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台灣大學客家研究與兩岸發展學術訪問團紀實 (台灣)曾建元 由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與客家研究中心共同合辦的2008台灣大學客家研究與兩 岸發展訪問團,於11月12日至17日間,由國家發展研究所邱榮舉所長領團,率領栗國成教授、 何輝慶助理教授、賴顯英講師、校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建元、中華人民共和 國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江瑞昌、特約攝影王國明等團員,在《廈門日報》記者年 月、廈門康橋中學教師詩人劉靜如(子梵梅)和嘉應學院兼任美術系教授彭強華教授夫婦的 陪同下,經由金門縣渡海前往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及廣東省客家地區訪問考察,並出席國 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兩岸關係》雜誌社、福建省台灣事務辦公室、龍巖市中國共產黨委員 會和龍巖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客家文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沿途拜訪了龍巖學院、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金門,11月12日,星期三 本團於12日下午搭乘立榮航空班機由台北松山機場出發抵達金門尚義機場,利用傍晚余 暉參觀了位於金城鎮的莒光樓。莒光樓是金門縣的著名地標,為前金門防衛司令、福建省政 府主席胡璉所建,意在仿西漢宣帝於未央宮麒麟閣繪製平定匈奴功臣圖像,以表彰國軍官兵 英勇事跡。胡璉曾經親自領軍經歷古寧頭大戰及金門炮戰,為守護金門再造民國的中興名將, 他的事跡行誼長年展出於莒光樓,一代軍魂永遠鎮守前線,永做自由民主的屏障。參觀完莒 光樓,本團再到金寧鄉古寧頭北山洋樓憑弔古寧頭大戰遺跡,北山洋樓在戰爭期間,曾作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進指揮所,後經國軍奪回,成為指揮基地,終於取得勝利。洋樓彈痕累 累,見證兩岸分裂的偉大歷史戰役。 晚間則經前立法委員、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鄭龍水安排,接受 金門縣長李炷烽夫婦在湖南高地聯泰餐廳的宴請,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毅民 及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教授傅昆成等人陪同。李縣長認為現代戰爭型態改變,金門 作為軍事前線的作用已經下降,應利用金門豐富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及高梁酒等特產發展 觀光產業,而由於金門與廈門及福建沿海各省有地緣上的關係,他認為金門的前景應寄望於 金門廈門生活圈的形成,以對岸福建省及沿海各省的經濟增長來帶動金門觀光業的騰飛,因 此兩岸關係還應有更多開放的空間。 當晚我們則夜宿金城鎮珠山大夫第,這是清朝同治年間珠山第一位到菲律賓呂宋經商致 富的薛紹鑽的宅第,薛紹鑽捐官通奉大夫,宅第因而稱為大夫第。珠山當地人文薈萃,又是 著名僑鄉,遺留有許多帶有南洋風格的閩南式建築,我們在珠山大夫第附近夜遊觀賞古厝, 並到鄰近薛永邁洋樓珠山老爺民宿參觀。古厝民宿保留了復古的趣味,也有現代的便利,我 們在晚風徐徐吹來的前廳飲茶、在晨曦和煦的中庭用廣東粥,在前進中國大陸之前,給身心 做了最好的補給。 龍巖,11月13日,星期四 13日上午我們由金門水頭碼頭搭乘新金龍號,越過胡璉長眠的水頭灣,穿行過廈門灣, 我國烈嶼鄉大擔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孤寂寥落地與對岸廈門黃厝環島路上的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遙遙相望。 我們在廈門東渡碼頭靠岸登陸,和江瑞昌、年月及劉靜如會合。年月送來最新一期的 《台海雜誌》,裡面的專題報導主題就是福建省龍漳州市南靖縣的土樓。我們一路捧讀,先 行神遊。我們登陸後隨即驅車穿越漳州市直奔龍巖市新羅區,沿路都是我們掃墓時墓碑上常 見到的地名,「漳浦」、「雲霄」、「平和」……。我的祖母是來自漳埔林姓,母族則為平 和蔡姓,何輝慶老師祖上來自平和,江瑞昌則為永定,這些地名符號的背後塵封著無數台灣 先民渡海冒險墾荒的血淚故事。 