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向國內朋友推薦《北京之春》 《北京之春》編輯部: 亞衣兄: 本人所撰小文《詩人在「內部」著急》已在貴刊十二月號刊發,非常感謝。 我有合適的稿件當繼續提供貴刊。惟望貴刊可惠寄一份。《北京之春》的資訊無論 在對國外還是國內的中國人均很重要,我將特別向國外的朋友們推介和傳播貴刊。 為表達自由與資訊自由的實現,《北京之春》與我參與的Tendency完全一致。當互 砥礪。 孟浪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晨 國內教育情況不樂觀 薛偉先生: 您好!久不通音訊,一切可順利?我情況如常,工作仍很忙,學校教師待遇 普遍偏低,不少年青人都時興「下海」經商。國內教育經費奇缺,像我們這樣學校 連年赤字從中可以看出整個國家經濟並不那麼樂觀。 現在學校搞改革,學生入學收學費,一千五百元到三千五百元不等。根據專 業而定。可謂「優質優價」。窮學生沒有助學金,只能靠貸款。當然有獎學金,但 並非人人可得到。國家再不包畢業分配,主要靠「雙向選擇」,即單位與畢業生雙 方見面談。所以我覺得西方的市場經濟不少因素已進入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像學 校這樣的窮單位很難留住人才。學生運氣好的一畢業在外資單位找到工作,在我市 一個月可掙二千到四千元。而他們的老師干了大半輩子,有的到退休,不過一千元 左右,這種現象誰都說不合理,但誰能改變? 好久沒看到外邊的資料了,如可能,請照寄。 離開美國已兩年,也許以後再難有機會去探望那邊的朋友。 莫爾 九五年十一月十日 作者更正 亞衣兄: 《北京之春》收到,謝謝! 《中國大陸和蘇俄改革的比較研究》連載四期,細小之處姑且不計,但以下 三處當作訂正: (1)載於八月號的第一篇,第十九頁提到前蘇聯於「一九七六年」在集體農莊 實行了「有保證的勞動報酬制」,時間應為「一九六七年」。第二十頁「社會主義 首先是一種社會形態,屬於工業社會的範疇」,其開頭應為「工業社會主義」。第 二十一頁「以『國有化』為標誌的工業社會主義的最後解體」,開頭應為「以私有 化為標誌」。第二十三頁倒數第二段「客觀經濟結構的這些特點」,應為「宏觀經 濟結構的這些特點」。 (2)載於十月號的第三篇,第四十二頁倒數第二段「沙諾林院士」應為「沙塔 林院士」。第四十六頁倒數第二段「因此它們常常基於往日的習慣而不情願地」應 為「因此它們常常基於往日的習慣情願或不情願地」。 (3)載於十一月號的第四篇,第四十六頁第二段有兩處提到「中共十一屆五中 全會」,均應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第四十七頁第三段中的「後以陳雲為主 席」,「主席」應為「主任」。同頁第一段第三行「中共那些傳統的基本體系」, 「體系」應為「信條」。第四十八頁倒數第一段第八行「毛及其政黨」應為「毛及 其同黨」。以上請公開訂正。 僅在此向讀者深表歉意! 王鵬令 九五年十一月一日 《北京之春》: 謝謝你們的E-mail。我已在電腦網絡上讀到了《北京之春》。我會告訴我在 國內的朋友如何在網絡上讀《北京之春》,他們會很喜歡讀的。 建議你們也把電子版的《北京之春》存到CND的電腦裡。這樣,國內會有更多 人能讀到。 謝謝你們的辛勤努力。我非常喜歡你們的雜誌,祝你們越辦越好。 朱榮 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北京之春》: 貴刊十二月號刊登的全美學自聯致柯林頓的信中有一個錯誤:日本的內閣總 理大臣早已不是宮澤喜一了,而是村山富市,他們兩位之間已隔了另外兩位總理大 臣。 趙京 九五·十一·二十五 《北京之春》: 請盡快寄二十八、二十九期《北京之春》給我。我要將雜誌送給我在國內的 朋友。有人很快要回中國去,他會幫我把雜誌帶回。 魏洪 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