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友人信 丁子霖 王茜女士:您好! 日前穆大姐轉來了您給我的信,我非常高興,謝謝您的關心。對「六四」遇 難者及其親屬的人道同情,把許許多多關心大陸事務、熱愛自己祖國和人民的有良 心的中國人聚合起來了。這給了我很大的安慰。中國應該是這些人的中國,中國的 希望在於這些人的聯合。然而,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一切都是顛倒的。那些為中國 的民主、自由灑盡熱血的愛國者,被說成是「動亂分子」和「暴徒」,而像我這樣 一個在「六四」事件中失去了親人的母親,僅僅為了幫助同命運者而尋求海外的人 道援助,卻被罵為「漢奸」、「賣國賊」。這個世道竟會變得如此乖情悖理。當然 ,這也並不奇怪。共產黨的發跡和取得政權,不正是靠把一切翻個底朝天來實現的 嗎!我想您從您父親當年的遭遇中會比我更懂得這個道理。 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母親,只想做一個母親能夠做到的事情。借此機會, 我想舉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讓您知道我們平時都做些什麼,同時也可增進我們之 間的瞭解。 前些時候,趁北京的一位難友張女士(她的兒子八九年遇難時也才十九歲) 來南方看望我們的機會,我們一起走訪了附近省區的一些難屬。其中有一家家住蘇 南太湖邊上一個偏僻的農村,那裡交通不便,與外界的聯繫主要靠小木船或一種用 水泥製成的機帆船。這裡的農家主要靠種植水稻和養蠶為生,由於收入不多,生活 並不富裕,上了年紀的人仍然穿著舊時代機織土布縫製的衣服,使人回想起所謂「 解放前」的情景。我們訪問的主人是一對六十開外的老夫婦,他們的兒子在「六四 」時被射殺在北京西郊的木樨地,正好同我的兒子倒在同一個地點。這位青年生前 是我們所在學校即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碩士研究生。他的老母親告訴我們,他們家 以前很窮,為了拉扯大幾個子女,終日勞作仍難以餬口,還曾要過飯。談起他們的 兒子,老母親依然控制不住內心的痛苦和憤怒,流著幾乎枯竭了的眼淚述說著她對 兒子短暫一生的記憶。她至今不敢翻看兒子生前的照片和遺物,是老父親把所有兒 子讀過的書,用過的東西,哪怕是一張發黃的紙片完整無損地保存著,整齊地安放 在兒子生前住過的房間裡,這個房間仍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我們在他們家裡住了一 夜,就同老夫婦睡在一個房間裡。我們來到他家的那天傍晚,按當地風俗祭掃了死 者的墳墓,死者就安葬在他們家的一塊桑田里。老母親在墓地點上香燭,燒上紙錢 ,喃喃地對著兒子說:「丁老師、吉老師、龔老師看你來了……」我們都止不住流 下了眼淚。為了安慰這對老夫婦,讓他們高興一些,我們在當地雇了條機帆船陪他 們去蘇南的一個古鎮「玩」了一天,但他們無心遊玩,早早地就乘船回家了。這對 老夫婦正是這樣年復一年地默默苦熬著永遠失去了歡樂的日子。 您在信中提到文天祥的正氣歌,我想,正氣者,就是不畏強暴、不求名利, 只憑自己的良心去做事。這樣的人應該說是很多的,或者說很多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人們所能看到的,則是正氣阻滯,濁氣蔓延的現實。這 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不幸,每一個愛國者的不幸。我們都希望盡快地結束這種讓人喪 氣和絕望的歷史。 就寫到這裡吧,再一次謝謝您。 丁子霖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