United.整 合的歐洲並沒有叫做歐羅巴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Europe), 而是稱為歐盟 (The European Union)。講一個有關的子故事。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盟的第一個試探 性行動是1954年成立了歐洲核研究中心 (Centro Europeo di Ricerche Nucleari),簡稱 CERN.最早由歐洲的12個國家組成。CERN的奠基人之一是羅馬大學物理學教授Edoardo Amaldi (1908-1989)。1979年2月,Amaldi 一行訪問北京。他當時主持羅馬大學的引力波 探測。Amaldi在北京除了講引力波,還談到他們當年創建CERN時,如何努力不要美國介入。 在CERN之前,歐洲的共同事務無一不由美國來統合和領導。那是馬歇爾方案的年代。但 Amaldi等CERN創建者則堅持,整合的歐洲可以重建物理學。無需美國領導。大戰雙方(德意 和英法)的物理學家,可以超越國家壁壘,一起工作。CERN是歐盟模式的第一個小樣試驗。 小樣試驗很成功,它證明,至少部分拋開「舊有的國家結構」是可能的。西歐由兩次世 界大戰的策源地,由獨立國家林立的火藥桶,成功地轉型到今天的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共同體, 原因諸多。一個理想主義的原因無疑來自《溫托特內宣言》,它第一個強調現代歐洲文明的 發展需要超越,即超越傳統的(或拿破侖時代以來的)國家觀(愛國觀),民族觀,統一觀, 獨立觀。祇有如此,歐州才有可能「在所有成員國的憲政體制上建立共同體」。所以,中譯 名的引起的困惑,不是由於譯者的水平。可能是因為,如今似乎還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簡 單詞彙,用來表達這種非「武力大一統」的,非「團結陣營」的,非「合眾國」的超越傳統 國家觀的理念。 現在,CERN已增加到22個會員國。仍都是歐洲成員。美國不是會員國,祇是觀察員。 CERN的最新設備——「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的水平,已經超過美 國。它是當今世界最高能的粒子加速器。也有不少美國人去CERN工作或暑期打工(我隔壁辦 公室的教授即是)。我們不知道,歐洲是不是又在進行小樣試驗,要證明他們的Union文明 像LHC一樣,會超越(或已超越)美國的United文明。 ( Tucson, 200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