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所有權看三千年中國 (北京)蕭瀚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的權利意味著最根本的權利,從一定意義上,土 地所有權的狀態也就決定了人的權利狀態。 以羅馬法為基礎的現代民法,將所有權分解為四種權能,即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 處分權,其中前三種都可以與所有權分離,唯獨處分權不能與所有權完全分離,即使在當代 世界債權物權化的潛流中,處分權雖然受到限制,但其大體上的最終權能依然是雷打不動的。 中國土地的二級處分權 自西周以來的3000年,中國人在土地權利上的享有方式祇發生過一次革命,大致的時間 應該是秦。 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宗法封建制,這與西歐的feudalism(封建)含義有重合,有分殊, 其中兩個方面的差異最值得重視,它們是分析後續中國與西方為何不同的一個重要起點。 西周的封建制,其目的在於捍衛周王室,即《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謂的「故封建親 戚以蕃屏周。」周公制禮作樂的內容之一,就是分封諸侯,將與周王室有血緣關係的子弟分 封到全國各地(當然也有一些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數量很少,而第一次的周武王分封則幾 乎是完全按照血緣來分封的),這些諸侯的土地權利相對於後世是更為完整的一種權利,但 依然是憑籍血緣關係和一些軟性的禮制規範來享有權利、履行義務。諸侯在理論上不具有完 整的土地所有權,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當他們將土地再分封給他們的封臣: 卿的時候,或者卿作為封君再分封時,由於土地權利本身的不完整,到後手們的手裡,其權 利也就不完整。但是西歐的feudalism中,封君和封臣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他們依靠的是契 約這種剛性的權利義務規範來連接封君和封臣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此處即見出東西方兩種 封建制的差異。 談到西周還得談及井田制,井田制具體如何實行,在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但是有一點 是肯定的,井田制在本質上是一種授田制,因此這進一步證明周朝的封建諸侯與耕作田地者 沒有完整的所有權,祇擁有佔有權、部分使用權和部分收益權,但沒有處分權。魯宣公15年 (西元前594年),魯國開始實行初稅畝,即不分公田、私田,凡佔有土地者均須按畝交納 土地稅。井田之外的私田,從此也開始納稅。這種對私田的承認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蒙蔽了 史家們的眼睛,因為私田的被承認意味著它可以轉讓,這似乎就是處分權了,然而,「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種完全不同於世界其 他地方的土地權利,即土地的二級處分權。 當皇帝或者官僚不動用暴力機器的時候,私田主人可以處分自己的土地,例如轉讓,這 是初級處分權,無論轉讓多少次,在政府徵收之前,其轉讓都從屬於初級處分權,如果政府 沒有使用暴力徵收,那麼其初級處分權也就僥倖地成為最後的處分權,但是當政府或者官員 借皇帝名義需要某塊私田時,他完全可以立刻徵收,理由很簡單: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周天子 或者後來的皇帝。這是土地的終級處分權,它是土地權利所有權的本質性特徵。中國歷史上, 從來沒有離開過授田制的土地制度。即使被公認為是弱皇權時代的宋代,其土地制度總體含 義上也依然沒有改變「王有」性質,否則王安石變法就不可能讓那麼多地方富族傾家蕩產。 土地權利的非穩定狀態 這種土地的二級處分權導致了中國歷史上,土地權利總是處於一種非穩定狀態,而且它 在秦始皇滅六國、廢封建、建郡縣之後,依然是帝王最重要的權力來源。 如史學家王家范先生所言,自秦至清,中國歷史上的土地權利無論田主擁有何等權利, 其頭頂一直籠罩著「土地王有」的緊箍咒。自秦以後,宗法封建制基本上廢除,在建立起中 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過程中,新產生了官僚體制,這是財富支配的一種新形式,因此,從生產 關係角度看待,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種新的制度,被韋伯稱為家產官僚制。