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與歌利亞之間的決戰 ——奧巴馬為何當選美國總統 戴開元 全球矚目的2008年美國大選已經降下帷幕,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以壓倒優勢的選票和選 舉人票,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有黑人血統的總統。 民主社會的公職選舉,是候選人之間對選票的爭奪。選民的投票意向,取決於許多因素, 包括候選人的聲望、資歷、政見、籌款等。在這場大選中,奧巴馬先後遭遇了兩位主要對手 ——喜萊莉和麥凱。喜萊莉是前第一夫人,任職8年的聯邦參議員,數年前就開始為競選總 統而籌集經費,與民主黨大佬和各地骨幹建立了深厚的聯繫,獲得婦女選民和移民團體的大 力支持,被民主黨和社會各界視為篤定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麥凱則是越戰老英雄,擔任過四年聯邦眾議員和22年聯邦參議員。而奧巴馬祇不過是擔 任過8年伊利諾州州參議員、2004年才當上聯邦參議員的小字輩,在大選戰幕拉開之前,無 論是名氣、從政資歷、在本黨的人脈關係、籌措的經費等,皆遠遠落在希、馬兩人之後。 另外,奧巴馬是個黑白混血兒,許多帶有種族偏見的白人認為他是黑人,而不少黑人卻 又嫌他黑得不夠,黑得不純。因此,他與同為白人的喜萊莉和麥凱競選,其先天的種族身份 就處於很不利的地位。 如果說喜萊莉和麥凱好比聖經舊約裡的巨人歌利亞,奧巴馬則猶如與歌利亞決鬥的未成 年兒童大衛。然而,如同聖經裡的大衛打敗歌利亞,奧巴馬也先後戰勝了喜萊莉和麥凱。 現在,大選的硝煙已經散盡,民眾的興奮情緒也逐漸平息,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奧 巴馬這個小人物,為何能以弱勝強當選總統? 許多論者認為,美國的經濟衰退尤其是最近爆發的金融危機,是導致奧巴馬獲勝的主要 原因。的確,小布希上台8年來,把美國經濟搞得千瘡百孔,一塌糊塗,國債堆積如山,次 級房貸危機日趨嚴重,9月份爆發金融危機,19家大小銀行倒閉,10月份失業率達6.5%,為 14年來之最,物價飛漲,百姓叫苦連天。投票前的民意調查顯示,近60%選民最關心的是經 濟問題。 蓋洛普公司的逐日民調顯示,3月至5月,奧巴馬與麥凱的選民支持度基本上持平。6月 奧巴馬初選獲勝後,支持度略微領先麥凱。但9月初共和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麥凱挑選阿 拉斯加女州長佩琳做副手後,麥凱又領先歐巴馬。9月中旬,金融危機爆發,麥凱開始落後, 與奧巴馬的差距越拉越大,直到投票日。因此,奧巴馬獲勝似乎與金融危機密切相關。 然而,應該對經濟問題承擔最大責任的是總統布希,而不是聯邦參議員麥凱。奧、馬兩 人在經濟問題上都不是內行,也沒有重大建樹,談不上孰優孰劣。民調資料祇是結果,而不 是原因。導致麥凱選情急轉直下的真正原因,是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馬、奧兩人的迥 然不同表現。奧巴馬冷靜、沉著、關注,支持國會民主黨人與布希行政當局共商紓困方案。 麥凱卻驚慌失措,宣佈暫停競選,急匆匆跑去華盛頓參加國事會議,在會上卻提不出任何具 體建議。而且,布希與民主黨領袖提出的7000億元紓困方案,在眾議院卻主要由於共和黨議 員的反對而沒有通過。麥凱和共和黨人在國家發生重大危機時的張惶和無能,在選民面前暴 露無遺。許多選民認為,奧巴馬和民主黨比其對手更有能力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 有論者說,奧巴馬獲勝是因為他募得的捐款多。到10月份,奧巴馬一共募得6億6800多 萬元,創美國有史以來總統候選人募款的最高紀錄,幾乎相當於麥凱募款(3億7000萬元) 的兩倍。西方國家的競選是一件很花錢的事,僱用工作人員,在電視、報刊、廣播、網路上 打廣告,候選人及工作人員去全國各地活動的交通食宿費用,租用場地舉行群眾集會等等, 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 由於自籌經費充足,奧巴馬不惜違背先前的承諾,拒絕接受公共競選經費補助,成為自 1976年這種制度建立以來的第一位拒絕接受補助的候選人。