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之死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個時代的結束? 彭濤 一、引子 自從中共最後一個政治強權人物鄧小平於一九九零年「退出」政壇以後,中 外媒體就開始對鄧小平之後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而當鄧 小平近兩、三年來身體狀況不斷惡化,在公開場合不再露面以來,對鄧小平死期的 揣度就更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之一。今天,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二月十九日,人 們揣度以久的鄧小平死期終於到來了,中共最後一個政治鐵腕人物與世長辭了。從 這一天起,人們就真正開始經歷一個「沒有」鄧小平的時代了。 二、一個政治和歷史人物的死 當然,鄧小平作為一個人,跟所有其他人一樣,既有生也有死。他的死即意 味著一個人生命的結束。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和歷史人物,特別是作為一個繼毛澤 東之後在中共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時代(即所謂「鄧小平時代」)的政治和歷史人物 ,鄧小平之死就不僅僅意味著一個人生命的結束了。在專制制度下,一個具有時代 意義的政治人物的死,意味著國家政治生態的改變和國家政策的變更等等,,而這 些變更則將導致新的社會狀況的形成。在特定情況下,這個人物的死會導致一個時 代的結束或開啟。作為一代政治歷史人物,毛澤東的死便意味著中共階級鬥爭時代 (「毛澤東時代」)的結束,和經濟改革時代(「鄧小平時代」)的開始。而鄧小 平的死,是否就意味著經濟改革時代即「鄧小平時代」的結束呢?當然不是。然而 ,繼鄧小平之後,中共的政治生態和政策必然有所改變。事實上,在鄧小平「退出 」政壇以後,中共高層政治權力中心的結構已經開始調整,其政治生態已經有所改 變。可以預見,鄧小平死後中共新的權力中心將更快和更完整地形成,中共主要政 策的重心將有所調整。中國大陸的社會狀況將與過去有所不同。 三、「鄧小平時代」結束了麼? 鄧小平之死雖然意味著鄧小平將不再作為一個對中共決策產生影響的政治人 物而存在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鄧小平所推行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等政策的結束 。也就是說,「鄧小平時代」並不會因為鄧小平的死而宣佈結束。 所謂「鄧小平時代」有這樣兩個基本特徵:一、對內引進和推行市場經濟及 私有化經濟,即所謂對內搞活;二、對外實行廣泛對話、建立多邊聯繫、進入國際 循環和入主國際事務等政策,即所謂「對外開放」。 說「鄧小平時代」不會在鄧小平死後宣告結束,其理由有三:一、近二十年 來,鄧小平所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即經濟發展迅速,人民 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和科學技術及工業的現代化等等;二、中國的政治及經濟開 始近入國際大循環,中國不再是一個完全閉關自守的國家,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等事 務不再可能僅僅是所謂一國的事務;三、這些新的成果和現實將促使鄧小平死後的 中共領導人們不得不在「鄧後」繼續推行鄧小平所推行過的改革開放政策,因為倒 退和停止將直接動搖和危及中共現政權的基礎。 中國將在鄧小平死後繼續經歷一段「沒有鄧小平的鄧小平時代」(即所謂「 後鄧時代」)。所謂一個「沒有鄧小平的鄧小平時代」,即是一個在鄧小平死後鄧 小平所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繼續得到推行的時代。 這個「沒有鄧小平的時代」到底將持續多久,就得看鄧後的中人領導人是否 能或者會在相對的時間內推出一套不同於或者超越於鄧小平思想的方針政策來。一 個新的政治或社會時代的開啟,都是以新的政治實力人物倡導的新的政治思想和推 行的新的政策為前提條件的。然而,不管鄧後的中共領導人在一個相對的時期之內 提出任何新的政治思想和推行任何新的政策,中共今後的政治及經濟政策的演變都 不大可能完全超脫鄧小平思想的藍本。這就是說,鄧小平思想及其政策將長期成為 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靈魂。 儘管「鄧小時代」總有一天要宣告結束,但是鄧小平所邁出的改革開放的步 伐將難於止步。 四、「鄧後時代」畢竟不是「鄧小平時代」 然而,鄧後時代畢竟不是鄧小平時代。正如前述所說,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 政治人物的死,意味著國家政治生態的改變和國家政策的變更等等,而這些變更則 將導致新的社會狀況的形成。 