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二題 (武漢)喬新生 第一,獨裁能否促進市場經濟發展 一種歷史錯覺 中國學術界長期流行著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市場經濟需要高效率的決策,所以獨裁是 市場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筆者近來走訪了數十家企業,其中既有家族企業,也有 國有企業,還有國有企業改制之後的上市公司,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凡是公司的董事長大權 獨攬,決策得以順利落實,企業的效益就會不斷提高;凡是公司的決策層次多,意見分散, 企業的效益就會逐漸滑坡。這種現象多少印證了某些學者的觀點,那就是在中國社會轉型時 期,為了發展經濟,必須提高決策效率,而提高決策效率就意味著獨裁。這也就是為什麼在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實行廠長負責制的經濟原因。 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似乎同樣遵循著獨裁發展市場經濟的「規律」。拉美國 家智利總統皮諾切特在獨裁統治時期,本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統治時 期,菲律賓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明星;在印度尼西亞蘇哈托統治時期,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得 到了快速發展。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在說明,祇有實行獨裁統治,才能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 展。而那些民主國家雖然經濟也在發展,但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像獨裁統治時期那樣快速發 展的歷史階段。所以,一個國家在社會轉型期,必須在獨裁與經濟發展之間做出選擇,如果 大力推行民主政治,那麼,經濟發展速度就會放慢,在政黨之間的惡鬥中,本國經濟就會止 步不前,甚至可能出現倒退。 這項結論的潛台詞是,必須遵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行獨裁統治。當經濟發 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再考慮發展民主政治。 這種歷史錯覺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轉型國家,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歷史的經驗 和現實的成果似乎都充分表明,祇有強化獨裁統治,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個人財 富的增長. 獨裁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天敵 的確,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獨裁確實有利於 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個企業內部也是如此,當企業處於初創階段,決策權高度集中,有利 於決策者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從而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如果把歷史發展某個階段的現象當作整個社會發展的全部,甚至把獨裁促進市場 經濟發展作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麼就違背了學術的基本規則,在邏輯上出現重大失 誤.在戰爭時期為了取得勝利,參戰各方必須實行戰時決策體系,將權力集中在極少數人手 中,以便於他們捕捉戰機.但是,市場經濟的邏輯就在於,要想實現充分競爭,必須把社會 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市場主體手中,並且由市場主體通過相互競爭發現價格,實現資源的合理 配置。所以,獨裁不僅不是市場經濟的決策規律,反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天敵。當一個國家 真正實行市場經濟之後,不但不能實行獨裁,反而必須發展民主,因為祇有這樣才能實現社 會財富共享,才能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 當一個國家通過獨裁的方式將資源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之後,整個社會就會出現劇烈的動 蕩。那些被剝奪了財富,甚至被剝奪了獲得財富機會的貧困者,必然會採取極端的措施改變 現存的不合理秩序,整個國家就會陷入到使用暴力分配財富的混亂之中。按照馬克思主義經 典作家的理論,當整個社會的財富向少數人資本擁有者集中的時候,「無產者聯合起來」就 成為一呼百應的政治口號。在整個社會持續動盪不安中,財富的創造活動就會停止,資源就 會在不同階層中重新配置,國家的政權就會發生變化。 一些學者認為,當整個社會呈現出橄欖形的狀態時,這個國家就會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 這恐怕是一種倒因為果的邏輯分析方式。新型的中產階級不但不會允許獨裁長期存在,反會 成為推翻獨裁統治的最強大的力量,他們會和社會弱勢群體站在一起,為爭取民主政治的權 利而走上街頭.換句話說,那些被社會邊緣化的弱勢群體,會為了爭取物質利益而抗爭;那 些已經擁有財富的中產階級,則會為了政治權利而請命。