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運動態】 在歷史的新時機面前 ——記民運新形勢研討會 亞 衣 「會議高度評價了最近國內部分學者和持不同政見者發起的有關反對貪污腐敗和 維護公民基本權利等問題上的多次上書活動,認為這些活動反映了國內人民期望進 行政治民主改革的迫切願望和維護自身權利的正義呼聲。會議認為鄧後的中國將出 現一個政治權力由集中到分散,政治力量由一元到多元的演變過程。中共當局如不 抓住這個最後的歷史機會進行政治改革,那麼,中共必將被歷史所淘汰。會議建議 在適當時機召開由海峽兩岸各政黨,各派政治力量共同參加的國是會議,用和平、 理性的方式來協商中華民族的共同前途。這種理性協商解決政治分歧的局面一旦形 成,對中共來說將是最為體面、最為有利的歷史歸宿。如果中共繼續頑固地堅持一 黨專政,那麼,官逼民反,一黨專制必將成為大陸內亂的直接動因。」 ——摘自中國民運團體協調會民運新形勢研討會新聞公報 經過少有的暖冬,今年北美的春天似乎來得更早。大洋彼岸早春二月裡一波又一 波傳來的動人消息,使人們更覺得心中有一股暖流在輕輕蕩漾。於是,在中國民運 協調會的召集下,一批人彙集於《北京之春》,討論起民運的新形勢來。 會議由《北京之春》主編於大海主持。他認為民運新形勢的「新」體現在兩點上 。第一是鄧小平快要壽終正寢了,他的死將會給中國政局帶來一個變化的契機。第 二是最近國內民運人士非常活躍,發表了好幾份請願書,還準備進一步活動。面對 這一些,在海外的民運組織需要認真地分析國內的政治形勢,研究怎樣配合國內民 運。海外民運自身的建設,也是需要討論的大題目。 王若望、胡平、吳方城、萬潤南、林長盛、劉青和鄭義在會上作了重點發言。 中國民運協調會總召集人王若望報告了去年所做的工作。其中包括為魏京生得諾 貝爾和平獎徵集簽名運動,發動救助國內六四受害者家屬的捐款活動,在歐洲各國 民運組織抗議江澤民、李鵬對歐洲的訪問,在紐約等地組織了對中共效忠遊行的對 抗活動,去年十一月在紐約召開的民運團體的整合會議,為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及紐約地區每月一次的中國俱樂部活動。王若望還宣佈了中國民運協調會年會將 於九、十月份在歐洲布魯塞爾召開。 不要低估中共權力鬥爭的可能 《北京之春》主筆胡平首先在發言中指出,不應當低估鄧小平去世前後在中共上 層引發權力鬥爭的可能性,對於中共上層在鄧死後保持某種團結和集體領導的可能 性則不要估計太高。這是因為第一,中共黨內的鬥爭從來沒有規則,也沒有底線, 歷來靠強人進行統治,一旦強人去世,就會變得不可預測。另外今天的中國正面臨 發展和改革,舊的、新的矛盾層出不窮,隨時會向當局提出挑戰,這樣,當局在一 系列問題上引起的衝突就會非常大。就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誰先下手誰為強,黨 內鬥爭就會公開化,採取保守姿態的一方就容易被吃掉,很少有翻身的餘地。在這 種情況下,即便黨內某些派別主觀上並不願意打亂今天的局面,但由於對對方的不 信任,對整個局勢缺乏控制能力,矛盾就可能爆發,產生很大的影響。對這一點我 們應該有很充分的估計。 對於國內最近的變化,胡平認為正如王丹所說,是八九民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它表明了國內民運力量在六四以後經過整頓的一次再出發。大家提出的要求和表 達方式幾乎是無暇可擊,在原則上和策略上都做得非常成功。他們這次提出的要求 中共會有什麼回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內民運人士再次發出自己的聲音,為以後 的活動爭取空間,我們要的就是獨立發表政見的空間。 在把這次公開信與六年前方勵之等人的公開信相比較之後,胡平提醒大家也要估 計到國內民運的困難。