鄧小平之死具有如下幾種意義:一、超政治強人治國的時代的結束;二、「 准強人政治」的開始,即所謂集體領導制下的個人強權政治;三、新的中央及地方 的權力結構的形成,黨內派系的凸顯和地方勢力的崛起;四、中央決策的搖擺度增 大,黨內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種派系勢力對中央決策的影響力增大;五、黨內要求新 的一代領導人推出「新國策」呼聲將會增高;等等。 儘管在鄧小平死後鄧小平所倡導的改革開放思想會繼續影響中共政策的制定 ,但是一個強人政治的時代必然隨著鄧的死亡而告終,新的政治生態必然會在中共 政權治下形成,而一套區別於鄧小平時代的新國策也勢必出籠。新的政治生態的形 成和新國策的推出將創造一個新的社會現實。 從長期來看,鄧小平死後中共新的政治生態的形成,將很有可能導致中央權 力爭奪的進一步激化和權力交替的頻繁以及政權不穩等現象。因為,一個絕對權威 人物的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不管是今天在位的江澤民還是以後的任何一位新人,他 們都很難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明:他們有能力成為一個能一手遮天的強權人物。因為 ,造就一個超強權人物的政治生態已經不存在了。 為使權力交接較為穩定地實現,在短期內鄧後的中共領導人勢必採取一套「 穩而漸進」的策略。在經濟政策上,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將以反通貨膨脹和有效控制 經濟增長為重心,在政治上,一方面,中共新領導人將繼續施行高壓政策,以防社 會動亂的發生;另一方面,他們將加強立法,以法的手段來控制社會和解決社會公 平等問題。 在這種新的政治生態和政策環境下,鄧小平死後中國大陸的社會心態將進一 步「非政治化」,生存競爭將加劇,社會倫理將面臨重構的挑戰。 五、「鄧後」中共決策層所面臨的挑戰 鄧小平之死意味著中共第一、二代領導人執政的歷史的結束。「鄧後」中共 第三和第四代領導人將在沒有所謂老一代革命家的扶持下維持其政權,這無疑是對 新一代中共領導人的一大考驗。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紅色江山到底能維持多長,是 擺在中共新一代領導人面前的一大課題。 鄧小平死後,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是在下面幾個嚴峻的現實面前執掌政權的: 一、中共意識形態開始瓦解,黨的基本原則受到挑戰;二、中共黨的道德形象在人 民心目中大幅度降低;三、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四、改革開 放為中共新政權帶來了各種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問題。 「鄧後」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將面臨如下一系列重大的挑戰: 一、如何在不危及其政權的前提下使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 二、如何在經濟持續繁榮和社會不斷開放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政治上的高壓和政治 制度的不變。 三、如何解決日益增長的從中央到地方的派系衝突和權力分割等問題。 四、如何面對日益增長的失業大軍和超過一億人數的農村盲流等問題。 五、如何解決不斷增加的犯罪和越來越嚴重的腐敗等問題。 六、如何解決由於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自然破壞等問題。 七、如何解決嚴重的社會不公平和貧富懸殊等問題。 八、如何解決大型國營企業虧損和轉型等問題。 九、如何面對不斷增長的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壓力,比如:要求改善人權狀況和停 止進行核試驗及核軍售等呼聲。 十、如何解決香港和平過渡和台灣和平統一以及邊疆民族分裂等問題。等等。 「鄧後」中共新的一代決策層是否能夠成功地經受這些挑戰,現在還沒有人 能夠下定論。從近期來看,中共政權還能繼續維持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還能承受一 些壓力和負擔。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共政局將充滿變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局 突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將不斷增高。 六、結束 雖然,鄧小平之死不會像毛澤東之死那樣會給中國社會帶來大的政治變革和 社會轉變,鄧小平所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將不會由於鄧的死亡而被廢除。但是,鄧 小平之死畢竟像征著強人政治的消亡,標誌著新的政治生態的形成和新的社會狀況 的產生。一個「沒有鄧小平的鄧小平時代」,畢竟是一個沒有鄧小平的時代。這就 是鄧小平之死所預示給人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