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憲章》與聯邦共和

(泰國)郭慶海


    2008年12月初,當我準備出逃泰國時,零八憲章剛剛發佈;2009年1月4日,我在海外朋
友的全力幫助下安全抵達泰國曼谷,零八憲章發佈則近一個月。在出逃之前,已從各種途徑
得知零八憲章發起人之一的劉曉波被捕及多名簽署人被傳喚的消息,此外注意到國內社會各
界人士通過網絡論壇或博客文章均對零八憲章表達出強烈的關注;抵達泰國曼谷後,在與流
亡泰國的中國民主黨成員李日光等民運朋友們見面時,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居然也是零八憲
章。

    坦率地說,我認為國內社會各界人士之所以關注零八憲章、流亡泰國的民運朋友們之所
以對零八憲章感興趣,恐怕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當局針對零八憲章採取了逮捕發起人劉曉波及
傳喚多名簽署人的大動作有關。由此而論,中國當局在這一事件的處理上有太過愚蠢之嫌。
至於零八憲章本身,是基於最基本的民主理念而來,主張的都是老生常談的民主常識,所以,
倘無中國當局愚蠢的從中推波助瀾,哪裡會有如今這般廣泛且強烈的關注!


聯邦制是民主制度的基礎


    當然,即使是民主常識,也會有不同的認識。比如零八憲章提出的聯邦共和理念,便有
許多人表示反對。而且,反對者既有明顯中國官方背景的人士,也有當前民運、維權界的領
袖。這讓我想起2004年10月底赴京參加獨立中文筆會年會時「中途」與幾位民運人士就相關
問題的探討。

    我那時剛剛出獄一個多月,自我感覺對外界相當陌生,所以,當朋友們談論問題時,我
比較喜歡傾聽。不過,聽到那幾位朋友在談論民主制度的框架結構時一味強調三權分立、多
黨政治,我多少有些不以為然。因為在獄中讀《史記》時深深體會到,先秦中國的政治其實
也是相當民主的,也正是因此才創造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燦爛文明。那麼,先秦中
國的政治何以會有相當民主的局面呢?無它,與秦以後的中央集權制度不同,當時實行的是
封建制。在封建制下,保證了類似當今美國聯邦制下的地方自治,而它有效的分解了國王的
權力,當然也因此讓貴族大夫具有了對抗國王權威的實力和空間。於是,當時的政治便不是
國王一人之意志,而是國王與貴族們的一種妥協。

    考慮至此,我忍不住提醒了正在討論的朋友們一句:「你們有沒有注意聯邦制對美國民
主制度的作用,比如,如果美國不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如果他們和中國一樣是一個中央集
權制的國家,那麼,他們的三權分立能夠被允許嗎?兩黨政治能夠有空間嗎?」

    聽到了我的提醒,其中兩位朋友非常興奮,他們說:對,聯邦制是最重要的一個制度組
成部分,是民主制度之基礎的基礎。聯邦制下地方自治權力的存在,將權力進行了有效的分
解,然後才可能允許行政、議會和司法的三權分立,才會有多黨政治的空間。

    然而,當時另有兩位民運朋友對我們的說法表示反對。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但態度卻異
常堅定。他們認為聯邦制可能適合美國,但決不適合中國,因為中國人普遍喜歡「大一統」。
所以,中國如果實行聯邦制,肯定會形成分裂;甚至如民國時期,出現軍閥混戰的局面。


聯邦制與權力制衡


    到了今天,到了零八憲章發佈,而其聯邦共和的理念同樣引起反對時,我們看到的、聽
到的基本還是相同的理由。對此我祇感到一種無奈。聯邦制真的不適合中國嗎?真的會導致
中國分裂、甚至軍閥混戰嗎?這些問題先放下不談,我首先要指出一點:祇有聯邦制下才會
產生民主,中央集權下則必然導致專制。

    也許有人認為我的上述說法比較武斷,請讓我就此做一番解釋。前面講到的那次討論其
實已經回答了聯邦制下為什麼會產生民主,當然還需要做一些補充。這裡需要以人為例打一
個比方,即當一個人未成年時,是容易被控制的,因為這時他的力氣一般相對較小,經驗上
也比較欠缺;而當其成為一個成年人,當他的力氣足夠大,經驗足夠多,那就非常難以控制。
人是如此,權力也有相同的性質。即如果權力相對弱小,就容易被制衡;相反,當然就有泛
濫成災的可能。而聯邦制下以地方自治對權力進行分解的結果,正做到了使所有權力盡量的
小——即使看來已經很大的美國各州權力,從是否可以制衡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會發現它也
足夠小;至於美國聯邦的權力是否足夠小,是否可以被制衡,已經無需我在這裡再說什麼。

    但是,中央集權下一切則正相反。集權,顧名思義,我們很自然的便可以想到,這一體
制就是要製造出強大的權力。如此,權力難以被制衡當然也便是很自然的事,而專制政治能
不是其必然嗎?就此,中國自秦以來的歷史和現實簡直就是一個絕妙的解釋。此外,我們也
不妨就美國政治來做一番想像:即如果今天美國各州的州長、議長、法官都不是由地方選舉,
而全部由美國聯邦總統去任命,那時的美國政治會形成什麼樣的改變。我想這個問題格外簡
單,即如此一來美國總統將擁有無可控制的強大權力,他已經是一個獨裁者,美國政治當然
也已經是專制政治!

