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民間雜誌研究 (英國)邵江 在極權和專制統治下要想形成獨立自主的社會,需要從社會內部獨立意識的傳播著手。 中國大陸民刊是這個領域研究的重要歷史範本。在中共系統地毀滅、掩蓋、扭曲歷史的體制 下,民刊表達的獨立思想,其表達形式、傳播方式以及轉型和影響,是瞭解社會轉型不可或 缺的樣本。 這裡重點研究中國大陸民刊,時間跨度從1949年到90年代。民刊是指不接受中共黨團組 織的指導,自我主導,自發形成的刊物,是民間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本文側重於對有政治 傾向的民刊之研究。 雜誌歷史和地下出版 英文和法文雜誌一詞來源於阿拉伯語,是「儲存貨物的倉庫」,更進一步被引申作為思 想的倉庫。歐洲雜誌誕生於17世紀下半葉,它們通常彙集了各種文體,內容包含政治、藝術、 文學、哲學、科學等。初期的雜誌、小冊子和報紙沒有明顯的區別。 雜誌又稱「刊物」,「學報」,「週刊」、「月報」,「季刊」,「年鑒」等。雜誌的 共同的特徵是文體混雜,文本開放;影響公眾輿論;固定出版;雜誌側重於評論而不是單純 的新聞報道;一本雜誌常常複製多份。 在英國,丹尼爾。笛福撰寫和出版了許多諷刺教會和政府的小冊子,被帶枷示眾3天, 然後被投入監獄。在監獄中他開始主編《評論》。類似的異議刊物在英國誕生和發展,傳播 獨立思想,影響極大,國家權力被限制,不允許(也不能)系統消滅這些刊物,更不能立法 限製表達自由。 德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哈貝馬斯通過研究兩本18世紀初兩本有影響力的雜誌和咖啡屋, 提出從國家控制下分離出獨立公共空間的概念,這個空間不僅是公民交往的物理空間,更重 要是公民交往啟蒙的思想空間。 俄國和中東歐異議人士有極其豐富的地下出版經驗,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刷傳播討論社會 主義和批評俄國現狀的小冊子,尤其撰文批評沙皇政府和東正教會結集地下出版,1848年12 月22日被沙皇政府判處死刑,後改為4年監禁並被流放西伯利亞。 波蘭和捷克民間獨立出版更有廣泛影響,在納粹佔領期間,流亡人士的地下出版形成不 可替代的信息來源,有著廣泛的讀者群。在共產黨執政時期特別是70年代中期以後,流亡人 士和當地人士建立支持小組,對口支援並與境內人士合作:印刷設備散件偷運入境,被禁出 版物境外圖書館和境內地下圖書館的建成,地下流通網絡的建立,形成了官方難以摧毀的獨 立社區。 在80年代開始,波蘭《自由與和平》,東德《和平》和《對話》的出版,頗有影響,一 些青年寧願入獄也拒服兵役,這些地下出版物還修改了現役人員誓詞,將誓詞改為拒絕對外 戰爭,拒絕向平民開槍,東歐諸國民間自由與和平運動與西歐民主國家社會運動進行了廣泛 的對話與合作,長期獨立的出版和傳播以及民間獨立自主社會的成長,都與這些國家後來的 轉型有必然關係。 中國民間雜誌和中共統治下的民刊 雖然中國有悠久印刷文明,但是在19世紀以前沒有民間雜誌存在的紀錄。 唐朝時,邸報開始印刷,便於皇帝和官員之間傳送公文和新聞,這與民間雜誌無關。邸 報傳播模式限制了底層人民的知情權。中共大參考和內部參考書籍系統,沿用了邸報的傳播 模式。 在中國,雜誌伴隨和催生著現代化進程。1870年以後開始出現中文雜誌。新文化運動期 間到1949年前雜誌的主要特點是:寫作和發行促進了新文化深入傳播和新文體形成。有政治 傾向的獨立刊物承擔了民間監督和批評政府的功能。 1949年中共極權制度建立以後,鞏固政權的主要方法包括:黨國一體,戶籍制度,檔案 人事制度,軍事統治(全國氛圍的軍管1949-1953,1968-1969)、政治運動,沒收民間媒 體,限制外國媒體,獨佔媒體和報刊審查制度。中共的目的是獨佔政治權力,血腥立威,迫 使社會恐懼和臣服,消滅獨立的思想,規範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強迫人們遵守中共的統治規則, 同時改造,利用,分化,屏蔽和消滅任何中共不可控制的言行。 