奧巴馬一共花費約2億5000萬元 打電視廣告,遠遠超過麥凱的8000萬元。在投票前夕的10月29日,他砸重金約500萬元鉅資 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全國廣播公司(NBC)、福斯(FOX)、MSNBC等大型電視網購 買30分鐘黃金時段,播放競選廣告,對選民正面宣示自己的政見。顯然,巨額捐款確實有助 於奧巴馬打贏這場選戰。 然而,奧巴馬的捐款遠遠超過對手仍然祇是表面現象,其中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首先, 與以往絕大多數總統候選人,以及這次的對手喜萊莉、麥凱不同的是,奧巴馬的捐款有相當 大一部分來自捐款額不到200元的低收入者和窮人,這類捐款者至少有150萬人。其次,奧巴 馬也獲得不少最有錢的富翁、高薪人士、大公司的支持,如股神巴菲特、因貨幣投機和炒股 而發大財的索羅斯、全美收入最高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歐普拉。溫芙雷等。 前一類捐款者很容易獲得解釋,奧巴馬的未來施政綱領較多照顧中產階級、窮人和弱勢 群體的利益,因此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捐款。後一類捐款者的動因就比較複雜。有的人(巴菲 特、索羅斯)是因為對奧巴馬政治理念的認同,壓到了奧巴馬某些主張(如對有錢人加稅) 會傷害自己經濟利益的考慮。有的可能是出於對奧巴馬個人魅力的讚賞。還有的人和團體, 則可能是想等奧巴馬上台以後,謀取自己的利益。 總而言之,奧巴馬之所以能籌到巨額捐款,首先是因為他的政綱、個人魅力等對許多選 民和團體有吸引力。另外,奧巴馬繼承並發展了上次大選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裡的籌款經 驗,通過網路向底層民眾和青年人募款,從而使他籌措的經費遠遠超過對手,為最後獲勝提 供了充足的財力保障。 還有人,尤其是喜萊莉和麥凱陣營,嚴詞指責說,在大選中美國媒體立場不公正,偏愛 奧巴馬,大造輿論,幫助奧巴馬獲勝。 筆者長期從事新聞編譯工作,年初以來,一直密切關注著美國英文媒體有關選戰的報導。 客觀地說,這種指責並非空穴來風,毫無根據。從喜萊莉與奧巴馬之間的初選,到麥凱和奧 巴馬之間的最後決戰,美國的通訊社、大報、新聞刊物的相關報導,從報社的社論、新聞的 選題,到記者的下筆措詞,確實存在偏愛奧巴馬的傾向。 例如,在佩琳成為麥凱的競選搭檔之後,紐約時報立即派員去阿拉斯加,調查出佩琳在 一個小鎮當鎮長時,曾下令公共圖書館把不符合基督教教義的書籍列為禁書,以及濫用州長 職權,要求州公共安全廳長開除與其妹妹離婚的州警,受到公安廳長抵制後,又藉故將其撤 職。又如,當麥凱把一位與奧巴馬公開辯論加稅問題的「水管工喬」(Plumber Joe),當 作攻擊奧巴馬的鋼鞭武器時,媒體立即通過公共紀錄,把「喬」祇是一名沒有水管工執照、 收入很低的輔助工的老底翻了出來,從而使「喬」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然而,總的來說,美國大多數主流媒體(報紙、電視)對這次大選的報導,儘管有某種 傾向性,基本上還是遵守了客觀、平衡報導的新聞標準,帶有強烈黨派偏見的報導極少。美 國近300家大報,其中200多家直到快投票的10月份,才以社論形式表態支持奧巴馬,近100 家報紙支持麥凱。幾大電視網一直沒有表態支援哪位候選人。祇有福斯電視網(FOX)從早 到晚連篇累牘地赤裸裸地攻擊奧巴馬。廣播電台一直是保守派和共和黨的天下,特別是某些 節目主持人,其抹黑奧巴馬語言之惡毒,遠遠超過了麥凱的競選團隊。雖然如此,仍未能挽 救麥凱的敗局。 新聞工作者也是人,也是普通選民,對各候選人自然會有自己的看法。祇要沒有故意歪 曲、捏造事實,祇要盡量報導雙方而不是祇報導一方,那就是客觀公正。我們需要思考的問 題是,為什麼大多數新聞工作者偏愛奧巴馬而不喜歡喜萊莉或麥凱?是他們被奧巴馬的金錢 收買了嗎?當然不是。我認為,最可能的原因還是奧巴馬的政見或個人魅力吸引了他們。這 又怪得了誰呢? 布希總統的前顧問、共和黨的重要智囊人物卡爾。