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體制的冬天 (浙江)溫克堅 從有能力舉辦北京奧運這個世界級的恢宏賽事到無能力有效處置一張小小的華南虎照片, 從有能力發送神七送宇航員進入太空舞動國旗到無力就楊佳這個簡單的刑事案件給公眾一個 信服的結果,中共威權體制展現的這種不可思議的矛盾面貌的確讓人費解。觀察它的不同側 面和表像,人們得出的結論會有不同,但是剖析各種似是而非的論調,探究更深層次的邏輯, 得出的結論是威權體制的冬天已經來臨。 表面來看威權體制對社會物質和財富的掌控依舊有力,比如關鍵的經濟產業,市場規則 制定權,行政壟斷的定價權等依然牢牢握在手中,因此可以傾全國之力舉辦奧運,可以花費 巨資編織飛天夢想,通過種種形象工程來包裝威權體制,一時之間,公共視野裡看不到任何 有效的挑戰者,更別說體制性的危機了。但是顯然威權體制中的政客並沒有這種自信,他們 組織各種政治學習,不斷敲打「亡黨」警鐘來試圖提高體制的聚合力。 從華南虎照和楊佳案件的處置來看,威權體制對於那些廣受關注案件的處置已經無法滿 足公眾最低的期待,更別說讓正義通過正當程序在公眾面前呈現了。這種公然藐視普通大眾 智力的作法表明威權體制已經無力跟上社會演變的節奏,而是站在了公眾和社會的對立面。 無數的網絡跟帖和灌水可以證明這點。這種失去公眾認同的體制是極度虛弱的。 如果追問虎照和楊佳案件的處置過程,我們還可以挖出更多的信息。這兩個案件並不復 雜,對於事件的大致過程和可能的結果公眾會有個一般化的認知和期待。但是就是這麼兩個 簡單的案件,在幕後黑手的操控下,演變軌跡快速脫離公眾認知框架,以其戲劇性和不可解 釋性顛覆了公眾的期待,輿論一片嘩然。這兩個事件典型了反映了威權結構的麻木和傲慢。 實際上,看似巨無霸的威權體制內部,因為意識形態枯死,在所謂集體領導制下權力結構相 互糾結,以致無人真正願意或有能力對體制負責,使得官僚和利益群體有機會把案件和體制 強度套牢,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維護局部利益,體制本身成為冤大頭。從這兩個案件還 可以看出,哪怕是一些「癬芥之疾」,威權體制也已經無法及時切割,進而整個體制都可能 為之陪綁,從而造成致命威脅。 經濟環境的變化也給威權體制帶來了絲絲寒意。30年經濟自由化進程釋放了人們的創富 能力,而經濟發展也的確給威權結構換來了必須的政治現金流,可以藉此購買穩定和化解矛 盾。這種威權結構+經濟發展的模式甚至一度成為流行話語並成為官方舊意識形態的替代品。 不過,2008年以來樓市蕭條,股市低迷,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等灰色景觀取代了原來瑰麗 的經濟圖景,美國金融風暴引發的實體經濟收縮也意味著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到了盡 頭。自從數月前企業界喊出冬天來了之後,經濟下滑趨勢來得比預期的更加生猛,中國經濟 的結構性困境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難挨的冬天。根據政治合法性基於經濟績效這種流行 話語的邏輯,那麼經濟的冬天也必然把威權體制帶進政治的冬天。 除了經濟績效這種比較流行的話語體系,有些論者試圖把中國威權體制的穩定部分的歸 因於精英階層的保守社會心態。因為缺乏可以置信的衡量公眾心理的數據,同時在威權體制 下恐懼心態也客觀上制約了自由表達,因此用保守社會心態來解釋威權體制的延續說服力似 乎有限。不過最近與李宇春和麻雀相關的兩個新聞,卻明確的表明了社會心理的變遷(參見 拙文「玉米與麻雀」——載網易博客,2008年9月——編者注)。而最近毒奶粉事件引發的 公共食品安全問題表明威權體制帶來的威脅已經近在咫尺,這個類似「切爾諾貝利」的事件 中,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那麼麻木或者保守就不是選擇,精英階層社會心態加速變化,更 多的人將在反抗威權體制帶來的風險和不反抗帶來的風險之間作出比較和抉擇。毒奶粉事件 已經引發了一場心理革命,有論者稱之為「牛奶革命」。 除了控制資源,發展經濟和以恐懼來塑造社會心理之外,威權體制這些年最在意的就是 對政治空間的卡位和對組織資源的壟斷,使得競爭性政治群體無法形成,更加無法進入公共 視野。不過信息技術帶來遊戲規則的變化,如今的政治操作和政治競爭已經不依賴於原來的 組織形式和政治空間,一個民間主導的對抗性的社會結構已經可以影響很多公共事件的過程 和結果。孫志剛事件甕安事件等都是標本,正在演變中的毒奶粉事件也可以看見這種力量。 民間主導的這種結構的存在也使得制度轉型風險開始收斂。 分析到此處,也許可以做個簡單的總結。表面看改革開放30年,威權體制看上去風華正 茂。但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而河流中,公眾認知,社會心理,經濟形勢和政治規則都已 發生巨大變化。威權體制這個泥足巨人已經無法跨過這條河流,將被自身的重量所壓垮。 威權體制的冬天已經來臨,北京之春還遠嗎? (2008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