他說這次公開信中人們的要求和主張要比六年前更明確,六 年前人們提出「特赦」魏京生的要求,現在提出了更多民主自由的要求。但與此同 時要看到,六年前公開信很快在國內引起連鎖反應,知識界中的活躍者爭先恐後地 簽名,而現在,儘管我們相信暗中持同情態度的人比以前更多,但由於六四屠殺所 造成的恐懼效應,敢於公開站出來的人要比過去少。在每次中共的大規模暴力迫害 以後總會有一些人,他們並不贊成中共的鎮壓,反對民運人士,只是覺得當局那麼 強大,你們幾個出來反抗是沒有用的。他們並不讚揚你的英勇,反而嘲笑你的愚蠢 ,不把自己的順從認為怯懦,而以為是明智。 中國人權執行主席劉青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就國內一般形勢而言,民眾一般 對民運、人權的關心程度很低,或者說大部分人沒有太多的關心和投入。造成這種 情況有它的客觀原因。六四之後當局在經濟上讓出了很多空間,這是幾十年所沒有 的,幾十年物質貧乏造成了人們的物質飢餓感,一旦能夠實現物質上的滿足時,它 必然作為人們的第一需要出現,不會顧及其它。在這種情形下,作為把民主、人權 當作自己事業而追求的人就格外要堅持。劉青指出歷史的圓圈在轉,低潮時期醞釀 著新形勢的來臨,在這種情況下堅持自己理念的人會得到歷史公正客觀的評價。 海外民運要有自知之明 民聯主席吳方城在發言中表示非常贊同陳子明所說的,很多民運人士過多地等待 和寄托於鄧小平死亡,實際上很多變化已經在發生,很多工作已經在做,不管鄧死 還是不死。他認為在中國如何實行民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意見,他的看法是哪 種途徑對中國的穩定和對人民幸福有利,就走那種道路,這樣造成的代價和犧牲最 小。他還指出政治上的預言是危險的,最好是把幾種可能性都擺出來,這樣就可以 處於進退不敗的境地。對於口號的提出,他不希望提激進的口號,而是要提讓更多 階層,更廣泛的統一戰線的人們都能接受的中性的口號。 吳方城特別提出海外民運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始終處於一個配角的角色, 要當好配角,絕對不能把中國民主運動只看做海外民運組織的活動。從海外民運組 織來看,現在的情況似乎是低潮,而從國內來看,倒是在走向高潮。 提出民運的策略、口號和應對方式 民陣主席萬潤南明確指出鄧後時代「已經開始」,江澤民和李鵬已經在推行自己 的政策,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且已經肆無忌憚。這對民運來說是一個機會。為此, 萬潤南全面地提出了民運的策略、口號和應對方式。 對於策略問題,萬潤南指出第一要抓住契機。他認為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要分 析鄧死後共產黨在那些方面會有權力鬥爭。當這種權力鬥爭處在一種相持階段時, 民運力量才有機會,如果共產黨的一方很快把另一方收拾掉了,機會反而不大。一 九七九年西單民主牆的成長也正是與當時黨內的凡是派和改革派力量的相持不下有 關的,因此江澤民利用時間安插自己的人馬對民運來說沒有壞處。第二是要爭取空 間。現在國內的上書活動就是爭取空間,是對現政權的挑戰。第三要廣泛結盟。首 先是反對派的結盟,民間力量的結盟,然後是與地方力量結盟,再後才是與現在當 權的某一派結盟。第四要堅持循序漸進,一定不要心急不要一步到位,這才是大智 大勇。 關於口號問題。萬潤南提出共產黨有它的口號,第一是維護江核心,第二是穩定 壓倒一切,第三也講反腐敗。民運講人權也講反對勞改制度,但總的口號提什麼應 當研究。不能反對穩定,但是要強調中國不穩定的根源是共產黨的一黨專制;要反 腐敗,但是要強調腐敗的根源是沒有一個法制制度和公平的市場規則,對共產黨權 力沒有制衡。從這裡可以引出民運總的口號:就是民主憲政,這才是解決穩定問題 和腐敗問題的根本。