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選擇」與歷史契機 (泰國)乃木 歷史邁進九十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的霸主蘇聯解體,其東歐衛星國也紛紛變 色——均拋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政經模式,走上自由資本主義道路 ,重建多黨競爭的民主政治體制。中共在兔死狐悲,百無聊賴之餘,不得不承認上 述之巨變是「各國人民的選擇」。這個扯了幾十年謊的邪物,今天終算「違心地」 說出了這麼一句真話。 然而,何謂「人民的選擇」?廣義而言,民眾暴動(起義)、「解放」戰爭 、(武裝)獨立運動乃至政變去改變國家體制、國家屬性、政權形式、當政的政黨 及個人,成功了,都是「人民的選擇」。依此類推,當今世界上近二百個國家的現 狀,政權存在的現實,也正是「人民選擇」的結果。很快就發現,我們的推論已經 陷入「存在即真理」的泥沼。這正是中共亟欲引導我們得出的結論。中共言下之意 ,它今天之所以成為碩果僅存的一黨專政的「共產國家」,也是「人民選擇」。是 的,這個經歷了「八九民運」的驚險,依靠「六四」血腥屠殺及其後的警察統治, 以維持其「穩定」的反人民政權,可以說是大多數中國人的苟且偷安、得過且過、 明哲保身、見利忘義的哲學暫時「選擇」了它。 按照上面的事實再推論下去便會得出「有什麼樣的人民,便會有甚至樣的政 府(政權)」的「定理」。泰國現總理挽限·信臘巴阿差因政績不佳及個人品德受 到質疑,有人說,曼谷人早就唾棄他,是鄉區人民投下的票使他上台的。挽限卻說 ,曼谷人只是一小撮,六十多個府的人民是大多數。但是在去年大選時鄉區的「買 票」現象,在曼谷卻沒有發生;選舉的公正與選民的素質在這裡昭然若揭。這種「 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現象,是否可以說明通過「民選」出來的政府及其 領導人有時並不理想,未能真正體現「人民的選擇」呢? 於是有人提出精英政治。如李光耀就擬給予專家、學者一人多票的設想,以 便選舉更能體現這些「社會精英」的「選擇」來保證選舉結果的理想性與進步性。 此誠不足取。因為專家、學者不等於「智識全能」(專業外有可能是「白癡」)即 便是「智識全能」也並不能保證他們就能「替天行道」,代表人民作出正確的選擇 。這裡有道德層面上的問題,也有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何人何等條件得持有「多選 票」)。更重要的是,這是不平等原則的開端,是一條通往權威主義的邪路。至於 如何發揮「精英階層」治國的卓見,以便更科學地處理國家行政的專門問題,在民 主國家,已有「上議院」(「參議院」)及其各個專門委員會去發揮作用,以制衡 「下議院」(「眾議院」)人多勢大而作出不合理、不科學的議案及措施。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說過:「君子不器。」治國的長才並不只有某方面 的專業知識就可以。民主政治「一人一票」的遊戲規則,既然是基於「人民的選擇 」,就不要懼怕人民會有「錯誤的選擇」。有時,只有最下層的人民才會選擇出肯 與他們同甘共苦,真正為他們謀利益的「公僕」來。問題是如何保證選舉的公平與 公正,使之不受暴力與金權的影響掣肘;而這是不難做到的。當今中國海內外民主 運動所致力追求者,正是為人民爭取這種選擇權。順便指出,有人把「民運」現在 未能成功(民運低潮)歸咎於民運份子素質不高,看也未必。一個半世紀前發動「 金田起義」並建立了「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楊秀清輩,其「素質」不見得「高」 到哪裡去。其興之初,何以能一呼百應,所向披靡?「時機」也。 孟子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時,即時代潮流。 勢,即歷史契機。民運分子處在今天世界民主潮流高漲之「大氣候」,正可謂「生 逢其時」,宜當蓄能待勢。今天的中共最為懼怕與敵視便是一場學生(群眾)運動 ,為了「保釣」,歷史賦予的任務,我們又不能不發動一場群眾運動。這是一個契 機,就看海內外民運分子怎樣「乘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