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組織同質化看中共十七大 (重慶)郭子寬 一、新面孔和老傳統 基於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媒體、專家對近期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 視角不同、期待各異、評價也多有不同:有的著眼於江胡內爭;有的關心中共對台政策是否 有新的定調;有的寄希望胡溫開始真正的新政;更多的則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共政治局、尤其 政治局常委的人事變更,政治局的新面孔無疑可能影響中共權力格局和政策走勢;當然,江 老核心打望美女的照片也被人傳播,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胡錦濤長達60多頁的報告,不過 重複此前的主張和語調,是其所謂重要講話中語言和詞語的總匯,現已經全文公佈,夠黨員 幹部們熱熱鬧鬧學一陣子;黨章的修訂,實乃按照黨的傳統,加幾個新的「詞彙和論述」用 以顯示新一代領袖新的理論貢獻,其實不必太當真;而大家的猜謎遊戲隨著九個政治局常委 的亮相也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紐約時報》說,中國發生了很大變化,可是這些變化在哪裡呢?僅僅是幾個新面孔就 改變了中國政局?僅僅所謂的文科博士入圍就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或者真如中共所說這次 大會解決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老馬的「科學社會主義」沒能給社會主義 國家人民帶來福祉,小胡的「科學發展觀」就能將中國建設成和諧社會? 其實,中共十七大雖也選露了幾個新面孔,更是固化了其老傳統.這個老傳統,就是以 加強黨的領導為主軸的「組織同質化」流程。瞭解德國第三帝國時期的「桂冠法學家」施密 特的「同質化」理論,將有助於理解中共黨的性質,有助於分析十七大的真實價值,有助於 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二、同質化理論和共產黨實踐 施密特(Carl Schmitt)是德國憲法學者,國家主義的鼓吹者,希望以整體國家或「元 首國家」的範式,來取代作為市民法治國家形態的魏瑪憲法體制,是「魏瑪共和國的掘墓 人」,也稱的上是希特勒第三帝國的理論奠基者之一。正是施密特的反民主主張,適應了納 粹專制政治的需要,也是納粹屠殺猶太人政策的重要理論來源。 施密特把國家定義為人格化的總體,國家進行任何決斷的政治意見必須統一,而絕非私 人意見的總和。根據其國家理論,權力結構必須一元化,意識形態也必須一元化,而多樣性、 多中心論必須摒棄。作為憲法專家,施密特認為不同價值和政治訴求之間的妥協會使憲法喪 失真實意義,淪為權宜之計,從而討厭分權制衡基礎上的法制理念。在他看來,「如果統一 性不是從作為統一意志中產生出來的,就不會有一種純粹規範性的完整憲法系統」,換句話 說,施密特需要全國用一個腦袋思考,用一個嘴巴說話。 施密特的反民主理論有其政治神學的來源,而建立在其政治神學基礎之上的就是所謂的 「同質化、異質化」理論。施密特對政治進行分析的前提是「敵人」,且把敵人看作一個 「必須以同樣的整體性來對抗的戰鬥整體」,施密特在《政治的概念》中指稱:「無論國際 還是國內,祇要有兩群人聯合起來反對同一個敵人就是政治,政治都是一種完全、徹底、激 烈的存在關係,都是最強烈形式的束縛或分離」,「政治必須有絕對的權威,個人必須絕對 服從集體」。在施密特看來,「任何一個實際存在的民主制度都建立在這樣一個原則上:祇 有地位相同的人之間才有平等,地位不同的人之間沒有平等可言,所以,民主的第一個要求 是同質性」,「由於平等總是包含著不平等,民主即使把它統治的人民當中的一部分人排斥 出去,也不失為民主」,尤其,施密特明確指出:當情勢需要的時候,統治應該排斥或滅絕 異質性。 施密特的思想被後人稱為「危險的心靈」,施密特的理論卻為納粹德國的專制和屠殺增 添了「理論的包裝」,也許人們對其理論尚有更多探討空間,但用這個理論來對照中國共產 黨的傳統和性質,會發現,中國共產黨正是施密特的衣缽傳人。 中國共產黨以列寧主義為指導,並在路線鬥爭中不斷清黨和整風,深深烙上其偉大領袖 毛澤東的個人品性,加之中國帝王專制的悠久傳統,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實踐,可以說是施密 特同質化理論的典型樣板。