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菲律賓、馬尼拉 這些典型的獨裁國家,當一大批被邊緣化的人群揭竿而起走上街頭,反對貪污腐敗,中產階 級會跟風而上,要求分享政治權利,從而將街頭政治引入議會鬥爭,最終將總統拉下馬的原 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獨裁統治下發展市場經濟,恰恰是為獨裁統治培養掘墓人。中產 階級不但擁有經濟基礎,可以逃避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而實施的各種經濟封鎖和制裁,而且 因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民主政治運動中可以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將邊緣化人群發動起 來,組織他們從街頭抗爭有序地轉化為議會鬥爭。 那種寄希望於獨裁統治發展市場經濟的做法,如果不是學者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編 造出的歷史謊言,那麼就是把現象當作結論,違背了學術研究的最起碼常識. 發展民主與發展市場經濟同等重要 發展民主與發展市場經濟同等重要。如果公眾缺乏自主決策權,那麼市場經濟就無從談 起;如果沒有公眾的廣泛參與,那麼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就會出現重大失誤.少數決 策者看到了集權的高效率,把自己塑造成為「太上皇」,為所欲為,不可一世。但是他們不 知道,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是短暫的,而且是危險的。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伴 隨著大量的貪污腐敗。這樣的改革既沒有可持續性,也沒有正當性合法性。當改革發展到一 定程度之後,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會出現嚴重的偏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治架構必然會產 生裂痕。 事實證明,在公眾不能參與決策的改革領域,腐敗現象都十分嚴重。中國的國有企業改 革之所以出現了如此多的貪官污吏,就是因為這場改革是在行政主導下的少數人的改革。表 面上的公司制衡決策體系,在現實生活中被少數人的獨斷專行所取代。少數決策者一邊打著 改革的旗號,發展經濟,可另一邊卻將國有財產轉化為個人財產.近年來在國有商業銀行發 生的大案要案都充分說明,這樣的改革祇不過是財富重新分配的遊戲而已。它既不能增進國 民的福利,同時也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當整個社會的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之後,決 策者希望看到的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早已蕩然無存。制度化的壟斷經營會代替計劃經濟條件 下的物資調撥,整個社會呈現出既得利益者與受損害者二元結構,當受害者不能通過參與政 治決策,爭取對自己有利的社會地位時,他們會採取一種極端的方式,破壞整個社會結構體 系,從而在革命中尋找發洩憤怒的渠道和重新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世界各國的獨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資源配置上的經濟獨裁;一種是政治體制上的 政治獨裁。不能否認,在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著資源配置上的「獨裁」,少數投資者掌握 龐大的資本,並且通過資本僱傭勞動,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但是,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行 民主政治,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政治民主,減少資本獨裁所帶來的惡果。那些在市場競爭中除 了出賣勞動力一無所有的公民,至少還有一張政治選票,他們可以通過手中的選票表達自己 的意見。政治家為了爭取這些人的選票,在通常情況下又不得不迫使資本擁有者改變自己的 決策體系,或者至少放棄自己的部分財富。比如,在一些民主國家某些左翼政黨往往通過增 加投資者的稅負,建立社會公共福利體系,以滿足少數貧窮者生活需要。而一些右翼政黨雖 然不願意觸動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但是他們往往通過減少稅收,提高本國企業的競爭力, 創造了更多的財富,以滿足貧困者的需求。所以,資本獨裁必須受制於政治民主,而政治民 主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外部保障。如果試圖依靠政治上的獨裁和經濟上的獨裁,快速發展本 國經濟,那麼除了掩蓋矛盾,製造繁榮假像之外,不可能讓本國的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事實反覆證明,如果在經濟獨裁的同時奉行政治獨裁,那麼整個國家的經濟早晚會崩潰。 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還存在許多獨具中國特色的經濟現象。譬如中國市場主體相當一部 分是國有企業或者國有企業改造而成的股份制企業.這些企業的資產在憲法上屬全民所有, 但是在法律上卻變成了政府所有。政府將國有資產按照公司法授予少數企業決策者或者國有 資產管理者,這些人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會將國有資產轉化為個人資產.所以,如 果在中國實行經濟獨裁的同時,不加快民主政治建設,那麼,中國人辛辛苦苦積累的存量資 產,將會徹底變為少數人的個人財富。