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軍軍力分析(之二):小型水面艦艇 林長盛 在中共海軍中,小型水面艦艇曾長時間擔負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也確實立下不小 的戰功。小型水面艦艇一般是指一千噸以下海軍作戰艦艇,主要用於近海作戰。長 期以來,由於經濟技術的落後,以及人民戰爭的軍事傳統,中共海軍一直大力發展 小型水面艦艇,堅持以打近戰,用數量取勝的沿海防禦戰略。自五十年代以來,中 共先後發展出魚雷快艇、導彈快艇、護衛艇、獵潛艇和掃雷艇等五種主要小型水面 艦艇。 在五、六十年代間,中共海軍小型水面艦艇在沿海的巡邏、警戒、護航、護漁等 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經歷了實戰的考驗。在多次與國民黨海軍作戰中,中共 海軍把「人海戰術」搬到海上,使用小型艦艇成功地發揮了「以小吃大,以多打少 」的戰術,創下擊沉千噸級以上戰艦三艘,九百噸級戰艦一艘,四百噸級艦艇四艘 的戰績,使國民黨海軍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尤其在一九六五年夏天的兩次海戰中 ,使國民黨海軍損兵折將,最終打消了蔣介石準備多年的反攻大陸計劃。七十年代 ,這些小型艦艇又重創南越海軍,擊傷中型驅逐艦三艘,擊沉六百多噸的護航艦一 艘。不過,唯獨在六十年代以後作為最重點發展的導彈快艇,卻沒有任何的實戰經 歷。 中共海軍小型水面艦艇的發展與蘇聯的大力幫助有著直接的關係。一九五三年六 月和一九五九年二月,中共與蘇聯兩次簽訂海軍技術援助協定,由蘇聯先後向中共 轉讓製造了六種小型艦艇,其中包括魚雷快艇、艦隊掃雷艇、大型獵潛艇、大小兩 種導彈快艇和水翼魚雷快艇。在第一次轉讓製造中,中共建造了九十一艘小型水面 艦艇,其中包括魚雷快艇六十三艘、獵潛艇和掃雷艦各十四艘,形成了中共海軍的 第一批小型水面艦艇的主力。第二批轉讓製造,中共又發展建造出大型的黃汶級導 彈快艇、小型的河谷級導彈快艇、湖川級魚雷快艇以及海南級反潛護衛艇四種主要 小型水面作戰艦艇。這些小型水面艦隻在相當長的時間構成了中共海軍的主力部隊 。 八十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大陸造船工業廣泛接觸了世界先進的船艦 技術和造船經驗,小型水面艦艇也跟著有了新的發展。新研製的小型水面艦艇噸位 不斷增大,有著向大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艦艇的武器裝備和電子設施的現代化水 平均提高不少。在中共海軍最薄弱的防空方面,絕大多數的小型水面艦艇也配備了 便攜式的肩射防空導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空防禦的不足。目前中共海軍正在 向大型化和遠洋化轉變,大、中型艦隻已成為海軍建設的首要目標,小型水面艦艇 逐漸失去了過去的重要地位。儘管小型艦艇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建造的規 模和研製的型號都大為減少,而且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不過,中國大陸有著寮 闊的海域,無論大、中型水面艦隻如何擴展,小型水面艦艇在沿海和近海所發揮的 功能仍是無法取代的。 一、魚雷快艇 魚雷快艇是以魚雷為攻擊武器的高速滑行艇或水翼艇,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威 力大,造價低,機動、靈活、隱蔽等特點,特別適用於近海作戰。