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詩抄 王鵬令 七律:登香山感懷 (1989年10月) 半袒胸襟上翠微, 山川無奈正秋悲。 離愁葉帶含冤落, 別意烏銜載恨飛。 樹泣千回召魄止, 風吹萬里喚魂歸。 天涯花事頻追問, 信是春風明日吹! 贈李慎之先生 (1989年秋) 敢爭民主對蒼虯,(1) 豈奈刀叢披錦裘!(2) 公理良知昭四海,(3) 百年人世也風流。 (1)李曾對毛澤東說,中國有「小自由」而無「大民主」,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 方面的民主;這和毛在文化大革命中所謂大民主顯然不同。不久後,李被打成右派 。 (2)六四後,戒嚴部隊進駐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提辭呈,謂「不在刺刀底下作官 !」。此為李在八九期間的一大「名言」。 (3)李鵬宣佈對北京部分城區實行戒嚴後,社科院法學所部分人士發表反對戒嚴 令的聲明;當徵求李簽名時,李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並說,「人同此心,心同此 理」。這在後來的清查運動中被視為李的又一「名言」。 讀《八九民運史》有感寄陳小雅君(五首) (1997年6月) (一) 飲水長沙沙淨沙,(1) 風流幾世到伊家? 三湘自古多才俊, 獨秀故園是小丫。(2) (二) 昔聞《幾道》已驚心,(3) 《八九》今讀更沉吟。 孰謂平生無憾事? 京華廿載未識君。 (三) 大業春秋君繼持, 泥缽鐵碗任由之。(4) 毫端血淚憑潑灑, 塊壘翻胸苦作詩。 (四) 七度秋來秋滿都,(5) 當年旗落覓何途? 英雄最是無言處, 碧血斑斑染瀵污!(6) (五) 風尋沙灘撲玉膚,(7) 紅顏砭卻幾分無? 他鄉有幸逢司馬, 賣酒川西君意如?(8)□ (1)陳小雅生於長沙。 (2)亦可寫作「小鴨」,均系「小雅」之諧音。 (3)陳曾寫作並出版《搖籃與墓地》,是一本關於嚴復(字「幾道)的書。 (4)據陳自己說,寫《八九民運史》是因為受歷史的召喚和深感生命有限;而且 ,她明知因此將會丟掉鐵飯碗,卻仍然不改初衷,寧願像過去曾主張的那樣,不怕 冒捧「泥飯碗」的風險。她後來果然因為撰寫和聯繫出版這本書而被中國社會科學 院解職。 (5)《八九民運史》的寫作,完成於「六四」七週年前夕。 (6)在《八九民運史》序言中,陳曾援引一位意大利女記者的名言,謂歷史上的 任何一面旗幟,不管它有多麼偉大和高尚,其上的鮮血總是與瀵污同在。 (7)「沙灘」系北京市內一地名,是原《紅旗》和現《求是》雜誌社之所在地; 據說陳就住那一帶。 (8)此處借用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