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運動必須公開化 (上海) 楊 周 【編者按】上海著名人權活動家楊周最近被當局判處勞動教養三年。為了讓大家 瞭解他,本刊在此發表楊周九二年八月寫的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強調了民運公開化 的重要。實際上,地下組織也有成功的例子。一九八一年波蘭當局實行軍管後,團 結工會便是以地下組織的形式堅持鬥爭,並最終取得成功的。對這一經驗,本文未 予提及。同樣,本文強調共產制度的垮台「不需一槍一炮」。對羅馬尼亞人民推翻 共產暴政的經驗,本文也未提及。 民主運動不是少數人要求謀政的行動,而是大多數人要求參政議政的活動。在文 明國家,人民已經有參政議政權,自然也就不會再產生民主運動。換言之,發生民 主運動的國家必然是政府不給人民參政議政權。人民的民主權利被剝奪了,所以才 發生了人民要求恢復自身權利的廣泛的普遍的合法的行動。當民主運動一掀起,政 府與人民的對立衝突明朗起來,舊政府便進入總危機時期,在危機巔峰時,舊政體 唯一可使用的手段就是軍事鎮壓,而軍事鎮壓給民眾造成的心靈創傷進一步削弱了 舊政權的威信,民主思潮在高壓下增加了滲透性,向著以前沒有到達的地方擴展開 去,使舊政權賴以存在的基礎逐漸瓦解。為了防止再次大規模民運發生時的軍事鎮 壓反彈過來,只有靠軍警特務在民運平靜時剷除一切苗子,阻止民運的「蜂蝶效應 」引起政治氣候大變動。但正如人們所看到的,即使象克格勃這樣叫人談虎色變的 超級特務機構也不能遏止民運,而民運不管經歷多少次挫折,最終是會勝利的。 民主運動既然是大多數人要求參政議政的政治活動,必然集中表現在對憲法的沖 擊上,也就是說,公民們不僅要求實現現行憲法中規定了的民主權利,同時也要進 一步爭取憲法中沒有的而公民在現實生活中必須有的民主權利。人民不但對空洞的 憲法條文不滿,並且對空洞的憲法條文的不足不滿。民主運動要求擴展充實憲法中 合理部分,清除憲法中不合理的部分。從一個國家的縱向來看,民主運動是這個國 家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人民參與制憲修憲的一次最高形式的政治活動。 因此,從本意上來說民主運動是人民對其命運休戚相關的憲法要作原則上的變更 ,使之真正體現大多數人的願望和意志。大多數人的願望和意志的實現不可能通過 少數人的行動來體現,而一切地下活動或密謀只有在少數人甚至極少數人之間才可 存在。因此,大多數人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和意志,勢必排除地下活動和密謀之類的 活動形式,也就是說民主運動必須是公開的合法的政治活動。 通過非法途徑爭來的權利不可能是合法的。長期的秘密活動會使從事者染上唯我 獨尊、唯意志論等種種不良習性。這些不良習性反過來會影響他們所爭取的正義的 目標和目標的正義性。因此,稱得上民主運動的政治活動不可能是非法的秘密的政 治活動。縱觀東歐及蘇聯的民主運動,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民運使用過共產黨在奪 取政權時採用過的非法手段,而全部是公開的合法的政治活動,這決不是偶然現象 ,恰恰是民運的質的規定性的體現。中國的民運可能會與以上國家民主運動勝利的 方式不同,但民運本身的表現形式不可能不同。 民主運動的公開化和公開的民主運動,不僅從爭取民主的第一天而且到民主運動 勝利的那一天都保證了這種政治活動符合大多數人的願望和意志。民主運動的公開 化也是擺脫一切陰謀政治、專制政治通過新形式重新出現的唯一途徑。同時民運公 開化的本身也在不斷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識。公民的民主觀念不斷增強以後,就會固 化下來形成民主的程序和體制。換言之,即民運要徹底摧毀專制主義的思想基礎和 社會基礎。 辛亥革命沒有摧毀專制主義的思想基礎,所以才會有以後的皇帝復辟的鬧劇,軍 閥專制的醜劇,但辛亥革命卻成功地摧毀了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建構,一舉結束了 承繼數千年封建大統的滿清王朝。可見說中國是一個超穩態結構的封建帝制國家是 錯誤的。辛亥革命的成功之處是使每個想做公開皇帝的人多陷入萬人唾罵的境地, 共和意識深入人心,它的不足之處是沒能阻止不公開宣佈帝制卻搞封建專制而口稱 人民萬歲的人,這些人仍在繼續迷惑人民。辛亥革命以後爆發的新文化運動,高舉 民主和人權的大旗,正是要從思想上完善辛亥革命。這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必然。由 於種種眾所周知的原因,新文化運動沒有進行到底,民主、人權思想沒有在中國普 及,從而經歷了辛亥革命洗禮的中國人民仍然沒能擺脫不幸。「文化大革命」這場 空前絕後的民族災難使人民喪失了基本人權,當政者甚至惡狠狠地逼迫人們靈魂深 處鬧革命,打砸搶抓殺,無惡不作,喪心病狂到了極點。經歷了這場曠古未聞的浩 劫之後,人們若再不覺醒、不鬥爭,整個民族將真的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了。 一九七八年數萬人湧上街頭要求民主、人權,重新點燃新文化運動這把火。說它 是不自覺的、盲目的,是少數別有用心人操縱的,這是遺老遺少們的詆毀之詞。從 標語、口號、演說詞、大字報,到遊行集會,都環繞著民主和人權這二個主題。從 組織名稱,運動的自我定性都公開亮出了民主和人權的旗幟。