龍巖市即為古汀州府,為福建省客家人的重要祖居地。我們在午後抵達,先在龍巖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徐維群引導下參觀了該校東肖校區,該校主樓圓樓具有客家圓樓的風格, 點出了該校立足閩西在地的創校精神。 之後,我們則至閩西賓館出席《客家文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邱榮舉所長主 持了最後場次的分組討論。該研討會內容包括:客家文化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精神價值; 客家文化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閩台客家文化淵源、傳承與發展;客家文化與海峽西 岸經濟區建設等,呈現出當代中國大陸客家研究的整體面貌。大陸客家研究近年逐漸蔚為顯 學,和台灣客家研究熱潮的帶動有關,大陸客家研究在人類學的研究上有其先天上豐富的在 地素材,對岸的相關研究,也使我們對於客家文化在台灣演化後與對岸的異同,有更多的比 較基礎,也更瞭解台灣客家文化的特性。兩岸客家文化的比較研究端賴兩岸學術合作方得以 事半功倍,台灣的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聯合大學、以及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和美和技術學院均有陣容相當整齊、紮實的學術研究團隊,在兩岸客家比較研 究上,足可以與對岸形成互補的關係。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和該院台灣政治研究所碩士吳祖敏有關台灣客家政治認 同的研究,讓我印象深刻。客家人生長在窮山惡水,族群和鄉土意識強烈、民風質樸而剽悍, 和閩南人的族群互動和衝突,在有清一代經常成為統治者對台灣分而治之的槓桿。但客家人 的這一民族性,也在清朝割讓台灣後,成為台灣民主國建國後台灣人意識興起的重要黏著劑。 鼓吹建立台灣民主國的丘逢甲、為1895年台灣抗日戰爭犧牲的吳湯興、徐驤、姜紹祖,都是 當時的代表人物,他們皆是客家人。 晚間我們接受閩西客家學研究會的邀宴,在雷師傅客家美食城用餐,前龍巖師範高等專 科學校李蓬蕊校長、龍巖學院客家文化研究所張佑周所長、客座研究員龍巖市社會科學聯合 會副主席吳福文等重要客家研究學者皆出席,邱所長則大力推崇李蓬蕊在大陸客家研究上承 先啟後的地位,以及功不唐捐、謙沖為懷的學術風範。 餐後我們則來到以土樓主題繪畫著稱的畫家謝耀承公館做客,謝耀承別號謝土樓,他將 對於閩西永定縣下洋鎮家鄉土樓的濃厚感情刻畫在紙上。謝土樓原非專業畫家,但他卻勤於 學習,鍛煉出深厚的畫技,他的素描功力極佳,也從事過連環畫和水彩、油畫的創作,他的 土樓畫則全為水墨國畫,將土樓置於胸中丘壑江河之間,氣宇非凡。他送了我們每人一本 《謝土樓畫冊》,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夫婦經年月力邀也慕名前來。張銘清個 性土直隨和,夫人楊大姐為閩南泉州人,和我們相處地十分愉快。張銘清擔任國台辦新聞局 長職務期間給人的印象一向是黨性堅強,這給邰智源在中天電視台《全民大悶鍋》節目裡調 侃得很厲害,他出任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後,則力倡一國兩制新聞學,主張在廈門建立兩 岸媒體交流特區,教人耳目一新。他在台南大天後宮公然宣稱「沒有台獨就沒有戰爭」,本 該引起台灣人的反感,但對於稍後在台南孔子廟遭到台南市議員王定宇率領群眾推擠而不慎 跌倒的意外,他成功地訴諸感性回應,私下泰然處之,一反過去在螢光幕前的強硬姿態,柔 軟的身段反而贏回許多人的好感。 龍巖、梅州,11月14日,星期五 一早便離開了住宿的恆寶大酒店,來到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參訪古田會議舊址廖氏宗祠 萬源祠和古田會議紀念館。吳福文事先為我們引薦了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傅柒生,中午則承 他在古田賓館大酒樓宴請本團,並佐以當地戲稱為紅軍可樂的紅軍酒。 古田會議即1929年12月28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 中共黨史上,古田會議的歷史意義在於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建軍原則以及民主集中制 下的黨軍組織原則。在毛澤東的領導和改造下,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委員的選舉,一改原先的 普選方式,而改由指導機關根據「政治觀念正確,工作積極,有鬥爭歷史」三個條件提名經 大會同意,毛澤東獲選為前委書記,乃進而成為紅四軍的實質領導。