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相連 ——記台北「六四」七週年紀念 「血脈相連大陸民主運動後援會」義工 「年輕只有一次」——一句出自「八九年六月三日晚上」,一位大陸民運年輕學 子於凜然赴義前所拋下的話:一首八九年「六四」後,一批台灣歌手因感念此話而 共同創作、演唱的一首紀念歌曲。在沉寂了七年後,終於於台北市耕莘文教院的「 『六四』七週年紀念會」中,再度被提出、被唱出!而瞭解其中涵義者,無不為詞 中所言、演出者所唱而審慎感動,甚至濕了眼眶。 今年,在台灣的同胞,不僅沒在紀念「六四」七週年的活動中缺席,反而較往年 更為熱絡,辦得更出色、更引起共鳴!而「年輕只有一次」,便是在「血援會」主 辦的紀念晚會中,特邀歌手殷正洋所唱出。 在台已苦撐七年的「血援會」義工群,於去年底、今年初,在推動「為魏京生爭 取諾貝爾和平獎」之推薦函簽署活動中,再次獲得各方人士之肯定及支持(尤其是「 空中大學」校長陳義揚先生自願加入義工行列),因而重燃了舉辦「六四」紀念會之 信心;二月份,錢達先生返台擔任立法委員,更是注入一劑強心針。四月間,在廣 徵意見後,「院援會」不僅決定再次突破萬難,繼續在此方面盡一份心力外,更在 姚立明立委等諸多有力人士之參與下,擴大了紀念活動——分別於六月二日及六月 四日舉辦「理性」之座談會及「感性」之紀念晚會。 由於「血援會」對「六四」始終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多年來並未因時間之流逝、 世局之變化(甚或有無舉辦「六四」紀念會)而磨蝕。一直以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為 出發點,來紀念「六四」、支持「海外民運」,以期拉近「大陸民運」與「台灣同 胞」的距離,但方向一直以「我們能為大陸民主化作些什麼?」,而忽略了另一方 面——「大陸民主化對台灣之影響?」。然而,自李登輝總統訪美之安危造成嚴重 威脅,引起民眾之不安,也再次引起國內外對台海安危之深切關注。因此今年,「 血援會」接受了馬英九先生、周玉山教授等支持本會之學者專家不謀而合的意見, 特在六月二日舉辦開放式的「大陸民主化與台海安危」座談會,邀請三黨人士(國民 黨陸工會陳明副主任、民進黨台安會謝淑媛執行長、新黨錢達立委)、海外民運人士 (民聯陣/自民黨楊建利副主席)及學者專家(東吳大學政治系楊開煌教授、台灣大學 政治系明居正教授、台灣大學政治系石之瑜教授),共同從正反面、從實際而理性的 論證中,探討大陸民運與台海安危之關係。主持人則是請當年「蔚藍中國」發起人 之一的姚立明立委擔任,並歡迎民眾自由前往參加。 會中,各引言人除個自抒發對「六四」之情懷及感言、對海外民運之反正面看法 外,在對台海安危之觀點上,則有較特別之差異——與海外民運有較多接觸者,均 認為大陸民主化對台海安定是絕對有正面影響的;但與海外民運較少接觸者,則對 此問題有正反兩面看法,認為大陸民主化對台海安定不見得有正面影響。這樣的差 別看法,實在值得民運朋友仔細思考。而「關注台海安危及其未來」則是所有民運 朋友在「關注大陸民主化」之時,所必須加入之課題,否則勢必造成大陸民運與台 灣地區之關係漸行漸遠。 由於座談會已單獨舉行,使得六四當天的紀念會偏重於「感性」的演唱及發言, 希望共同用心、用言語、用歌聲來悼念英靈,瞭解民運、抒發情懷、凝聚眾心。會 中,除以「六四」紀錄片回顧當時記實、默哀悼念英靈、播放劉剛越洋錄音談話外 ,楊建利、管惟炎、高孔廉、亮軒、馬遜、陳義揚、邵玉銘、馬英九等均發表「六 四」感言及對大陸民主化之看法及期許;至於歌曲演唱部份則有:殷正洋的「易水 寒、年輕只有一次」、張鴻的「血染的風采、我是中國人」、徐清源的「失事的飛 機、亞細亞的孤兒」、王誠的「一無所有、花房姑娘、假行僧」、孫安迪的「變色 的長城、古月照今塵」、呂麗莉的「一根蠟燭、國家」、大愛合唱團的「龍的傳人 、歷史的傷口」,每一位演出者亦抒發對「六四」之己見外,並針對其演唱歌曲之 涵義予以適當之詮釋。接著,群眾在合唱「歷史的傷口」的歌聲中,一一至舞台前 向「六四」死難英靈獻花後,結束了今年的「六四」紀念活動。雖然今年因為立法 院於當天徹夜審查預算,以致原擬蒞臨發言的三黨立委「籌辦者:姚立明、錢達及 國民黨立委葛雨琴、民進黨立委施明德、新黨立委馮定國均無法到場,使紀念會減 色不少,但會後,不僅每年都參加的朋友稱許今年較以往更成功,更有部份新朋友 填寫了加入義工的資料表,使「血援會」注入不少新力量。 在紀念會的感性發言中,劉剛先生通過越洋錄音談話,對台灣同胞一直關心、支 持大陸民主運動所付出之心力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大陸內部也有許多人在默默 奉獻,大陸民主運動與人權事業正在蓬勃發展,而非如海外人士所認為的「民運正 處低潮」。他並呼籲台灣同胞繼續支持大陸之民主事業、關心大陸之人權狀況,因 為大陸實現民主,台灣的安危和經濟繁榮才能得到保障。