在民主憲政的口號下,可以再提出人權問題,勞改制度等問題 , 關於應對,就是現在可以做些什麼。萬潤南的意見是少化一些力氣在民運本身的 內部關係上,而要多做一些事情,要組織隊伍和打好經濟基礎。他提出「如果有一 天國內開放選舉了我們怎麼辦?」現在海外民運組織應該就此有一個考慮和安排。將 來競選時你提出什麼綱領,推出什麼人來?這些具體問題已經逐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了。 敵強我弱,靜以待變 被稱為軍事研究專家的前學自聯主席林長盛用一句話概括了民運的戰略態勢,那 就是「敵強我弱」。他認為民運好比五六歲的小弟弟,而中共是一個有經驗的成年 人。林長盛指出在歷史的機會下,很多人耐不住性子,好機會反而丟失了。為此他 提出了四句話,十六個字的方針,即「耐住性子,發掘矛盾,積蓄力量,靜以待變 」。他說鄧小平的死標誌著一個轉折,對民運來說是一個好時機,所謂耐住性子就 是要讓共產黨有機會去內鬥,要是性子急了,會促進共產黨內部團結起來。在他們 斗的時候,你不要介入,要看他去鬥。當然不是光看,下一步是要發掘不同派別的 矛盾。所謂積蓄力量就是要使自己不成為無源之水,要解決到底將來要依托中國社 會的哪一部分,不管是中產階級也好,是工人也好,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在何方, 不然將來投票時要票沒有票,要錢沒有錢,要人沒有人。 林長盛指出毛澤東為什麼會成為共產黨的領袖?因為他為共產黨解決了基礎問題和 道路問題,就是農民問題和從農村包圍城市。所以民運要耐住性子把這些問題解決 ,耐個兩年左右,到九七年中共十五大和香港回歸時就差不多了。 不要「談亂色變」 針對現在有些人談「亂」色變,民運協調會秘書長項小吉在發言中著重講了一個 「亂」字。他認為「亂」有三種情況。一是在中共暴政下的由於不公正造成的亂, 二是民主人權運動在權力更迭中必定會出現的亂,三是在民主政權建立以後可能發 生的某些亂。第一種亂一般表現在社會治安和經濟生活中,民眾對之有點習慣了。 而對於民主運動中出現的亂,有些人視之為「暴民革命」,具有一種恐懼心理。第 三種亂可能會表現在經濟問題或者在民族問題上出現一種亂,對於這一類民主運動 中間和之後出現的亂,中共往往故意醜化,特別加以擴大,使得民眾不能接受。 項小吉特別提及所謂民主運動以後民族分裂的亂,他表示對有些人的行為難以理 解。這些人在面臨中共迫害時憤起搞民運,而在看到中共迫害另一批人的時候又會 表現出相當的接受,認為中共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為了大一統的利益。項小 吉希望追求民主理念的朋友們深思,將心比心地對待民族和地方的合理要求。 海外民運如何對待民族問題 應邀到會的西藏朋友阿沛·晉美介紹了西藏流亡運動對海外民運的兩種看法。有 些人認為民運也好,共產黨也好,國民黨也好,都是中國人,西藏人與他們沒有共 同利益。共產黨在奪取政權之前也說過不少關於民族自決權之類的好話,但在取得 政權以後就把自己的承諾全部否認了。現在的民運中儘管有人在說一些好聽的話, 但是一旦掌權,也會跟共產黨一樣。包括阿沛·晉美本人在內的另一部分人則對海 外民運持完全同情和支持的態度,覺得將來中國如果有一個比較民主的政府出現的 話,西藏人民跟他們的關係應該是夥伴的合作的關係,而不是對抗的關係。在中國 民主轉型過程中,西藏人應該持積極合作態度。 阿沛·晉美指出海外民運敢於正視民族問題是一個特點,而共產黨的做法是無視 這個問題的存在。從蘇聯的情況可以看到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轉型到民主國家時民族 問題的嚴重性,蘇聯在轉型過程中始終受到民族問題的威脅,影響了人權、自由、 民主。中國在未來的民主轉型中民族問題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不好好解決, 對民主轉型本身也會有影響,甚至會給反對民主,維護專制的人以口舌。