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文化·學術與外交 ——民運理論家胡平先生應邀在德國四所大學演講紀實 (德國)劉毅 中國當代民主運動理論家及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胡平先生,於今年五、六月 間先後接到來自德國的慕尼黑大學漢學系、美茵茲大學漢學系、柏林自由大學政治 系、柏林洪堡大學漢學系共四所大學的演講邀請。六月十五日,胡平先生從美國紐 約乘飛機風塵僕僕抵達德國慕尼黑,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學術演講和文化交流活動。 十六日上午十時,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獲悉胡平先生來德國演講的消息 後,搶先採訪了他。正處於還沒轉過時差的胡平雖然旅途勞累,卻仍提起精神接受 記者採訪。在大約兩個小時的訪談中,胡平就記者提出的中國人權問題和香港回歸 等問題作了詳盡的回答。當晚十七時他趕到慕尼黑大學漢學系,在演講前與本次演 講活動的主要邀請人漢學家Hans Kuehner教授會晤,參加晤談的還有 漢學系的負責人Ptak教授。為了表示謝意,胡平將他已出版的著作《從自由出 發》和《開拓——北大學運文獻》分別贈送給兩位熱誠友好的漢學家,並簽名留念 。 晚十八時第一場演講開始,ptak教授主持,Kuehner教授翻譯。 在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和問答中,胡平就「東西方文化衝突」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淺 出、論據充分的講解,尤其是對美國著名學者亨丁頓關於東西方文化衝突論述中所 存在的誤解加以澄清和糾正,他一再強調真正的衝突並不在於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 衝突,其實是政治制度和經濟利益上的衝突,而且事實證明不同文化、不同習慣的 族群是能夠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容納、相安無事的。 演講結束後,胡平應邀出席了德國華僑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徐 能先生在廣州酒家為其舉行的豐盛接風晚宴,徐理事長不僅盡了地主之誼,而且還 邀請了數位德中友好人士坐陪,參加晚宴的有Kuehner教授,慕尼黑政治系 學生Ralf、漢學系博士、楊予韶博士及原大陸記者李紹州先生等人。在席間的 友好交談中,徐能先生以崇敬的心情介紹了當年孫中山先生流亡海外的情景及英勇 奮鬥、百折不撓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胡平亦同表尊敬,並將今天的海外民運與當年 的海外民運加以比較。Kuehner教授問胡平:在未來的中國民主政治中,您 將擔任何種角色?胡平答:對於從事民主政治的人士來說,政治家的角色位置當然 重要,不過我同時還可以在自由民主的理論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八日至二十日,胡平又從慕尼黑乘汽車、火車,日以繼夜地奔赴於美茵茲 和德國的首都柏林,開始了本次學術演講和文化交流活動的最緊張階段。在路經斯 圖加特時,歐工協監事會主席常征先生於亞洲酒家為胡平設午宴款待。在這三天時 間,來回行程兩千多公里。午後在美茵茲大學漢學系、柏林自由大學政治系、柏林 洪堡大學漢學系連續演講,所演講的主題分別是:「中國的經濟改革」、「中國的 民主化前景」及「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命運」。在緊張的演講過程中,胡平不但與柏 林自由大學政治系暨中國與東亞政治研究中心負責人Pfennig教授和柏林洪 堡大學系Felber教授分別進行了短暫的會晤,亦先後接受了「德國之聲」、 柏林「多元文化廣播電台」和日本《東京新聞》等新聞單位的專訪。另外,在柏林 除了兩所大學的演講之外,柏林「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蕭王曉蓉女士和副會長 童碧珠博士亦邀請胡平在泰東飯店與華僑和留學生餐敘,並就「民主思想在中國的 傳播及民運現狀」這一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更使德國漢學家和學者教授及大多數聽眾高興的是,他們不僅瞭解了這位中 國民主牆時代的民主運動先驅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抗爭經歷,同時亦 目睹了胡平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雄辯的演講才能。有瞭解胡平的北大留學生如是說: 胡平的演說風采正是八零年北大競選的再現,而且更加成熟。許多留學生和德國學 生為了進一步瞭解胡平,紛紛購買他帶來的著作和《北京之春》,並請求他簽名留 念。一位特別關心海外民運的留學生激動不已地對筆者說:胡平先生這一周在德國 的五場演講及與德國學術界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僅是純民間的文化和學術上的交 流,同時也可看作是一次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民運文化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