當這種現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出現新一輪 暴力革命,到那個時候,執政者的地位將會面臨重大挑戰。所以,即使從維護執政地位出發, 也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加快民主政治建設.獨裁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祇不過是一種 歷史錯覺,在少數學者的鼓噪之下,這種歷史錯覺在某些方面已經轉化為決策者的方針政策, 在某些領域已經產生了深層次的問題.所以,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必須通過發展民主, 及時矯正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各種錯誤,讓少數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困難境地的弱勢群體,能夠 在社會正常的民主框架內,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話語權。否則,他們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顛覆 政權,破壞市場經濟運行機制。 少數學者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微觀層面的決策機制無限放大,試圖將其變為整個國家 的決策機制,這是一種極不嚴謹的學術論證方式。在所有權制度下,每一個人都可以自主地 處分自己的財產,這是財產所有權的基本要義,而不是什麼獨裁的問題.任何市場主體都可 以在財產權利明確的前提下,佔有、使用、處分自己的財產,並從中獲取收益。但是,人類 文明的成果之一,就在於看到了企業內部資源配置結構的獨特性,發現了資本僱傭勞動的秘 密,各國在充分保護財產所有者權利的前提下,通過建立一種科學的資源組合方式,保護企 業利害關係人的合法利益。譬如,通過制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確保勞動者的利益不受損 害,鼓勵勞動者在一定條件下參與企業決策。這樣的制度安排既體現了傳統的財富佔有觀念, 同時也滿足了現代社會財富合理使用的原則,是一種將社會責任引入到企業內部,保護社會 公眾利益的制度安排。如果祇看到獨裁的高效率,而沒有看到企業內部民主決策的程序,甚 至希望將企業的「獨裁」變為社會的獨裁,為獨裁體制的存在尋找藉口,那麼,這樣的所謂 學術結論就是反人類的胡言亂語. 用政治民主制衡經濟獨裁 在中國當代加快民主政治建設,不是實現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因為憲法已經將人民當 家作主作為最基本的原則,而是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中國用長達半個世紀積累的財富, 建立了一大批國有企業,而這些國有企業在社會轉型時期正在逐漸變為少數人的私有企業. 如果不加快民主政治建設,利用政治民主制衡經濟獨裁,加快行政體制改革,重新建立國有 財產監管體制,那麼,中國人以國有資產表現出來的財富將會被徹底掏空。事實上,在中國 財政開支中,決策者自身開支的比重已經越來越大,三分之一以上的財政收入,都用於各種 所謂「公務開支」,成為各級決策者出國旅遊、學習培訓、更換坐騎、修建樓堂館所的費用。 如果不依靠民主政治解決經濟獨裁問題,反而試圖通過強化獨裁發展經濟,那麼,中國的社 會必然會出現動盪,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就難以實現.總而言之,獨裁促進市場經濟是 一個偽命題.在少數獨裁者統治時期,經濟快速發展是有多種原因所造成的。這些獨裁者雖 然在政治上奉行獨裁,但是在經濟上卻放手讓投資者自行決策,從而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繁榮 景象。由於這些投資者大多與獨裁者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團體,所以這 些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整個社會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少數人的極端富有和絕大多數 人的極端貧困相伴而生。因此,當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在內部發生 革命性運動。當公眾推翻獨裁統治之後,那些依靠獨裁者謀取利益的投資者要麼被投入監獄, 要麼遠走他鄉,整個國家的經濟一落千丈。所以,獨裁統治下經濟的發展不是常態,而是一 種短暫的社會現象。這樣的市場經濟不但不具有可持續性,而且容易催生革命。所以,負責 任的決策者一定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民主政治,通過政治權力的再分配,減少經 濟獨裁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弊病。與此同時,應當建立一種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穩定的、常態 化的民主政治體制,防止權力與資本結合,從而出現權貴資本主義.中國當代學術研究不能 把實證主義變成庸俗的實用主義,將各國歷史發展中特有的現象當作是中國發展可資借鑒的 楷模,更不能為各種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尋找藉口。少數既得利益者把中國財富積累的功勞歸 功於現有的體制,是一種混淆視聽、轉移公眾視線的慣用手法。他們不願意正視整個社會發 展所蘊含的深層次矛盾,沒有看到社會變革的緊迫性。極少部分學者認為存在的就是理性的, 將哲學上的命題直接轉化為對經濟現象和政治現象的解釋,甚至想在此基礎上制定法律規範, 將不合理的現象法律化。這是一種十分令人擔憂的現象。