因此,海 外民運組織現在就考慮民族問題是非常明智的。他還認為中國的情況與蘇聯畢竟不 一樣,將來的民族問題不會像蘇聯那樣嚴重,在這方面前景並不是那麼暗淡。 緊接著阿沛·晉美的話題,民陣副主席馬大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最好的 狀況是西藏人和中國民主運動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攜手合作,這樣在未來的由 民主力量組成的政府裡,解決民族問題就會更加和平。 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曾經在內蒙古生活了十年,接觸過大量的蒙古族兄弟的吳 方城建議,民運組織可以在新形勢下提出自己明確的關於民族問題的策略和原則。 他提出了三條原則。第一是把人民福祉作最高的原則,無論是分裂還是統一,怎麼 做能使人民幸福就怎麼做;第二是非暴力原則,民族間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坐下來討 論,既反對中共武力鎮壓,也反對少數民族中某些人因為不同意它獨立就進行武裝 暴亂;第三是和平討論解決不了問題怎麼辦?就是自決原則。這三條原則也適合處理 台灣的統獨問題。 海外民運要主動推進形勢的發展 中國自由民主黨負責人倪育賢在發言中重點討論了民運組織自身的建設問題。他 認為與國內形勢相比,海外民運顯得不盡人意,呈現出一種軟弱渙散狀態。這是民 運的分裂所造成的困難。倪育賢指出民運應該是一個主動地推動形勢發展的運動, 而不能消極等待形勢發展。他強調民運團結問題意義重大並呼籲通過大家的努力, 使得全世界覺得海外民運已經團結起來了。倪育賢主張對民運隊伍中的矛盾採取與 人為善的態度,大家放棄歷史上的恩怨,以一個整體的形象出現,在這方面要學學 台灣的民進黨,雖然派別很多,但在組黨上一致。於大海也提倡民運隊伍和為貴。 他採用毛澤東的說法指出,民運隊伍裡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民運內部的問 題至多是道德問題,而共產黨的問題則是犯罪問題,因此從大局出發,大家能忍讓就 忍讓。來自香港的中國自民黨中央委員劉泰向與會者介紹了香港三個大陸民運團體 如何協同做事的經驗。他說兩個「自民黨」雖然內部沒有合併,但現在對外已經不 分彼此,一起到新華社去抗議,開記者會,一起搞民運。 海外民運組織怎樣作為一個成熟的反對派展開運動呢?倪育賢提出它在理論上一定 要徹底,在對中共現在的體制是基本否定還是局部否定這些基本問題上要非常清楚 ,不能因為考慮策略就吞吞吐吐。劉青依據民主牆時期的經驗提出有兩種做法,一 種是搞組織,一種是幹事情。他認為搞組織運作不是不行,但是如果沒有其它工作 的配合,在海外總有一些副作用和不利影響,而通過搞實際的事情來進行結合可能 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單純的組織活動很難成功。至於道德和操守的問題,劉青認 為主要是建立規則,用規則來限制,這樣道德問題基本上可以不提,而提規則。萬 潤南強調了民運組織的自身定位。他說民運不能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國內的 工人、婦女、中產階級、地方勢力都要有政治上的代表,民運不是分成民聯、民陣 、民聯陣,真正成熟的政治力量需要弄清自身是哪個集團的代表,不可能是十二億 人的代表。萬潤南指出共產黨在政治上很成熟,儘管在內部有很多矛盾,但口口聲 聲維護「江核心」,因為他們懂得鳥無頭不飛,領袖很重要。而反對派現在基本上 是群龍無首,無論國內還是海外。他提出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從國內和國外看, 民運領袖非魏京生莫屬。