    也許有人會說,中央集權並不意味著美國各州州長、議長和法官都由美國總統去任命,
那可以是由美國聯邦總統、聯邦議長和聯邦大法官分別擁有相應的權力。但是,由此我們同
樣應該看到惡性膨脹的權力,看到沒有力量可以去制衡的權力。因為聯邦總統由此掌握了所
有州長的命運,聯邦議長掌握了所有州議長的命運,聯邦大法官則掌握了所有州法官的命運。
即使美國聯邦行政、議會、司法都成為惡性膨脹的權力,但因為同時存在三個這樣的權力,
它們之間也會達成自然的平衡。因為當在他們相互之外已經沒有其它可以制衡的力量,於是,
最大的發展可能必然是:三權分立的局面最終要被打破,所有的權力最後要歸於一人。而無
論最後擁有權力的這個人是美國總統、議長和法官,他要帶給美國的不能不是專制。


聯邦制是否適合中國


    我們再回到前面的三個問題:聯邦制是否適合中國?聯邦制是否會導致中國分裂?聯邦
制是否會導致軍閥混戰?

    有關第一個問題,正如前面提到2004年的那次討論時有朋友提出的,它應該是來源於這
樣一種說法:中國人喜歡「大一統」,所以,聯邦制不適合中國。這種說法不能說不普遍,
我真的在多個場合、聽各種各樣身份的朋友談起過,但我卻始終有多方面的懷疑。比如,是
哪些中國人喜歡「大一統」?喜歡「大一統」的中國人的比例又有多大?請不要說普通中國
人都喜歡「大一統」,因為對於現階段的普通中國人來說,他們沒有政治權利,沒有政治表
達權利,所以,他們喜歡不喜歡「大一統」,於中國政治何干?如果喜歡「大一統」的不是
普通中國人,比如祇是專制集團中的中國人,那麼,「中國人喜歡『大一統』」的說法當然
也便極不準確,極其荒唐。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出於這樣一種必要,即當我們要就這一問題做出判斷,那就必須有
一個量化的指標,不能憑大而化之的感覺。否則,所謂「中國人喜歡『大一統』」的說法便
要被認為是空穴來風了!然而首先似乎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公投或民意測驗;其次,當一個國
家的言論被鉗制,當不能對「大一統」問題進行公開的、不做任何限制的討論,以使公民在
相關問題上能有全方位的瞭解和考慮,那麼,這樣的公投和民意測驗似乎也就沒有必要;即
使在這種狀況下你非要去做類似的公投或民意測驗,誰能認為其結果能真實地反映民意呢?

    我們來面對聯邦制是否會導致中國分裂的問題,坦率地說,這個問題其實很有些荒唐,
因為它在潛意識中已預先把「分裂」這個概念災難化了。其實,無論是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
去思考,還是從世界的歷史和現實去觀察,分裂從來不絕對意味著災難。比如當今民主歐洲
的出現,最初的機緣就應該是來自於羅馬帝國的分裂,而蘇聯的分裂並非災難就更是一個眼
前的例證。此外,所謂聯邦制會導致中國分裂的說法應該還暗藏著另一種荒唐,即它若有若
無地在暗示,祇要中央集權就可以保持統一——這裡面當然又有一種荒唐,即它在潛意識中
已預先把「統一」這個概念福音化了。然而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央集權不僅僅不能保證
中國不分裂,甚至還一再導致中國亡國——中國在中央集權的制度下已經亡國數次,比世界
上任何一個國家亡國的次數恐怕都要多。何況即使中央集權,也即專制制度下能夠維持持久
的統一,公眾也未必喜歡,最起碼我不喜歡。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我不會被當做人,沒有作為
人應該有的權利。所以,聯邦制下中國是否會分裂的問題最好不要再成為一個問題。

    接下來讓我們面對聯邦制會否導致軍閥混戰的問題。坦率地說我覺得這個問題尤其荒唐,
因為它反映出一個問題,即在集權崇拜者的心目中,在大陸始終未能形成中央集權的民國祇
剩下了軍閥混戰。但是即使按他們對民國歷史的理解去說,我恐怕還是喜歡聯邦的。首先民
國時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比中央集權下的反右、文革如何,大家心裡恐怕都有個比
較。比如民國時期文化界短短30年間出現了許多真正的大師,而中央集權的中共統治已經有
60年了,可曾出過一個?當然文化界在中共集權統治大陸60年中有一種情況是完全可以超越
民國的,即大量學者上吊自殺!此外,即使有所謂末日般的軍閥混戰,當時並沒有出現過餓
死幾千萬人的事。但是中央集權下的和平時期居然會有那樣的事情發生,不知那些有集權崇
拜情結的人又如何解釋。何況,民國時期並非「正版」的聯邦制,因為當時省以下是沒有自
治權力的,而真正的聯邦制必須以自治為基礎。

    所以有關聯邦制是否適合中國、聯邦制是否會導致中國的分裂及軍閥混戰,其實都是些
很荒唐無聊的問題。最後我還要指出一點,零八憲章有關聯邦共和的表述是有一定問題的,
它顛倒了民主憲政和聯邦共和之間的關係。因為它說:「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
能途徑和制度設計,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這樣的表述應該意味著:
民主憲政並不決定於聯邦制,而聯邦制祇是民主憲政下的一種選擇。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知
道,民主憲政必須立足於聯邦制,民主憲政是聯邦制下的必然結果。有關上面那段話正確的
表述應該是: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能途徑和制度設計,在中華聯邦共和國的架
構下建立民主憲政。(2009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