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派繫妥協和遊戲規則 (北京)劉自立 一,派系鬥爭妥協無民主內涵 海外觀察者熱衷於中共派系鬥爭。一些人說,無論如何,這種派系的存在比不存在好, 鬥爭比無鬥爭好,一來二去,說不定就假戲真做,變成類似民主國家之競爭遊戲了;他們的 遊戲規則雖不成形,卻會逐步從半生不熟變得較為成熟,最後乃至濫透噴香。 這種邏輯遞進主義真讓人哭笑不得!對於這個說法,我們給予的回復是非常簡單也非常 明確的:你的邏輯缺少一個起碼的前提條件——就是獨裁者之間的博弈和民主競爭的同一性。 民主的黨派競爭之前提是國家的民主制衡機制和機會均等機制,而極權國家政治派系的內鬥, 則祇包涵權貴本身狹隘的私利及其特權。這個區分是很明確的。你要轉變這個區分,就要轉 變這個利益分配和權利產生的機制,否則,他們後面的利益驅動有異,民主和獨裁也就涇渭 分明。 先說民主競爭。這個競爭雖是各地方,各階層代表之間利益的爭奪,無論在哪個層面上, 他們都不是上層幾個政客的排位遊戲,其終局要適應選民的多數即多數人的利益。即便是希 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競選,也是基於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對於他們的復興主張的認同,且夥同到 國家主義的報復情緒中,而背離了民主的其他選項。他們的選舉過程亦堪稱民主,而且是德 國全民狂妄多數的權利意志展現.雖然這個選項大錯特錯了,但是卻符合全民意志和國家意 志。其關鍵在於,他們實行了對於民主的負篩選,連興登堡這樣的元老也不懂得俾斯麥的均 衡外交政策,一味支持希特勒的崛起。於是,說希特勒利用了民主,含意正好在此。不管怎 樣,他至少沒有取消這個選舉過程。包含他的GDP增長30%,都是德國人欣喜若狂之由。 中共代表大會是不是在內涵上,甚至在表面上實行了這個過程呢?他們的差額選舉和獨 裁決定論是不是某種普世皆宜的政黨競爭法,來出台他們的決議和選出他們的人員呢?所謂 他們在此會議上出現的派系鬥爭和派繫妥協政策,是不是已經正在轉變成為民主和前民主游 戲了呢?至少從歷史出發,人們尚未找到可資借鑒的例證.中共派係爭斗並非從今日始。中 共黨內在奪權前後都不是鐵板一塊.從陳獨秀時期就開始了以他為借鏡的黨內派系鬥爭:陳 是托洛茨基觀點的代表,周恩來等是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代表。到了毛主席下台時期,更是 顯出黨內鬥爭的複雜和嚴酷。但其間都不乏妥協和所謂的制衡。以後八大也是有派系的,他 們取締了毛澤東思想於黨章,卻未見不妥協而你死我活。文革裡的派系就不用說了。毛始終 在玩弄左右兩派——周恩來的官僚體系和江青即毛自己的文革體系。兩相對峙也不是你死我 活。死了的既有毛派,也有周派。到了鄧時期,鄧、陳和胡、趙之間也是某種鬥爭和妥協, 還有他本人和陳雲、彭真等各種潛在和檯面上的鬥爭。直到這個妥協在六四後完結.可以說, 毛時代前後的黨內派系鬥爭,並不因之多少產生過妥協,就說明這個體制已經處在民主轉型 的新階段了,這個新階段還很遠,道路還很長.人們等到鄧時代來臨,又說這個鄧會帶領我 們民主了,政改了;但是坦克說明了一切。現在人們又說,隔代指定沒有了,他們派繫了, 制約機制就要來了,民主就要來了。人們就是這樣看問題的。他們的看法根本之錯何在?就 是我們說的,如果沒有民主進程的萌芽和開始,就沒有正常的政黨競爭機制可以啟動。世界 上根本沒有一種在極權國家裡先行開始民主前進程,到了民主時代,就連帶把這個美麗的極 權後尾巴一併帶入健康社會這回事,所以,說這個黨正在轉變成為一個健康競爭的黨,甚至 正在逐漸脫離無規則狀態,這個判斷,有多少正確性可言? 再有,極權主義之派系和制度化機制的建立,是有利他們的統治,還是不利於民主派的 民權進程呢?如果說毛文革是一種走到「崩潰邊緣」的社會瓦解,共黨今天汲取教訓,預圖 建立「穩定」的遊戲機制,也不是給民主進程帶來契機.事情剛好相反,如果他們真的排斥 了「你死我活」,達成和諧和妥協,並且在某一天出台他們的「遊戲規則」和制度化建設— —這個事情,是對於民主派的挑戰,而不是對於民主派的順應。一個有著成熟「遊戲規則」 的極權主義政治,在左右擺動他們的歷史鐘錶.毛的你死我活,對於民主不利;他們建設了 和國際接軌的政策策略,一百年統治下去,對民主也不利。 