學者可以代表既得利益者表達自己 的意見,但是學者不能無視常識,更不能強姦民意,將公眾普遍的政治需求看作是可有可無 的經濟點綴,甚至把中國未來的發展希望寄托在少數強人的身上。中國的學者必須有起碼的 學術素養. 第二,市場經濟能否孕育民主 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值得討論的觀點.有人認為市場經濟需要權力 的集中,所以,應當優先發展市場經濟,待市場經濟成熟之後,再來發展民主政治。在改革 策略上應該「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充分注意市場經濟中的效率問題,等市場經濟發展到一 定階段之後,通過發展民主政治,實現社會公平。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經 濟民主,是經濟生活的民主方式和民主秩序。如果說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那麼這樣的經 濟民主必然會要求政治民主,並且一定會上升為政治民主。這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 成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現實基礎.」 如果說前一種觀點屬於「先後論」——先發展市場經濟,然後再發展民主政治;那麼後 一種觀點則屬於「因果論」——發展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政治民主,並且一定會上升為政治 民主」。前一種觀點的錯誤自不待言,因為它人為地割裂了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關係,把 市場經濟看作是一種天生的不需要民主支撐的經濟運行機制;而後一種觀點則具有一定的欺 騙性,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祇要發展市場經濟,那麼就必然會上升為政治民主。這是一種想 當然地論證方法。 市場經濟尊重個人財產權利,通過自由競爭逐漸形成 首先,市場經濟不是天然形成的。市場經濟是在尊重公民個人財產權利的基礎上,通過 自由競爭逐漸形成的運行機制。如果不尊重公民的個人財產權利,或者沒有設法限制國王的 獨斷專行,那麼,就不可能產生市場經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市場經濟需要民主作為前提 條件,沒有限制國王權力的民主體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經濟。 1215年,英國的國王 約翰在對法蘭西的戰爭中大敗而歸.當時宮廷開支入不敷出,為瞭解燃眉之急,他強迫貴族 們向其繳納貢賦.沒有想到,貴族們一個個怒目圓睜,大聲表達自己的不滿.在國王與貴族之 間的武裝爭鬥中,貴族迫使國王簽訂了劃時代的《大憲章》,其中明確規定沒收國王的自由 收稅權,未經全體貴族和大臣同意,國王不得增加稅負;為了防止國王報復,明確規定國王 逮捕和關押平民的時候,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約翰的兒子亨利三世上台後,試圖借助於 羅馬教皇的宗教權力,奪取貴族們所享有的權利。有史料記載,亨利三世曾經七次公然違反 《大憲章》,貴族們再次使用武力,將國王將囚禁起來。並且於 1265年在倫敦召開會議, 邀請各個階層的平民參加,並且由各郡的貴族、封建領主擔任議員,從而使英國成為世界上 第一個議會民主制國家。這場保衛私人財產權利的鬥爭並未結束,到了英國的查理一世繼承 王位時,貴族與國王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在國王與貴族之間長達八年的 戰爭中,議會終於獲得了勝利,並且脅迫國王簽署了著名的《權利法案》,公然踐踏議員權 利的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台.由此可見,在建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爭取個人財產權利的 艱苦鬥爭中,國家曾經付出過多大的代價!正是有了與國王的財產區隔開來的國家財產,有 了自由支配國家財產的議會民主體制,市場經濟才能蓬勃發展。如果沒有爭取個人財產權利 的鬥爭,沒有約束國王權力的《大憲章》,沒有保護個人財產權利的《權利法案》,那麼就 不可能誕生市場經濟。所以,認為市場經濟促進民主,可能是一種歷史的錯覺.沒有民主政 治體制,沒有保護個人財產權利的制度安排,那麼,就不可能產生真正自由的市場經濟。 其次,市場經濟是一種通過價格波動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運行機制,市場經濟本身存在 著天然的缺陷。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個人的獨斷專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 的擁有者可以自由地處分自己的財產,當他們利用自己的財產組建公司等企業組織的時候, 在這些企業內部就會出現典型的資本表決機制,少數擁有龐大資本的投資者利用資本表決程 序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人的頭上。儘管現代各國的公司法都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千方百 計地保護企業勞動者和企業其他利害關係人,但是公司的表決機制決定了,少數擁有龐大資 本的投資者一定會擁有絕對的支配權。所以,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微觀結構——企業中, 並不存在所謂的民主機制,恰恰相反,在企業內部總是由少數大股東決定一切。 民主不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 從市場經濟發展歷史來看,市場經濟會出現資本的集中,會產生兩極分化的現象。