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國大陸民主的曙光 中國民主團結聯盟、民主中國陣線聯合宣言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 美國肯塔基) 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是世界民主運動最近的一個高潮。中國大陸 的「八九」民運和原蘇聯、東歐共產黨專制體系的崩潰以及隨之而來的民主變革, 均發生在這一時期。此後,由於種種原因,世界民運和中國民運相繼進入了低潮階 段。但是,一個世界性運動的進展必然是有起伏的。我們堅信,不利於民主擴展的 各種因素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民主、自由、法治和人權的制度終將在全世界建 立。當前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畸形發展,客觀上正在為民主化提供條件。作為海外的 中國民運團體,我們應該利用此一低潮時期,扎根海外,佈局國內,準備對策,等 待時機,做到旗幟不倒,隊伍不散,壓力不斷,準備迎接民運下一個高潮的到來。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民主運動中出現的低潮和困難,除了大的政治氣候等客觀原 因之外,作為海外的民運團體,對我們自身的問題也應當進行認真的反思。無可否 認,為了傳播民主理念,我們做了許多工作,也提出過有關保障人民權益的口號。 然而,這些口號不夠具體,缺乏應有的針對性。尤其應當指出的是,在文化革命十 年浩劫之後,經濟改革觸發了一系列重大的社會變化與動盪。在這場大變化、大動 蕩中,原有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一些新的階級、階層和社 會集團正在民眾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如果我們在向民眾宣傳自由、民主、法 治、人權的理念的同時,不去關切與研究民眾中各個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在這場 大動盪中所面對的迫切問題,不提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政策和辦法,中國的 民主運動必然缺乏應有的感召力,就不可能得到廣大民眾的同情和支持。 應該看到,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已經帶來了某種程度的社會變化與寬鬆,儘管 如此,一黨專政的政治和有限制的自由市場經濟,仍是目前中國社會的基本特徵。 許多人疏離政治而「下海」賺錢,民眾利益多元化發展,切身的經濟利益和個人權 利,日益為民眾所關切。 當前中國社會的變化與動盪,為民運的多元訴求和多元發展提供了可能的空間。 中共除了繼續對政治資源進行壟斷外,正日益喪失對社會、經濟和人們日常生活的 控制,因此,民運應該盡可能地向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推進,形成對專制政 治制度合圍的局面。所以,民聯、民陣今後要更加注重提出經濟、政治、社會、文 化、地區和民族等方面的民主化政策,關注各階層各民族的權利與利益。 回顧世界民主制度的歷史,可以確定,不管是古典民主還是近代民主,都不僅僅 是一種理念和政治的運動,而且是一種維護個人權利和利益的制度。沒有利益多元 、權利保障和利益協調,就不會有完善的民主制度。 二 中國共產黨執政集團,經過四十七年的經營和演變,早已成為一個具有獨特利益 的社會集團。權力和金錢的結盟,成為中共利益集團當前最主要的特徵,也是中國 大陸令人無法忍受的腐敗現象即所謂「官倒」的根源。這種腐敗是制度性的,即不 結束中共一黨專政的制度,就不可能根治腐敗。中共內部由政商結合而形成的新的 特權階層,借助權力大規模地侵吞公有財產,加劇了中國社會的不公正,為未來埋 下了動亂的火種。大多數中共中下層黨員、幹部,在利益上與非法佔據巨額社會財 富的上層執政集團是對立的、衝突的。隨著中共對政治權力壟斷的喪失,他們必將 脫離中共上層利益集團而分化改組。 鄉村都市化和工業化的進展,是中國改革時代發生的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這種變化給中國最為龐大和貧困的階層----農民,提供了各種發展機會。鄉村都市 化和農民工人化是西方經濟近代化的一個重要過程。在中國,這一過程正在大規模 展開。各種農民企業家和部分富裕的農民工人,已經逐漸步入了中產階級的行列。 市場經濟衝擊了封閉、保守和貧窮的農村,農民爭取自身利益與權利的意識得到強 化。 長期以來,由於中共施行的戶口制度,壓搾農民以擴張軍備和發展工業,低價統 購統銷,禁止主要農產品自由買賣,以及農民不能自由地進入城市等政策嚴重地損 害了農民的權益。現在已經進入城市的大量農民工人,即所謂「盲流」,沒有居留 權,其基本人權沒有保障。民聯、民陣主張,逐步地廢除戶口制度,允許公民自由 遷移和自由選擇職業。