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真實性與虛假性 林 曦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零時,當倒計時顯示屏迸出現「0」時,在全球各 地億萬人的歡呼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香港夜空。在二十世紀末這一時刻,中 國民族主義達到了空前高潮。然而,在這似乎無可置疑的巨大歷史真實感背後,卻 同樣真實地存在著必須分疏挑明的虛假乃至蒙蔽。 一 嚴格意義下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應是指近現代工業文 明全球化進程與格局中民族國家的自我意識。鴉片戰爭的炮火第一次喚醒了中國此 種民族主義的自我意識。從洋務運動開始,全部被迫的與積極主動的富強——亦即 自立於現代化世界之林——努力,便是中國民族主義的真實歷史。這種作為中國現 代化歷史意識的民族主義,代表著最有根柢的現代中國運動方向:以此為標幟的鄧 小平之可能如此輝煌地取代天神般權威的毛澤東共產主義,根本依據即在於此。 二 但誠如現代研究已指出的,毛澤東的共產主義恰是以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為背 景亦即儒家化了的共產主義。難道毛澤東不同樣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嗎?這裡出現了 對民族主義第二層涵義的理解。 民族主義之根據中誠然依托著種族與民族文化傳統,但如前所述,民族主義 的立場應該是民族國家的現代化或者現代化的民族國家。那種固執於前現代生產方 式與生活方式並抗拒現代化的民族主義是沒落或反動的民族主義。毛澤東的共產主 義中即包含有這種沒落或反動的民族主義,今日某些原教旨主義社區生存著這種民 族主義。 與此有關的是民族文化傳統問題。由於現代化文明的巨大吸引,即使是原教 旨主義者也實際上享受著現代文明,從而,這種抗拒現代化的民族主義便更加依賴 於與現代文明相脫離的傳統民族文化觀念。文化、包括傳統民族文化,並不必然對 抗文明——但卻可以而且完全應該評價、規範與引導文明。在此種既爭取又規範現 代文明的民族文化價值中,體現著民族主義積極而深刻的涵義。這裡的關鍵在於, 民族文化的立場是其前現代的沒落文明母體還是現代文明?亦即,民族文化是否積 極地面向現代化成為建設性因素?這一關鍵是今日以中國(或曰東方)傳統文化為 旗幟的人應仔細認真注意的。 否則,文化觀念固有的抽像性與獨立性可能導致民族主義進入兩個虛假而有 害的誤區:一是以前現代的種族(華夏)中心主義心態取代多元平等民主的現代文 化,把所取得的現代文明成就(例如經濟高增長、成為世界強國)視為種族勝利。 這裡已包含有對現代化組成部分的民主自由等現代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的割棄。二 是使民族主義膨脹為政教合一亦即權力型意識形態。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上述兩誤區均有關涉,而尤以後一誤區包含更大的危害 與蒙蔽。 三 中國大陸執政黨曾長期以存在敵對階級的意識形態設定,作為其權力(無產 階級專政)合法性前提。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社會性災難,使這一合法性陷於空前 危機。一九七八年為右派分子全部摘帽與一九七九年取消地富反壞分子階級成份、 以及十一屆三中全會宣佈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標明著執政黨被迫調整意識形 態以尋求新的合法性根據。 這一調整很快便定位於「實現四個現代化。」如前所述,這正是現代民族主 義立場。民族主義已成為中國大陸權力型意識形態替代物。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來中 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巨大進展,不僅是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勝利,也成為中國共產 黨權力合法性的有效證明。這最後一點雖有其真實性,但卻被意識形態化了的民族 主義誇張了。 民族主義在當代中國被納入政教合一的權力型意識形態,這造成了兩方面的 虛假蒙蔽:1、執政黨並不敢公開標榜民族主義,而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及「愛國主義」為意識形態口號,但實際上依賴的卻是民族 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成為民族主義的保護與輔佐(一九九五年後中國大陸各出 版新聞單位被批示迴避討論若干概念,其中之一即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與意識形 態這種內外融合,使民族主義成為傳統權力型意識形態的強心劑,民族主義的勝利 成為權力型意識形態炫耀的武器。官方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化的另一方面蒙蔽性,是 造成了一種高度一致的生存共同體假象。「中國騰飛」、「振興中華」除其整合社 會人心的意識形態合理功用意義外,同時掩蓋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權益分配與社會 階層差異乃至對立一面。 現代中國曾長期是以權力為中心的政教合一社會,與權力高度集中於執政黨 相應,社會財富也高度集中於執政黨。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其意識形態條件下,財 富所有權屬於全體人民,執政黨擁有的僅僅是管理權。但從七十年代末起,中國大 陸執政黨被迫放棄專政型意識形態轉向商品經濟社會,從而導致財產所有權與管理 權的直接同一。在私有制業已合法的當代中國,這意味著一個將社會權力佔有轉化 為社會財富佔有的官僚壟斷資產階級的出現。 由於權力曾經是高度集中化並且無任何制約的,因而此種轉化必導致國有( 全民所有)資產以世界上任何體制下的「尋租」也難以企及的規模轉入權力者手中 。這就是當代中國大陸普遍結構性腐敗的制度根源。到八十年代後半葉時,這種社 會轉型巨大的不公正與權力腐敗已呈現為觸目驚心的社會階級分化。它終於導致一 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社會對抗。「六四」鎮壓並不能消除中國社會階層(階級)對 立的客觀存在,而八年後,洗雪百年國恥、歡慶香港回歸的空前民族自豪感卻在觀 念上多少彌合了這一對立。民族主義被利用來蒙蔽階級對立。一個不易察覺的事實 是:當年施行無產階級專政與血統論、壓迫最凶狠的階級論者,今日卻極可能可能 是標榜民族主義而忌諱階級論者。 四 但不管如何借用歷史壯勢,也不管藝術表演如何煽情,社會存在終究會水落 石出般地突破意識形態觀念迷霧。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期財富再分配格局中,千百萬 承擔不公犧牲的每月八十元下崗職工,不可能因民族國家這一共性而認同那些月收 入萬元的明搶暗奪國庫者(注意:並非泛指資產階級;已有學者以大量統計資料證 明,曾是高度平均主義的中國大陸社會轉型,資產階級的主流絕不可能是西方契約 社會公平竟爭的產物)。 本文開始即已肯定了民族主義的合理性與真實性。但今日填充替代昔日無產 階級專政意識形態空場民族主義卻超出了其真實性限度而正在瀰漫虛假幻覺。香港 回歸前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文藝大會上,大學生們的主題歌名為《祖國給我理 想》,民族主義已不僅是政治統一體與經濟統一體的最重要資源,而且成為精神信 仰的源泉。昔日「領袖」、「黨」給人理想,今日則是「祖國」給人理想。這種意 識形態的嬗變,表現了舊意識形態的衰落,但其背後權力利用誇張的觀念操縱人心 的政教合一特質依然如故。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返回其真實的社會存在對應物乃是一個公正的社會政治經 濟制度——一個真實的民族「命運共同體」。如果不願倒退回毛澤東時代軍事共產 主義式的命運共同體,當代中國的改革就必須在發展經濟同時,以全民利益而非執 政黨的既得利益為立場推進全面的改革。這意味著一個不僅經濟富強、而且民主化 與法制化的現代新中國目標的提出。中華民族只能認同這一目標下的民族國家,而 不是那種在虛假統一體的「中國」掩護下瓜分社會財富的不公正國家。□