楊建利亦表示,中國人所 苦苦追求的不是一個專制統一的中國,也不是一個民主的分裂的中國,中國人所追 求的是民主的、統一的中國。所以中國人在二十一世紀有三件大事:(一)大陸的民 主化,就是全中國的民主化。(二)全中國的統一。(三)中國融入世界的潮流,成為 對世界有益的強國。而這以上之成功,完全基於中國民主化的成功。在台灣已任教 多年的管惟炎教授則擔心,因為共產主義極具欺騙性,且中共最善於統戰,已造成 世人因中共目前表相之經濟改革進步而推崇中共,相對地對「六四」予以負面之評 價,引起惡性之互動。但他亦表示,近年來他所接觸之來自大陸的朋友多認為:大 陸的情勢是一觸即發、一點就著,若有人舉出平反「六四」之旗幟,便會得人心。 亮軒教授除贊同楊建利及管惟炎所言:中共極希望每年的日曆上均無六月四日、全 世界都忘記「八九六四」外,他更相信「六四」在歷史上,會形成愈來愈深的記憶 ,而「中共能容忍在天安門廣場建一座『六四』紀念碑」是全中國的希望,也是全 世界人類最大的希望,因為只有這座紀念碑豎立起來的時候,中國才有希望。陳義 揚校長亦表示,「六四」紀念會應繼續舉辦至天安門廣場豎立起「六四」紀念碑為 止,因為該活動不僅可表達我們對「六四」死難同胞的心意,亦可將我們的力量凝 聚。他並譴責中共,只以中共自己的想法為第一,加諸於「六四」事件及兩岸關係 上。邵玉銘主任則認為,「六四」是中國人的十字架、是中國人的良心,「六四」 的理想是完美無缺的,應檢討的是我們的醜陋缺失。世人也不該再批判學生,因為 弱者在邪惡和正義的對峙中,讓步是強者的義務,而堅持應是站在正義的這一方。 他並呼籲:大家(尤其是流亡至海外的人士)應該好好活下去,互相扶持,成為一個 非常有用的中國人,以補償我們對天安門那些逝去的英雄們的虧欠、並讓他們的理 想早日實現。高孔廉副主委亦盼望,兩岸中國人可以不要用如「六四」般慘烈的方 式,表達爭取自由民主的意願;也不需用流血的方式來獲得自由民主的生活。因為 民主是世界潮流所趨,在任何一個地方,追求自由民主都應得到尊重,唯有建立在 自由民主之基礎上的體制,才是可長久的。而我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則是希望;台灣 地區實踐自由民主的經驗,能有機會傳至大陸,使兩岸中國人多能過自由民主的生 活。馬英九部長則覺得,「六四」不但使大陸人民可說是聽到一聲自由的春雷,並 使得台灣老百姓對於大陸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真正體會到了強烈的血肉相連之 感,也使得整個世界震驚,甚至導致東歐、東德的民主化,因此,「六四」絕對不 只是中國的「六四」,也是世界的「六四」。他並表示:我們紀念「六四」,不是 在挑起仇恨、搞清算,是在聲援中國人追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一種呼號。我們 將繼續努力,以使大陸上之同胞能分享我們這一份難得的自由與民主。但馬遜女士 則提醒大家,我們的民主是缺乏內涵的、是缺乏法治的,我們為了民主犧牲了許多 東西,如中國人的謙遜、寬容、尊重別人,凜然正氣也不易在現在年輕人身上發現 了。所以,身為中國人,我們應好好思考:我們需要怎樣的民主?為此我們還要犧 牲到何程度?中國人的傳統精神又到哪裡去了?相信,這也是在關心大陸推動民主 運動、追求自由民主之時,應仔細思考及關注的重點! 除以上兩項活動外,今年台北的六四,更進行了一項多數媒體未及報導,但深具 意義的事件:三黨一派的立委於徹夜審完預算後,於六月五日清晨一點二十分左右 ,在新黨郁慕明委員利用各黨派召集人發言之機會,提出並立即為「六四」死難英 靈默哀一分鐘。此事起因於錢達立委接受了在六月二日座談會中一位民眾的建議, 於六月三日起草了「臨時動議」:提請院會於六月四日早上,院會開議前,全院起 立默哀一分鐘,以悼念「六四」死難英靈,並向為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奮鬥的中國 大陸人民致敬。並在很短時間之內,獲得了一百二十位在場立委之連署(三黨一派的 立委盡其其中)。但當天,因礙於規定,使錢達先生整天與立院院長交涉數次,仍未 能提交院會表決並執行,最後才在郁委員主動用其僅有之時間,替錢達及所有連署 之立委及關心此事的人達成了心願。據錢達先生表示,當他請民進黨立委連署時, 對方咸認為這是基本人權與人類正義之所當為,並不涉及統獨之爭,而義不容辭地 加入連署行列。由此,我們也慎重的呼籲中共「有容乃大」,換一角度去看待「六 四」及「兩岸關係」,相信很多的紛爭及對抗均可迎刃而解了。 今年的「六四」紀念活動已告一段落,但因著事世之快速轉變,尤其是今年在台 北藉著各方民運朋友來台訪問之機會,開了一場成功的協調會;加上明年七月一日 香港歸還大陸等事件,讓我們相信,今日正是一新局面、新轉機之開端。而「海外 民運之大和解、分工合作」及「關注台海安危和其未來」,實是今後推展大陸民運 時不容忽視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