「向共產黨爭民主, 要人權」(見當時各大報紙評語),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明朗得不能再明朗,公開得 不能再公開。正因為如此公開,所以也就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人民的民主和人 權意識開始覺醒,雖然共產黨從一九七八年開始對民主和人權展開空前未有的思想 批判,但並沒能遏止民主和人權思想的傳播,十年後終於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天安門 廣場民主運動,而這一切當然都不是秘密活動能做到的。 東歐及蘇聯共產制度的覆滅可能也使共產黨認識到民主運動是一場不可抵禦的思 想解放和政治改革運動。它絕不是「少數害群之馬」對共產黨的仇恨,而是大多數 人民對專制的唾棄。民運不是僅僅為了反對共產專制;如此狹義的解釋是根本錯誤 的。民主運動的本質是反對一切專制制度,它的立意要高得多、深得多。 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後建立起來的共產制度不是按照馬克思的什麼人類發展五個 階段史從資本主義國家脫胎而來,恰恰相反,全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極其落後,民主 和人權意識缺乏的國家裡建立起來。可以說,是戰爭和貧窮產出了共產制度,更可 以說,是和平和富裕埋葬了共產制度,只要世界處於和平狀態,在共產國家中民主 運動就會掀起。 共產黨在奪取控制政權方面全部運用武力和恐怖手段即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 ,而共產制度的垮台又無一例外不需一槍一炮。共產黨總是說要「以牙還牙,以眼 還眼」,咬牙切齒時刻準備著與人鬥。但民主運動卻又總是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政治 問題,在已取得民運勝利的國家裡,對絕大多數犯有政治錯誤的人不是實行政治寬 恕,而是法律不計較,而只對殘殺無辜的罪魁進行必要的司法審判,以體現正義對 重大罪責的追訴權。這不是少數人的胸襟決定的,而是大多數人的願望和民主的寬 容與文明意志決定的。 大多數人的願望和意志決定了社會不要再有人類的互相仇恨,盲目的復仇,無休 止的混亂、戰爭、恐怖、專制,所以才能真正保障和平、人權、正義、民主、自由 、平等、博愛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實現。民主運動的公開化正是檢驗民主本身在 人民群眾中的深化程度。在公開化實踐中,一切錯誤的、愚昧的、落後的、甚至反 動的東西才會被淘汰。從這個層次上來說,民主運動的公開化有自我提純、自我淨 化的作用。 民主應該有這樣三個原則,首先是公開化,即一切言論、行動都不能以隱瞞曲折 的方式在暗中進行,既然民主是體現大多數人民的意志和願望的,那麼作為行動不 可能也不應該在暗中進行。第二,服從多數人的決定,如選舉、投票制和全民公決 ,正是這個原則的具體體現。第三,保障少數人的基本人權不被剝奪,即多數人的 決定不能超越人權界限,而這一切首要的是公開化,只有公開化才能保證服從大多 數人的決定和保障少數人的基本人權。 而一切秘密活動正是違反以上三原則的。即令在一個秘密的少數人的團體內彼此 之間講平等表決(姑且不說根本違反多數人的願望和意志),少數人之間最後也總會 出現一個強悍的獨攬大權的頭子,這無論如何都已像一個縮小了的專制社會,在這 樣一個社會裡是可以輕易排斥與頭子意見不合的人,是會發生侵犯其基本人權甚至 隨意剝奪其生命的不受法律制約的狀況的。 在一個專制主義思想嚴重的國家,不僅是上層統治者有根深蒂固的反民主意識, 而且毒害到最底層。遠的不去論述,八十年代至今,中國出了多少個自稱受命於天 的「真龍天子」、「皇帝」呢?至於多如牛毛的黑幫組織,恐怖小集團則無庸多述 ,這些來自底層的反民主的思想產物,正是專制主義最廣泛深厚牢固的基礎,他們 的所有活動無一不是帶有秘密的也即非公開化性質的。公開化的民主運動不僅對整 個制度性質,對人民群眾的自我意識,同時也對一切層次最隱蔽的反人類活動具有 進行自我清理的淨化功能。 一個真正的民主人士,必然主張公開化,他本人也必然是透明的,正因為如此, 人民也才能真正瞭解他、理解他、熟悉他,一切企圖加之於他頭上的陰謀詭計才會 落空,一切誣陷、造謠、誹謗,才不可能得逞。充分體現從事民主運動的人士奉獻 於民主理想的堅定和大無畏精神,展示出他們光明磊落的正義形象。 主張公開化不排斥少數人在學習認識上的討論,一個成熟的思想、觀點、認識, 肯定經過不斷的爭辯階段,並在一個不需要公開,人民群眾不要求公開的形式中進 行,這並不違反公開化原則,但如果涉及對整個社會有巨大影響的決定則必須公開 ,公開化的作用在這方面還有特殊意義,即表明在民主運動中不對宮廷秘聞、皇朝 丑史感興趣,而只對大的有關國家、社會、人民有重大意義的決定、方針、政策、 法律、法令、憲法感興趣。 民主運動在總體上的公開化原則,體現了民主運動的純潔性、崇高性和正義性, 在人類社會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最後歲月,一切秘密運動在任何強大的現代國家機器 面前都已失去了「為平等而密謀」的十八世紀舊時代的流光異彩,並將顯得無足輕 重,更不可能改變億萬渴望民主和自由人民的前途和命運。因此,順著世界民主滾 滾大趨勢而結合中國現狀,每一個有遠見的稱得上是在從事民運的人士應該而必須 主張公開化,充分認識到唯有公開化的民主運動才是爭取和實現民主中國的不可戰 勝的意志和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