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下的繁榮 ——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分析 陳波冬 對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狀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叫好」,尤其 是海外,尤其是外國人,「叫好」的聲音甚至遠甚於中國人本身,所用的讚美之詞 ,幾成定論,諸如「快速增長」、「持續繁榮」、「一枝獨秀」、「獨領風騷」等 等;另一種則是「搖頭」,尤其是國內,尤其是國內部分行家,從「失業」、「腐 化」、「貧富分化」、「國有企業持續虧損」等等癥結出發,他們認為大陸經濟「 危機重重」,瀕臨爆發的邊緣。 筆者通過分析認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確實算得上繁榮,但卻是籠罩在陰影 下的繁榮。繁榮,從縱向而言,是相對於一九七八年以前的繁榮;從橫向而言,是 相對於一些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多年停滯、徘徊;相對於亞洲周邊國家,尤其是日 本、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後勁減弱;相對於東歐、獨聯體國家的經濟一度下滑的 現象。在這個繁榮的外表下,也沉積著種種深刻的危機和在現行體制下不治的絕症 。 一、繁榮的景象 至少從表面上、整體上來看,近十幾年來,中國經濟確實熱鬧非凡。在全國 各地的各大、中、小城市,城鎮,最顯眼的,莫過於每天、到處都能見到的新開工 和正在開工的建設項目:地鐵在動工,橋樑在搭接,鐵路在延伸,公路在上等級, 各類大廈廣場在攀高顯貴,其次是漫街的商店,商舖,商品極盡豐富,哪怕是一個 很一般的小縣城,比如,太多的服裝,甚至就不掛不疊了,成捆成捆地堆放於鋪板 上,一排就是沿街數百米,任人挑揀,交通異常繁忙,火車超載,飛機滿載,汽車 零擔運輸絡繹不絕,「塞車」,成了都市中不離嘴的話題;對錢的概念大變了,打 工漢打工妹往家寄錢的份量,年年上揚,以前講幾十、幾百,現在講幾千、上萬; 逢年過節,小孩子手上的壓歲錢不再是十元、五元,起碼都是五十元、一百元;請 客不再局限於家中,賓館、酒樓成了人們常去常聚的場所;旅遊的人數成倍地增加 ,以至於各旅遊點人滿為患;高溫消費,超前消費蔚然成風,購房、成了新的消費 焦點;室內裝修隨之急趨奢華,著名牌裝,抽名牌煙,飲名牌酒,戴名牌手錶,坐 名牌車……「名牌」效應深入人心;計劃生育、獨生子,使嗜子如命的國人找到了 最佳發揮的契機,圍繞著:「小太陽」,「小皇帝」,國人施盡渾身解數,展開了 空前的消費大角逐。 更不用說在宏觀上,外商投資活動有增無減,持續活躍,對中國大陸市場情 有獨鍾,至九六年上半年的統計,十八年間,中國大陸共吸收外資達一五五零億美 元,在發展中國家首屈一指,僅九六年上半年,吸收外資就有一九六億美元,比九 五年同期增長20%,而預計九七年全年更將吸收外資達五百億美元,進出口貿易 逐年攀升,外匯儲備連年結餘,僅九四、九五兩年,外匯儲備就分別猛增了三百億 美元和二百二十億美元,均占當年基礎貨幣的投放量的70%—75%,至今外匯 儲備總額已突破千億美元,而近幾年連年高達四萬億人民幣的國民儲蓄,甚至可以 買得下整個國家,人民幣持續堅挺,匯率穩中有升。所有這些,無疑都是注入中國 大陸經濟的強力興奮劑。 二、增長的要素 A、大社會,小政府 「文革」鼎盛時期,江青曾經說過一句話:「要看資本主義,到溫州去。」 這句話的直接意義是:即使是在極「左」路線橫行的六十年代,在溫州,「資本主 義的苗」也是砍不盡的,「資本主義的尾巴」也是割不絕的,當時被作為反面教材 的溫州,如今是大陸首屈一指的富裕興隆之邦,其實,何止溫州一地,中華民族的 經濟創造力從古至今都是一流的,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奮反映在經濟上的創造力,絕 不亞於猶太人,只要還他們以機會和權利,他們就能在短時間內創造出輝煌的經濟 奇跡,縱向的,可以取證於歷史,「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干之治」、「 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清明上河圖」等;橫向的,可以放眼於世界,在 印度尼西亞,華人控制的社會財富高達70%,同樣的參數在馬來西亞則為90% ,更不用說新加波,更不用論台灣、香港、澳門,還有遍佈於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 等等。 