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的幾大挑戰 (廣州)鞏勝利 2010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從來不曾有過的「寬鬆的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 遭遇中國60年從未有過的與全球他國完全不同的挑戰。 第1挑戰:房地產業能否穩定發展 2009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1147億元,同比增 長14.7%,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33689億元,同比增長34.2%.截至2009年11月23 日,全國70個城市僅土地出讓金一項收入同比增加超過100%.排在前20名的城市土地出讓金 總額高達6210億元,上海以821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名列全國第一。種種跡象表明:中國 房地產已達60年不曾有的最高熱時期。 土地收入作為財政收入來源的重要一項,是不可複製、再生的資源,在中國各地方政府 財政中佔有很大份額,這是中國2009年應對全球金融海嘯、地方政府所做的一個「突出貢 獻」。成為中國樓市快速回暖帶動土地、房市、消費市場升溫的顯著中國特色。 2006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約為7000億元,2007年猛增到最熱達1.3萬億元,2008年中 國為市場降溫,依然達9600億元,到2009年10月分,有關專家估計就全國就超過1.2萬億元, 全年可能超過1.5萬億之巨。 2010年內地房地產業能否保持穩定發展,將對中國經濟產生直接的影響。在中國,房地 產行業是與國民經濟高度關聯的產業,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的全國投資資金,與房地產 直接相關的產業達到60個。中國房地產業的超級大干快上,為2010年的中國經濟蒙上了最可 怕的第一道陰影。特別是2009年、在全球金融海嘯下的中國經濟復甦,中國房地產起到了排 頭兵的領先作用,而房地產業也帶動了中國經濟新一輪的增長,這似乎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 局。在金融海嘯和政策變更的雙重扶持下,房地產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力軍。銀行、 開發商和富人投資客則成為這場房地產盛宴的分享者,而大多數的購房者,卻被高房價掏空 了口袋裡的所有積蓄。 2009年11月25日迪拜爆發債務危機,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敲響了警鐘。迪拜債務危機警示 中國房地產業的不祥之兆,中國與美國金融海嘯前的房地產業的「次貸危機」完全不同(美 國房地產界不存在大干快上、從無到有這一現實),而迪拜房地產卻更是從無到有的債務危 機的爆發。中國房地產的今天正是這樣,是從無到有的歷史性新建。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對中 國出口造成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速。在這種背景下,尤其要警惕中國房地產高 速發展的不祥之兆。迪拜當局11月25日宣佈,受巨額債務困擾,「迪拜世界公司」將重組, 公司所欠近600億美元債務將至少延期6個月、能償還否還是未知數。世界驚呼迪拜世界成為 全球第二波金融危機發動機。 富庶的迪拜(據世界銀行2009年5月估計,迪拜人年均收入為24500美元,但實際人均年 收入達創紀錄的12萬美元)到底危機在哪裡?原因何在?市場普遍認為,迪拜的盛衰全有賴 於其地產開發為主導,迪拜的房地產已大大超量超速發展——迪拜幾乎沒有任何實業,生活 必需品價格奇高,130萬人口的城市何以生存?當地居民房屋幾乎飽和,在沒有產業之下, 擁有迪拜房屋幹什麼用?現在是迪拜的經濟發展載不住房地產的超量超速的大量投資資本。 過去幾年間,迪拜在海灣地區異軍突起,走的就是高端地產和旅遊開發路線。隨著金融海嘯 深化,曾有傳聞迪拜可能成為海灣地區受創重創、最深的犧牲品。迪拜危機給中國經濟的最 大警示就是,決不能重蹈在很多國家已經證明行不通的,過分依賴房地產來拉動經濟產業的 路子。金融危機爆發後對中國出口造成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速。在這種情況下, 尤其要警惕中國房市裡只是大投機和大投資的原本需求,自住型需求被高房價擠出市場,居 民收入長期沒有同步提高。有分析認為,中國房地產業的投機性和投資性已經佔到了70%, 硬是把房屋市場變成了滴溜溜轉投注的色子…… 中國的商品房空置率就是一個證明,研究機構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商品房的空置率 最少的有30%,最大的已經超過了50%、達到了60%以上,有的城市完全是一場虛高。 第2挑戰:消費能否拉動 消費需求增速下降,通貨膨脹的急升——這有賴於中國長期缺乏消費的拉動,最起碼中 國超過5億以上農村人口一直都沒有消費拉動,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是中國長期的老大難問 題。2009年中國消費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2010年政府刺激消費的一系列政策的經濟效 益不可能一直保持2009年的水平,而將逐步減弱消化。因此即使維持政策不變,所帶來的消 費增量也將下降。待金融海嘯大投資逐漸淡出之後,中國經濟還能照樣健康成長嗎? 中國從來沒有享受過消費拉動——市場經濟的美味佳餚盛宴。中國必須成倍的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現在中國國家的富裕,有了絕大多數國家沒有的強大財富和水平,但提高居民個 人收入水平遠比提高國家水平更難。 第3挑戰:投資增長的金融風險 投資大幅度增長產生的金融風險。