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高爾基式的悲劇 (武漢)喬新生 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有許多身份非常複雜的表演者。其中一位相聲演員擔任國家相聲 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這位相聲演員在中國的藝術舞台上異常活躍,可是,其藝術水準卻 不敢恭維。有人披露這一位相聲演員,熱衷於互聯網路,其相聲作品中的絕大部分內容來自 於互聯網路。這種說法或許是真實的,但卻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在互聯網路時代,相聲演 員通過互聯網路發現民意情緒無可厚非。關鍵在於是否敢於針砭時弊,用藝術的手法對司空 見慣的現象進行辛辣的諷刺。很遺憾的是,如果照抄照搬或者借鑒互聯網路上的段落,那麼, 這樣的作品不能稱其為藝術作品。相聲演員之所以缺乏創新能力,根本原因就在於相聲演員 早已脫離了大眾,把自己看作是統治集團的組成部分。雖然他們有時也關注社會,但藝術創 作的心態早已發生了變化。多年前這位相聲演員曾經到中部一個城市舉辦的商業晚會上表演, 可能是事先接到贊助企業的紅包,所以在舞台上帶一幫弟子拚命誇獎這家企業。當時就有一 位學者直言不諱,稱這位相聲演員已經徹底殘廢。果不其然,在春節晚會上,此人相聲作品 不鹹不淡,浮光掠影。 其實這不過是中國諸多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徹底沉淪的一個小小的縮 影。中國自古以來「學而優則仕」,無論是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還是科研工作者,其最 高理想就是走進廟堂,成為高級弄臣。不少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弄虛作假,浪得虛名,然後削 尖腦袋,成為統治團隊的一部分。這種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使得國家隨時都可以將那 些具有獨立精神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培養成為打手或者小丑。 在中國古代社會,那些被王公貴族所豢養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終 身奮鬥的目標就是獲得皇帝的首肯。所以,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祇有皇帝,沒有臣民。祇有 當他們被貶之後,才會懷著幽怨的心情,吟風弄月,感時傷懷。表面上看他們關心百姓的疾 苦,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這祇不過是一種生活姿態,一種隨時準備得到皇帝寵幸的表 演罷了。皇帝一旦召見,他們便欣喜若狂,一旦被封官許願,他們便會翻過身來,對自己的 同胞大打出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完全照抄照搬了蘇聯的管理模式,設立了作家協會、藝術家 協會、美術家協會、曲藝家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各種類別的高等教育機構。 這些組織不是為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創作的空間,恰恰相反,設立這些機 構是為了更加方便管理和約束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讓那些具有反抗 精神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乖乖就範。在長期殘酷的階級鬥爭中,幾乎所 有的知識份子都意識到自己的險惡處境,他們要麼同流合污,在官僚體制內部陞官發財;要 麼成為被整肅的對象,至死不得翻身。 當年的高爾基放聲歌唱狂風暴雨中的海燕,可是,當他成為作家隊伍的領導人之後,立 即收起了自己翅膀,對社會一切醜惡現象視而不見,心安理得地成為上層社會的消費者。 中國許多極具潛質的年輕工作者,完全可以通過獨立自由的創作,為繁榮中國的藝術文 化和科研作出貢獻。但是,現行的體制決定了,他們不得不屈從於政治壓力,收起自己的鋒 芒,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溫順聽話的小綿羊。翻開我們的學術刊物,幾乎所有重要的學術文章, 創作者的名字前邊都要加上領導的名字,因為祇有這樣才有發表的可能性。在學術研討會上, 祇要領導發言,其他人都必須隨聲附和,整個學術界萬馬齊喑。在文化界也是如此,所有的 文化資源幾乎都掌握在政府手中,祇有贏得政府官員的青睞,文化創作才能得以繼續。在藝 術創作上更是如此,不少優秀的文藝作品,由於得不到政府的資助而胎死腹中,許多優秀的 藝術家,由於得不到賞識而終身不得志。 這種公有制條件下特殊的資源分配方式,必然會引導所有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 學術工作者千方百計地向政府靠攏;另一方面,政府也巧妙的利用各種協會、研究會,分配 政府所掌握的資源。這種借鑒蘇聯管理模式,壟斷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的做法,導致中國誕 生了許許多多非常特殊的文化現象。一些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學術工作者為了「兩頭 買好」,逐漸找到了一個特殊的表達訣竅——在關注弱勢群體的同時,不忘記拍執政當局的 馬屁,把自己修煉成「二皮臉」,當著讀者和觀眾說一套,可是一轉身對執政者賠上笑臉, 爭取執政官員的好感,從而謀取一官半職。 在中國豢養這些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學術工作者的單位叫事業單位。由於事業單 位過多過濫,已經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在這些單位內部,養活了一大批官僚。