同樣的道理,自一九七八年以後,長期被束縛壓制的中國人,終於取得了一 些被還回的機會和權利,於是,這個偉大民族血液中最具創造力的部分活躍起來, 在中國大陸這片廣闊的故土上,開始嶄新的播種耕耘,蒼天不負,也終於如願以償 地取得了豐碩收穫,贏得了一片輝煌的天空。 在十八年的經濟增長中,可以說,人民自身的創造佔據了決定性的首位,取 一組一九九二年的數據,以當年經濟增長率論,珠江三角洲地區是32%,佛山市 為25%,廣州市是15%,北京市則為11%,什麼意思?意思是,政府愈是少 管或放手不管的地區,經濟發展愈見迅速,反之,政府愈是管或多管的地區,經濟 發展則愈見掣肘,上海市和一些沿邊地區的情況也是鐵證,政府放手前和放手後完 全兩樣,以企業性質相比較,迄今,三資企業的經營成功率已高達95%,個體私 營企業經營成功率在80%以上,而國有企業的虧損率卻在60%以上,在這三類 企業中就業的人員收入也成相應的高低鮮明對照,許多新生事物,往往是民間下面 已經自發形成以後,政府上面才匆忙地形成「政策」。 結論:大社會,小政府,即,主導中國經濟增長的,是社會,是民眾,而不 是政府。 B、一個關鍵的「秘密」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取得相當成功,有個關鍵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 香港。 眾所周知,外資,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中國投資最多的 ,並不是美國,不是日本,也不是歐洲,而是香港。香港的投資佔據了所有中國大 陸外資來源總數的60%以上,正是以港資為主力的外資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河 山。香港這個僅有六百二十萬人口的彈丸之地,不僅雄據中國投資者的榜首,還以 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社會機制,承擔了中國大陸全部外貿交易額的75%的 轉口運營。 有一組遞推關係,深圳之所以存在,因為香港,珠海之所以存在,因為澳門 ,深圳遠大於珠海,因為香港遠大於澳門,廣東之所以能夠「先行一步」不僅在於 取得了優惠政策的天時,更重要的,是佔據了毗鄰香港的地利,而許多港商、港人 對廣東對全國建設項目的無償捐獻,更是不可多得,不可勝數,越來越多的中資開 始登陸香港,在那個高度優化的社會機制中,贏取超值利潤,香港之於這方面,也 功不可沒,更深一層次地看,香港業已形成的先進的價值觀念和卓越的經營管理水 平,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實在不可估量。 結論:香港,是當今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當代中國經濟的起飛,在很大 程度上,是因為搭上了由香港這個高能火車頭所牽引的「東方便車」,其實,不僅 香港,台灣、澳門這些當年紅旗沒有插到的地方,而今對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都起 到了異乎尋常的巨大推動作用。 C、沸騰的地下經濟 政治體制與市場經濟的矛盾,人治與法治的對立,加之地區差別的陡峭階梯 ,在中國大陸,地下經濟有其賴以生存的肥沃土壤。這些並未進入官方統計的地下 經濟,十分活躍,且數額驚人。 最為突出的是圍繞「侵犯知識產權」的地下經濟活動。此類地下經濟活動, 大多以港、台為起點,在大陸各地蓬勃生長,大量的走私、翻版、盜版、仿冒、偷 運、銷售等活動每時每刻都在猖獗、氾濫,產品主要為VCR、CD、LD,電腦 軟件,各類機電產品,以及書籍等等,翻、盜、仿、冒的對象主要是美國、港、台 的專利產品,圍繞地下經濟而建立的各類商場、市場、地下加工廠等,比比皆是, 購銷兩旺,其產品幾乎充斥了中國老百姓的家家戶戶。 此外,各類企業中的兩本帳、三本帳,不註冊而自行營業的「企業」,官商 勾結在黑幕後進行的大量權錢交易,以及廣西、海南等地的槍支買賣,雲南,兩廣 等地的毒品交易,新疆、貴州等地的地下淘金活動,全國各地的文物走私活動等等 ,都十分猖獗,盛行。 結論:沸騰的地下經濟最終也反射出中國經濟表面上的繁榮。 三、陰影下的繁榮 然而,面對表面上、整體上的繁榮,國內業內人士,知識分子都紛紛說不, 透過GNP指數連年以10%左右的強勢增長的表象,為中國經濟仔細把脈,可以 確診,至少自九三年下半年、即第三次宏觀調控以來,中國經濟其實一直處於「不 景氣」的狀況,產品積壓與企業普遍缺少資金相並行,市場冷淡與失業劇增的煩躁 相交織。 首當其衝的是房地產業,金融銀行業、股票(至九六年中有所回升),期貨 、開發區建設等等,其次為建築業、建材工業以及相關的工業設備行業等,其中的 國營企業不用說更是雪上加霜,日子十分難過。 