毛澤東在古田會議中展 現了他過人的領導才能,把紅四軍從流寇改造為真正的黨軍,並且使閩西此後為中共穩定統 治直到建國。1930年3月,中共在閩西建立了閩西蘇維埃政府,並開辦了閩西交通總局發行 了赤色郵政郵票,身為集郵家的何輝慶助理教授為我們娓娓道盡中共的郵政史。紅色古田是 一個閩西群山間的小平原,易守難攻,毛澤東在其間做了大量的政治工作,使得來自閩西贛 南地區農民的擁護,成為中共紅軍建軍之初最大的社會支持力量。古田會議紀念館陳列了中 共在當地軍事活動和政治工作的點滴,面對這些質樸的農民,中共擺脫了詰屈聱牙的共產主 義教條術語,而以活潑易記的口訣進行啟蒙,效果奇佳。舉例而言,《紅軍識字課本》裡有 一課〈三跑〉,課文是:「跑跑跑,跑跑跑,跑到紅軍好」,就令我們過目不忘,一路上不 斷拿來嘲謔彼此。 閩西客家人和中共的關係,讓我想起戰後台灣桃園、新竹、苗栗地區客家人和中共地下 黨的關係。中共與客家關係也許將是客家研究當中的新興課題,研究近現代史的栗國成教授 對此表達了高度的興趣。不過放眼中國近代的革命史,洪秀全1851年領導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孫中山於1990年在台灣台北市指揮國民革命於惠州第一次起義,無不是以客家人作為革命的 觸媒,客家人血液中究竟留著什麼樣反叛的基因,還是客家人的原鄉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社 會不平等結構,恐怕必須與中共革命史聯繫起來考察分析。 我們在午後出發,經武平縣由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進入廣東省境,梅州市即古嘉應州, 我們於傍晚來到梅江區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該校兼任美術系教授彭強華夫婦在此與我們會 合。彭強華教授贈送我們每人一本他的名片圖冊《彭強華國畫作品選》,他是梅州人,近年 的水墨繪畫以客家圍龍屋為主題,和謝土樓的作品相映成趣。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客家研究 所副所長宋德劍和廣東省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秘書夏遠鳴則為我們介紹了該院客家研 究的現況。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以院長房學嘉為首,關於客家人的起源,主張系古越國遺民 與歷史上南遷客地的中原流人相混化形成的共同體,其主體為為古代漢人稱為「山客」的山 區古越族人,這種土著同化說乃與傳統中原五次南遷說大唱反調。嘉應學院論據為歷史事實 上並未出現大規模的5次民族遷徙,邱榮舉所長也贊同此說。我將多年整理的《台灣曾氏亮 寅公派下世次源流》捐贈該院,正好彌補了該院收藏客家族譜中所缺的曾氏族譜。我祖籍梅 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清同治二年當地曾亮寅家族移民台灣省新竹縣,我是由他算起的 第六代移民,在他之上至元代於蕉嶺的歷代祖先墳瑩俱可考,祖厝則尚在。夏遠鳴正在蕉嶺 縣從事曾氏家族的田野調查,我的資料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我介紹當地曾氏宗親會曾繁瑾會 長與他認識。曾亮寅的三兄曾亮明(曾驤),曾在台灣流寓,住在北埔和新竹,新竹巨室林 占梅還幫他出版過詩集《□雲詩抄》。他過世後回葬故里,蕉嶺當地族譜記載其後人多人於 太平天國時期失蹤,曾亮寅其他兄弟的後人更不知所已。我希望嘉應學院的研究,能幫助我 瞭解更多有關我客家祖先及其家族的歷史。 傍晚則到東郊大東巖山頂千佛塔遊覽,佔地廣袤的千佛塔其實是1990年代以後的建築, 是以五代南漢後主大寶年間所建千佛鐵塔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大型廟宇,為梅州改革開放成 就的象徵。下山回城區則走經東山教育基地,梅州市人民政府規劃開發這一大規模學區的手 筆,可見得客家人重視文教的傳統遺風。 我們在梅縣新城區萬秋樓晚餐。萬秋樓由馬來西亞華僑夏萬秋於1930年建造,是客家圍 龍屋格局的中西合璧建築,建成之後,夏萬秋因害怕盜匪只居住一天便返南洋。我們於晚餐 後到梅江區梅州迎賓館入住,休息片刻,則共乘電動遊覽車作梅江、梅縣巡禮,車沿梅江河 沿江金岸、沿江半島、梅縣華僑城、梅縣老城區逡巡一周,親眼目睹這個山區邊城的熱鬧繁 華,最後則至梅縣西橋沈記乳狗肉店品嚐客家美食乳狗肉煲,飽餐後以土產的沙田柚去火, 一夜充實好眠。 