通過官職這一中 間地位的權力,皇帝與官僚們建立起一種新的宗法制資源配置方式,這種制度是家產制與官 僚制的混合制度,其核心特徵是,家產制在人事安排和財產支配上的隨意性、等級性與官僚 制的平等性(從漢代的察舉制到隋唐以後的科舉制,將官僚制的平等性夯到實處)相結合。 由此而產生的家產官僚制,雖然存在平等性,卻無法像後來西方的官僚制那樣通過可預期的 規則建立比較精確的行政,這種制度對於身處其間的官僚群體而言,是在隨時可能被皇帝剝 奪的恩寵基礎上,建立其在家族內以及本轄區的權威,並且置產,但由於其地位的非絕對性, 以及產業權利本身的非絕對性,尤其是連西周那樣的較為剛性的土地權利關係也不存在,也 就無法產生春秋戰國那樣的強宗大族,豪門之間無法建立基於剛性利益關係的聯合,因此對 於皇族而言,避免了來自這種聯合的威脅。雖然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豪門依然存在,但它並 不能達到西方莊園堡壘那樣的穩固,原因還是在於「土地王有」的幽靈。 我們可以看到,自秦以後的2000年中國,皇室所受到權臣的威脅隨著官僚制的穩定程度 而遞減。漢代七國之亂,是緣於漢高祖劉邦的分封,這是因為相對於中央,封國權力膨脹之 後中央試圖削弱他們的力量,從而引發戰爭;唐代的藩鎮割據,也是因為武將尾大不掉、文 官力量有限所致;宋代扶文抑武太過,則導致邊患頻仍,最後祇有偏安一隅,但至少這不是 內亂所致;明代燕王入京篡位的情況與漢代類似;清朝三藩之亂,雖然最後被鎮壓,但依然 可見出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減弱與文官政治的成熟度相關。這些內亂大都發生在王朝的初前期 (唐例外,這可能與科舉制尚未成熟有關),這是因為,整個帝國的官僚政治尚未及有效地 全面運行的時候,武將在改朝換代時期形成的勢力尚未被文官系統控制住。韋伯認為社會的 穩定程度與官僚制的穩定程度成正比,這在中國歷史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中國歷史上的這套文官系統以科舉制為龍頭,它的平等性是不言而喻的。韋伯認為,正 是家產官僚制使得中國的家族財富基本上被投入到培養官員的行動之中,當一個家族的讀書 人通過科舉考試做了官之後,他就有義務通過在轄區內的盤剝,全面地蔭蔽本家族,由於官 員數量少,同時缺乏以可計算的理性化治理即明確的規則約束,轄區內的官員在給中央交納 一定份額的稅賦之後,憑藉其權力即可將剩餘的盤剝作為自己轄區的行政開支和家產增量, 這種全國上下默認的貪賄傳統使得王亞南先生將古典中國的官僚制看作是貪污犯群體。因此, 各個家族培養官員的投入,阻礙了脫離政府行為的財產增值方式,即在法治護佑下自由的市 場經濟難以建立。 然而,無論家產官僚制多麼發達,我們依然不能遺忘,懸在官僚們頭上的那柄達摩克利 斯之劍——「土地王有」(這意味著無論是官員還是人民,他們的財產都是皇帝賞賜的)— —隨時都可能落在自己頭上,中國歷代豪門往往瞬間被皇帝褫奪一切財產甚至包括身家性命 以及家人眷屬的自由和生命,便是明證。而在地方上,政府官員一方面需要與當地豪門聯合, 以期政令暢通;另一方面,他們的權勢也常常可以為所欲為,所謂「知縣破家、府尹破族」 便是這個原因。 當然,歷史總是有一個平均值的,我們既不能將古代中國視為鮮花一朵,也不能將古代 中國看得一塌糊塗。在大多數情形下,家產官僚制下的中國,官員們的行為並非毫無忌憚, 例如在轄區內刮地皮,都有一定的度——這又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祇憑人們對傳統的記憶和 默認,超過了度,不但人民不能接受,即使朝廷也要彈劾,在限度內,大家就都相安無事。 歷代王朝末世,往往由於中央政府對地方管理越來越弱,這就容易導致家產官僚制下的官員 不斷變本加厲地胡作非為,最後,人民造反,王朝輪替。「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句 話是很到位的,並不是古人傻,以為皇帝都是好的,而是他們知道,官員的惡行並非皇帝的 旨意,這句話可謂最充分地解釋了家產官僚制下的中國經濟政治特徵。 由於中國土地制度歷2000年而無本質性改觀,因此,在這2000年中,雖然各個方面並非 全無變化,但是其基本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大體也就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明清時代科舉制進 入巔峰時代,家產官僚制理當更為穩定。但是自唐朝兩稅制開啟稅制改革以後,直到清朝初 期開始實行的攤丁入畝制度,稅收僅僅與擁有的田土掛鉤,人口不再成為稅收的考慮對象, 於是,人口激增,這終於導致了科舉制難以為繼,到清代中葉,科舉入仕已經變得像中六合 彩一樣困難。這時,建立在科舉制基礎上的家產官僚制遇到了真正的難題。