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里程碑 ——記香港首次普選 (香港) 蔡詠梅 九月十八日香港區議會的選舉,是香港開埠以來的首次普選,雖然區議員的角色 微不足道,其職責無非是關注一下社區的環境、交通等雞毛蒜皮之類的民生問題, 但因香港極其特殊的歷史和現實,這次競爭在香港民主政制的發展中可以說是有裡 程碑的作用。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一百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理論上由港督獨裁,行政局作主 導的非民主社會,但由於港督的權力實際受到母國國會的制衡,兼及香港有十分健 全的法制和一個廉潔而且有效率的政府,缺乏民主機制對香港社會的發展並未造成 很大障礙,港人改變這種「有自由,無民主」現狀的願望亦不強烈,因此香港民主 政制的起步和發展相當緩慢,直到八十年代初地方議會才有部分民選議員的產生。 據香港《開放》雜誌最新出版的一本《中英世紀之爭》,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重新檢討其殖民地政制時,早已決定把代議制這種盛行於歐美的現代民主 政制引進各英屬殖民地。但隨後香港並未象新加坡一樣出現民選立法機構,其主原 因是冷戰時代複雜的「中國因素」。 一九四九年中國政局惡化,政權易主,國家裂變為二,當時大批中國難民湧入香 港,社會動盪不安,多次發生親北京的左派和親台灣的右派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其 後韓戰的爆發及文革的發生都使英國對香港的有效統治和管理受到威脅和挑戰,也 因此使英國一次又一次推遲香港的政制改革。 而且《中英世紀之爭》還透露,中國前總理周恩來,一九五六年曾透過一位英國 商人向英方暗示,中國希望香港保持現行殖民地制度不變,而「不願看到一個走向 民選制和內部自治的香港」。這也是英國對香港政制改革長期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 之一。 而更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社會對政制改革的壓力不夠大。香港六百萬居民過半數 是四九年陸續由動盪的中國大陸來避秦的難民及其後代,生活在相對穩定的香港, 容易產生一種居安思危的保守心態,對激進的政制改革無迫切要求,政治參與感很 低落。在八十年代之前,民主派在社會上只是微弱的少數。 八十年代初英國開始在香港引入民主政治。當時香港有兩個民意咨詢機構,立法 局和市政局,主要由政府委任的議員組成,但港府不願對這兩個機構有大的觸動, 於是便在市政局下再設一個區議會的架構作民主改革試驗,將區議會少數席位開放 直選。立法局、市政局和區議會遂形成香港稱之為三級議會的獨特議會形式。 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宣佈九七年香港將歸還共產中國,九七大限危機 頓使安於現狀的港人有了民主覺醒,要求政制改革,加快民主步伐的要求逐漸成為 香港社會的主流意識,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以李柱銘、司徒華為領袖的香港民主運 動。 當時香港民主派發動廣泛的群眾運動,曾向中英兩國政府施壓力,希望由一九八 八年開始立法局議員全部由直選產生,但這個要求同時被中英雙方否定。 在中共一手操縱下制定的基本法,更以憲法的形式凍結了整整一代港人的民主權 利,規定要到二零零零年後港人才能決定香港的行政長官是否由直選產生,而立法 局是否全部直選則要到二零一二年才能決定。當時中方反覆強調的是,港英不能還 政於民,只能還政於北京,英國應把一個只有最低民主程度的殖民地政制原封不動 地交給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對港人民主要求的回應也相當保守,因為它既要考慮到在殖民地 最後歲月它對香港的有效管治,也要顧慮到中共的意願以求香港的順利移交。 