毛澤東的「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 問題」,「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擁護;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無疑是施密特 的「敵人決定存在」的毛式表達;從毛澤東的「階級鬥爭」,到江澤民的「講政治」,從 「斗資批修」,到「西方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都是在不斷塑造敵人,以保證黨領導斗 爭的需要;中共黨章的「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無疑是「整體決斷」 的組織方式;通過黨內的「路線鬥爭」,通過「無產階級專政」,通過清理「叛徒」「內奸」 「四人幫」,通過界定「地富反壞右」和「一小撮」,將異質者排除在領導之外,形成了共 產黨的威權統治模式;從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到自誇自封的「三個代表」以及「保 持黨員先進性」,將黨的組織,變成優越於民眾的領導團體;而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到「利為民所謀」,將同質化的黨上升為「為民造福」、替民決斷的「主權決斷者」。不論 科學發展觀如何統籌安排,不論所謂的和諧社會怎麼建設,中共堅持這種「同質化」的黨來 領導「異質化」的人民,從而實現「中華復興」「強國崛起」的治國模式沒有改變。 中國共產黨的傳統與「同質化」理論合絲合縫,而十七大不過是執政黨「同質化」得以 演練的一個強化過程。 三、中共十七大的同質化表徵 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統治異質的「同質化」組織,對其召開代表大會的組織過程和作 用就能更加清醒,也有助於放棄對其可能持有的良好期待和一向情願的幼稚想像。 成為中共黨員,是被這個組織同質化的起點.入黨,要有介紹人,要通過繁瑣的程序, 向組織匯報思想,參加學習,經過組織批准,然後才能宣誓成為這個組織的普通一員.為了 規訓和同質化的需要,這個黨員的資格甚至需要預備一年。隨著執政黨領導幹部的權貴化, 修改黨章,同意私營企業主等「六種人」加入組織,這絕不是為了增加「為共產主義奮鬥終 生」的成員,而是將這些人作為「同質化」的對象,藉以穩定執政的基礎.黨的全國代表的 選舉,並非自下而上層層選舉的民主過程,而是一個由上而下、層層圈定和確認的「同質化」 進程。作為黨的全國代表,雖然祇是參加短短數天的會議,舉手表決「中央的中央」劃定的 新的中央的名單,聽讀一下中央「總書記」或者「核心」或者「領袖」的報告,但是,作為 代表,意味著是否得到上級的認可、支持,進而是政治前途能否更上層樓的一個標誌,而在 此從上而下的層層圈定過程中,便是下級表現、表態和上次認可、支持的「同質化」進程。 在此進程中,當然也包括對「異質性」成員和勢力的批評和清除。 即使是形式上的選舉也有可能將某些與領袖、核心同質的成員選落,因此,「中央」可 以用特約代表、列席代表的方式加以補充而修正,從而保證「上下同欲」。其實,作為代表, 祇有參加會議、表態和表決的義務,並非一定有被選舉的權利和資格。因為,成為中央委員 的「候選人」,並非基於個人的申報,也非基於參會代表的推選,而是「大會主席團」的醞 釀和指定。而主持大會的主席團,是為更加「同質化」的一群人,或為元老,或為新秀,都 是更為緊密團結在領袖或大佬身邊深得組織信任的人。而人數不少的主席團能在短短的會議 期間,達成合意,圈定人數龐大的候選人,其秘密就在於在同質化過程中,早由「組織」根 據「同質化」程度擬定了人選.如果黨的領導通過清洗和鬥爭成為唯我獨尊的「偉大領袖」, 則領袖的思想就是黨的思想;如果歷史權威和聲望還可以凝聚黨心,則「核心」的講話也可 以一言九鼎;當然如果有所謂的多個核心僵持不下,則派別對抗、寡頭協商,也會成為組織 意見得以統一的模式。但不論何種形式,黨的「同質化」的特徵沒有改變,對異質的領導、 統治,在必要時候鬥爭甚至消滅的駕馭和治國方式沒有改變。 中紀委書記的確定也是黨組織「同質化」的典型表現之一。十七大之後,中組部部長搖 身成了中紀委書記,此前主掌加官進爵,今後負責摘頂戴花翎,讓賀國強對此前考察有據、 讚賞有加、從而大力提攜的門生進行嚴格的紀律檢查、必要時痛下殺手,豈非自打耳光、強 人所難?其實,這正是黨同質化的需要,祇要緊密團結在黨的領導下,是陞遷是流放,全是 黨的安排,是政治(鬥爭)的需要。黨的組織提拔和紀律檢查,與公正的黨外法律何干,於 百姓熱望的反腐倡廉何涉? 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雖高舉著一面面的旗幟,但其執政的目的就是執政,所依據的理論 窘迫無關緊要,其治下百姓的利益不管痛癢.而要繼續壟斷執政權力,就需要壟斷信息,壟 斷財富和資源,這樣,同質化的共產黨就永遠是人民利益的當然代表,而所有異質化的東西, 都是統治的對象,甚至是打擊和消滅的對象。 通過「從上而下、由上至上,上下結合」的「同質化」過程,形成了以黨的領袖為「核 心」的組織體系,產生了所謂新的領導集體和「黨中央」。