當整 個社會的資源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就難以繼續發揮作用,市場經濟也就 從自由資本主義走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壟斷資本主義社會,少數資本擁有者不但控制 著國家的經濟命脈,而且掌握著國家的政治命運,他們通過政治捐款,推選總統候選人,通 過投放廣告控制新聞媒體,通過贊助建立各種非政府組織,推廣他們的政治理念,甚至通過 資助反政府組織,改變一個國家的政權。所以,當市場經濟發展到壟斷階段之後,不但不會 出現民主的趨勢,反而會出現一種反民主的傾向——資本的擁有者通過資助反政府組織,顛 覆國家政權,甚至通過製造所謂民主的假像(組建反政府組織、鼓動反對黨上街遊行等等), 顛覆合法政府。 所以,壞的市場經濟不利於民主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肌體之內,不可能催生出民主的 萌芽。少數人將企業內部的民主決策等同於政治民主,其實是將政治權利、社會權利和商業 權利混為一談。正因為市場經濟本身存在如此多的弊端,各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不得 不加快民主政治的建設步伐,通過外部的民主政治建設,努力消除市場經濟中的不合理因素, 糾正市場經濟發展給社會所帶來的諸多問題.譬如,市場經濟發展會出現兩極分化,為了防 止那些被市場淘汰的社會邊緣人群鋌而走險,民主國家通過憲法確保他們擁有政治選票。當 他們生活不堪重負的時候,定期到來的選舉會給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他們會利用自己手中 的選票,要求政治候選人必須傾聽他們的意見,並且採取切實措施,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而政治候選人為了確保取得執政地位,不得不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制定一些改善民生,防 止兩極分化繼續擴大的政策。那些國會議員們為了選民手中的選票,也不得不提出一些限制 壟斷的法律議案。所有這一切都有助於減少社會矛盾,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在市場經濟運 行機制之外,通過稅收或者其他法律的方式,實現財富的再分配。 民主不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而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賴於民主的改進.假如沒有民主決 策機制,少數人擁有整個社會的財富,而多數人處於貧困的邊緣,那麼,市場經濟賴以生存 的土壤就會越來越貧瘠,暴力革命的洪流就會奔突前行。 不瞭解市場經濟與民主之間的關係,而寄希望於發展市場經濟從而促進民主,可能是在 緣木求魚.市場經濟當然需要民主,但是,民主從來都不是市場經濟的恩賜;相反地,由於 市場經濟的發展會導致整個社會發生傾斜,所以,才需要大力發展民主,以彌補市場經濟之 不足。 當然,民主制度作為上層建築的範疇,受制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主的發育情況。在東南亞一些貧窮國家,民主競選其實就是現 實的利益交換,當候選人表示願意向選民贈送一頭牛之後,選民就會主動地將自己的選票贈 送給候選人。這樣的民主當然是赤裸裸的金錢民主,是一種賄選行為。但是,對當地的選民 來說,與其接受大而無當的政治競選口號,不如索要實實在在的一頭牛。如果這些國家的領 導人上台之後,為了一己之私,而大肆貪污受賄,那麼,選民同樣會使用選舉的方式或者其 他非正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將領導人拉下馬.縱觀世界各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都有一 個從原始粗糙發展到現代精細的過程。早期的民主大多都伴隨著槍聲和金錢,而現代的民主 則伴隨著廣告和金錢.祇不過在現代民主發展過程中,金錢的作用更加隱蔽,耗費的金錢數 額更多罷了。 民主說到底是一種利益交換.各國在發展民主的時候,都充分注意不同階層之間利益的 平衡,通過完善選舉程序確保少數弱勢群體的利益不受損害。無論是一院制議會民主,還是 兩院制政治架構,都是為了確保一個國家公民憲法上的基本權利得以實現.這和市場經濟沒 有直接的關係,或者換句話說,市場經濟祇不過是給民主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罷了,民主 總是遵循自身的規律,在一人一票的原則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運行所需的法律體系。沒有 通過民主發現民意、形成共識,並最終變為國家的法律規則,那麼,市場經濟就會變成無序 的市場經濟。 壞的市場經濟不但會實現資源的集中,而且被集中起來的資源會用於破壞民主體制,形 成權貴資本主義.所以,在討論市場經濟與民主之間關係的時候,千萬不能倒因為果,不能 把民主對市場經濟的作用看作是市場經濟催生了民主體制。當然,也不能片面誇大民主的作 用,在民主體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腐敗。這其中既有制度設計的問題,但更重要的 是國家公民素質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公民普遍具備良好的素質,那麼,他們就不會為貪圖眼 前的利益而將自己的選票投給那些投機政客,他們會更加仔細地研究候選人的政治綱領,分 析他們的施政主張對自己是否有利,在反覆權衡之後,通過公開的競選程序,確保候選人始 終堅持自己的政治觀點,不會背叛支持他的選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代民主的公開競選 不僅僅是政治主張的活廣告,也是選民要求候選人對自己的政治主張公開背書的必不可少的 環節。假如候選人在競選中公開主張增加企業的稅負,那麼,那些飽受壟斷企業盤剝的選民 就會全力支持這樣的候選人。