五、六十年代, 魚雷快艇曾是中共海軍建設的重點之一。到目前為止,中共海軍前後裝備了三代魚 雷快艇,即蘇制的P-4型魚雷快艇、仿蘇的P-6型和湖川級魚雷快艇,總數達二百多 艘。八十年代後,中共還自行研製了湖州級大型魚雷快艇。五、六十年代,魚雷快 艇在中共海軍與國民黨海軍作戰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先後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 四日的浙東海戰中,擊沉了一千四百三十噸的太平號護衛艦;在一九六五年八月六 日的閩東海戰中,又擊沉了一千二百五十噸的劍門號掃雷艦和九百多噸的永昌號巡 邏艦。不過,隨著導彈快艇的發展,魚雷快艇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P-4型魚雷快艇:五十年代初,中共向蘇聯購買了三十六艘P-4型魚雷快艇,組成 了第一批魚雷快艇部隊。這種以鋁質為艇體的快艇長十九點三米,寬三點七米,吃 水深一米,標準排水量十九點三噸,滿載排水量為二十二點四噸,動力為兩台柴油 發動機共二千四百馬力,最高航速四十六節,最大航程達七百多公里,戰鬥定員十 二人。武器配備有四百五十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兩具,雙聯裝十四點五毫米機槍 兩挺。P-4型魚雷快艇雖個頭小,但在海戰中卻屢立戰功,除擊沉太平號護衛艦外, 還在一九五八年金門附近的海戰中擊沉國民黨海軍四千多噸的台生號運輸船,以及 四百七十噸的靈江號和瀛江號兩艘炮艦。不過,該型魚雷艇沒有配備雷達,需岸上 雷達指引尋捕目標。在海戰中,尤其在夜戰中,因雙方配合不當,多次發生魚雷艇 找不到目標,或半路丟失目標的事情。 P-6型魚雷快艇:一九五三年,蘇聯根據與中共簽訂的海軍技術協議,向中共有償 轉讓P-6型木質雙管魚雷快艇建造權。一九五五年,蕪湖和廣州兩個造船廠用蘇聯提 供的技術資料和器材設備分別開工建造,前後共建造了六十三艘魚雷快艇,代號02 型。這種魚雷快艇長二十五點四米,寬六點二米,吃水深一點二米,標準排水量五 十六噸,滿載排水量六十七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四千八百馬力,最高航速 四十五節,最大航程八百多公里,戰鬥定員二十人。武器配備有五百三十三毫米口 徑的魚雷發射管兩具,二十五毫米雙管艦炮兩門以及雷達等設備。該型魚雷快艇參 加了一九六五年的兩次海戰,在上海級高速護衛艇的配合下,擊沉了劍門號掃雷艦 和永昌號巡邏艦。 湖川級魚雷快艇:一九五九年,蘇聯根據第二次海軍技術援助協定,向中共提供 了鋁質水翼魚雷快艇的技術資料和施工圖紙。一九六二年滬東造船廠開始仿製,但 因缺乏大功率柴油機,只得修改設計先制滑行艇,後造水翼艇。一九六三年製成滑 行艇,一九六四年製成水翼艇,一九六六年又造出收放式水翼艇,代號025型。這種 收放式水翼艇既保持了蘇聯原型艇速度快,隱蔽性好,可鐵路運輸的優點,又解決 了固定式水翼使用不便的問題。七十年代後,江新造船廠又將艇體改為鋼質結構, 也生產出滑行和水翼兩種型號,代號026型。七十年代中期後,這種被外界稱為湖川 級的魚雷快艇開始批量生產,前後共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其中出口了約五十艘。 湖川級魚雷快艇長二十一點八米,寬六點三米,吃水深三點六米,標準排水量三 十九噸,滿載排水量四十六噸,動力為三台柴油發動機共三千三百馬力,水翼艇的 最大航速高達五十五節,最大航程達九百多公里,戰鬥定員十六人。在武器裝備上 ,配備有五百三十三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兩具,雙管十四點五毫米機槍兩艇,還 配備有雷達。