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賣結合,還富於民 於大海 中國公有企業效率低是不爭的事實。對於如何醫治這一低效症,則有兩種不同的 思路。一些人士認為,中國需要的改革是引進市場機制,明確國家的所有者地位, 建立合理稅制。我們則認為,這樣的改革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將經濟真正搞活。 中國需要的,是全面的私有化。治標當然也是需要的。在全面私有化完成之前,以 上各種有助於提高公有企業效率的措施都是有價值的。但如果遲遲不搞私有化,改 革就會始終處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中。 私有化大致有兩種途徑,一是分,二是賣。二者的區別,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 麼大。現在國家的財政收入除稅收以外,仍有很大一部分企業上交的利潤(有時也被 稱為稅)。政府如果將國有資產分給職工了,將來就得不到上交利潤了。為了補足這 部分財政收入,政府勢必要增加稅收,或者削減住房、醫療等方面的福利補貼。也 就是說,職工一方面得到了一部分資產的所有權,另一方面要通過多交稅或少得福 利作出補償。政府如果將國有資產賣了,可將所得存在銀行裡,用所生的利息填補 失去的上交利潤,職工、市民的生活基本不受影響。當然,政府也可在賣資產的同 時,同步減少稅收和福利補貼。 「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創造」,這句歌詞是說「勞動」是「幸福生活」的前提或 曰必要條件。在公有制下,廣大職工累沒少受,但並沒有過上好日子。私有化的目 的,就是要使「勞動」也成為「幸福生活」的保證或曰充分條件,因為經驗證明, 私營經濟更有活力,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不論是分還 是賣,私有化都不可能像天上掉餡餅那樣,立竿見影,立刻帶來無償的好處。 分和賣的優缺點各在哪裡呢?出賣公有企業面臨的一個明顯問題是,誰能買得起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那麼困難。在對金融體系作稍許調整後,願意買的人可以向 銀行借錢來買,借錢時可以拿企業做抵押,保證分期付債。這與西方各國及中國一 些地區借錢買房子是同一情況。買企業後,買主的資產和負債都一下子大為增加, 但淨資產(資產與負債之差)並無變動。將來買主是賠是賺,或者說他的淨資產是增 是減,那就要看買主的經營本領和運氣了。 「賣」的真正困難是,它給政府官員提供了中飽私囊的較多機會。有權者如將國 有資產以低價賣給親友或暗中行賄者,便可大撈一筆。許多貪心的官員及他們的子 女,現在已經在搞這樣的「自有化」了。由於資產並無客觀準確的價值,別人對他 們這樣做還很難挑出毛病。當然,如果市場機制較完善,資產是以拍賣形式出讓的 ,或者社會有獨立的輿論監督,這方面的問題就不大了。但中國目前兩者都不具備 。 「分」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分也比較容易公平,因為每人應得一等份,合理與否 看得比較清楚,而且可以借鑒中國農村分地的經驗。分還有減小貧富差距的作用, 因為資產是平分的,而分資產所引出的交稅負擔,富者要比貧者多承擔一些。但有 許多人寧願得到現款,而不願意充當企業持股人,所以,在「分」之後,仍然有「 賣」的問題,如果國家能以合理的價錢賣給願意持股的人,這倒比先分再賣省一道 手續。 東歐各國以現代經濟學理論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實踐為根據,實行分賣結合的私有 化,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的私有化,應效仿東歐各國,實行分賣結合。 由於共產黨幾十年來包管一切,中國的老百姓在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掌握自己 的命運方面,要有一個學習、適應的過程。害怕隨私有化而來的衝擊和陣痛,不敢 進入這個過程,是失算的。一個跪久了的人站起來時,走路會踉踉蹌蹌甚至跌幾跤 ,但這決不能成為繼續跪下去的理由。 中國落到其他國家後面,說到底,是因為中共將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通通壟斷了 起來,使得民眾的創造力得不到發揮,社會對政府的腐敗、失誤和暴虐也沒有辦法 糾正。中國所需要的改革,在政治上,是還政於民,建成「民有、民治、民享」的 政府,也就是讓人民通過公平、公開的投票決定由誰來操作政府機器;在經濟上, 則是還富於民,也就是讓公眾自行決定如何處置自己的一份社會財富。這兩件事都 做了,社會才能比較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