但是如果候選人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那麼,選民會在下 一次選舉中利用自己的選票重新做出選擇。這樣的選擇不但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政治架構, 而且會改變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甚至影響市場經濟的走向。 積極發展民主,完善市場經濟 所以,負責任的政治家應該積極發展民主,完善市場經濟,而不是被動地寄希望於發展 市場經濟,從而自發產生民主體制。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凡是在涉及到公共資源配置的領域,譬如教育、醫療、 住房,改革總是積累很多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 程中,沒有通過發展民主,有效約束行政權力,導致行政權力在這些領域不斷膨脹,從而侵 蝕了公民的權利,破壞了市場經濟體制。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辦法不是發展市場經濟,而是 發展民主政治,通過限制行政權力,特別是行政機關在教育資源配置、土地批租、醫療經費 分配等方面的權力,確保公民的基本權利能夠得到落實。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價格之所以居 高不下,根本原因不在於市場,而在於地方政府的權力沒有受到很好的控制,地方政府為了 增加稅收,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的情況下,不斷地出台措施拉升房地產市場價格。其實,解 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在大中型城市實行市政府領導人直接選舉,那些被邊緣 化而不得不承受高房價的市民,一定會利用自己手中的選票迫使市政府官員改弦更張。如果 市政府官員一意孤行,為了追求政績而放手提高房價,那麼,這樣的政府官員就會被拉下馬. 現在由於房屋價格不斷上揚,許多市民傾其所有購買住房,甚至利用銀行按揭貸款,參與房 地產炒作,因此,今後各地在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時,不但會遭遇房地產開發商的阻 撓,而且會面臨來自購房人的壓力,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決策邊際效用越來越小,到最後 房地產宏觀調控的一切政策很可能都將歸於無效。所以,如果不加快民主政治體制的建設, 通過政治民主的方式來抑制房地產市場瘋狂的舉動,那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很可能成為今 後爆發革命的策源地和導火索。 以往我們對民主有太多的誤解,以為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沒有看到民主發展自身 的規律。我們寄希望於通過發展市場經濟推進民主體制改革,但是我們沒有看到民主政治發 展對市場經濟的矯正作用,沒有看到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之間的辯證關係.少數決策者寄希 望於單兵突進,通過發展市場經濟完善民主政治。事實上,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之間不是誰 先誰後的關係,也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民主政治的發展,為市場經濟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 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國家必須通過發展民主政治,克服市場經濟運行機 制之不足。 簡而言之,市場的歸市場,民主的歸民主。壞的市場經濟會阻礙民主的發展進程,而好 的民主政治體制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壞的市場經濟橫行。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種種 不足表現充分說明,如果不大力發展民主政治,不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那麼市場經濟很可 能變成壞的市場經濟,而壞的市場經濟必然會進一步阻礙民主政治的發展。所以,為了防止 中國的市場經濟誤入歧途,必須加快發展民主政治建設,因為祇有這樣才能實現財富的社會 共享。 如果試圖依靠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自身的調節功能實現財富的均衡分配,那麼,市場經濟 越發展,整個社會的財富集中現象就越嚴重。決策者不能等到整個社會發生劇烈動盪之後, 才進行民主政治體制改革,因為到那個時候平心靜氣的討論將會讓位於街頭暴力抗爭,整個 中國將會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價.有些學者認為當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必然會出 現成熟的民主政治體制,他們不知道歷史上資產階級為了實現議會民主而付出多麼沉重的代 價,他們也不知道當今一些獨裁國家,因為民主不發達,而將市場經濟引向何方。在發展民 主政體的過程中,不能過分依賴市場經濟,因為那樣做,就可能為少數決策者不思進取找到 遁詞,為未來社會動盪埋下伏筆.市場經濟需要民主,但是,民主不會在市場經濟中自發形 成。民主需要公民爭取,需要在全社會形成發展民主政治的共識,並且把這種共識變為國家 的法律,保護每一個公民在市場經濟中的財產權利,約束國家權力機關的行為。 (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