「六四」天安門事件和國際共產主義陣營的崩解,在臨近九七的最後幾年使英國 改變了對華對港政策,新上任的馬卓安政府決定在香港基本法的保守條文框架中盡 可能擴大香港三級議會的民意基礎,這就是近年在中英之間引起軒然大波的新任港 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 彭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增加三級議會的直選席位和間接選舉的選民人數,由於基本 法對區議會的產生方式未作明確的說明,彭定康方案對區議會的改革的幅度也就最 大,由原來的部分直選改為全部直選,並由直選區議員中選出十人進入立法局組成 選舉委員會。 如果彭方案能付諸實行,香港民主政治的成份就會突破中國的設限,這自然是為 中國所不願見的。因此在香港區議會這次按彭定康方案進行全面普選之前夕,中國 人大通過法案,宣佈按彭定康政改方案產生的三級議會中國不予承認,九七接收香 港時將一律推倒重組。 九月十八日香港區議會選舉的重大意義不僅是香港民主政制的一重大發展,而且 由於選舉空前熱烈,選票人數破紀錄,對中共推倒重來、另起三級議會爐灶的威脅 ,也是一次以實際行動作出的回擊。 香港的政制選舉從來熱度不高,但九月十八日這天,有七百五十七人角逐三百四 十六個席位,選票人數六十九萬,比上次區議會選舉整整增加六成。在中共不承認 的威脅下,香港各政黨、政團,不論是民主派、中間派,還是親共的左派都以空前 的熱情投入了這次選戰。親中政團並一再呼籲市民踴躍登記作選民。這次選舉的成 功實際是港人對彭定康政改的一次公民投票。 民主派為爭取直選已奮鬥多年,這次積極投入固然是得其所願,也是希望在一次 規模空前的選舉中盡情表達自己的民主願望,使中方在九七後另起爐灶更加困難。 但左派的積極投入卻頗令人費解,原因可能是多重的。顯然他們對九七後中共另 起爐灶也無足夠信心,因為現在到九七雖只有一千天,但中國正處於動盪之秋,時 局可能瞬息萬變,未來之前途難以預料,如果左派這次對選舉進行杯葛,很可能喪 失聚集本身力量的機會,今後在香港政壇再難立腳。 親中派最後在選舉中獲得約四十個議席,成績比之九一年立法局部分直選時全軍 皆墨好得多。這次意想不到的收穫,是否會使親中派多少改變其敵視香港民主進程 的立場亦未可知。據親中派內部的人透露,有親中人士在區議會結束揭曉後,曾向 中方遊說,希望九七年可以保留現任區議會,准許其過渡到九七之後。 從議席的多寡來看,民主派所贏得的席位最多,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多,但與九 一年一面倒的大勝相比,則又遜色不少,尤其是象姚勇戰這類著名民運活動家也未 能脫穎而出。 「六四」已過五年,「六四」的情意結自然會有所減色,但民主派未能大獲全勝 ,實際與區議會的結構有關,這次選舉經驗對所有有志於從事民主政治的社會活動 家都是一次民主選舉實戰教育。 香港區議會選舉選區很小,有的不過數條街道或幾幢大廈而已,選民寥寥僅止一 兩千人,成功的候選人靠的不是知名度和政見,而是與街坊臨里長期培養起來的信 任和感情。有的候選人在選區經營多年,長期服務居民,協助他們解決交通、治安 、社區設施等問題,並經常舉行社區康樂活動,與居民建立了十分深厚的人情關係 ,憑著「為我們做了好多事」,選民知恩圖報,多會投他們的票。如有位候選人是 位學生,他三年多不間斷地經常為社區居民免費診病,因此他在無任何政治努力的 支持下順任當選。 香港民主派創黨初始,社會希望如日中天,但深入基層切實工作的人卻不足夠。 這次區議會選舉,一下開放三百多席位,民主派許多候選人都是匆忙上陣,選前才 空降選區,自然勝算不大。 不過預料今年底和明年舉行的市政局和立法局選舉,形勢會有所變化。由於選區 擴大,候選人不可能與所有選民建立直接關係,到時候人的知名度、形象、辯才、 政見和政黨背景將會起較大效應。 但不論如何,香港區議會的經驗告訴我們,民主政治是十分辛苦的工作,要下選 區見選民、拉選票,做足工夫,不是光憑口強就可見效。有志於此者當引此為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