「他們有江核心,我們有魏核心」,這是我們在政治上成 熟的一個標誌。 民運刊物不要攻擊自己 中國人權理事、《北京之春》編輯顧問鄭義著重批評了民運刊物刊登對民運不利 的文章的現象。他指出那種認為海外民運刊物上各種言論都有發表的權利的想法是 沒有道理的,這種意見看來似乎平等,實際上並不平等。因為在中國大陸成千上萬 的報刊都在罵民運,說共產黨如何穩定;而海外就那麼兩三家民運刊物,如果還用 篇幅來攻擊自己,再有那麼多的咒罵民運、挖苦民運的內容,就不平等。他強調民 運刊物面對的不是流亡者小集團,而是為了大陸民主轉型;當刊物傳進大陸時,人 們一看,共產黨在說自己怎麼團結,而民運在狗咬狗,在爭權奪利,那就很可笑。 我們要想想刊物進大陸以後,老百姓看了是高興還是傷心。如果有人要罵民運,可 以到喜歡罵的中英文報刊上去發表。 於大海以《北京之春》主編的身份表示同意鄭義的意見。他指出作為民運刊物, 絕對不會贊成反民運的觀點。在雜誌上的爭論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與民運組織內 部事務的分歧有關的,以後可以盡量不再刊登;另外一種是對民運理念上的不同意見 的爭論,如周舵和王若望的爭論,這種還是有益的,應該繼續展開;還有一些是對 民運不抱支持同情態度的批評和挖苦,對刊登這些文章以後要更慎重。鄭義補充提 出,即使是在有意義的爭論中,也不要夾雜有人身攻擊的東西。胡平強調言論自由 是對社會而言,而不是對那個刊物那個人而言。社會要多元化,但每個人不可能是 多元化,贊成了這個就不會再贊成那個。刊物也有自己的傾向,不可能發表出所有 的聲音。胡平認為寫作和發表罵人文章不利於理性精神的培養。希望大家作為作者 在這方面予以支持,不要讓編輯為難。 細緻研究中國的實際問題 楊巍在發言中表示他一直很注意王軍濤關於「作一個負責任的反對派」的提法。 他認為公眾對民運的疏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責民運的分裂或在道德上有問題; 另一種是認為民運只會唱高調,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楊巍主張要做很多具體工 作,瞭解和研究中國老百姓實際上需要什麼。比如盲流問題、小企業問題,都應當 有細緻的討論。如果作了較多的研究,老百姓會認為民運人士是比較負責任的。 胡平認為研究具體問題和爭取民主自由的基本原則是可以結合在一起的。從國內 最近的公開信看,反腐敗和要求基本人權的保障這兩個側重點結合得很好。他建議 除了對各種社會問題作細緻的研究,拿出自己的辦法外,還有必要強調基本原則與 具體問題的關係,以提升大眾對民主自由的進一步要求。 在具體問題的研究上,馬大維主張海外民運應在勞保退休金福利等問題上向全國 人大提出一連串有創造性的訴求。郭巖華強調中國最大的利益集團農民在基本發展 權上受到的威脅和嚴重的非等價剝削。中國大陸勞動者權利保障同盟海外觀察員王 家其在會上介紹了「勞盟」的有關情況。呂京花希望大家關心中國婦女的事情,關 心今年七月將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林明就宗教問題作了發言。 在會議進行期間,杜智富建議由海外民運團體協調會領頭倡議號召,召開由中共 、台灣、香港和海外各政黨、人權團體、學術界共同籌組中華全民族國是會議,商 議下面四個問題:流亡份子回國,六四政治問題解決,短期內解決新聞自由等問題 的時間表,長期內研究政治改革問題及其時間表。馬大維提議就徹底政治改革經濟 改革、還政於民、要求政府部級以上接受「陽光法案」檢查和舉行全民投票諸問題 發表告全國書。與會者表示將就這些提議作嚴肅認真的討論。 在會上發言的還有白夢、羊子、周勇軍、高光俊、張郎郎、趙品潞、馮勝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