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啟超的《論正統》 春 仁 政權合法性即正當性問題是現代政治與政治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19世紀德國思想 家馬克斯。韋伯對此闡發最力。茲不贅述。中國古代缺少政權合法性這一概念。不過,「正 統」這個詞的意思倒比較接近。我們可以把「正統」解釋成「正當統治(權)」。 梁啟超在《論正統》一文裡,把中國傳統的正統觀批評得體無完膚。梁啟超說:「中國 史家之謬,未有過於言正統者也。言正統者,以為天下不可一日無君也,於是乎有統;又以 為天無二日、民無二王也,於是乎有正統。統之雲者,殆謂天所立而民所宗也;正之雲者, 殆謂一為真而余為偽也。」 正統不正統既然如此重要,那麼衡量的標準是什麼呢?梁啟超歸納出六條標準: 「一曰,以得地之多寡而定其正不正也。凡混一宇內者,無論其為何等人,而皆奉之以 正,如晉、元等是。 二曰,以據位之久暫而定其正不正也。雖混一宇內,而享之不久者,皆謂之不正,如項 羽、王莽等是。 三曰,以前代之血胤為正而其餘皆為偽也。如蜀漢、東晉、南宋等是。 四曰,以前代之舊都所在為正而其餘皆為偽也。如因漢而正魏,因唐而正後梁、後唐、 後晉、後漢、後周等是。 五曰,以後代之所承者所自出者為正而其餘為偽也。如因唐而正隋,因宋而正周等是。 六曰,以中國種族為正而其餘為偽也。如宋、齊、梁、陳等是。「 但問題是,「此六者互相矛盾,通於此則窒於彼,通於彼則窒於此。而據《朱子綱目》 及《通鑒輯覽》等所定,則前後互歧,進退失據,無一而可焉。」上述六條標準,大致可分 成兩類:一類是看你的權力是怎麼得來的,一類是看你的權力有多大效力。這兩點就可能發 生矛盾,到頭來肯定是後一點佔上風。不管你的權力是怎麼得來的,也不管你的權力是怎麼 行使的,只要你鎮得住,管得寬,坐得久,於是你就算正統。這是地地道道的「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實際上等於取消了標準。所以梁啟超要感慨說:「若是乎,史也者,賭博耳, 兒戲耳,鬼域之府耳,勢利之林耳。以是為史,安得不率天下而禽獸也。」 最後,任公筆鋒一轉,提到英、德、日本等立憲君主之國,「以憲法而定君位繼承之律, 其即位也,以敬守憲法之語誓於大眾,而民亦公認之」。在這裡,權力的來源要遵循一種形 式的規定,權力的行使也要遵循一種形式的規定。「若是者,其猶不謬於得丘民為天子之義, 而於正統庶乎近矣」。「雖然,吾中國數千年歷史上,何處有此?然猶齦齦焉於百步五十步 之間,而曰統不統正不正,吾不得不惟其愚而惡其妄也!」 梁啟超這篇文章寫在100年前。然而它對今日中國的現實仍然適用。看一看那些替中共 專制辯護的種種論調,哪一條不是早就被任公批得體無完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