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領導人選舉之比較 楊力宇 最近台灣舉行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馬英九及蕭萬長分別當選正、副總統,共獲765萬多 票,得票率高達58%,打破台灣自1996年開始舉行總統直選以來的紀錄;民進黨的謝長廷與 蘇貞昌僅獲544萬多票,得票率約四成二;雙方的差距高達221萬多票。 馬英九大勝之主因 馬英九大勝的原因頗多:形象好(溫文爾雅、敦厚誠懇,為人正直,學識豐富,為一理 性、務實、形象美好的學者型政治人物),極具魅力(身材高大,體健英俊,而女性選民多 認為馬是「新好男人」,從無緋聞)。多數選民對馬的印象甚佳,被他的風度、學識、為人 及形象所吸引。 而更重要的是,馬英九深入瞭解民心,透澈瞭解人民的痛苦及需要。馬英九深知台灣人 民歷經八年民進黨的統治,經濟嚴重衰退、自殺率、失業率及人民痛苦指數均屢創新高,因 而決定以經濟為競選政見之主軸,提出振興經濟方案,改善民生,頗獲選民的肯定。馬英九 深知台灣民心向背,民心思變。 馬英九也深知台灣民心厭惡候選人的口水戰及人身攻擊,因而採取與謝長廷完全不同的 策略。謝長廷雖猛攻馬英九個人、家庭及「親中」理念,但馬簡短駁斥回應後,立即重返台 灣的經濟問題及馬蕭的經濟方案,避免與謝陷入口水戰及人身攻擊戰,獲得多數選民的認同。 此外,馬英九採行政經分離的大陸政策。針對謝對馬的「親共」、「賣台」等指控,馬 英九強調他的反共理念:堅決反對中共的一黨專政、一國兩制、六四鎮壓、「反分裂法」及 北京對台的武力威脅和外交打壓,要求北京撤除對台的一千多枚的飛彈佈署(馬英九個人也 每年參與六四悼念活動)。他堅持維護不統不獨的台灣現狀(其實就是維持台灣實質獨立的 現狀)。 然而,在經濟上,馬英九力主兩岸三通,擴大交流,逐步構建兩岸共同市場,允許陸資 及大陸遊客來台,促進台海和平及台灣繁榮——這些政策獲得工商界及廣大中產階級選民的 廣泛支持。 馬英九的個人特質、政策主張及選戰策略為其總統選戰大勝之主要原因。 謝長廷為何慘敗 至於謝長廷,他的和解共生、幸福經濟、兩岸三通、台海和平等理念頗獲甚多人士之肯 定,但他卻肩負著陳水扁貪腐政權及政績惡劣的沉重包袱,根本無法走出阿扁的陰影。 此外,謝長廷因在總統選戰中居於劣勢,歷次民調均落後馬英九甚多,因而決定採行人 身攻擊之策略,漠視政見之論述。自選戰開打以來,謝蘇及其幕僚反覆攻擊馬英九的三大問 題:一、馬的美國綠卡仍然有效;二、馬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為「一中市場」;三、國民黨 在立法院已獲超越三分之二的席次,形成一黨獨霸,馬如勝選,台灣將重返兩蔣時代的威權 政治,台灣民主將因此倒退。謝營其他人士又攻擊馬父馬鶴凌、馬妻周美青及馬的子女與姊 妹。 然而,台灣多數選民非常厭惡這些口水戰及人身攻擊,他們多不瞭解謝長廷的政見,因 而多數選擇投票支持馬蕭,謝蘇的慘敗終成定局。 兩岸領導人選舉之比較 馬英九雖獲大勝,但仍然謙虛自制,深知台灣問題如山,形勢嚴峻,願與謝長廷及其他 各方人士合作,並確認拯救台灣為其重責大任——馬英九展現高度的民主風範。 台灣完成了一場激烈但卻非常民主的總統選戰,但在大陸,最近人大舉行國家主席(祇 有胡錦濤一人參選)及總理選舉(祇有溫家寶一人參選),胡溫幾乎獲得所有人代的選票, 沒有政見的表述,也沒有任何競爭,一切由中共中央內定,祇有選舉的形式,一切行禮如儀, 人代淪為「投票部隊」,與台灣的激烈總統選戰成為明顯的對比。 布希:台灣為「民主燈塔」 台灣的民主政治雖仍有其問題(如賄選),但2008年的總統大選促使台灣的民主政治又 往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美國布希總統在致馬英九的賀電中因而肯定台灣為全球的「民主燈 塔」。(作者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本刊編輯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