為了避免過多的農民湧進城市,要採取措施促進鄉鎮企業的 發展,給離開土地的農民在當地提供就業的機會,努力繁榮鄉村,減少城鄉差別。 為了保障農民的權益,要鼓勵農民組建獨立於政府的農會。 國有企業的工人,特別是那些破產的或面臨破產的企業的工人,由於在改革時期 沒有得到其他一些階層所得到的利益,甚至還喪失了原來曾經擁有的權益。特別是 失業的工人,生活極為困苦,因此對現狀極為不滿。他們在年輕時被剝奪了自由, 在年老時又被剝奪了生存保障,他們的利益,與中共執政利益集團是衝突的,有時 與新興的中產階級也有矛盾。正基於此,中共內部的保守勢力,也試圖利用和發動 不滿現狀的工人,中斷改革進程,退回極權社會的老路。工人的權益問題,將是影 響中國未來政局的一個重要因素。 民聯、民陣認為,解決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的方法,是要在中國建立一種切實可 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養老金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等,使人們都生活 在一個有安全感的社會之中。同時,要分別建立獨立的工會和業主聯合會,來保護 和兼顧工人和業主各自的利益,通過勞資雙方協商而不是對抗來解決糾紛。而這種 協商體系的建立,乃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石之一。 中產階級,即在發達社會中收入和資源佔有處在中等水平的群體,是中國大陸在 改革時期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利益集團。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的存在乃是民主社會 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包括: 成功的私人企業家、較富裕的個 體戶、名演員、運動員、醫生、作家、律師、科學家、高校教師、外資與合資企業 的高級職員等。中產階級是發展中國民營經濟的主體。 民聯、民陣認為,中產階級的權益和訴求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中產階級受到中 共政商結合的特權集團的擠壓,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滿足之後,他們有 比較強烈的願望去改變現存制度和參與民主政治,要求明確界定產權,創造平等競 爭的經濟環境。他們在民運中一般會採取務實、穩健、妥協與建設性的態度,這個 階級的成長,將使民主制度的最終建立成為可能。 三 對於推進中國民主化的操作程序選擇,人們提出了四種基本模式: 一是「政治優 先」,即主張首先進行政治改革,特別是修改憲法和法律,廢除「四項基本原則」 ,參加各種人民代表的選舉。這種主張要求首先改變現存政治制度;二是「經濟優 先」,即主張首先發展自由經濟,在老百姓達到一定的富裕程度後,再實行民主, 這種模式的一個典型理論是「新權威主義」;三是「啟蒙優先」,即主張先由知識 份子對大眾啟蒙,進行民主、人權的教育,再實行民主制,這是「五四」運動以來 中國知識份子從文化、思想入手解決社會問題傳統的繼續;四是「人權優先」,即 主張先要保護基本人權,實現現行憲法和法律中規定的各種公民的權利,進而使人 權成為民主的基礎;這裡的人權,主要是指人的各種自由的權利,因此,又可以稱 之為「自由優先」模式。 民聯、民陣認為,民主化是一個多方面、長時間的轉變過程,因此,參加與推動 民主化的不同的社會集團和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條件、自己的認知從不同的方面作 出相應的努力。在這些努力中,沒有哪一種有可能被所有人作為優先選擇,也沒有 哪一種是應該被拖後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和社會的民主化變革都同樣必要 ,都必須有人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祗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穩定的、多元化的民主 社會。 經濟發展與人民富裕,不僅對於實現民主化有利,而且是民眾目前最為急迫的訴 求,事關民族的生存和子孫後代的幸福。民聯、民陣在經濟上主張有規則的自由化 ,進一步強化市場經濟,發展民營企業,減少國有經濟;明確界定產權,保護私有 財產。目前特別應該建立有關法規,防止經濟發展過速所誘發的混亂狀態。 政治變革,是民主化的直接起點。民聯與民陣認為,除了喚起民眾,在體制外開 展民主運動之外,也要重視共產黨內部的改革力量。前蘇聯、東歐和其它一些地區 民主化進程的事實表明,共產黨是可以改變的,他們也正在改變之中。民運力量應 採取適當的政策和策略,促使中共內部加速分化。在未來的民主變革中,中共內部 的改革力量有可能、也應當成為推動這一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積極參與, 將使和平實現民主化成為可能。 