越向上看,同質化的程度越高, 形成組織嚴密的金字塔;而這個金字塔,又以執政黨的身份,高高建立在全國人民和普通黨 員組成的金字塔塔座之上。這就是十七大的實質,就是黨中央的真相。這個壟斷一切權利的 金字塔頂尖,就是新一代的領袖和政治局成員,而這個塔尖內具體成員的更換,以及更換中 的討價還價,並不影響整個塔尖的組織性質和統治模式。無論誰成為核心或被尊為領袖,不 管是胡還是江,不管是共青團還是太子黨,也許可以改變或增加一些個人色彩,或更呆板, 或更乖巧;或簡單粗暴,招致民憤極大,或長袖善舞,善於博取民心;但是,通過層層同質 化的精煉,黨的領袖將是「黨性」最強的人,也是最「講政治」,最保持「先進性」的人。 對於人民民主而言,依然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當家作主;對於治下的百姓的而言,面對的 依然是一個權貴們團結一致的黨.理解了黨組織的同質化,就不會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向公 安部長匯報工作大驚小怪,因為無論是首席大法官,還是警察總頭目,都是黨的統一安排, 都是同質化組織的執政需要。 理解了黨組織的同質化,就不會奢望,作為層層向上負責、高高在上的執政黨,會真正 尊重其治下小民的權利和利益,就不會對「新三民主義」熱烈鼓掌,就不會對政治作秀的 「替農民工討工資」熱淚盈眶。 理解了黨組織的同質化,就不會被所謂的差額選舉,所謂黨內民主蒙了眼睛;也不會因 個別領導的下台制度化而讚賞有加。 理解了黨組織的同質化,就不會期待以先進性自居,以執政為第一要務的政黨主動放棄 權利的壟斷,進行所謂政治改革。 理解了黨組織的同質化,就會清楚,祇要這種同質化的傳統不變,就不會產生自我變革 的新一代接班人。5年以後的十八大也祇不過是不同的面孔,演出的同一出大戲。 四、告別老傳統,建設新國家 建立在同質化理論和實踐上的納粹德國對世界造成的災難早已結束,而實踐同質化理論 的中國專制力量也不可能世代永昌。因為,人民信奉的是為世人帶來福祉的價值,世界上有 更符合正義的力量。 看看在1689年大不列顛帝國治下誕生的政治思想:「當任何人運用掌握的權力不是為了 處在這個權力之下的人謀福利,而是為了獲取自己私人的利益,不論統治者的資格怎樣正當, 如果不以法律而以個人意志為準則,他的命令和行為,不在於保護人民的財產,而在於個人 的野心、私憤、貪慾和任何其他的不正當的情慾,那就是暴政。」(洛克《政府二論》)。 我們也可以看看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的宣示:「政府的正當權力,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 意,無論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傷害到這個目的本身,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者廢除它,並建 立新的政府。」 其實也不用說太遠,完全可以參考這個執政黨的創始人的思想。中共一大選出的總書記 陳獨秀在建黨之前就已經指出:「國家的合法性來自人民主權」,「國家不過是人民集合對 外抵抗別人壓迫的組織,對內調和人民紛爭的機關,善人利用它可以抵抗異族壓迫,調合國 內紛爭,惡人利用它可以外而壓迫異族,內而壓迫人民」,「我們愛的是人民拿出愛國心抵 抗被人壓迫的國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愛國心壓迫別人的國家,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謀幸福 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作犧牲的國家。」(陳獨秀:《我們究竟應不應該愛國》《每週評 論》第二十五號,轉引自高力克:《陳獨秀的國家觀》,《二十一世紀》2006年四月號)。 可惜這個黨第一個領袖無法阻止這個黨的同質化轉變,而本身異質化為這個黨的「敵人」。 我們不敢奢望這個執政黨十七大選出的是有足夠威望可以擺脫同質化的新型領袖;我們 的希望祇能寄托在被這個黨所異質化的被統治的力量。共產黨的名字取自西方理論,中國共 產黨的成立和發展得益於蘇俄的扶持,這個組織的未來走向,依然會在世界性的格局下演變。 共產理論已經破產,蘇俄帝國早也垮台,專制雖然有著中國特色的印記,但必定要在普世的 民主價值前垮塌。 中國能告別帝制走向共和,中國能改變任人宰割的處境成為世界性大國,中國當然也可 以擺脫千年的專制定勢,成為一個真正的憲政國家。讓「人生而平等」取代中共黨的「代表」 和「先進」,讓「主權在民」限制執政黨的「新面孔」,讓黨成為黨員的黨,讓國成為國民 的國。路雖漫長,源源不斷積聚強大的是與統治者相異質的力量。 (2007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