梅州:梅縣、梅江,11月15日,星期六 上午由嘉應學院宋德劍副所長陪同參觀位於梅縣丙村鎮群豐村的仁厚溫公祠,此為該校 客家研究院的重點研究基地,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圍龍屋,由堂屋、橫屋、圍屋、化胎、池塘 五部份組成,宗祠與住宅合一,隨人口的增長,可以不斷往外圍建圍屋。仁厚溫公祠始建於 明孝宗弘治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清宣統三年刺殺廣州將軍孚琦的民國開國先烈 溫生才,就是出生於此。仁厚溫公祠裡關於客家的介紹,仍采五次遷徙說,宋德劍副所長原 本還在車上數落本地導遊小梁對於客家的認識和介紹不夠全面,進了仁厚溫公祠堂屋才發現 裡頭壁板的介紹和導遊講的是一樣的,卻和他們自己的研究有所出入,當場多少有點感到尷 尬。關於該處客家源流部份的說明,邱榮舉所長特別提出建議,應予調整較為妥當。 接著到雁洋鎮虎形村葉劍英清代土造的客家圍龍屋故居和葉劍英元帥紀念館參觀。葉劍 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正是本地梅縣東山中學的首任學生自治會會長,年少時代 即展現領袖的氣質。他畢業於雲南省講武學堂,後追隨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革命,曾任梅縣 縣長,並協助蔣中正創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教授部副主任。葉劍英同情左派,1927年中 國國民黨清黨分共,他反而於此時加入中共。8月1日中共在南昌領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 總指揮張發奎所屬部隊發動暴動,另行成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公開與武漢國民政府決裂, 葉劍英用計勸說本欲奉令平亂的張發奎率軍南下廣州割據,解了南昌之圍,隨後葉劍英則在 廣州宣佈起義投共。葉劍英的急智保全了由中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實力,這支軍 隊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8月1日則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葉劍英在中共 史上另一個關鍵角色,就是在1976年9月黨主席毛澤東逝世不久,在黨副主席任上,支持黨 第一副主席兼國務院總理華國鋒發動政變逮捕四人幫,結束了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 然後他支持被毛澤東打倒的鄧小平復出回任黨副主席和國務院副總理等職。1979年1月,葉 劍英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確立了和平統一台灣的大政方針,1981年 9月對新華通訊社記者發表談話,提出了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主 要內容包括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3次國共合作;兩岸通 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以及台灣高度自治等,葉劍 英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葉九條,基本上主導了其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政策的主 要方向。葉劍英是鄧小平路線的代言人,所以在廣東和梅州備受推崇,他的思想是當地學校 政治課的重要內容。葉劍英在中共裡一生持盈保泰,永遠站對地方,毛澤東評價他說:「諸 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真是把他看透了。 下午到白宮鎮新聯管理區富良美村參觀旅印尼華僑丘麟祥、丘星祥兄弟建於民國二十年 代的客家洋樓聯芳樓,房屋百間,雕樑畫棟,可想見當年華麗景象。主持家務的是丘家40多 歲的年輕阿嬤,性情質樸而爽朗,聊到盡興,便端出平常家裡準備著的碗粄請大家吃。 傍晚回到梅州市區客家紀念公園,先跨過周溪,來到廣東客家博物館分館黃遵憲紀念館。 黃遵憲紀念館是由黃遵憲書齋人境廬、故居榮祿第,以及其鄰家民居恩元第共同組成。黃遵 憲是清末外交家,曾派駐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對世界大勢瞭然於胸,著書立說,倡導 維新變法,在湖南省協助巡撫陳寶箴推動新政,並參與組織時務學堂、南學會,和梁啟超、 譚嗣同共同從事社會啟蒙,不幸在戊戌政變後遭到罷黜,英國、日本皆為他請命。