中國大陸民刊的發展大致分為下面幾個階段:1957學生民主運動及後續(1957—1962), 文化大革命中的民刊和地下活動(1960—1970年代),民主牆(1978—1981),民刊轉型 (仍在繼續)。在這幾個發展階段中大陸民刊具有下列特徵:常與大字報和牆有密切聯繫; 民刊是在沒有結社自由下的一種結社方式,民刊成為非官方的社會組織和形成相互關聯的網 絡組織活動,甚至民刊聯合形成共同論壇和共同行動;傳遞獨立的信息來源;在民主牆和民 刊轉型期間,民刊形成跨越中外民間溝通的平台和橋樑,經常跨越代籍;民刊形成了獨立社 區,抵抗極權控制的堡壘或島嶼;民刊樹立民間政治、社會和文化模式,形成獨立社會(公 民社會)的雛形。 在中共統治的大陸,我在目前的研究中沒有發現任何一本早於1957年的非官方的雜誌, 《廣場》是第一份非官方的雜誌。《廣場》反駁了民主的階級屬性,堅持新文化運動中倡導 的獨立思考。在中共極權制度建立以來,《廣場》第一次實踐了自我啟蒙,集體反抗,倡導 民主,為未來獨立社會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在大饑荒時期,《星火》成為在中 共統治以後第一次超越知識人群落,跨區域的網絡反抗。 1957-62年的刊物和1962-78年討論問題的內容有不同側重,但這兩代人的尋求自主和 啟蒙出路有相似的象徵,《星火》的象徵是普羅米修斯盜火,1962-78年這段時期許多刊物 提及丹柯之心,將其作為驅離黑暗的象徵。 民間獨立辦刊,實踐了突破極權控制的層層環節:印刷設備,批量紙張,發行網絡,人 員交往,打破極權組織結構(戶籍和單位等)。在嚴厲的控制下,進行有創造地抵抗。比如: 遇羅文1966年在廣州串聯時,受一個校辦工廠啟發,簡化油印程序,無需油印設備即可大量 印刷。遇羅克的《出生論》在《中學文革報》鉛印之前,已經油印發行上萬份。這是民刊制 作和傳播的重要經驗,不依賴官方印刷廠的鉛印,廣泛傳播(一些民刊為尋求鉛印,將紙張 和稿件送往官方印刷廠,被全部沒收)1968年以後,手抄本地下學習討論小組地下刊物和書 籍的流傳,成為在嚴控時期的主要啟蒙方式。 民主牆時期是民刊集大成期,僅北京不下50種,在全國近30個城市先後有130種民刊, 伴隨民間獨立學社和社會運動,彙集不同年齡和階層人的參與,民間逐漸在民主自由等問題 上有更多的公識和行動,民主牆本身也可視為一本放大的民刊,有書脊(牆頭),有頁面 (不斷更新的大字報)。 1979年到81年官方從局部到全面鎮壓,一部分民刊被迫關閉,一部分民刊轉入地下,一 部分經歷轉型。民刊轉型創造不同的形式:叢書,半官方報紙,研究所和函授教育等。1980 年代基層選舉,獨立候選人借助民刊或選舉小冊子助選,爭取選舉權利,擴大社會空間和影 響。 從1979年以來,特別是1981年,中共全面鎮壓民刊,大陸民刊的影響擴展到海外,海外 支持大陸民刊民主牆,新辦刊物和重印大陸民刊。在民主牆被鎮壓後,海外新辦刊物和重印 大陸民刊對內傳播,持續對大陸內部產生影響。從《中國之春》到《北京之春》,可以看作 中國民刊在海外自由土地上的延伸。 六四鎮壓以後的民刊特點更與《星火》雜誌有相似之處,即建立社會網絡和跨區域網絡, 實踐結社自由,甚至以民刊為依托,組織反對黨。在這個階段,民刊的參加者曾經參與民主 牆民刊的運作或受其影響。 民刊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意義 民刊誕生和演進的模式及其影響類似於蝴蝶效應,民刊連接中斷的公民抵抗經驗,打破 地域界限和階層分割,廣泛合作,形成共振,擺脫控制,開闢空間,爭取自由和建立獨立社 會。 民刊的媒體形式變換仍在繼續,互聯網豐富了民刊的媒體和傳播特徵,成為新型民刊。 不同的民刊構成不同星系,位置和形式靈活,打破縱向斷裂,跨越橫向壁壘。在極權國家, 民刊特別實踐了公民自我賦予力量,全面爭取表達自由和結社權利,推動社會自主、啟蒙、 多元、容忍和合作,共同反抗極權。民刊抵抗了權力的蠶食,維護公共話題,堅守自我啟迪, 形成公民共識,實踐公民集體抵抗,為公民社會的創立提供了重要的實踐維度和精神資源。 (本文是作者在《中國的憲政民主化:民主牆—天安門—零八憲章》國際學術研討會的 發言,發表時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