共黨的「健康化」進程,如果真是在某種壓力下自動變通,進步日新,所有獨立知識分 子和民運分子不是可以提早退休了嗎?獨裁體制的人治制度是無可更變的,起碼在實質上無 法更變。 從歷史和社會角度看,除去毛、鄧代表那個紅色系列(包括周恩來和江青)的利益,他 們是代表哪個階級,哪個階層的利益呢?他們什麼也不代表,祇是代表自己。他們的派系內 涵不是那麼重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無規則運動,是一切極權主義的特徵。這個特徵表現在歷史上,就是類似毛、鄧、劉的 那種你死我活的鬥爭。現在的政客不會,也不能進行這個鬥爭了。但是鬥爭不鬥爭,都沒有 改變這個什麼也不代表的政治存在。這些失去人民後盾的黨代表們,誰也不代表。這樣,他 們符合或者反對某個派系,在任何意義上都是無意義.這是所有極權主義政治的無意義所在。 現在,很多自由派學人以為不必改變這個前提,祇要他們派系鬥爭了,另一種前提就會應運 而生。他們搞錯了。 二,代表們不代表的含義 沒有社會的社會主義就是極權主義.這個整體思想在北朝鮮那裡,表現得最為完整。金 家世襲和極權,就是一切。中國鄧以後,「社會」好像出現了,但是,你若悉察,這個所謂 的社會,其構成資源,還是壟斷在紅色系列的權貴手中,基本上沒有改變。也就是說,中國 特權階級和中產階級的資源共享,其來源還是一黨壟斷,官商勾結和商伺於官。包括多少有 些規模之民營企業,哪個不是縣市、地省官員的結合體?(就連關進大牢判,判過徒刑的大 商家,也還是官商勾結,處於一種甚至可以逍遙法外的養尊處優境地。為了一個偌大的雲南 煙商的坐牢,專門修建一座豪華監獄,一座單獨的小樓。這個資源共享,到了什麼地步!) 這樣的脫離工人和農民甚至市民的上層格鬥,和歐美日的民意選項,究竟有何關聯? 這個內鬥無論是惡性的,還是良性的,都祇是那個權貴階層分享資源的遊戲,這裡從來 沒有轉型的任何可能。更何況他們現在正在沆瀣外國資本,實行一種權貴開放,做一種世界 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崛起還來不及呢,這個事實正在有條不紊地,為他們的「合法性」帶來 國際根據。如果人們不能弄清這一點,國際民主勢力施壓的條件就會大打折扣。美國等西方 國家支持中國政權,為之輸血和拯救於斯的行為模式,就不會改變(從杜勒斯棄蔣;到華沙 談判;基辛格訪華扭轉林彪事件危機;到斯考克羅福特六四後朝見;到現在美國人正面肯定 17大……都是明證)——國際勢力,他們在內外兩張皮的政客行為中秉承其歷史傳統,還是 會對中國——中共一面譴責,一面支持,最終不得所終——他們幾百年來就是這樣做的。 唯獨一個例外,就是當中國政權如果不能為他們提供穩定的市場,局勢變得拆濫污和失 去控制,他們就會默認更換主子,哪怕是共產黨掌權——他們對待老蔣就是這樣。 這樣一來,黨內派系的發生和發展如果沒有改換舊範式,無論如何不會循序漸進滑向民 主。就是他們出現了一百個派系,對於進步也是絲毫無關的。 派系是歷史上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的代表,在日本也好,在歐美也好,都是皇族,貴族, 武士,市民,工人,農民,獨立知識人……各個階層社會運作的代表。而在中國這個切斷社 會資源的極權主義統治裡,毛時代消滅社會的做法,祇是程度上有所改變,實質無變,極權 主義代表們成為舉手機器,真是十分正確和十分必要。 三,進步說的虛妄 海內外都有這樣一些學人,他們操持著幾乎和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同樣的語彙,為「皇 帝的新衣」說三道四,且把這套虛無主義說得天衣無縫.他們說,第一這件新衣是絕對存在 的──中共十七大確是朝向歷史進步邁進了,雖然邁出的步子很小,但是很好;二是,中共 絕對智慧天才,不搞民主,避免大亂,循序漸進,恰到好處;第三,當問起如何建立制約機 制,他們說要在一黨專政裡搞一些各自獨立的單位,互不隸屬,各自獨立,形成三權分立之 前之制約機制,等到這個良性專制水到渠成,就開始民主之進程。 這個幻覺是不是很大、很色彩呢? 歷史上從未出現這樣的改革創新,這種主張完全違背了三權分立學說的普世性質,並以 其完全不可操作的方式,在提供一種既非學說、也非實踐之謬說.有些人道貌岸然,行走於 美國和中國兩道──黑白通吃,左右逢源,得到美國人和中國人的利益驅動或者無形利益之 驅動,形成了一種「但書」文章──這種文章其實和「正統」語系本無不同。