事後回到 梅州歸隱山林,從事教育事業,他所創辦的東山初級師範學堂,就是後來的東山中學。黃遵 憲的詩號稱詩史,無不反映大時代裡的孤憤和悲懷。他的《台灣行》一詩,描寫1895年台灣 人抗日情形,詩中提到台灣民主國的建國:「堂堂藍旗立黃虎,傾城擁觀空巷舞。黃金斗大 印系組,直將總統呼巡撫。今日之政民為主,台南台北固吾圉,不許雷池越一步」,但當日 本軍登陸台灣,黃遵憲卻看到台北城「縉紳耆老相招邀,夾跪道旁俯折腰」的情景,不得不 感歎「平時戰守無豫備,曰忠曰義何所恃!」可惜由於路途遙遠消息不通,顯然黃遵憲沒看 到台灣客家民軍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的英勇抗日。黃遵憲1896年為邀請梁啟超主持《時務 報》,特賦詩〈贈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 精衛無窮填海心」,曾經感動多少人心。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於2003年訪問香港時曾 吟詠此詩,我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北京清華大學時受贈的張仃小篆書法作品寫的也正是 此詩,中共如此抬愛黃遵憲,卻直教人有時空乖離的錯愕。當今的中國已強大崛起,不再有 當年的積弱不振了。當代中國人要追求的國家尊嚴,應當是一個公民民主國家的文明內涵, 而不再是昔日專制帝國一統天下的光榮。 廣東客家博物館的主館長年陳列《客家人》展覽,分「客從何來」、「客家風情」、 「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5個主題,由於有許多在地實物,因此非常值 得一看。基本上這裡對於客家人的起源,仍采主流的中原南遷說,我認為這作為客家人形成 集體認同的神話其實並無可厚非,博物館把這一神話講清楚也很好,不過,如果博物館能容 納和介紹更多有關客家的人類學或民族學的研究成果,讓客家人認識到他們自身與腳下土地 的原本關係,我想會更加全面。客家博物館另有大學校長館和將軍館,展出客家籍的大學校 長和將軍事跡,我們則沒有時間再去參觀。離去主館之前,眼前霞光萬丈,勾勒出梅州的天 際線,十分美麗。 晚間在梅江區三角鎮的承德樓星園酒家用餐。承德樓是一座豪華的圍龍屋跑馬樓,為泰 國華僑梁炯昌(星樓)所建,於1896年落成,經歷百年的風霜,由後人重新再生利用。這家 餐廳的客家盆菜,被選入梅州傳統客家菜十佳。餐後回到旅店的路上,梅州導遊小梁則在車 上為我們清唱了客家山歌,她的歌聲婉轉動人,情真意切。有道是:「客家山歌遠傳揚,條 條唱出情意長,句句唱出郎心事,聲聲唱出妹心腸。」 龍巖永定、漳州南靖,11月16日,星期日 一早離開梅州,中途經過邱所長祖籍地大埔縣,向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客家土樓群前進。 永定客家土樓群是由46座完好土樓所組成的建築群,在今年7月通過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 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土樓分佈在山區,是由黃土夯建而成的 巨大城堡,通常由同一家族共同興建完成,因為巨大的土樓外牆不開窗,對外出入也僅開一 兩道門,把門關上,只要裡面存糧夠多,可以不與外聯絡,因而具有強大的防禦功能。顯然 古代閩西地處偏遠,治安不靖,人民必須建築城堡以自保。永定縣是在明憲宗成化年設治, 從地名可知,這是一個令朝廷和地方封疆大吏頭痛的地方,所以他們才期待能「永遠安定」。 車子在崇山峻嶺間穿行,我們在上午先來到永定縣下洋鎮,途經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祖籍 地思賢村,邱所長提及其19年前初到梅州,卻沒有勇氣替委託他的吳伯雄走一趟當時還在深 山林內的下洋。我們走進產業道路,客家土樓錯落鄉間,金黃的稻穀和紅澄澄的柿子鋪滿路 邊,正是秋收的時節。車子走到盡頭,來到徐姓聚集的初溪村,地名初溪,因為這是客家祖 先當年來本地拓荒最早紮寨定居的地方。 初溪土樓群與道路相隔初溪,我們則先到對面的山坡高台松蓮亭眺望初溪全景,建於六 百年前明成祖永樂年間的最大、最古老的土樓集慶樓赫然聳立眼前的半山腰。我們迫不及待 地下山過河奔向它的懷抱。一般的土樓每一個住房單位都是一到頂樓四個單間,一樓是廚房、 二樓糧倉、三樓為寢室,四樓則為祖堂,每樓單間的往來則靠公共樓梯,土樓中間則為公共 空間,有祠堂和會客廳堂,所以個人與集體的生活空間是互相交錯在一起的。集慶樓是一個 四層樓高的圓土樓巨構,被稱為圓樓之尊,可是它在當地又稱為忤逆樓,原因在於它的全部 72個住房單位,都有自己的樓梯,家家戶戶之間封閉隔離可以不相往來,雖然可以保護個人 的隱私,卻太不合乎當地土樓居民坦誠共處的社會意識。這是它的獨特之處。