湖川級魚雷快艇大量裝備了中共海軍,現仍有七十多艘在服現役,二 十多艘在後備役。 湖州級魚雷快艇:中共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大型鋼質魚雷快艇,代號027型。一九六 六年,海軍決定研製新型魚雷快艇,由艦艇研究院七零一研究所承擔整體設計任務 。一九七一年桂江造船廠開始試制首艇,一九七四年下水試航,一九七六年試驗成 功交船。兩年後,艦艇研究院又修改了設計,再由蕪湖造船廠建造,一九八三年首 艇下水試航,第二年完成試驗交付部隊訓練試用。這種被外界稱為湖州級魚雷快艇 ,配備有四具魚雷發射管,一次齊射可形成扇面的攻擊,命中公算率較高,攻擊時 只需少量快艇即可;同時由於快艇的噸位增大,耐波性提高,再配合新型的魚雷攻 擊射控系統,作戰威力提高了不少。不過,可能因導彈快艇的發展,這種魚雷快艇 並沒有投入批量生產。 二、導彈快艇 導彈快艇類似魚雷快艇,不同的是以反艦導彈為攻擊武器。因此除具有體積小, 速度快,造價低,機動、靈活和隱蔽等特點外,導彈快艇比魚雷快艇打擊威力更大 ,攻擊距離更遠,具有在遠距離擊沉大型水面艦隻的能力。早在一九六七年,埃及 海軍的蘇制導彈快艇就用冥河式反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的艾拉特號驅逐艦。從六十 年代開始,中共海軍就大力發展導彈快艇,先後建造出黃汶級、河谷級、侯新級和 侯間級四種型號的導彈快艇,裝備部隊約三百多艘。現在隨著二百海里經濟區域的 實施和海洋戰略的轉變,導彈快艇也在向大型化發展。不過,不像其他四種小型水 面艦艇那樣,中共的導彈快艇還沒有過實戰的經歷。 黃汶級導彈快艇:一九五九年,蘇聯根據協議向中共提供了Osa-1型導彈快艇的技 術資料和設備器材,並派專家現場指導裝配生產。這種導彈艇在當時是技術先進的 大型戰鬥快艇,可同時發射四枚反艦導彈,並配備兩門三十毫米雙管自動艦炮,具 有著較強的攻擊能力和較好的耐波性能。六十年代初,中共將建造這種大型導彈快 艇所需低合金船體鋼材、大功率柴油機、上游一號反艦導彈和全自動三十毫米艦炮 全列為科研重點項目。一九六零年滬東造船廠開工裝配建造,一九六三年首艇下水 ,一九六五年底完成試航交付海軍使用。這是中共海軍裝備的第一代大型導彈快艇 ,代號021型,外界稱為黃汶級導彈快艇。七十年代後,該型導彈快艇全部實現了國 產化,並投入批量生產,前後共建造了一百四十多艘,現仍有八十多艘在服現役, 三十多艘在後備役,另外還出口了二十多艘。 黃汶級導彈快艇長三十三點六米,寬七點六米,吃水深二點七米,標準排水量一 百七十一噸,滿載排水量二百零五噸,動力為三台柴油發動機共八千零二十五馬力 ,最高航速三十五節,最大航程一千四百多公里,戰鬥定員二十八人。武器配備有 射程三十公里的雙聯裝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發射器兩具,射程五公里的三十毫米雙管 全自動艦炮兩門。但是由於蘇聯提供資料的不全,三十毫米全自動艦炮的研製嚴重 拖後,初期建造的黃汶級快艇僅配備了二十五毫米的艦炮。一九八二年後,新造的 快艇才配備了三十毫米全自動艦炮。現在大部分黃汶級導彈快艇上游一號導彈已被 射程四十公里的鷹擊八號導彈所取代。 河谷級導彈快艇:一九五九年,蘇聯還向中共提供了Komar級木質小型導彈快艇的 技術資料和部分器材。一九六零年蕪湖造船廠開始裝配製造,一九六四年生產出兩 艘交付海軍使用。一九六六年初,艦艇研究院七零一研究所又改進設計,用鋼船體 代替木船體,由蕪湖造船廠進行試制,年底建造成功。這是中共海軍裝備的第一代 小型導彈快艇,代號024型,外界稱為河谷級導彈快艇。