房地產業的表現最為突出,市場滑坡,資金不繼,全國商品房綜合積壓高達 40%;許多項目半途而廢,由此累及銀行,使銀行的許多貸款成了追不回來的「 呆帳」、「死賬」,企業債台高築,信譽敗壞,仲裁委、法院忙不暇接,企業與銀 行之間,消費者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官司成了拉鋸戰。 基礎建設方面亦是如此,由於效益差或資金不足,許多投資活動,或者半途 而廢,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前功盡棄。舉珠海國際機場為例,建設之初,期望過高 ,不惜大肆舉債,大興土木,第一期工程完工後,以為通過運輸業務的展開可以很 快回籠資金,豈料客流量極少,貨流量幾乎為零,每天不過三、五架次飛機起降, 慘淡經營,負債纍纍,成為街談巷議的話柄。類似者不勝枚舉。 作為經濟活動睛雨表的「的士」業、賓館餐飲業則有直接表現。以廣州市為 例,這幾年該市的「的士」空載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50%,賓館住房空置率達5 5%,餐飲業務相應銳減,經營者叫苦不迭。 儘管九六年以來,政府先後數次以降低銀行利率,減免房地產等部分行業稅 費,降低貸款條件,擴大政府投資等多項姿態和手段,對整個經濟的刺激、啟動均 無奏效。除股市在九六年中有所回升外,整個市場似乎充耳不聞,無動於衷,繼續 在不景氣的強大慣性中兀自運行,籠罩著令業內人士頗為窒息的陰影。 困撓中國經濟良性循環的幾個關鍵問題是: A、虛脫的投資,經濟政策的不成熟,不穩定性導致資金收放,流向的不規 則性,投資成了一個大問題,或者是投資迷失,或者是投而不繼或者是投而無效, 如前所述。 B、成本—效益的倒掛 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有三條典線的走向值得注意,它們是:產值增長曲線 ,利潤增長曲線,成本增長曲線,不錯,產值在增長,利潤也在遲鈍地爬坡,但更 加重要的是:成本在以更高的倍數加速增長。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們為經濟增 長討出了過高的成本代價,這些成本包括:資源成本、資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 經營管理成本等等,有一組數據為證:這是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五年十年間亞洲若 干國家和地區的綜合經濟效益參數:(以國民收入增長額比較於同期固定資產投資 額得出) 日本 50%—55% 亞洲「四小龍」 35%—40% 東盟國家 30%—35% 印度 25%以上 中國 15%左右 即:在上述五個亞太地區,中國的綜合經濟效益指標是最低的,甚至低於印 度。 C、簡單經濟 筆者斗膽將中國大陸經濟定義為「簡單經濟」,理由是:這類經濟,理論上 不見「凱恩斯」,實踐上沒有「艾柯卡」,經濟發展,基本上是由民眾在取得了一 些權利和機會以後,自發形成,理論跟不上實踐,實踐跟不上發展,故謂之簡單。 另一方面,政府操作經濟的手法也十分粗糙,簡單,隨著週期性的經濟波動,週期 性的冷熱循環,他們只需要時而緊縮銀根,抑制投資,時而鬆動銀根,放縱資本, 即所謂「宏觀調整控指施」;除此之外,可謂黔驢技窮,江郎才盡,而即使是如此 簡單的操作,如此便宜的差事,政府還會經常地、不繼地、偷偷地犯下一些錯誤, 誤導經濟。 比如一九九零年,部分有見識的專家曾提出,儘管八八、八九年兩年物價漲 幅較大,但為了避免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九零年仍應適當增加投資,重點在調整 產業結構,減少一般加工工業的投資,而增加基礎建設的投資,但政府神經過敏, 不予採納,反而以急剎車的動作,實行緊縮。當年GNP增長僅為3.9%,創造一 九七八年以來的最低點,而物價漲幅仍有3.1%,抵消之後GNP增第長几近於零 ,同時卻造成連續兩年多市場疲軟,開工不足,失業劇增,資源嚴重浪費等一系列 惡果。 緊接著,一九九二年春,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實際上是號召新的經濟大躍 進,要求在十五至二十年內趕上亞洲「四小龍」或其它發達國家,這一事件,一方 面是標誌著中共黨內開明派與頑固派鬥爭的升級,是好事,另一方面,也是又一次 由中共黨內鬥爭波及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的人為事件,就客觀上而言,卻並非好事 。果然,鄧小平講話後,各地投資閘門大開,經濟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物價 大幅上漲,通貨膨脹急劇惡化,僅僅幾個月,到了九二年六月,中國經濟就已進入 熱和過熱狀態。