一般土樓內都 會鑿有水井,初溪土樓群則因依傍初溪,水資源豐富,一旦有戰事時,亦可隨時鑿井,所以 獨無水井,這又是其獨特之處。 集慶樓裡面闢建有客家土樓文化博物館,遊客們可以一邊上上下下體驗土樓裡生活的感 覺,一邊參觀有關客家文化和土樓生活的各種展示。我們到達集慶樓的時候,中庭的販賣部 正大聲播放著方瑞娥和敏郎合唱、呂金守詞曲的台灣閩南語歌曲〈醉彌勒〉,在這遙遠的閩 西山區小村裡與客家土樓的初次邂逅,聽到的不是客家山歌,而是幾十年前的台灣歌謠,真 是個令人難忘的印象。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再到旁邊的繩慶樓和觀音庵駐足片刻,便越過石 橋上車,告別初溪。 一路上關於行程的安排,福建金廈旅行社與我們原有認知上的強烈差異,對方認為永定 客家土樓只要安排初溪一處即可,我方原先提出的洪坑和高北土樓群都只是例示,如果要去, 必須另加行程安排費用,此經邱榮舉所長和年月力爭協調,我們才有機會保持原來的遊興。 其實洪坑和高北都在永定通向南靖的同一條公路上。 中午來到湖坑鎮洪坑村紅土樓餐廳用餐後,便步行進入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一路是茂 林修竹,有洪川溪在路旁腳下迎迓,村口有一座天後宮,再向前走,兩座具大水車滾動著轟 隆隆的水聲赫然出現眼前,不遠處就是這裡最著名的土樓,號稱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我們在 洪坑的導遊林小姐,就住在振成樓裡。振成樓為民國初年參政院參政、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 員林遜之建造於民國元年,祖堂仿古希臘建築立有列柱,精緻華麗,但林遜之本人又於《易 經》八卦頗有心得,在土樓的格局安排上,又有他深蘊的個人思想風格,前門是巽卦,後門 為乾卦。外樓圈四層,每層四十八間,每卦六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 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喻陰陽)、三門(正大門和兩頭邊門,喻天、地、人三才) 和八個單元。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為其題匾「裡黨觀型」和「義聲載道」,對其推崇備至。林 遜之文采極佳,振成樓裡的楹聯無一不出自他的手筆,振成樓聯題為「振作哪有閒時少時壯 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表達了他的自許和對於後 代的期許。接著林小姐再帶我們走過奎聚樓的前庭,來到林遜之父親林仁山和兄弟仲山、德 山合造的福裕樓。福裕樓臨洪川溪而建,是方型的府第式土樓,其型式被稱為五鳳樓,因為 這類方樓型似宮殿,屋脊飛簷為五層疊,如鳳凰展翅欲飛,氣勢華麗軒昂。林仁山兄弟經營 條絲煙和煙刀生意,產品銷往日本、東南亞,富甲一方,於是在光緒年間建造了這座大宅第。 現在福裕樓亦提供民宿,每日且定期有客家傀儡戲的演出。福裕樓的西面是洪川小學,舊時 稱日新學堂,是林氏兄弟捐資興建的學校,小學過橋是如升樓,是直徑最小的圓樓,人稱袖 珍土樓,以因為小得像客家人用竹筒制的量米工具米升而得名。我們站在福裕樓的門口前庭 隔溪遠望如升樓,溪中有鴨鵝戲水,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接著到高頭鄉高北村看圓樓之王承啟樓。承啟樓興建於明思宗崇禎年間,歷經三代人, 至清聖祖康熙中期年間始峻工。承啟樓共有三環,外環高大、厚重、粗獷、雄偉,但內環則 又有庭園院落的造景,非常漂亮。承啟樓的建造者為江集成,他是一位農人,但治家有方, 先收購了五雲樓加以改造,然後再打造圓樓承啟樓和方樓世澤樓,一步一步打造出他的家園。 承啟樓最多曾經住過八百人,當地曾流傳一段趣聞,一對嫁到高北的新婦在互相誇耀自己的 土樓,一人說她的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一個房間住一晚,夠你住上一 整年」,另一人也自誇自己的樓大道:「又像蘑菇又像城,樓裡住哩六百人;樓東日出樓西 雨,三年不識全樓人」,搞了半天,原來她們都住在承啟樓。 傍晚來到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先到上阪村,從湖崠山上的觀景台下眺被戲稱為四菜一 湯的田螺坑土樓群。田螺坑土樓群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分別是步 雲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文昌樓,四座圓樓包圍著方樓。田螺坑土樓群密集的土樓 群,就矗立在群山之間,從山頂看下來,顯得非常壯觀。