當時受文化革命的影響,這 種小型導彈快艇直到一九七五年才設計定型進入批量生產,前後建造了一百二十多 艘,其中出口了二十多艘。 河谷級導彈快艇長二十七米,寬六點三米,吃水深一點三米,標準排水量六十八 噸,滿載排水量七十九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四千八百馬力,最高航速三十 七點五節,最大航程七百多公里,戰鬥定員十七人。武器配備有上游一號反艦導彈 發射器兩座,二十五毫米雙管艦炮一門。八十年代後,又用上游二號反艦導彈替換 了上游一號導彈,作戰威力有所提高。現在仍有七十多艘河谷級導彈快艇在服現役 ,二十多艘在後備役。 候新級導彈快艇:中共海軍的第二代導彈快艇。八十年代末由上海求新造船廠開 工建造,一九九一年首艇建成交付海軍使用。建造的速度每年約三艘,到一九九三 年底已建成八艘,編號從751到759,被外界稱為侯新級導彈快艇。這種新型導彈快 艇長六十五米,寬七點二米,吃水深二點三米,滿載排水量達四百五十噸,動力為 四台柴油發動機共一萬三千馬力,最高航速三十二節,最大航程可達一千三百多公 裡,戰鬥定員六十人。武器配備有射程四十公里的鷹擊八號雙聯裝導彈發射器兩座 ,射程八點五公里的三十七毫米雙管全自動艦炮兩門,雙管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 兩挺,以及搜索與射控雷達及電子干擾系統。候新級導彈快艇噸位增大,耐波性較 強,並配備有新式射控雷達和鷹擊導彈,作戰能力和適航性均有很大的提高,將成 為中共海軍新一代小型艦艇的主力。 候間級導彈快艇:八十年代末,廣東黃浦造船廠建造了一種更大型的導彈快艇, 外界稱為侯間級導彈快艇,也有人稱為黃級導彈快艇。首艇在一九八九年下水,一 九九一年交付部隊試用。這種導彈快艇長六十五點四米,寬八點四米,吃水深二點 四米,標準排水量五百二十噸,動力為三台柴油發動機共一萬五千八百馬力,最高 航速三十二節,最大航程可達三千二百多公里,戰鬥定員七十五人。武器配備有三 聯裝鷹擊八號導彈發射器兩座,雙管三十七毫米全自動艦炮一門,射程五公里的雙 管三十毫米全自動艦炮兩門,以及新式搜索與射控雷達和電子戰干擾設施等。該型 快艇已建成一艘,據信還有兩艘在建造中。 八十年代末,湖北武昌造船廠也建造了一種大型導彈艇。這種導彈艇在武器裝備 上與侯間級快艇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噸位增加了近一倍,標準排水量接近千噸,艇 長七十一點二米,寬十點二米,吃水深二點四米,裝有兩台柴油機,但動力僅有三 千二百馬力,最高航速十五節,最大航程達五千公里,戰鬥定員六十人。從航速和 體積看,這種導彈艇似已脫離了快艇的範疇,而是一種導彈巡邏護衛艇。這說明隨 著經濟海域的擴大和海洋戰略的轉變,大型導彈艇將可能擔負起遠海巡邏護衛的任 務。據信這種大型導彈巡邏艇現有三艘,未來的建造計劃不詳。 三、護衛艇 護衛艇是以艦炮為基本武器,主要擔負巡邏、警戒、護航、護漁等任務的沿海輕 型作戰艦艇。中共的護衛艇前後建造了三代,前兩代為53甲和55甲型巡邏護衛艇, 第三代為上海級高速護衛艇。這三種護衛艇共建造了五百多艘,是中共海軍建造量 和裝備量最大的小型艦艇。在五、六十年代的海上巡邏警戒、護航護漁、奪取沿海 島嶼等多次戰鬥中,這些護衛艇發揮過重要作用。在一九六五年的兩次海戰中,一 百多噸的上海級護衛艇擊沉了國民黨海軍四百多噸的章江號獵潛艇,並配合魚雷快 艇擊沉了一千二百多噸的劍門號掃雷艦和九百多噸的永昌號巡邏艦,立下不小戰功 。當時中共海軍的典型戰術,是先由上海級護衛艇高速接敵,以其猛烈快速的炮火 壓制和摧毀敵艦火力,然後魚雷快艇使用魚雷進行攻擊。實戰證明,這種戰術頗為 有效。 五三甲型巡邏護衛艇:五十年代初,因海上戰鬥任務繁重,原繳獲和接收的二十 五噸級的小型巡邏艇遠不能滿足需要,於是中共決定利用進口機器自行建造五十噸 級的巡邏艇。