在2009年的拉動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出動的是國有、 公共投資拉動策略,這一策略主要是在城市或發達地區之間,難免出現一些經濟效益和社會 效益都很差的項目,未來可能造成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比重提高;中國金融運行,依然與全 球主要國家金融體制嚴重衝突,如2009年全球主要國家基準貨幣利率為:中元5.31%,澳大 利亞元4.25%,加拿大元1.50%,歐元1.00%,瑞士克郎1.00%,英鎊0.50%,美元0.25%,日元 0.10%,中國中元成為全球利率最高、也是成本最高的主要國家貨幣。中國貨幣方略,有著 與全球主要國家貨幣、市場經濟國家貨幣當然的悖論與衝突,然而怎樣又「和諧」的繼續走 下去? 第4挑戰:通貨膨脹壓力 寬鬆的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壓力,是中國的一個老問題,改革開放30年一直與中國發展 同行。但由於中國是第一次、大規模貨幣寬鬆,導致新一輪更嚴峻的通貨膨脹,是中國難以 解決的老問題。由於中國2009年貨幣寬鬆太多,造成貨幣大流量放大下的通貨膨脹,中國前 所未遇——電、水、煤、氣、油等公共資源性大漲價正逼進2010年,加上這些公共國有壟斷 行業缺乏有效的競爭環境,中國社會只能吞下「苦果」。中國電、水、煤、氣、油等公共產 品 60年來一直都沒有理順,又在強化的壟斷之下,又怎樣走出「成本最高」這一誤區? 第5挑戰:美元貶值與中元升值 2010年及未來,不管是全球金融海嘯能否得到根本遏制,美元貶值與中元升值都將歷史 性到來。在未來1—7年時間的週期裡,中元將扮演一個階段性升值的重要角色,美元則將自 21世紀以來一直貶值下去,貶的值程度怎樣、貶值的速度如何,要取決與歐元、中元國際化 運行的進度和幅度。若是歐元真正起到了在全球與美元抗衡的角色、再加上中元的慢慢崛起, 那麼美元就一定要貶值到落花流水,美元、歐元、中元三足鼎立,是2010年之後全球在相當 一段時期的新格局。中元自由兌換、跨區域自由使用,則是未來唯一的可行之路,但這個 「路」可有時間表安排嗎?因為歐美「市場經濟地位」標準重點就規則了「貨幣自由兌換」 的條款。換句話說:倘若沒有實施「貨幣自由兌換」,是否永遠都無法取得歐美規定的、中 國迫切需要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還要玩多久、多遠?中國何時才能 進入歐、美「市場經濟地位」之列?沒有「市場經濟地位」就永遠在關稅嚴懲之下生存。 與美元貶值相反的是中元升值,中國貨幣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週期性壓力——未來10年間, 中元升值的聲音將成為美國、歐盟等一些主要國家中長期目標。自21世紀以來,美元與歐元、 中元都已貶值了超過20%,隨歐元區的復甦、中國經濟的繼續強勁增長,中元升值將成為一 段歷史時期無法擺脫的新目標。全球金融海嘯時期是這樣,一旦金融海嘯終止了、全球經濟 正常運行之後更是這樣——老美元貶值與新中元、新歐元升值,將成為全球性經濟發展的第 一議題。 第6挑戰:巨額外匯儲備 到2009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可能在2.4萬億美元左右(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末公佈為 22725.95億美元),又是全球絕對第一,這為全球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為尋求「平衡」中 國經濟提供了當然的口實。只要中國「出口創匯」「外匯儲備」繼續增高,發達國家就會整 體與中國經濟尋找「平衡」,且冠冕堂皇的進行「反傾銷、反補貼」。 中國需要讓絕大多數國家信服的「道理」:一是將多餘的外匯儲備適時的花出去,不要 超過1.5—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上限;二是要在「反傾銷、反補貼」上做「相反」的大文章, 徹底改變中國「出口創匯」「中國製造」在如輪胎、油井管產品出口的覆轍。倘若全球金融 海嘯順利過去,全球經濟正常化運行之後,中國外匯儲備將再現兩、三年就增加一萬億美元 的高速度,將必然遭遇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斬釘截鐵般的圍追堵截。不管是它國市場,還是 中國市場,一旦達到「反傾銷、反補貼」的全球性圍堵上限,還有什麼「公理」可講?中國 發展的經濟與貿易的「道理」,除了對自己中國人來講之外,還要全球各國、大多數國家也 能認可;像中國輪胎「雙反案」,眾矢之的,已經沒有任何公「理可」講了。除亞洲發達國 家之外,幾乎全球大多數高收入國家都加入到輪胎「懲罰」性關稅之中,歐盟、美國、拉美、 印度等甚至象委內瑞拉都等都強行在輪胎懲罰中分一杯嗟來之食 第7挑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貿易保護主義與貿易摩擦將成為其它大國與發達國家。不管是中國市場被外國佔領、或 是它國市場被中國佔領,都將引起中國或它國的強烈反彈。2009年中國輪胎出口,遭遇全球 主要國家包括,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各國經濟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金融保護格外 盛行。 2009年,是「中國製造」盛行、中國崛起的「分水嶺」年份,也是中國製造遭遇全球性 關稅圍堵最慘重的一年。以美國對中國輪胎「特保」案為先例,中國遭遇了全球30多個國家、 包括最發達歐盟、美國以及印度、拉美及亞洲以外所有發達國家甚至像委內瑞拉這樣國家也 從關稅中分一杯羹的現實。如果中國不能杜絕和扭轉象「輪胎特保」類的戰局,那麼中國以 「出口創匯」「中國製造」型經濟將難以從根源再續。 「中國製造」遭遇全球性特別是富國的圍剿,需要中國在建立國與國的經貿機制上和環 境上加以來以理清「道理」來服眾人。2009年中國輪胎遭遇了來自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的圍 堵、中國油井管產品可能再步其後塵。隨著中國崛起的深入,中國外匯儲備再創新高,中國 經濟強勁復甦,新一輪對中國貨幣、中國製造、中國出口創匯的圍堵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