一對新人就在此拍攝西式婚紗照, 祈求身後看盡人世滄桑的百年土樓,為他們見證愛情誓約的永恆。我心暗想,你們就可千萬 別到下阪村的東倒西歪樓(東歪西斜樓)裕昌樓拍婚紗呀。 裕昌樓始建於元朝中葉,是漳州最大的土樓,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 傳說初建之時,因為怠慢了工匠,所以工匠便故意動手腳,讓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 木柱從左向右傾斜,好像東倒西歪一般。不過我相信裕昌樓特殊的結構是刻意設計的,因為 迴廊木柱不是一樣長的,而是長短交錯,支撐起整座土樓的。如果是偷工減料,那麼柱子應 該一樣長,只是往右一起傾斜而已。傳說裕昌樓原本蓋七樓,將近落成時,因外村人在附近 掃墓,帶著星火的紙錢隨風飄到裕昌樓頂,發生了一場小火災,滅火以後,裕昌樓五姓族人 覺得不吉利,便拆去六、七樓,在五樓重新釘桷蓋瓦。不久又發現裕昌樓開始傾斜,這時竟 闖進一隻華南虎,在一、二樓迴廊各走了一圈,然從後窗跳到樓後的山坡,坐著輕吼一聲。 劉姓人家認為這一聲是叫「好」,對裕昌樓的落成表示祝賀,其餘四姓人則認為,老虎入樓 不是好事,將來凶多吉少,就先後把各自的單元低價賣給劉姓,此後裕昌樓便都歸劉姓一族。 裕昌樓後段的20幾戶每戶都在廚房裡鑿井,這是比較特殊的。居民劉聯才在自家經營自 產自製的茶葉,用家裡的井水煮茶招呼我們。南靖處在閩客交界,這裡的人都可流利操持兩 種語言。裡面一位將近八十歲的老太太自稱是從福佬莊嫁來,聽到我們有人以閩南語交談, 便倍感親切,後來我跟她說我們從台灣來,還讓她吃了一驚。樓裡的小孩好奇且調皮地跑來 看我們拍合照,後來都通通入鏡。 晚上我們就住在田螺坑的方圓賓館,因為山村裡停車不便,所以就把車子停在村外,所 有人趁著月色走山路到村裡。村口路邊遇到一對夫妻搭帳蓬,守著一具棺材。我們很興奮快 樂地走在夜空之下,像年少時代和同學夜遊一般,卻遇見路邊村人孤寂送終的情景。生與死 就這麼錯身而過。 稍早的時候,方圓賓館主人黃天榮告訴我們,他們的祖先是從永定湖坑奧杳村遷來的, 土樓是客家人的傳統民居。在方圓賓館的庭院用完晚餐,黃天榮便帶著我們去村裡參觀,此 時晚間的照明燈逐漸亮起,每一棟土樓都有不同的顏色。黃天榮的祖先黃百三郎是在清仁宗 嘉慶年間隨父親黃貴希移民來此,利用此地豐富的田螺作為飼料養鴨,賺了大錢,便蓋起了 第一棟方樓步雲樓。當地傳說,養鴨少年黃百三郎年輕時既英俊又勤奮,默默觀察的田螺精 巫十娘心生愛慕,甚至施法讓他的母鴨生蛋雙仁,使他的鴨蛋銷路奇佳,供不應求。一天大 雨,巫十娘差一點被水淹沒,幸好為黃百三郎解救,巫十娘為報答救命之恩,便指引黃百三 郎把附近現和昌樓的寶地再設法取下。一天黃百三郎病倒,其父黃貴希以為是妖精纏身的關 系,為了挽救兒子,乃將黃百三郎帶離田螺坑,移居到流嶺背,數年後,黃貴希病危,知道 錯怪巫十娘,乃於臨終前要兒子回到田螺坑重振事業。黃百三郎回到田螺坑與巫十娘重逢成 親,此後生兒育女,並在巫十娘的協助下,終於造就出龐大的家業。我們走過黃百三郎和巫 十娘時代的步雲樓、和昌樓,回想起下午那一對拍照新人心中可能的夢想,終於瞭解是什麼 道理了。文昌樓是田螺坑最新的土樓,建於文革,黃天榮親自參與建造,在那荒年裡起土樓, 也許是客家人避秦自保的天性在隱隱地堅定著他們的意志吧。 之後再回到觀景台拍夜景,每一棟傳統的土樓都以不同的色燈打光,在深山裡營造出一 種科幻、迷離的神秘氣氛,攝影師王國明下午在裕昌樓曾經開玩笑問黃天榮土樓是不是外星 人來蓋的,黃天榮竟還認真地說,是,我們本來就是外星人(外縣人)。 漳州南靖、廈門,11月17日,星期一 上午離去田螺坑的路上,昨夜守靈一晚的夫婦,妻子在丈夫的懷中傷心欲絕。車子到梅 林鎮璞山村和貴樓的中途迷路,走到了田中村前副總統呂秀蓮的祖厝龍潭樓,現在這裡是南 靖的土樓博物館,是每到南靖參觀土樓遊客的第一站。沿途路標都標示著呂秀蓮祖居地,呂 秀蓮大概沒想到,在中國大陸祖鄉的共產黨官員和她的宗親們,把地方的繁榮和她的榮辱如 此緊密聯繫在一起。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是雍正十年由簡次屏所建的五層方樓,是漳州最高的土樓。這是福 佬人所建的土樓,我們問簡樓主土樓是不是由客家傳來的建築型式,他說不是,福佬人也蓋 土樓。按福佬人的說法,土樓源自唐朝首任漳州刺史陳元光在閩南、閩西征討時所建的碉堡。 孰是孰非,實在搞不清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土樓是閩西永定、南靖地界上特有的建築, 和本地地處閩粵交界山區、窮山惡水、族群官民衝突不斷、治安不靖的地緣特性有關,這從 地名永定、南靖即可知,來自北方中原的征服者期待這南方地界永遠安定平靜。簡姓族人雖 然自我認同為福佬人,但問到他們祖先何處來,則說1000年前在四川簡州,再從江西遷來。 