一九五二年,中共海軍艦船修造部根據上海江南造船廠和青島造船廠 的經驗,設計建造出五十噸級巡邏艇,到一九五五年共建造了八十二艘。這是中共 海軍的第一代巡邏護衛艇,代號53甲,現已全部退役。 五五甲型巡邏護衛艇:一九五四年,海軍艦船修造部在蘇聯專家幫助下,在參考 P-6型魚雷快艇艇型和動力設備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七十五噸的木殼巡邏護衛艇。 第二年又將木殼船體改為鐵殼船體。首艇由滬東造船廠建造,長二十五點五米,寬 五點八米,標準排水量七十二噸,滿載排水量八十噸,航速二十二節,武器配備有 雙管三十七毫米艦炮兩門,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兩挺,戰鬥定員十七人。以後求新、 大連和廣州造船廠也加入建造,前後共建造了七十五艘。這是中共海軍的第二代巡 邏護衛艇,代號55甲,也被稱為汕頭級炮艇。在一九五八年夏天的金門附近海戰中 ,這種小護衛艇重創了國民黨海軍四百七十噸的沱江號炮艦,使該艦無法修復而報 銷。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一九五九年,海軍艦船修造部又設計出新型巡邏護衛艇。一 九六零年由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第二年建成首艇。以後又由艦艇研究院七零八研 究所加以改進,提高了航速,增強了火力。到一九六二年造出中共海軍的第三代巡 邏護衛艇,代號062型,外界稱為上海級護衛艇。根據不同的主機配置方案,以後這 種高速護衛艇還派生出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的型號,前後共建造了三百多艘。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長三十八點八米,寬五點四米,吃水深一點七米,標準排水量 一百一十三噸,滿載排水量一百三十四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四千二百馬力 ,最高航速三十節,最大航程一千二百多公里,戰鬥定員三十八人。武器配備有雙 管三十七毫米艦炮兩門,雙管二十五毫米艦炮兩門,深水炸彈投放器兩座,可攜帶 八枚深水炸彈和十枚水雷。有些艇則用雙管五十七毫米艦炮或雙管七十五毫米無後 坐力炮,代替了三十七毫米艦炮。該型護衛艇是中共海軍裝備量最大的小型艦艇, 六十年代時為沿海防禦的重要艦種,現仍有一百多艘在服現役,二百多艘在後備役 ,另外還出口了近八十艘。 四、獵潛艇 獵潛艇是一種輕型的反潛護衛艦,主要在近海執行反潛、巡邏、警戒和護航等任 務。五十年代中期,上海求新造船廠和廣州黃埔造船廠利用蘇聯轉讓大型獵潛艇技 術資料和材料設備,先後裝配建造了十四艘代號04型的獵潛艇。這種轉讓製造的獵 潛艇耐波性能差,續航力太小,不適應大陸海區的特點,以後全部退役。中共海軍 大量裝備的獵潛艇,是在04型獵潛艇基礎上發展出的037型海南級反潛護衛艇。八十 年代以後,又發展出海南級的改良型。中共海軍裝備了不少獵潛艇,但亞太地區國 家的潛艇很少,這些獵潛艇實際上僅發揮了大型護衛艇的作用。在一九七四年的西 沙海戰中,海南級反潛護衛艇在掃雷艇的配合下,擊沉了南越海軍的六百五十噸護 航艦一艘,並擊傷驅逐艦三艘,立下戰功。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五十年代末,海軍要求研製性能更好,以反潛為主,兼顧護 衛任務的反潛護衛艇。一機部船舶設計院和艦艇研究院在仿造蘇式獵潛艇的基礎上 ,設計出被外界稱為海南級的反潛護衛艇。