當年投資增長42.6%,GNP增長13.6%物價指數上漲12 %,通貨膨脹重新回升至26%,使九零、九一兩年所謂「治理、整頓」的丁點效 應迅速化為烏有,到了九三年下半年,便不得不重新實施新一輪的緊縮。 D、泡沫經濟 九零年代初期日本曾一度陷入泡沫經濟狀態,而在中國大陸,泡沫經濟的的 鏡頭亦可謂不乏其例,起因於非理性,一窩蜂的短期行為,令經濟表突冷突熱,大 起大落。虛假的投資引發虛假的繁榮,而後如泡沫般破滅。 最精彩的畫面莫 過於海南島,這個號稱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新省份,在九二、九三年達到經濟開發 的白熱化,大量內陸資金滾滾登島,房地產熱,開發區熱,股票期貨熱等,一波又 一波的熱浪席捲這個本來已經是亞熱帶的島嶼,高潮迭呈,到九三年秋,緊縮開始 ,市場轉淡,該島經濟迅速萎縮,早就抱定「撈一把就走」的商家紛紛撤走資金, 想觀望而來不及撤的盡都認栽服賠。僅房地產一項,到如今,海口市就有90%以 上商家撤走一空;而與此同時,海南省的各類商品房積壓高達60%,價格滑坡達 40%。社會經濟秩序可謂「亂矣!」 於是流行一句話,「海南島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騙子是真的…」,於是公安 部長調到島上當省長,此人就是阮崇武,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如今,支持海南經 濟的有兩大支柱,一是旅遊業,二是色情業。 全國許多地區,也都或先或後,不同程度地困撓於泡沫經濟。 E、「拆東牆補西牆」 地區差別,不均衡發展,直接來源於政府長期以來拆東牆補西牆的政策,一 方面,部分沿海地區,尤其經濟特區,得優惠政策的好處,取得迅速發展,另一方 面,全國仍然有63%的貧困地區需要國家救濟、補貼,仍有65%的國營企業需 補貼、「輸血」,仍有佔人口80%的農民處於過度負擔的狀態。 GNP持續強勁增長的同時,國家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也都在更強勁地增長 ,財政赤字自七九年到如今,連年擴大,到九四年,已突破五百億人民幣,到九五 年則突破六百億人民幣,國債規模,從八十年代初期每年幾十億人民幣發展到九四 年的一千億人民幣,九五年為一千五百億人民幣,九六年則為一千九百五十億人民 幣。 毫無疑問,巨大的,連年放大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成為子孫後代的沉重 負擔。 四、根本的問題 以上雖已羅列了中國大陸經濟的種種問題,但根本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 :經過十八年的「改革、開放」,政治體制改革已成為緊迫的議題。 現行政治體制與發展中的市場經濟的矛盾日益尖銳,人治與法治的對立日益 加劇,政治保守與經濟發展的錯誤日益明顯,共產主義,集體主義的教條與貧富分 化,地區差別的現實反差,日益突出,社會開放中多元價值觀念與極權專制主義的 衝突日益激化。 由此阻塞了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解決: 連年虧損的國營企業,將走不出漫長的死胡同,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對國營 企業,改也是禍,不改也是禍,改,則製造出可怕的失業大軍,不改則積累龐大的 負效益。 腐敗,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將成為不治的絕症,用帶灰塵的雞毛撣子去打灰 塵灰塵只會越打越多,因為連公、檢、法在內的整套司法系統本身就已腐化透體。 苛捐雜稅負擔過重,農產品與工業品的價格剪刀差重新擴大,青壯年勞動力 不斷地流失,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幾乎已開不出醫治農民問題的任何良方。 此外,貧富分化,因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深化,其分化程度已經在世界上 首屈一指,地區差別因政策傾斜的歷史而成馬太效應的加劇,成為當今中國獨具特 色的隱患。社會治安不斷惡化,官方對高居不下的犯罪率雖一再隱瞞不報,但其犯 罪率已遠高於中共媒體大加揭露、抨擊的西方國家,已是不爭的事實,非民主、非 科學的簡單經濟決策,導致經濟發展中不斷地人為波動。所有這些,都是在現行政 治體制下不可克服,無法突破的死症。 結論:當今中國大陸經濟,在厚重的陰影下繁榮,從某種角度而言,雖然也 可稱之為「不錯」,但如果實現政治體制的良性改革,肯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