台灣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血庫諮詢實驗室及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在淋巴球組織抗原的研 究中發現,福佬人和客家人都保留了相當完整的古代越族人的基因,和北方中國人的血緣疏 遠,可見閩、客中原南遷說,只能說明中原強勢漢族文化同化的影響,閩、客的差異可能還 主要在原住族群認同的形成和漢化的過程,換句話說,組成族群或民族的要素,根本還在於 族群或民族認同。邱榮舉所長即認為客家研究必須納入福佬研究的視野,才能以福佬為參照 系認識客家。而如果土樓不是專屬客家的建築形式,又只出現在閩西而不見於其他客家原鄉, 那麼台灣近年有些客家地區公共建築採用圓土樓的造型或符號意象,是不是就過於矯飾和天 真了? 和貴樓樓址原為沼澤地,建成後傾倒,後以兩千根松木打樁,杉木作樑柱重建,迄今屹 立不搖。樓主拿了根鐵條,在祖堂中庭往地上一插,便插進了地裡,證明地質鬆軟,他又教 我們原地跳動,果然感到輕微的地震。和貴樓中有陰陽兩井,一清澈一混濁,他們傳說在嘉 慶年間有一位叫阿月的媳婦,要為婆婆洗身,因為坐月子身體不潔,以致於在打井水時從此 污染了龍泉水脈。和貴樓整體維護地非常乾淨和堅固,我們甚至爬上了最頂層,這是在許多 土樓裡所沒有的禮遇。和貴樓大門正面有一座筆架山,簡姓族人別具匠心,到山上把一個小 山頭挖成筆尖的形狀,認為這樣就能使樓裡多出人才,他們在樓門前建起一堵護厝圍牆,在 樓裡天井中心建了一座三間式學堂,他們相信:「厝包樓,子孫饒;樓包厝,子孫富」,果 不其然,簡次屏的孫子簡逢泰就在道光年間考取進士。 樓主講了一個他們這一支簡姓家族有關移民台灣的故事。相傳當年是因為簡姓兄弟中有 一房地理風水好,遭到其他房的嫉妒而聯合起來排擠、暗中破壞,搞得這一房無奈只好全部 移民台灣。但是天網恢恢,最後移民台灣的簡姓族人仍得上天眷顧,發展還是強過其他各房 子孫,但這一來,台灣簡姓與南靖簡姓的感情也就疏遠了。這個傳說或許還待考證,但卻似 乎為鮮少台灣宗親往來的這一現象,反映了和貴樓族人的某種想法和提供了某種說法。 離去前我們在千年的雲水謠古棧道前留影。雲水謠古棧道古稱古幽道,沿溪而建,在明 朝以前,是汀州(龍巖)通往漳州、廈門的必經之道。來自永定、南靖的台灣先民,就是從 這條古道告別故里,滿懷忐忑和希望,投奔大海,到台灣去開闢新天地的吧。我們在路口告 別了南靖,現代人不走古幽道到天涯斷腸了。我們向高速公路而去,經過漳州趕往廈門,結 束了我們在粵東閩西邊境的考察行程。 中午,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在該校大豐樓宴請我們,有院長劉國深、兩岸關係研究所副 教授兼院長助理李鵬、台灣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教授林勁,以及台灣歷史研究所博士黃 俊凌在座。廈大和台灣學界的交流頻繁,我在台大博士班讀書的時候,曾經負責接待陪同廈 大的老師們在台灣西部從台北、台中到高雄走了一趟,多年下來有很深的交情,儘管也許我 們的政治立場有所不同,但期待兩岸和平發展的心情是一致的。劉國深在席上言及民進黨在 執政八年期間未能完成台獨路線轉型,同時也錯失了大幅度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否則辜汪 協議後的兩岸兩會協議,將會是在民進黨政府手中籤訂。在席上我並未多言,但我則私下認 為民進黨政府和中共共同發展出復委託機制,解決了一個中國爭議對於兩岸事務性協商的障 礙,不能不說是一項成就。但民進黨的未竟之志,則是在於未能使其致力建構的台灣公民國 家意識超越狹隘的台灣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導致兩岸中華民族主義的反彈夾擊。我個人非常 擔心台灣民族主義對兩岸中華民族主義合流的再反制和兩種民族主義的衝突,會在台灣面臨 全球金融風暴考驗的同時,使台灣喪失了朝野對話與團結合作一致對外的能力,致令台灣的 國家發展被中國大陸超越於前,那才是台灣獨立運動對自身最大的傷害。 餐後大家小逛了一下廈門大學校園,下午則到思明區鷺江道日舞咖啡館小坐,這是賴顯 英老師家人參與投資的咖啡館,爵士樂風的情調,和薄荷茶的香氣,洗滌了我們一周來的風 塵。時間到了,我們再度來到廈門東渡碼頭,告別了送行的年月、劉靜如和全程導遊黃小紅、 包車黃師傅,搭上新馬可波羅號渡輪,再次橫渡廈門灣和水頭灣,向金門前進。台灣,我們 回來了。 (2008年11月27日於新竹香山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室初稿,經邱所長校訂28日於 台北晴園定稿)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新竹教 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