一九六二年越戰不斷升級,南海形勢緊 張,海軍決定用這種反潛護衛艇加強南海艦隊。當時大陸華南地區造船能力有限, 北方造好又不便通過台灣海峽。於是先在大連造船廠加工部件,然後由陸路運往黃 埔造船廠組裝。一九六二年首艇開始裝配,一九六三年下水,一九六四年服役。以 後經多次檢驗,在一九六五年又全面改進設計。一九七五年設計定型時,已有四種 配套方案,包括安裝空調裝置的南方型和安裝鍋爐暖氣的北方型。以後上海求新和 山東青島兩造船廠也參加了批量生產。到九十年代中期,前後建造了約一百四十艘 。目前除四十多艘出口外,其他均在服役。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長五十八點八米,寬七點二米,吃水深二點二米,標準排水量 三百七十五噸,滿載排水量三百九十二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四千馬力,最 高航速達三十節,最大航程兩千多公里,戰鬥定員七十八人。武器配備有射程十二 公里的雙管五十七毫米艦炮前後各一門,雙管二十五毫米高炮兩門,五管射程一千 二百米的反潛火箭深水炸彈發射器四座,深水炸彈投放系統兩座,還可攜帶水雷十 二枚。有些艇用四座鷹擊八號反艦導彈發射器,取代五十七毫米的主炮。海南級反 潛護衛艇裝有螺旋槳消聲裝置,並配備有平面搜索雷達和主動式高頻艦底聲納,最 新生產的艇還裝有法國湯姆生公司生產的可變深度主動式中頻聲納,具有較強的反 潛探測能力。 改良型反潛護衛艇:海南級反潛護衛艇性能不錯,但在使用中也暴露出續航力短 ,反潛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八十年代初,艦艇研究院七零一研究所進行改良設計 ,將艇身加長四米多,以增加油、水的裝載量,提高續航力;安裝海上縱向加油裝 置,以滿足海上補給需要,並將副炮改換為全自動的三十毫米艦炮,代號037I型。 一九八三年,求新造船廠造出第一艘改良型的反潛護衛艇。一九八六年後又加裝小 型拖式聲納,加強了反潛探測能力。到九十年代中期,至少四艘已裝備海軍。 改良型海南級反潛護衛艇長六十四米,寬七點二米,吃水深二點二米,標準排水 量四百三十噸,滿載排水量四百九十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八千八百馬力, 最高航速二十八節,最大航程三千三百多公里,戰鬥定員七十二人。武器配備有雙 聯裝鷹擊八號導彈發射器一座,五十七毫米艦炮一門,雙管三十毫米全自動艦炮兩 門,五管反潛火箭發射器四座,以及深水炸彈投放系統。艦上還裝有平面搜索雷達 、射控雷達,以及法制聲納系統。據信鷹擊八號導彈發射器,還能發射攜帶魚雷的 CY-1長纓一號反潛導彈。整體看,改良型反潛護衛艇在潛艇探測、反潛作戰和對空 防禦上,均有不少提高。 五、掃雷艇 水雷然在海中默默無聲,但在海戰中卻具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掃雷艦艇以其所 配備的機械、電磁、水聲等掃雷器具,承擔著清除敵方布設水雷,確保己方艦船安 全和海上交通暢通的重要任務。中共海軍對掃雷作戰極為重視,先後建造裝備了近 二百艘掃雷艇。在型號上,主要有五十年代轉讓建造的蘇聯T43型艦隊掃雷艇、六、 七十年代建造的058型和312型,以及八十年代研製的082型港灣掃雷艇。在六、七十 年代的越南戰爭中,中共海軍曾派掃雷艇參戰為北越掃雷,經歷了實戰的考驗,取 得不少作戰經驗,也檢驗了掃雷艇的戰術技術性能。 T43型掃雷艇:武昌造船廠仿製的蘇式T43型艦隊掃雷艇。一九五四年,蘇聯向中 共提供T43型掃雷艇技術資料和器材設備,由武昌造船廠進行裝配建造,共生產了十 四艘。