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國際討論會側記 本刊記者 這是荷蘭西北部的一個美麗的海濱小鎮。來自十一個國家的四十餘名代表濟濟一 堂,熱情發言,激烈爭辯,就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發表各自的意 見。籌備已久的「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國際討論會」正在這裡召開,討論會由民聯 陣荷蘭分部,民聯、民陣荷蘭分部,民聯陣德國分部及《北京之春》編輯部聯合舉 辦。英國BBC廣播電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美國「中國之音」電台和《歐洲日報》 、香港《爭鳴》雜誌、《前哨》雜誌都派記者採訪了這次會議。 民運組織團結合作的產物 釣魚列島風雲突變,《中國可以說不》這本小書忽然暢銷。這類現實話題當然成 了會議的討論內容。但是,召開這個會議的設想卻早已有之,一年前就出現在剛剛 成立於德國的「民聯陣」歐洲工作者協會的總體規劃之中了。正如會議籌備組成員 胡立俊先生在開幕詞中所說的,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是長期來各個民運組織在多元 並存的基礎上聯合工作的結果。王國興先生在介紹會議籌備經過時特別提到,這次 研討會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民運組織會員個人的捐助。而由會員個人出資,幾個民 運組織聯合舉辦理論討論會,在海外民運所謂的低潮中,可稱絕無僅有。 會議包括六場專題討論會和兩個座談會。蔡崇國、楊子韶、陳奎德、蘇紹智、阮 銘、仲維光、鄭義、張卓輝、葉國忠先後擔任了會議主持人,剛從國內出來的原《 人民日報》編輯吳學燦在會上專題介紹了國內形勢。討論會召集人王鵬令先生在會 議開始時提出的「提供講台,提供知識,發表觀點,交流思想」的會議宗旨在三天 的會期中得到了實現。從美國遠道而來的中國學社主席蘇紹智教授深有感觸地對王 鵬令博士說:「我看民運大有希望」。此話道出了不少與會者的心聲。 理論評析:民族主義的歷史淵源 在理論上弄清民族主義的歷史沿革和它作為一種思潮在當代世界和中國的興起的 原因,是許多學者的興趣所在。仲維光在「民族、民族主義和中國問題」一文中一 開始就指出討論民族和民族主義問題時首先要瞭解的這兩個概念的來源,它在西文 中指的是什麼,切忌由中文望文生義。他認為,儘管歐洲和西方沒有中國那樣悠久 的文化和歷史傳統,但是在民族問題研究者那裡,政治(國家)民族和文化民族的區 別依然是最受注意的。王鵬令在「論中國的民族主義及其演變」中著重討論了從古 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到它在近代的流變;華夏民族之政治和文化的早熟性;古代中國 的兩種民族主義:「平天下」的倫理沙文主義,「尊王攘夷」的政治民族主義;近 代中國兩種民族主義的對壘:反傳統的政治民族主義,衛道的文化民族主義等等論 題。陳奎德在題為「作為歷史形態的民族主義」的發言中通過回顧民族主義的近代 思潮淵源,指出民族主義並非永恆的政治資源,而僅是一種變遷中的歷史形態;人 們卻往往把它誤認為是某種永恆不變的基本政治要素。 社會背景:民族主義思潮興起的近因 對於中國大陸發生的民族主義的某種狂熱,蘇紹智從《中國可以說不》這本內容 淺薄,本不足觀的書的暢銷談起,指出其「極端民族主義十分濃烈」。箇中原因正 在於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破產,在共產黨政權垮台的國家和共產黨仍在執政的國家 都留下了一個意識形態的空白。一切過去被禁止的思想意識都試圖捲土重來填補這 個空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民族主義。蔡崇國在分析民族主義情緒形成之原因時指 出近年來以重新強調、鼓吹以民族、國家為基本,甚至是唯一的國際政治單元來刺 激民族情感為特徵的民族主義的興起,是一種世界現象。