羅夫(Karl Rove)11月6日在華爾街 日報撰文說,導致奧巴馬獲勝的原因有四。一,奧巴馬運氣好,他是一位新鮮的、天才的、 擁有非凡魅力的領袖,而此刻美國人民正渴望這種全新的領袖。二,10月(應為9月中旬) 發生的「驚奇」(指金融危機)為奧巴馬創造了獲勝的條件。三,奧巴馬提出某些深思熟慮 的立場,如訴諸於兩黨選民、作好對付急迫挑戰的準備,發出希望和樂觀主義的號召,對選 民具有極大吸引力。四,奧巴馬的兩位得力助手——競選總管普洛夫(David Plouffe)和 戰略顧問阿克瑟羅德(David Axelrod)採用高明的競選戰術,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助選大軍, 動員以前不投票的45%選民參加投票,同時大挖共和黨的牆角,挖走了一部分虔誠基督徒、 獨立派、西語裔、男性白人等共和黨的盟軍,導致過去共和黨佔優勢的佛吉尼亞、佛羅里達 等「紅色州」變成支持民主黨的「藍色州」。 麥凱的戰略顧問施密特也說,奧巴馬進行的競選活動幾乎「完美無缺」,「極少犯錯 誤」,「充分利用了美國人民對共和黨在職總統的不滿、盼望變革的環境」。這兩位來自敵 對陣營的共和黨高級策士,雖然使用了帶有強烈黨派偏見的語言,卻道出了奧巴馬得以獲勝 的某些本質原因。 筆者認為,奧巴馬這個美國政壇新秀,之所以能夠打敗兩位政界老將,首先在於奧巴馬 本人的優秀素質與才幹。他天生一副笑容燦爛的「陽光男孩」形象,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高 材生,法律、政治、歷史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素養深厚,寫作能力和口才極強,演說稿大多親 筆寫就,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多用排比句,激情澎湃,振奮人心而又沁人肺腑,具有極大 的感染力。 其次,奧巴馬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他敢冒風險,又腳踏實地,思考周密,敏銳地覺 察到人心思變的時代脈搏,及時提出「改變」(change)和「希望」(hope)這兩個簡單而 富於概括力的競選口號,抨擊美國權錢交易的舊政治,批判布希政府的錯誤內政外交路線, 抨擊美國社會在財富分配、稅收、醫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 以符合國家長遠利益和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政治綱領,吸引了各階層、種族的大批選民的支 持。 第三,奧巴馬善於發現和留住普洛夫、阿克瑟羅德等人才,虛心聽取專家意見,制定出 細緻周詳的競選計劃,並根據選情和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戰術和主攻方向修;招徠數十萬 青年義工,建立起一支浩大的競選隊伍,在全國50個州設立800多個競選辦公室,廣泛動員 選民和宣傳政見;充分利用網路等高科技手段募集捐款;始終堅持正面競選的方針,在批評 對手時不使用人身攻擊、無限上綱等負面手段;既堅持原則,又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使奧巴馬的競選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一句話,奧巴馬及其競選團隊,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制定出得到多數選民擁護的政治綱 領,採用高效的競選手段,使多數選民瞭解和認可自己的政綱,打了一場以弱勝強的漂亮選 戰,這才是奧巴馬贏得總統大選勝利的最根本原因。 對奧巴馬來說,當選總統祇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執政不同於競選,面對布希政府 留下的爛攤子,奧巴馬能否撥亂反正,使美國走上正確的方向,這是他即將經受的另一場更 嚴重的考驗。奧巴馬總統,祝你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