六十年代,武昌造船廠對T43型掃雷艇進行國產化改造後,黃浦和廣州兩個造 船廠也分別加入建造,一直繼續到八十年代後期才停止,前後共生產了三十多艘。 這種掃雷艇現仍是中共海軍遠洋艦隊掃雷部隊的主力,據信北海艦隊有十艘,東海 艦隊有九艘,南海艦隊有八艘,還有六艘在後備役。一九七四年一月,兩艘該型掃 雷艇參加了西沙海戰,協助海南級獵潛艇擊沉南越護航艦一艘。 T43型掃雷艇長六十米,寬八點八米,吃水深二點三米,標準排水量五百二十噸, 滿載排水量五百九十噸,動力為兩台柴油發動機共二千馬力,最高航速十四節,最 大航程五千四百公里,戰鬥定員七十人。這種掃雷艇配備有電磁、聲納等多種掃雷 設備,主炮為八十五毫米與雙管三十七毫米艦炮各一門或雙管三十七毫米艦炮兩門 ,以及雙管二十五毫米高炮兩門和雙管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兩挺,還可攜帶深水 炸彈二十枚和水雷十六枚。 058型掃雷艇:一九六七年,中共海軍決定研製低磁鋼結構江河港灣掃雷艇,代號 058型。一九六九年,艦艇研究院七零八研究完成總體設計。一九七一年,中華造船 廠建成首艇。這種掃雷艇採用大陸資源豐富的錳鋁低磁鋼材料,消磁防護性能有很 大提高。一九七二年,中共派該型掃雷艇到北越掃雷,表現出很好的性能。058型掃 雷艇長四十米,寬八米,吃水深三點五米,標準排水量四百噸,動力為一台柴油發 動機四百馬力,最高航速八節,配備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兩挺。這種港灣掃雷艇前後 共建造了七十多艘,現仍有三十多艘在服現役,其餘的在後備役。 312型掃雷艇:為支援北越的掃雷作戰需要,艦艇研究院七零一所、七零八所和中 華造船廠在七十年代初緊急研製配備特殊掃雷裝置的艇具合一掃雷艇,代號312型。 掃雷艇研製成功後,於一九七二年派到越南掃雷,表現出不錯的性能。這種掃雷艇 使用遙控技術,可在五公里外進行控制,安全性很強。全艇長二十點九米,寬三點 九米,吃水深二點一米,標準排水量四十七噸,動力為一台柴油發動機三百馬力, 最高航速十二節,最大航程二百六十公里,戰鬥定員三人。這種掃雷艇共建造了六 十多艘,現除少數共訓練使用外,大部分均封存在後備役。 082型掃雷艇:一九七六年,海軍在第三次反水雷裝備規劃會議上,提出研製新一 代艇具合一港灣掃雷艇的任務,要求配備電磁、聲響、次聲及截割爆破等掃雷具, 作用範圍要超過312型掃雷艇,艇上設備要具有抗強度衝擊的能力,可在強磁場環境 下工作,並具有集中控制及自動化的能力等。艦艇研究院組織數個研究所參與研製 ,一九八四年完成設計,由江新造船廠開工建造,一九八七年首艇完工,一九八八 年進行掃雷戰術試驗,性能達到設計要求,代號082型。 該型掃雷艇長四十四點八米,寬六點八米,吃水深二點三米,滿載排水量三百二 十噸,動力為四台柴油發動機共四千四百馬力,最高航速二十五節,最大航程可達 九百公里,戰鬥定員四十人,配備有二十五毫米雙管艦炮兩門。艇上還裝有導航雷 達,配備有聲響、電磁和機械掃雷等器具。這種掃雷艇現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到一 九九五年估計已建成九艘,估計這種掃雷艇將會成為中共海軍港灣掃雷艇的主力。 長期以來,小型水面艦艇一直是中共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立下不小的戰功。 今後隨著大、中型水面艦隻越來越成為海軍的中堅力量,小型水面艦艇的重要性無 疑將會逐步減輕。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小型水面艦艇在中共海軍中的重要地位仍 無法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