民族主義在當今世界範圍 的復興,是對世界化潮流帶來的對自身的威脅的一種心理反抗。近二十年來,中國 許多人經歷了重大的思想和情感轉變。不信上帝,沒有宗教的中國似乎從來沒有像 現在這樣感到空落與茫然。蔡崇國不贊成將一切民族主義傾向都視為消極危險的東 西,他對中國的民族意識在經歷過文化的對外開放後的再一次覺醒感到高興。 阮銘的看法獨特。他在《民族霸權主義的最後喧嘩》一文中分析了「六四」悲劇 和蘇聯霸權帝國瓦解後中國大陸民族霸權主義思潮騰起的背景和特色,解剖了中共 當權者的民族霸權心態,指出民族霸權主義是市場經濟大潮邊緣的意識形態泡沫, 它的特徵是態度狂妄而缺乏自信;思想陳腐而學識淺陋;市場取向配合政治風向; 迅速浮起,迅速下落,不久再來。因此對於這種思潮不必過於看重。阮銘認為現時 在中國的民族主義都是「壞」的,中國人的大多數將選擇憲政民主,選擇國內和世 界各民族一律平等,不會跟著民族霸權主義的喧嘩走。鄭義從「NBC事件」著手分析 了民族主義和「反西方主義」之再起,認為八九民運是中國「西化思潮」的頂峰, 之後「反西方主義」迅速興起,形成一種引人注目的回流;其原因大致包括對西方 過於理想化之反彈和「西方中心主義」刺激了民族文化失落感。他認為我們應堅持 合理的清醒的民族主義,反對違背人類基本準則的狂熱的民族主義。齊墨從意識形 態的角度切入,提出在中共傳統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意識形態式微之後,中共 正越來越借重民族主義,以圖重建其第三代領導人的意識形態。齊墨說明民族主義 作為中共一種新的替代性意識形態,已經受到了當局越來越多的依賴,中共正試圖 以強化民族主義來度過其面臨的政權危機。 現實課題:香港、台灣、西藏問題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吳新興教授在「從台灣的觀點看中國大 陸的民族主義思潮」一文中提出,當前中國大陸民族主義思潮的「異軍突起」耐人 尋味,至少隱約透露出下列幾個訊息:第一、改革開放之後大陸的總體力量日漸茁 壯,從而使得中國人在國際社會「站了起來」。總體國力的改善對於大陸人民民族 自信心與自尊心的重建具有重大的意識。第二,經濟的「新富」使得年輕一代的大 陸青年頗有「揚眉吐氣」的期望,民族主義也台頭。第三,經濟的發展對於大陸的 社會結構,意識形態與價值體系,也產生了莫大的衝擊。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已告瓦 解,唯一能夠凝聚民族再造中華的力量也只有民族主義,中共政權對於此一道理知 之甚明,妥為運用,推波助瀾。吳新興進而指出「不幸的是,當前大陸高漲的民族 主義,不但反美、反日,反所有的『反華勢力』,而且連同文同種、血濃於水的台 灣中國人也一齊加以反抗仇視。因此,從台灣的觀點看待大陸當前民族主義的浪潮 ,是既不智且又不足取的。」在回答與會者提出的有關「台獨」、「台灣官方在兩 岸關係上的決策途徑」諸問題時,吳新興博士特別指出有人以為「滿台灣都是主張 台獨者」,這不是事實。實際上台灣非常中國,主張台獨的是極少數;即使對這些 主張台獨的也要以同情的態度加以思考,不能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權心態來 對待自己的同胞。吳新興希望中華民族要在世界上顯示自己的繁榮富足和有能力解 決自身內部問題的智慧。 香港《爭鳴》雜誌總編輯溫輝談論的是社會民族主義與香港九七回歸問題。他一 針見血地指出,當前在中國,民族主義問題不光光是一個學術和理論問題,而是一 個現實的政治問題。中國毫無疑問要強大,問題在於靠誰來強大,是靠共產黨還是 靠民主。現在共產黨正在以民族主義作為包裝,來掩護自己的一黨專政。越來越多 的香港人正在看清楚中共的這種民族主義的本質。 來自意大利的宋黎明在「民族主義與西藏問題」的發言中提出並討論了「外向民 族主義」和「內在民族主義」的概念。認為區分這兩類民族主義,對於完整地理解 了中國民族主義的特徵以及評價當今中國的民族主義很有意義。宋黎明認為在中國 ,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衝突是民族問題的根源。