加上西方堅船利 炮的轟擊,中國的大門終於洞開。 當中國進入民國以後,原有的家產官僚制並未壽終正寢,它對資本主義以及憲政法治的 拒絕幾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科舉制早已在怨聲載道中難以起死回生,因此家產官僚制 失去了傳統的宿主。 現代的黨產官僚制 但是,祇要土地所有權的不穩定狀態未能改變,尚未死去的家產官僚制就會尋找新的宿 主,這次它找到了一個更有力量的寄生之所(但也可能是不能持久的一種力量),這就是 1927年以後群(黨)產制與官僚制的結合所催生的群(黨)產官僚制。這種制度具有非常獨 特的特點,第一,它摒棄血緣關係的組合(也部分地隱性保留著,但不以此為主導),代之 以宗奉某種觀念的群體,該群體的領袖在實質意義上扮演了原來的皇帝角色,因此它創造了 一種擬制性的宗法制,原有宗法制的那種縱向血緣關係被修改為橫向類似於教權制的關係; 第二,這種制度也奉行一種官僚制,該官僚制的選拔機制不以平等為特徵,不需要考試,但 是它的官員幾乎全部從上述群體中選拔;第三,群(黨)產官僚制比歷史上任何一種家產制 都反對商業。 從制度的穩定性角度看,這種群(黨)產官僚制避免了原有家產官僚制的一些缺陷,但 也新增了一些難以克服的弊病。 第一,建立在土地王有和科舉制基礎上的家產官僚制,在遇到人口迅速膨脹的情況下, 無法滿足社會對仕途的需求,因此而引發的怨恨難以消除,但群(黨)產官僚制不需要考試, 祇需要加入某個群體即可能走上仕途,並且從中獲益;第二,群(黨)產官僚制的官僚數量 可以無限增加,祇要有人願意加入這個群體,或者通過其群體內的同志推薦、鼓動,總會有 新人加入,同時由於它結合了現代技術,因此它可以避免古代社會中央的弱權力狀態,而將 權力貫徹到它希望到達的任何一個地方,真正做到無遠弗屆;第三,由於群(黨)產官僚制 的群(黨)產制部分,缺乏強有力的凝聚力,當其所宗奉的觀念並沒有給社會帶來原來許諾 的成果時,其最初的卡裡斯瑪將迅速遞減甚至完全喪失。群(黨)產官僚制與家產官僚制相 比,其卡裡斯瑪的遞減速度遠高於後者,當該群體的觀念衰弱之際,也就是群(黨)產官僚 制即將轉型之際;第四,由於群(黨)產官僚制與家產官僚制具有卡裡斯瑪統治的共性,但 是它的卡裡斯瑪不但容易耗損,而且本身即不足,因此它比家產官僚制更加徹底地反對商業 尤其是自由貿易就是必然的,但是反對商業祇能帶給它一時的穩定,長期實行必然導致經濟 上難以為繼,於是,它最終必須接受商業;第五,當群(黨)產官僚制無奈地接受商業之後, 理性化的官僚制就會逐漸興起,因為商業尤其是自由貿易的市場不能沒有理性化的規則保護, 於是在法律與群(黨)產制之間就形成新的矛盾,商業處於不穩定和扭曲狀態;第六,群 (黨)產官僚制在接受商業上,具有不可逆性,即它不可能在無法忍受自由貿易的情況下, 再次拒絕商業,因此商業尤其自由貿易將衝破群(黨)產官僚制的束縛;第七,群(黨)產 官僚制在遇到上述兩難困境時,祇有一條出路,就是實行全面的理性化的官僚制,結束群 (黨)產制,但是在它徘徊期間,官僚群體極有可能出現寡頭制。這種寡頭制如果都僅僅是 為了急功近利地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產生,則其最後結果祇能是混亂;而如果寡頭中存在 某一股或者多股力量,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向全面的理性化官僚制轉型而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那最後的結果就要看力量對比以及全社會的配合程度而定。 台灣50年代的土地改革表明,要讓家產官僚制轉型到理性化的官僚制,土地的最終處分 權必須歸於具體產權人,而不是國家或者某個群體。目前大陸的土地制度與古代中國相比, 許多地方不是進步了,而是嚴重退步,土地的二級處分權設置是古代王朝的致亂之源,今天, 這種二級處分權甚至還不如古代。因此,土地改革對於中國大陸來講,可謂當務之急。 綜上,中國在自西周以來迄今為止的3000年裡,由於土地制度的獨特性,及其與其他相 關的政治經濟文化之間形成的特殊互動,造就了相異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種種特質,使得中國 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於西方發展路徑的道路。西周以來中國經歷了宗法封建制(以區別於世 界上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家產官僚制、群(黨)產官僚制,正如韋伯所言,家產官僚制是 從封建制到官僚制的過渡階段,而中國的過渡階段居然延續了2000年之久,至今未息,這是 很讓人深思的歷史現象。 (2007年10月3日於追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