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變革的政治衝動 ——八九學運序幕的拉開 (山東)牟傳珩 1989年在中國北京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民眾抗議運動。這是中國當代史 上一次波瀾壯闊、史無前例的全民民主運動。它不僅有北京數百萬市民參與,而且得到了全 中國億萬人民廣泛聲援。然而在6月4日這天,中共出動軍隊,用坦克、機槍對付手無寸鐵的 和平抗議民眾,致使中國發生了當代史上一場驚心動魄的歷史悲劇。如今20年過去,回首當 年這場運動產生的背景與起因,不僅祇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傳承。 上個世紀80年代,世界正處於冷戰末期。1985年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後, 推行提出著名的「新思維」,在社會主義陣營內產生廣泛影響。也是在那個時代,中國正實 施改革開放政策,雖在經濟領域開創出一些新氣象,但也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激起民眾的 普遍不滿,包括嚴重的社會不公,官倒腐敗、通貨膨脹、治安惡化、信仰危機等等。那時的 中共在一個完全依賴 GDP 增長的支持政權的信念裡,如何發展出新的政治正當性已經成為 中共無法迴避的首要問題。這一點被黨內開明領導人認識到了。 正是在那個背景下,當時的開明領導人胡耀邦支持引進了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由此湧現 出方勵之、劉賓雁、王若望等一批自由派知識分子,大力宣揚自由、民主理念。這就是當時 被鄧小平稱之謂「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記得1985年9月18日學生自發遊行反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參拜靖國神社,隨即演化成 為反對官倒腐敗等訴求的學生運動;1986年底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學潮開始高揚以追求民主、 自由為目的的鮮明政治旗幟,導致了當時中南海政治鬥爭異常激烈。1986年12月30日鄧小平 約談胡耀邦、趙紫陽、萬里、胡啟立、李鵬、何東昌等,殺氣騰騰地直指有個「資產階級自 由化」的「中央保護層」。他說「上海的王若望等猖狂得很,早就說要開除,為什麼一直沒 有辦?上海的群眾中傳說中央有個保護層,對是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否要反對自由化, 也有兩種意見……」(《鄧小平文選》第3卷《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1987 年元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元旦社論,公開披露了鄧小平的此次談話。到了元月15日,在中 南海裡,由胡耀邦鼎力平反解放的薄一波竟又主持了對胡耀邦進行歷史性圍攻的政治局擴大 會議,指責胡耀邦「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違反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在重大政治問題 上失誤。於是在這次會議上胡耀邦被迫辭去中共總書記的職務,他忍不住坐在會議室外嚎啕 大哭。這個重要的環節,正是兩年後啟動「八九學運」序幕的引子。如此同時,中共中央下 達(1987年)1號文件,號召全黨全國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全國各大媒體報刊都 刊載了「胡耀邦正式辭去總書記職務」,接著王若望、方勵之、劉賓雁3人分別於元月15日、 20日、25日被開除黨籍,並異乎尋常地昭告全國。至此,在中國的後文革時代首次掀起反 「資產階級自由化」高潮,政治形勢寒流湧動,自由主義思潮遭遇挫折。 然而,「春風滿園關不住」,到了1988年,中國思想知識界的「自由化」經歷了一年多 的壓抑,又開始復甦與反彈,呼喚「蔚藍色」西方文明的政論電視片《河殤》在中央電視台 公開播出,紫禁城裡的知識分子有了類似「裴多菲俱樂部」;而北京大學校園裡則誕生了 「民主沙龍」。民主牆時代的政治遺產終於有人繼承發揚起來。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北京、上海等政治敏感的各大院校同時出現一些學生悼念 胡耀邦的大字報、悼文與花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則聚集起不少悼念的群眾,在人民英雄紀 念碑前放置花圈。4月17日悼念活動規模逐漸擴大,開始有學生到廣場遊行。當天下午,第 一支遊行隊伍——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的約500名學生,在人民大會堂東門舉行悼念活動, 活動中曾有警察試圖驅散,但是沒有成功。「八九學運」的序幕正式拉開了。 1989年4月18日清晨,學生們紛紛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前靜坐,要求人大常委接見,並向 人大常委提交了一封請願信,提出重估胡耀邦功過、新聞言論自由、政府官員和家屬財產公 開、取消遊行限制、提高知識分子待遇等。然而,國務院發言人袁木一天後竟以暗含政治老 人們「老子暴力打天下坐天下」,豈容與學生娃娃平等談判的慣性思維,對學生要求做出威 脅性的回答。袁木聲稱:請願書是要同政府平起平坐,成為談判的對手,學生的要求像是最 後通碟,給予政府最後期限,否則就要遊行,這是無法接受的;學生代表若觸犯法律,政府 也必須追究云云。他的這一答覆,完全堵死了與學生團體在平等、和平、法制的軌道上進行 交涉,達成相互妥協解決問題的可能。於是學生們的示威抗議活動祇能繼續下去。 4月24日,中共政治局在鄧小平的授意下,李鵬、李錫銘、陳希同、楊尚昆、喬石、萬 裡等人召開政治局會議,將學生遊行定性為「動亂」,李鵬稱事件「是公開的向黨挑釁」、 對該事件的處理將「是一場嚴重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人民日報》為此發表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四二六社論」。社論稱「有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學 生製造混亂。中共這一對學生愛國運動的定性激起了全國百姓的民憤,最終導致八九學運完 全擺脫了單純的學生性質,轉而成為一項全民抗議運動,並招致歷來對付民眾運動決不手軟 的鄧小平下令以武力鎮壓的悲劇上演。 其實,「八九學運」非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當時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內民主運動的一 部份。就在北京六四事件發生的同一天,波蘭團結工會在大選中獲勝,社會主義制度在那裡 終結。隨後不到一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先後發生和平演變,柏林牆倒塌一夜之間,致使 擁有世界最強大核武器的多民族「共產帝國」蘇聯,未經西方陣營一槍一炮而四散五裂;失 去靈魂的「華約」集團分崩離析。這是民主的現代價值世界性貫徹的必然性所致,是代表社 會發展方向的全球客觀力量自然發展的邏輯。 由此可見,中國拉開八九學運序幕的那隻手,其實就是自由資本世界擴張導致中國社會 渴望變革的政治衝動。若不是中國社會被共產制度壓抑太久的忍耐已超出極限,怎麼可能形 成一場席捲全國的全民性民主抗議運動? 如今八九學運過去20年了,中共的「改革開放」也已30年了。然而,曾激發起全民熱情 的所謂改革隨著六四悲劇上演至今,其社會信譽已蕩然無存。今天普通大眾與作為改革執行 者的權勢集團之間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對抗。改革面臨深刻的危機,導致中共強化執政地位的 功利性目標更難實現,改革已經危及到執政黨的統治地位。 當此之時,中華民族不能忘懷那些學生、市民用鮮血裹挾而來的六四記憶。 每年六四 到來的紀念與呼喚,使得我們的心情沉重悲傷。今天的回憶與紀念,也許正孕育著下一個全 民民主運動序幕的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