他主張從「內在民族主義 」概念出發看待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他認為有人將民族自決與西藏獨立等同,這 種主張不但在實際上行不通,而且對民族自決的原則也瞭解不夠。薛偉根據自己與 達賴喇嘛和西藏朋友多次接觸的經驗,再次重申以「民主、和平、過渡」三原則解 決統獨爭端,他引用戰國時代墨家的「兼愛」、「非攻」的原則,強調人民的福祉 是決定統獨的標準,反對中共訴諸武力去對付西藏和台灣的獨立運動。薛偉呼籲人 們拋棄大中國沙文主義立場,多多體會西藏和台灣人民的心聲。 謝選駿在「從現代民族國家的同質性開中國的未來」的論文中提出,如果我們要 現代化又要強大統一的國家,那麼就需要最後的革命即城市革命。他主張「以快刀 斬亂麻」的方式「強力推進中國同質化運動」最終的目標是實現中國「充分的一體 化」,「包括消滅方言、消解地方意識、消滅地區差別。」他提出的同質性概念以及 相應的實踐主張引起了其他論者的較多的質疑。 民族主義與海外中國人權、民民主運動 對於與會的民運人士來說,這當然是重要的興趣所在。來自瑞典的莫莉花女士在 發言中結合自己參與民運活動的切身經歷,說明人權是真偽民族主義的道德分界線 。她認為人權超越於民族之上,如果一個民族中的當權者不能保護本民族成員的生 命、財產及自由平等權利,而是以民族主義為借口剝奪、壓制本民族人民的基本人 權,那麼人們是否還應當認同這個民族就成了問題。她指出在真假民族主義之間橫 亙著一條道德分界線——人權。假民族主義嚴重侵犯人權,剝奪不同民族的平等權 利和他們的自決權利,侵犯公民的生存權、財產權,政治權,在「民族至上」的口 號下被吞沒的一切本民族和他民族人民的個人權利。她還指出,將專制主義寄靈於 民族主義身上的策略,是在意識形態上窮途末路的中國共產黨的高招。因此,囂張 的中國式偽民族主義不僅會侵犯每一個中國人的基本人權,還很可能是未來中國戰 亂動盪的禍源。蘇紹智呼籲中國的改革派和民主派聯合起來,理直氣壯地對民族主 義進行具體分析,揭露保守派拉極端民族主義之旗作虎皮的用心。 在談及海外民運與民族主義的關係時,仲維光認為,在海外的中國人基本上獲得 了人權和民主,因此,如果沒有民族意識和民族觀念,海外民運就沒有任何生存的 必要和基礎。民族主義對海外民運來說至關重要。曾經擔任過「民陣」主席和秘書 長職務的萬潤南更加明確地指出,我們在批評中共正在大力提倡的「民族主義」時 ,不是反對「民族主義」,而是應該用民主中國的理念去詮釋當今中國該有什麼樣 的「民族主義」。不但不該反對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還要向華人投資者指出,向 祖國的投資行為,有催生助長中國中產階級、有著為未來民主中國奠基的大功德。 作為在海外的中國政治反對派組織,對待民族主義問題要特別重視它的「雙刃劍」 性質:「倘若不加批判地贊成民族主義,就會加入中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合 唱,利用民族主義去維護它的專制統治;如果我們不加分析地反對民族主義,就會 失去中國本土民意支持,失去中國一大批正在覺醒的要求文化多元的知識精英的支 持,甚至失去幾千萬海外華僑僑的支持。」阮銘對萬潤南的觀點不表贊同,認為這 是一種「商業民族主義」。 整個會議氣氛平和,但爭鳴激烈。在「好」的民族主義與「壞」的民族主義,「 政治民族」與「文化民族」,「內在民族主義」與「外向民族主義」,何為「中華 民族」等等理論概念的內涵及外延上,在海外民運與民眾的民族主義思潮的實踐關 繫上,不同意見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與會者還討論了海內外中國民間力量保衛 釣魚列島運動的形勢,保釣運動與民族主義問題的關係,與海外民運的關係。辛苦 認為在保釣運動中應當注重民間力量的培育和發展,從而為中國的民主運動擴展民 間力量建立穩固的基礎。薛偉在會上特別介紹了「海外中國民主運動保釣後援會」 的情況,希望有志者聯合一起,團結奮鬥。會議期間,與會者還集體赴鹿特丹參加 了溫輝先生水彩畫展的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