這些人雖然 具有藝術家、文化學者、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但是他們早已失去了良知,成為政策的傳聲筒, 或者成為黨同伐異、排斥異己的生力軍。現在中國執政者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事業單位改革。 作為既得利益者,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不甘心成為閒雲野鶴,他們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重新 進入體制內部。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執政60年,除了自然淘汰,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僚 體制。除國家權力機關之外,還有數量巨大的依附在國家權力機關身上的事業單位。非常有 趣的現象是,當年制定《公務員法》,其中明確規定把事業單位的領導作為公務員對待,讓 他們繼續享受公務員的各項待遇。 中國的「高爾基們」早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面對如火如荼地市場競爭,他們不甘 寂寞,千方百計地獲取各種不當利益。體制內的藝術工作者,借助於商業晚會提高自己的知 名度;文化工作者通過製造一個又一個社會熱點抬高自己的身價;科研工作者也通過拉山頭, 把自己打扮成為學術泰斗。現如今院士涉嫌抄襲他人的作品、藝術家捨身追求名利,文化工 作者製造緋聞,早已不是新鮮事,整個社會你方唱罷我登場,亂亂紛紛。 避免高爾基式的悲劇,不能光從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自身出發,通過 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讓他們具有獨立的健全的人格。在整個社會資源掌握在政府手中,公 有製成為國家經濟基礎的情況下,絕大多數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都經不起 誘惑。這既是人性的弱點,也是社會的常態。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就在於讓國家的絕大 部分資源都掌握在公民手中,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能以任何方式、任何藉口佔有國 家資源。用直接公開的民主選舉確保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敢輕舉妄動,如果他們佔 用國家資源或者利用國有資源拉攏收買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公民可以 隨時通過投票的方式將他們趕下政治舞台。祇有這樣,地方政府才不會動用財政資金,舉辦 大型商業晚會,或者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千方百計地收買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或者科 研工作者。祇有這樣,中央政府才不會動用巨額資金,養活一大批尸位素餐的事業單位官僚, 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指揮棒上竄下跳。祇有這樣,中國才會培養出真正藝術家、作家和學術家。 回顧中國改革30年的歷程,人們往往從行政體制和經濟體制入手,從保護公民的權利, 約束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著眼,分析中國改革的得失。其實,中國社會結構與 西方國家不同之處就在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社會結構。掌握著整個社會資 源的中央政府,不僅建立了龐大的官僚體制,而且建立了為數眾多的事業單位。這些事業單 位成為橫亙在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鴻溝,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營造和諧的社會,恰恰相反, 而是把整個社會的專業人士分為三六九等,根據與政府的親疏遠近,佔有或者享用不同的社 會資源。 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就在於釜底抽薪,讓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沒有權力動用國庫, 養活那些附庸風雅、無病呻吟、裝瘋賣傻、製造虛假繁榮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 工作者。 一些海外的民運人士試圖推翻政府,從而徹底摧毀藝術文化領域、社會科學領域的腐敗 金字塔。這是一種非常天真的想法。當整個社會的利益共同體形成之後,任何顛覆政權的行 為,都必然會遭到高爾基式人物的阻撓,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在關鍵時刻必然會扮演跳 梁小丑的角色。寄希望於中國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良心發現,壯士斷腕, 重新獲得獨立的人格,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徹底推翻政府官僚體制,從而端掉事業 單位工作人員的飯碗,同樣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中國的改革必須走循序漸進的道路。 必須從財政體制改革入手,抽絲剝繭,逐漸約束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權力,防止 他們豢養走狗,營造歌舞昇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