這些邏輯表達 就是:民主好,「但是」現在不可施行;法制獨立好,「但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大司法, 大穩定;新聞自由好,但是要從「民間」、「邊緣」開始;云云。這些人之所以一次次被美 國人(美國黃人)邀請到電視台胡說八道,正是他們前瞭解中共的意圖,後瞭解美國政府的 意圖.們說,十七也好,十八也好,總還是在進步過程中。集體領導很好;選舉制度化很好; 關心民生也很好。個人迷信和威權色彩逐漸讓位給集體領導了──這個利益分離體體和利益 共同體,在一個集體堂殿裡磋商共事,可以形成黨內「派系」的制衡機制,且可以代表各省 利益,比起毛、鄧時期是一種進步。 他們說,日本就是一黨獨大,且形成派系,成為正常競爭之所在。中共現在正在朝向這 個好處發展,雖然老太婆的小腳很慢。故此這個層次上的意義就此表明了。殊不知和日本國 民主機制相比,這裡絲毫沒有共同之處。日本國議會和報紙是一種公開化操作。派系公開, 且有歷史淵源;報紙分成不同觀點傾向,且有著不同的讀者人群。中共有這樣的議會爭吵和 報端異見嗎?再說,中共派系的形成和日本派系的區分之明顯不同是,日本派系來自他們逢 迎的部分階層,地域和傳統之間不同的民意(從明治維新時期土藩,長洲和薩摩派系開始, 到現在的不同政黨和一個政黨內的公開派系,是歷史形成的)。中共有有關乎於此的不同民 意指數顯然是無法成立的。 至於說,民主有文化和文明背景不同, 也等於是一種廢話──我們說的是民主的基本 元素,說的不是民主在文化上的區別──就像我們是說麵包這件事情,不是說意大利麵包和 英國麵包,有什麼風格味道上的區別.而「民主麵包」說,就是以麵包為前提來說麵包—— 民主。 四,權威不再和寡頭形成 說毛、鄧權威不再,一個人說了算的時代過去了,所以這就是進步。如果這個極權主義 內、外條件不變,祇是內涵中人從權威變成不權威就是進步,這不等於是說開國皇帝不進步, 其後代一代比一代要進步嗎?可惜事情剛好要反過來說才切合歷史。威權主義統治條件的最 大前提是強人政治,不是衰人和民主人政治──現在的威人不再,根本不能說明威權體制的 任何進步,反而是說明這種體制操作的難度現在越來越大。「政令不出中南海」是一個證明。 如果這個極權主義、全能主義、整體論操作不變──其經濟、政治、媒介和職能部門的壟斷, 黨文化壟斷(一部好萊塢也要審查)不變,即可說明他們的威人統治的什麼進步。強人缺失 正好是政治變革的內在因素,而非極權主義的任何進步。 說該中央委員會已經施行某種選舉和差不多要施行差額選舉,比起毛時代是一個進步, 我也不苟同。我們不知道那些委員的來源,不知道黨員選舉、還是未選舉之間的關係.我們 看不見他們具備秘密選舉的政治設施。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選舉的。一般而言,選舉這件事 情,不是一件獨立可以成就的事情,該事宜需要配套措施。也就是說,選舉──無論是在黨 內,還是在黨外,要配套以政治自由的政治設施,要配套以言論和結社的公開存在,要配套 以報紙和電視的批評──祇有所有這些名堂產生,並且運作起來,加上大量的金錢投入,選 舉才能進行。 五,反人權的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為甚發展很快──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小學生算學問題.我說,如果美國人一 下子汲取中國經驗,罔顧人權,破壞生態,他們也可GDP上揚10%.如果美國老闆給美國工 人一月100美元,美國的產品即可以因為成本巨降而獲外貿大贏;如果美國工會一律取締, 工人勞時劇增至10、或者12小時,生產效率將會超高達到;如果美國破壞美國的江河湖泊, 森林礦產,大量掠奪生態資源,美國產品的價格優勢,一夜就會凸現;如果美國不問人權和 正義,也不付出任何對外經濟政治軍事干預,而回到孤立主義,美國對外支出就會大大壓縮, 轉而為生產性、投資性GDP;還有,如果美國人粗製濫造的廉價產品,忽然和中國假貨俱 在世界市場,美國人賺的錢會大大超過中國。因為他們還佔有科技優勢。可惜,民主經濟的 美國在這方面的完全不可能學中國。 美國的貿易和經濟挫折,正好和中國罔顧人權的經濟發展,形成反向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