民聯、民陣主張,中國要徹底改變「大國家,小社會」的局面,建立獨立的公民 社會,建立各階層、各利益集團協商對話的體系。現在國家的很多職能,應交還給 公民社會。不僅要重建中共極權體制下廢止的各種形式的民間社會,而且要逐步形 成一種橫向網絡式的社會結構,以取代中國傳統的金字塔式的專制等級社會結構。 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是民聯、民陣的一貫主張。目前,商品文化已經嚴重地瓦 解了共產黨的官方文化,人們的思想束縛越來越少。但我們也應看到,如果專制的 中共文化瓦解之後,沒有新的替代性文化出現,中國會出現所謂的「道德真空」, 導致社會動盪。因此,我們應當在宣傳、普及民主理念的同時,結合中國和西方兩 種文化中積極的、健康的部分,倡導在民主社會中所應遵循的新的道德觀念,在推 進民主運動的過程中建樹起我們新的文化,填補所謂的「道德真空」。 最近,台灣總統直選的成功標誌著台灣四十多年民主化進程的新的里程碑,民主 社會在台灣二千一百萬人當中首先建立,給全體中國人民樹立了一個榜樣,以活生 生的事實證明了中國文化是能夠接受現代民主的。台灣民主化的完成給大陸的民主 運動以切實的鼓舞,其成功經驗將給予大陸和海外的民運人士以寶貴的啟示。我們 深信,通過對這一榜樣和經驗的研究和學習,將大大加速中國大陸民主化的進程。 應當看到,在傳統的意識形態的宣傳越來越被人們厭棄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 ,中共正拾起民族主義這把仍能騙人的尚方寶劍。目前,民運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分 析與批判中共為維護一黨專政而宣揚的民族主義,在海峽兩岸關係上,反對中共的 武力威脅,保衛台灣的民主成果,推進中國在民主、自由基礎上的和平統一。 香港與澳門將於一九九七年和一九九九年先後回歸中國。今天,在回歸之前,中 共已經開始在蠻橫地剝奪香港六百萬同胞的民主權利,為了推倒不久前香港人民民 主選舉產生的立法局,中共悍然建立了一個由他們控制的、非法的所謂「預備立法 局」,並強迫高級官員對之效忠。香港人民多年來所享有的民主權利面臨即將喪失 的危險。民聯、民陣認為,選擇社會制度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港、澳同胞的天賦人 權,反對中共任何企圖侵犯和剝奪這種權利的行為。民聯、民陣將一如既往地全力 支持港、澳同胞為捍衛自己的民主權利所作的鬥爭。 由於幾千年的分合與演變,中國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如何正確處理各民族 間的相互關係將是未來民主社會所面臨的嚴重考驗。民聯、民陣認為,在處理這一 問題時,必須將人的福祉置於首位,民族間的糾紛應當通過和平協商、對話與交流 逐步加以解決。我們反對中共對各民族,包括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殘酷壓迫,反對 中共摧殘民族文化、限制宗教信仰自由、破壞漢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的行徑。民 主不是萬能的,民主化的實現並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民族問題的最終解決,然而, 民主社會乃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必要條件。 中國當代的海外民主運動,從一九八二年的「中國之春運動」興起以來,已經過 去了十四個年頭。一九八三年,中國民主團結聯盟成立;一九八九年,民主中國陣 線成立;其間,許多其它的民運組織、團體也相繼成立。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 抱負的中國人加入了我們的行列,有的人一直在堅持,有的又離開了我們。為了這 一運動,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只問耕耘,不計收穫」,多少人奉獻出了青春、學業 和錢財,多少人過著有國不能歸,有家不能回的流浪日子。但比起國內那些身陷牢 獄,失去自由的同胞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會忘記他們。我們要為他們獲得 自由而努力。中國民主事業的道路是艱難的、曲折的。回顧我們已經做的工作,我 們深感欣慰;展望前程,我們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用我們的汗水,我們的心血辛 勤耕作。中國大陸民主的曙光就在前頭。 「六四」屠殺七週年將至,讓我們為那些英靈祈告冥福。□ (本文為中國民主團結聯盟第七次代表大會和民主中國陣線第四次代表大會共同通 過 的政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